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畫油畫的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1、畫素描稿。先勾出一個設想性的草稿,用鉛筆在紙上畫出大構圖和人物大體表情,然後對照模特進行寫生。畫家在寫生時多以感性因素為主,人物的外形和神態盡可能接近對象。
2、在寫生過程中充分體味模特的內在氣質,緊緊地抓住這一開啟性靈的契機加以強化。然後,畫家根據寫生稿進行加工、概括、提煉。
3、同時對局部的內容加以充實,畫得更加肯定。
4、素描稿敲定之後,畫家以極其嚴格的方法(方格放大法)將素描稿拷貝到畫布上。
起素描稿是一個靈活的造型過程,它允許甚至鼓勵不斷修改和調整,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確定一個明確滿意的視覺形象。
在任何油畫的起步階段,都有理由也有必要花費大量時間來起素描稿。起素描稿並不一定上調子,可直接用線在畫布上修改、調整,也可以用簡單色來確定畫面的主體色調與色彩關系。
5、透明覆色。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調色油稀釋的顏料進行多層次描繪。必須在每一層干透後進行下一層上色,由於每層的顏色都較稀薄,下層的顏色能隱約透露出來,與上層的顏色形成變化微妙的色調。
例如在深紅的色層上塗罩穩重的藍色,就會產生藍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豐富效果,這往往是調色板上無法調出的色調。這種畫法適於表現物象的質感和厚實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人物肌膚細膩的色彩變化,令人感到肌膚表皮之下流動著血液。
直接著色法:
在畫布上作出物象形體輪廓後,憑借對物象的色彩感覺或對畫面色彩的構思鋪設顏色,基本上一次畫完,不正確的部位用畫刀颳去後繼續上色調整。
這種畫法中每筆所蘸的顏料比較濃厚,色彩飽和度高,筆觸也較清晰,易於表達作畫時的生動感受。19世紀中葉後的許多畫家較多採用這種畫法。
為使一次著色後達到色層飽滿的效果,必須講究筆勢的運用即塗法,常用的塗法分為平塗、散塗和厚塗。
平塗就是用單向的力度、均勻的筆勢塗繪成大面積色彩,適於在平穩、安定的構圖中塑造靜態的形體。
散塗指的是依據所畫形體的自然轉折趨勢運筆,筆觸比較鬆散、靈活。
厚塗則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顏料,有的形成高達數毫米的色層或色塊,使顏料表現出質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強化。
網路--油畫
『貳』 怎樣畫油畫 我需要詳細的步驟
工具/原料:油畫顏料、鉛筆、橡皮泥、油、畫架、畫布、圍裙、背景大筆刷、中筆刷、細筆刷。
1、然後用鉛筆把照片的主體部分,用淡淡的鉛筆線條,勾畫出來。
調色油的基本用法:
1 松節油,可以調色,涮筆,清潔畫布,用松節油起油畫搞,幹了之後是啞光的,沒有光澤,乾的速度快,所以可以在起稿的時候用一點,或者是添加到調色油裡面去。
2核桃油,調色,核桃油又分生核桃油和熟核桃油,其二者最根本的區別就是,生核桃油乾的很慢,熟核桃油乾的速度較快。所以如果想用間接畫法去畫油畫的時候,建議就是用熟核桃油,幹了之後是亮光的。
3亞麻仁油,調色,分冷榨和熱榨之分,現在國內市場上多為熱榨的,分脫色與原色兩種。就現在市面上一般的油畫調色油,都是調和過的,但是裡面油含量最多的應該就是亞麻仁油了。幹了之後是亮光的。如果論乾燥速度的話應該是沒有熟核桃油快,也沒有松節油快。
調色油的具體使用:
第一遍: 不畫單色稿、直接上色、局部推,蘸老荷蘭松節油薄薄快速鋪滿畫面、不留白底色。
第二遍: 開始塑造和找回心裡想要的顏色、松節油加冷軋亞麻仁油少許達瑪油塑造85%的成度。
第三遍: 用膏狀罩染媒介劑局部推著找關系、半透明畫法調整每個角落。
油畫簡介:
