Ⅰ 如何練出二頭肌,增加手臂肌肉
我要在這里寫下最近的岩石手臂鍛煉。
最近,Rock與運動品牌安德瑪(Under Armour)合作推出了一個新系列,並附有健身指南。這位前WWE冠軍在他的Instagram賬戶上分享了一個鍛煉肱二頭肌的方法。
岩石最喜歡的二頭肌訓練方法是21秒,這是一種擴展的固定訓練,包括EZ桿肱二頭肌的七次三組練習。
正確的二頭肌彎曲雙臂分開與肩同寬握住扶手你的手掌應該面向天花板確保你的手肘收起來
握杠或啞鈴,一般是掌心向上,反手和掌心相對時側重鍛煉肱肌。
鍛煉肱二頭肌時避免肘內旋或外旋,肘內旋和外旋容易使肘關節受傷。
鍛煉時,肱二頭肌離心收縮非常重要,鍛煉時後半程動作一定要慢,讓肱二頭肌離心發力時間盡量延長,提高肱二頭肌鍛煉效果。
Ⅱ 如何科學的鍛煉肱二頭肌用什麼器械和動作練好
手臂鍛煉可以說是幾乎每個健身愛好者,在計劃里最為優先的鍛煉。人的手臂可以分為上臂和下臂(也可以叫做前臂)。上臂是由一根骨頭構成,叫做肱骨,而前臂是有兩根骨頭構成:橈骨和尺骨。肘關節是上述三骨連接的鉸鏈關節。在鍛煉時候,許多人最為想鍛煉是的是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他們都附著在肱骨上面。而肱二頭肌,是最為沖擊眼球,也是最能鍛煉出來的肌肉之一。今天我們就教教大家如何鍛煉肱二頭肌!
此動作主要是鍛煉肱二頭肌,輔助肌群有:肱肌、前三角肌、指屈肌
訓練步驟:手握拉起里短手柄,滑輪固定在低處。手臂伸直,採用反手握住;只售手握手柄,採用彎舉凡是,肘關節玩去,將手柄向肩部回來;最後緩慢犯下手臂,還原到初始位置。在鍛煉時候,受間距,可以驕狂,寬裕肩部可以有效的針對內側的肱二頭肌進行鍛煉。身體保持直立,脊柱伸直。將肘關節固定在身體兩側,繁殖肩部法神運動。讓做功更有效率。
訓練組數:2-4組,每組10-15次,組間休息30秒-1分鍾
Ⅲ 怎樣快速在家練肱二頭肌
二頭肌訓練:
1、站立杠鈴彎舉
反握杠鈴,兩手距離與肩膀同寬,膝蓋略微彎曲。保持身體不動,用力彎舉杠鈴至胸前,然後緩慢放下,注意不要接觸到大腿。
2、曲桿杠鈴彎舉
通過斜面的皮墊固定住手臂和上身,雙手反握曲桿杠鈴,用力拉起,達到最高,然後緩慢回原位,注意手臂要略彎曲。
3、斜躺啞鈴彎舉
將橫凳調節到45度,坐穩,雙手自然垂下,握住啞鈴,彎舉至於胸部平行,然後緩慢放回原位。
4、反向手腕彎舉
通過支撐物固定前臂,反握杠鈴,彎曲手腕達到訓練前臂的目的。
5、正向手腕彎舉
正握杠鈴,其他同上。
註:二頭肌的訓練一定要多種動作向結合,也要注意前臂的鍛煉,同時希望大家能夠在使用器械的時候注意安全。每周訓練3次,隔天訓練一次,注意休息和肌肉的拉伸,防止在訓練過程中出現痙攣。
(3)二頭肌訓練方法和步驟擴展閱讀
肱二頭肌(Musculus biceps brachii)位於上臂前側,整肌呈梭形。肱二頭肌有長、短二頭,故名。肱(gōng)二頭肌(Musculus biceps brachii)屬於骨骼肌三大肌群中的四肢肌。長頭起於肩胛骨盂上粗隆,短頭起於肩胛骨喙突.長,短二頭於肱骨中部匯合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於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
超級組訓練法則
超級組訓練法則對增大肱二頭肌特別有效,它能刺激更多的肌纖維,創造更好的充血。我在每次訓練中都採用超級組訓練法則。採用超級組訓練法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每個練習都做超級組,僅是每組的最後兩個練習採用。