油畫(an oil painting; a painting in oils) 是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乾燥後,能長期保持光澤。憑借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描繪對象,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之一。人類最早使用的顏料是以水溶性材料為主的。在早期繪畫中自發地以水、樹膠或動物膠等天然的物質作為顏料的稀釋劑和粘合劑是十分自然的,它們取材方便,使用簡單,這在東西方早期繪畫中是一致的。
『肆』 油畫怎樣上油
油畫上光油的方法分為塗抹、刷子刷、噴霧三種。
需要注意的是,較老的油畫,每次上光,需要用松節油或者其他專用的油畫清洗劑將表面較厚的光油清洗掉。
1、噴霧
噴霧的方法是最安全的上光方法,噴射上光的保護層薄而透明,不會產生泛黃、褪色、開裂。但是,噴霧需要多次進行,才能把畫面完全保護起來。每一次噴霧必須等到前一次噴霧完成。
2、塗抹
塗抹上光時將軟布裹成一個半球形,蘸上光油,然後在畫面上輕輕地擦。精細的畫作,這種方法最好。樹脂修復的顏料不能用這種方法。塗抹法容易把底層顏料戴起來。
3、用刷子刷
用刷子上光的方法是比較傳統的方法,刷子呈扁平狀,通常是馬鬃或者牛鬃,合成材料的也可以,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即可。蘸上光油,十字交叉進行上光。塗抹和刷子方法都用正常的油畫上光油即可。
(4)畫油畫步驟和調色油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進行油畫上光油時應注意好下面幾點事項:
1、給畫面上光時,為確保表層清潔,最好用濕毛巾先擦拭一遍,干後將作品平放,用板刷蘸取上光油從一角開始薄塗。
2、上光油最好倒入小盤中以便蘸取。採用紗布包裹棉團上光也是很好的辦法,將吸有上光油的布包在畫面上輕拍輕擦。
3、為使畫面色調統一或進行局部色調調整,有的畫家常在光油中加入顏色。上光油不應一次塗得太厚,光亮不夠時可塗二層。第一次上光的作品,存放數日後應再上一遍光油。
4、另外,上光最好選擇一個沒有灰塵的環境,還要避免潮濕的空氣。如果有濕氣潛藏在上光油的表層下面,會使畫面上「繁殖」出不舒服的藍白色層。
『伍』 油畫新手怎樣使用調色油和稀釋劑
一。看你的喜歡排好色彩。二。一開始要用松節油。有無味的可以用它。
三。當畫完第一遍(不要太厚)再畫時。或刻畫時用調色油
『陸』 如何使用畫油畫中的松節油和調色油
1、油畫用溶劑在繪畫中起稀釋顏料、溶解樹脂、下降顏料的油分和增進乾燥等作用。溶劑是配製各種媒介劑的主要成分,另外也可用於清洗畫筆等作畫工具。
優質的油畫用溶劑應是無色透明、揮發完整的,揮發後不留下痕跡,更不能有粘性的殘剩物余留。揮發性溶劑不是膠粘劑,沒有任何粘結力, 所以從理論上說不能單純用松節油作畫,但實際上管裝顏料中的載色劑大批使用的是乾性油,因此在油畫的底層必需單純使用松節油作畫或以松節油為主稀釋顏料。
2、「調色油」是繪制油畫的媒介油類,主要是用來稀釋油畫顏料的,在繪畫過程中使用,可增加顏色的光澤度,也具有控制顏色乾燥速度的作用,同時也可利用其流動性達到需要的繪畫效果。有乾燥速度一般的普通調色油、也有乾燥速度較快的速干油,想要顏色乾的慢有亞麻油等,根據表現技法不同來使用。
(6)畫油畫步驟和調色油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1、松節油可用於製造合成樟腦、合成薄荷片、松油醇及合成香料等。在油漆工業、農葯工業、造紙工業和紡織工業等部門中也有廣泛的應用。
2、用於調色媒介的油類分兩大類:一是揮發性油,如松節油、薰衣草油、精煉汽油等。二是乾燥性油,如罌粟油、亞麻仁油、核桃油、紅花油、葵花籽油等。不同的油脂所配製的調色媒介的作用也不盡相同,要掌握油畫技法,就必須了解怎樣使用調色媒介。
參考文獻:網路—松節油
參考文獻:網路—調色油
『柒』 油畫新手怎樣使用調色油和稀釋劑
一.如何使用調色油
(7)畫油畫步驟和調色油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新手學油畫准備什麼
入門准備的工具有:油畫顏料(牌子不限、顏色就選自己平時習慣用的顏色就行)、排筆和勾線筆(豬鬃和尼龍都要有)、松節油(洗筆用)、三合油(繪畫時和顏料調和)、油畫框(帶布的)、顏料鏟(可以鏟顏料也可以畫畫的時候做效果,可以多買幾個型號的)、畫架、調色盤、基本上這些工具大概就夠了,其它個別工具,要根據你平時喜歡畫那種類型的畫自己准備,比如有些畫家可以用毛巾、海綿等來作畫,這個都要根據個人喜好。
參考資料:知乎-自學油畫需要准備哪些材料
『捌』 油畫簡單的油畫步驟
步驟一:准備好各種材料和工具
1、畫布:准備好專業製作的油畫畫布。盡量選擇彈力強勁,紋理清晰,持久性強,耐候性好的油畫布,滿足繪畫創作,收藏保存等要求。當然在硬紙或者木板上畫也是可以的。
2、調色版:它是繪畫者用來進行調色用的工具,通常用的各種顏色的調整就是用它來調和的。
3、調色刀:可以節省顏色的浪費和將顏色調整的更加均勻,可以用調色刀將油畫顏色在調色版上進行調勻。
4、畫筆:用畫筆蘸熟褐色和調色油,在油畫布上勾勒出草圖。油畫筆按筆頭形狀分圓頭筆、平頭筆、扇形筆、排筆等按大小分為12種型號,另外也有一些大型號的。硬得軟的都可以備一些,硬的是豬鬃筆,軟的是狼毫筆。
油畫筆的選用取決於作畫手法。不同質地、形狀、型號的畫筆,其作用也有所不同。
另外也可以使用鉛筆進行預先打稿。以求更加准確的構圖。
5、顏料:油畫顏料一種油畫專用繪畫顏料,由顏料粉加油和膠攪拌研磨而成。要選擇著色力、耐光性、遮蓋力、透明度、吸油量等等條件。油畫作品的技法效果和作品的壽命與油畫顏料的各項性能有著直接的關系。
步驟二、上畫布
一般可以把草圖打格放大,以獲得希望的准確和肯定,草圖在正稿上放大之後再進行一些必要的修改和深入具體的充實,我希望在稿子階段已經顯示出明確的表達力。
步驟三、著色
表達方式比較注重直接性,比較重觀第一感覺,可以選擇自己認為起關鍵作用的局部開始,這樣第一筆顏色往往決定了整個作品的色影表情。
步驟四、總體和細節的調整
這個階段是十分關鍵的。需要比較大的耐心。比如,加純白色以完善在淺灰區域上的高光、增強陰影部分的突出點和對比、將輪廓勾勒清楚,並完善身體其他部分的立體感等等。經過修改加工的畫作色調更加光滑簡潔、鮮艷和諧。
『玖』 畫油畫的具體步驟
1、畫素描稿。先勾出一個設想性的草稿,用鉛筆在紙上畫出大構圖和人物大體表情,然後對照模特進行寫生。畫家在寫生時多以感性因素為主,人物的外形和神態盡可能接近對象。
2、在寫生過程中充分體味模特的內在氣質,緊緊地抓住這一開啟性靈的契機加以強化。然後,畫家根據寫生稿進行加工、概括、提煉。
3、同時對局部的內容加以充實,畫得更加肯定。
4、素描稿敲定之後,畫家以極其嚴格的方法(方格放大法)將素描稿拷貝到畫布上。
起素描稿是一個靈活的造型過程,它允許甚至鼓勵不斷修改和調整,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確定一個明確滿意的視覺形象。
在任何油畫的起步階段,都有理由也有必要花費大量時間來起素描稿。起素描稿並不一定上調子,可直接用線在畫布上修改、調整,也可以用簡單色來確定畫面的主體色調與色彩關系。
5、透明覆色。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調色油稀釋的顏料進行多層次描繪。必須在每一層干透後進行下一層上色,由於每層的顏色都較稀薄,下層的顏色能隱約透露出來,與上層的顏色形成變化微妙的色調。
例如在深紅的色層上塗罩穩重的藍色,就會產生藍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豐富效果,這往往是調色板上無法調出的色調。這種畫法適於表現物象的質感和厚實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繪出人物肌膚細膩的色彩變化,令人感到肌膚表皮之下流動著血液。
直接著色法:
在畫布上作出物象形體輪廓後,憑借對物象的色彩感覺或對畫面色彩的構思鋪設顏色,基本上一次畫完,不正確的部位用畫刀颳去後繼續上色調整。
這種畫法中每筆所蘸的顏料比較濃厚,色彩飽和度高,筆觸也較清晰,易於表達作畫時的生動感受。19世紀中葉後的許多畫家較多採用這種畫法。
為使一次著色後達到色層飽滿的效果,必須講究筆勢的運用即塗法,常用的塗法分為平塗、散塗和厚塗。
平塗就是用單向的力度、均勻的筆勢塗繪成大面積色彩,適於在平穩、安定的構圖中塑造靜態的形體。
散塗指的是依據所畫形體的自然轉折趨勢運筆,筆觸比較鬆散、靈活。
厚塗則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顏料,有的形成高達數毫米的色層或色塊,使顏料表現出質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強化。
網路--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