2.杠鈴彎舉不要採用超級組訓練法則。因為這個復合練習需
要強大的能量和充分的恢復。
3.除了肱三頭肌之外,不要把肱二頭肌與其它部位聯合在一起做超級組。二頭肌與三頭肌功能相反,輪流訓練可保證充足的恢復時間。二頭肌訓練的最後一個練習與三頭肌訓練的第一個練習聯合做超級組,正好能過渡到三頭肌訓練中去。
4.在用超級組法則聯合練二頭肌和三頭肌時,應盡量選擇相同用力水平的練習,如啞鈴斜板彎舉與單臂啞鈴屈伸,或坐姿啞鈴交替彎舉與站姿頸後臂屈伸的組合。
5.能用於超級組訓練的肱二頭肌練習只有啞鈴彎舉、斜板啞鈴彎舉、坐姿杠鈴彎舉和拉索彎舉。相比之下,站姿杠鈴彎舉太重了、啞鈴集中彎舉太輕了,機器彎舉又太孤立了。
Ⅳ 用啞鈴練肱二頭肌怎麼做,做幾組每組幾個
1、交替屈臂,左右10-12次,4-6組
交替屈臂鍛煉要領:交替屈臂就是兩臂交替著前後彎曲,一邊兩臂得到均勻鍛煉。雙腳分開站立,平踩在地上。兩只手握著啞鈴,分別垂在身旁,掌心朝內。右手前臂彎曲至胸前,使啞鈴舉至與肩同高,手肘應朝上。
放下右臂的同時舉起左臂,做相同的動作,身體不要向後仰來幫助舉起啞鈴。假如你需要身體輔助發力才能舉起啞鈴,就證明啞鈴過重你你還是先降低重量鍛煉。
2、掄錘動作、左右10-12次、4-6組
掄錘動作要領:每隻手拿一個啞鈴,掌心朝內。兩手垂在身旁。彎曲手臂舉起啞鈴至與肩同高。前臂內側應朝內。
3、坐式啞鈴外彎舉、左右10-12次、4-6組
鍛煉要領:坐在椅子或長椅上。右手拿一個啞鈴,手臂垂下來,使手肘放在右大腿內側。舉起啞鈴至肩的高度。保持5至10秒,主要呼吸節奏,然後慢慢放下。另一隻手重復相同步驟。
(4)二頭肌訓練方法和步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從第一組開始起,每個動作都要做到慢動作、長位移。肱二頭肌的鍛煉動作這里就不多寫了,相信健身朋友們都知道鍛煉肱二頭肌的動作。
2、從第二組開始,就屬於正式開始鍛煉肱二頭肌了,要求每組在90%強度的重量下完成至少6到8個一組。
3、用以上方法鍛煉肱二頭肌需要取得較好的訓練效果,需要對二頭肌採用至少兩個以上的練習動作。比如先用啞鈴彎舉,然後再用杠鈴彎舉,最後再用繩索彎舉。
Ⅳ 正確鍛煉二頭肌的方式
前言:手臂二頭肌雖然不屬於大肌群,但卻是全身比較「酷」的肌肉,因為你不能滿世界的脫衣服秀胸肌或者滿世界脫褲子秀四頭肌,但基本上可以無障礙的秀二頭肌,尤其是在夏季,基本不用刻意去顯擺,撐爆袖口的二頭肌也能隨時起到吸睛作用。估計這也是很多新手小白偏愛手臂訓練的主要原因吧!並非是傳播「上肢主義」,強壯的雙臂終究是健美形體的一大觀賞亮點,對於二頭肌偏弱的健身愛好者來說,更應該有計劃地針對性的去練習二頭肌。今天這篇文章為大家提供一個對二頭肌針對性較強的訓練計劃,供大家參考。
訓練後飲食建議:訓練後也可以攝入一些碳水食物如各種水果和簡單蛋白,但是搭配上較訓練前講究。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簡單糖(如葡萄糖),低聚糖(工業成品,如能量棒,增肌粉里含有)多糖(如麵食,紅薯等)和易吸收蛋白(如乳清蛋白)都攝取一些。根據自身體重和身體感受適量攝取,由於此時身體代謝較高,對營養的需求也是一個較為緊急的「窗口期」,只要不是太過量,身體都可以吸收利用,不會堆積成脂肪。練後加餐能夠加快體力的恢復,平穩恢復血糖水平,加速受損身體細胞的恢復。
Ⅵ 想讓自己的肱二頭肌更加強壯,應當如何鍛煉呢
在我們的健身訓練中,很多各種各樣的訓練方法,其中,不同的訓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所帶來的訓練效果也是有所不同的,也許有的訓練方法的訓練效果要好,而有的訓練方法的訓練效果可能就會比較差,就比如在我們的肱二頭肌訓練中,就會非常多的訓練方法,如果我們想要去獲得,較好的肱二頭訓練效果的話,那麼就需要去採取一個較好的方法。
這也就是說,當我們在做杠鈴彎舉的時候,在肱二頭肌的離心收縮過程中,如果自己的肱二頭肌能夠去承受更大的負荷,更大的壓迫力的話,就會讓自己的肱二頭肌,在一定程度上,去獲得更加好的訓練效果。
一般來說,我們得要知道的是,自己的同伴在給杠鈴壓力的時候,需要去注意這樣的要點,那就是給的壓力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這個壓力的大小大致和杠鈴的重量差不多即可。
最後,小編我想說的是,我們除了在進行肱二頭肌訓練的時候,可以去使用這樣的一個訓練方法以外,還可以在很多其他的訓練動作中去使用。
Ⅶ 啞鈴鍛煉二頭肌最有效的方法
啞鈴交替彎舉
除了上面所說的杠鈴彎舉外,另一個經典的鍛煉動作是啞鈴交替彎舉,它可以鍛煉到肱二頭肌、肱肌與前三角肌,在姿勢上又分為坐姿與站姿兩種,建議,可先採坐姿訓練,待力竭後再採用站姿訓練,也因為在動作的過程中,肱二頭肌會產生屈肘及前臂外旋這兩種動作,將可有效的刺激與分離肱二頭肌,讓肱二頭肌更有效率的增大,因此,也是大家常練的肱二頭肌動作之一。
步驟1:采坐姿身體直立(有靠背最好,避免借力),挺胸收緊腰腹。
步驟2:上臂微靠身體兩側,雙手各正抓一個啞鈴,掌心面向身體兩側,雙臂自然下垂。
步驟3:肘關節為支點,吸氣迅速向上彎舉,同時,前臂外旋掌心向上,舉至約前三角肌處。
步驟4:在頂峰位置擠壓停留一秒,再用肱二頭肌力量控制啞鈴,慢慢放回起始位置。
步驟5:再換另一隻手,重復操作步驟3~步驟4。
斜托啞鈴彎舉
如果你的肩部肌肉比二頭肌發達,那你就可以採用斜托啞鈴彎舉這個動作,將肱二頭肌孤立起來鍛煉,它與牧師椅單手啞鈴彎舉很類似,由於是孤立式的鍛煉肱二頭肌,所以,手臂幾乎不太會晃動借力,因此,啞鈴以12RM的重量為基準,主要是讓肱二頭肌獲得充分的收縮及伸展,另外,這動作也會鍛煉到連結前臂的肱肌。
步驟1:采站姿,單手拿啞鈴,將上臂靠在斜托板掌心朝上,啞鈴與肩膀對齊,另一手扶住凳子。
步驟2:起始動作將啞鈴放直,讓肱二頭肌充分伸展。
步驟3:吸氣,運用肱二頭肌的力量,迅速將重量舉起。
步驟4:在頂峰位置擠壓停留一秒,再用肱二頭肌力量控制啞鈴,慢慢放回起始位置。
步驟5:再換另一隻手,重復操作步驟3~步驟4。
啞鈴錘式彎舉
這是屬於啞鈴彎舉的一種變化招式,對於肱肌與肱橈肌的刺激程度較高,是二頭肌訓練裡面不可或缺的一個動作,強壯的肱肌除了可增厚上手臂外,還可以促進二頭肌肌峰的明顯性,如你肱肌比二頭肌小的話,這個動作可以讓肱肌產生不錯的發展,甚至可以在肱肌發展前,完全取代啞鈴彎舉的訓練比例。
步驟1:采站姿,單手拿啞鈴掌心朝內,手臂緊貼身體自然下垂。
步驟2:吸氣,運用肱二頭肌的力量,迅速將重量舉起,過程中前臂不外旋。
步驟3:在頂峰位置擠壓停留一秒,再用肱二頭肌力量控制啞鈴,慢慢放回起始位置。
步驟4:再換另一隻手,重復操作步驟3~步驟4。
坐姿單臂啞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