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它們是: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一、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而且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但是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這是一種不高效。
二、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的一種。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由此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三、調查法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由此來分析、推測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是其目的是藉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社會群體的整體心理趨向。
四、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它的應用很廣泛。
Ⅱ 簡述認知心理學研究對象,研究特點和研究方法
xzilong
其實,這個問題的含義:信息加工心理學心理信息處理「?
這個疑問似乎廣泛和心理是相當廣泛的,大概也可以看出,」認知心理學「流派滿足您的「胃口」。
「信息加工心理學」,屬於一種類型的「認知心理學」,這本身就說明了它的性質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一致的。...... / a>
簡單來說,信息處理的過程中,計算機信息處理的比喻:
(神經)(知覺)(思考)(記憶)(摘錄)
受體 - 效果 - 處理器 - 內存設備 - 運行顯示
(輸入)(接收)(編碼整理)(存儲)提取輸出
認知心理學家傾向於分解信息處理的某些階段,輸入從刺激到反應分解的整個過程中,他們通常使用反應時間的方法,即通過測量所需要的時間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與其他進程的關系,以確定其性質。
>
假設一個人投射到屏幕上看到的字母「E」,如果投影是一個很短的時間,比如一毫秒,那麼這個人就沒有,看看有什麼看法是不瞬間,投影很長一段時間,如5毫秒,那麼人們將看到的東西,但我不知道這是什麼知覺產生,但尚未??發生的區分,投影長度的時間,足以讓人們看到這封信不是O或Q,但不E或F或K,那麼這個人有區別的一部分。因此,人們可以判斷識別,一些區分只是看東西所需的時間。這一切都表明的看法是累積性的,它包括幾個特定的??階段。
>
計算機信息加工心理學提供了最方便的比喻 - 人腦比作一台電腦,人類的大腦就像一台計算機,多個操作中的符號的作用,存儲的信息的處理仍是符號的形式,結構的處理的過程的流程圖(流程圖)或「箭頭框模型(框和箭嘴模型),可以在視覺上表示為。人類的大腦是信息處理系統,它可以被輸入,物理符號的表徵信息編碼,存儲,提取,復制,傳輸,完成這個過程是一系列不同的加工任務和加工階段由不同的認知結構完成這些相對獨立的認知結構的前部和後部的連接,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是類似人類大腦的「機器」的人工智慧機器內。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寫信給[email protected]和交流,相互鼓勵!
Ⅲ 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手段和工具有什麼
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手段和工具有什麼?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旨在闡明認知活動的腦機制,即人類大腦如何調用其各層次上的組件,包括分子、細胞、腦組織區和全腦去實現各種認知活動。認知科認知神經科學學的核心學科分支--認知心理學、心理語言學、人工智慧和人工神經網路。
Ⅳ 認知神經科學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認知神經科學常用的研究方法
認知神經科學包括兩大類互補的研究方法:一類是無創性腦功能(認知)成像技術,另一類清醒動物認知生理心理學研究方法。前一類方法中又分為腦代謝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兩種;後一類方法中包括單細胞記錄、多細胞記錄、多維(陣列)電極記錄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學方法(手術法、冷卻法、葯物法等)。盡管這些方法為人類科學增添了許多光彩,但遠未滿足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要求。例如,腦認知成像技術可以為我們對認知過程的腦功能形成直觀的圖像,然而這種圖像僅可提供結構或區域性功能關系,對於細胞水平的機制顯得過分粗糙。由上述可見,作為當代心理學研究熱點的認知神經科學,是否能夠繼續閃現光輝,有待於進一步的歷史驗證。
Ⅳ 認知心理學的傳統研究方法和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方法之間有何共同性與差異性
認知神經科學,是心理學研究者無不關注兩個蓬勃發展的邊沿交叉學科的研究,即認知神經科學和認知行為遺傳學。這兩個學科吸收了認知科學和行為發展科學的理論與神經科學和遺傳學的新技術,共同向智能的本質和意識的起源這一基本的重大理論問題發起沖擊,將心理學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水平,已經並且勢必繼續對心理學的研究產生重大影響。
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旨在闡明認知活動的腦機制,即人類大腦如何調用其各層次上的組件,包括分子、細胞、腦組織區和全腦去實現各種認知活動。傳統神經科學的某些分支,例如神經心理學、心理生理學、生理心理學、神經生物學和行為葯理學等,吸收了認知科學的理論和神經科學的新技術,逐漸形成了認知神經心理學、認知心理生理學、認知生理心理學、認知神經生物學和計算神經科學等認知神經科學的各個分支。自八十年代後期發端以來,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在短短時間內取得了令人注目的進展,對傳統認知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建構和各內容領域的研究有著巨大影響。認知發展研究自然也不例外,由於認知發展心理學和發展神經科學科學對許多共同問題感興趣,由此衍生出來的發展認知神經科學正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成為當前最熱門的交叉研究領域之一。
雖然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的興起只有20多年的短暫歷史,由於其高度跨學科性與高新技術發展的密切相關,兩者又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交叉領域———認知神經科學。在世紀之交,可以預見這一領域的發展將會帶動整個科學的發展,並能順應發展教育事業的理論需求。下列研究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國際前沿。
在認知神經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學上,都取得了不少進展,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在理論方面,智能的本質和意識的起源是認知神經科學的基本重大理論問題。認知科學理論發展的歷程,經歷了三個不同的階段,出現了四種大的理論體系:物理符號論、聯結理論、模塊理論和生態現實理論。這四個理論分別與認知神經科學中的檢測器與功能柱理論、群編碼理論、多功能系統理論和基於環境的腦認知功能理論相對應。認知神經科學的這些理論,有些可以分別用於分析不同層次機制中,它們之間並無根本對立或排他性;但有些理論觀點則很難相容,例如,神經元理論中特化細胞與群編碼觀點就各自有自己的實驗事實依據。
在方法學上,認知神經科學包括兩大類互補的研究方法:一類是無創性腦功能(認知)成像技術,另一類清醒動物認知生理心理學研究方法。前一類方法中又分為腦代謝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兩種;後一類方法中包括單細胞記錄、多細胞記錄、多維(陣列)電極記錄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學方法(手術法、冷卻法、葯物法等)。盡管這些方法為人類科學增添了許多光彩,但遠未滿足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要求。例如,腦認知成像技術可以為我們對認知過程的腦功能形成直觀的圖像,然而這種圖像僅可提供結構或區域性功能關系,對於細胞水平的機制顯得過分粗糙。由上述可見,作為當代心理學研究熱點的認知神經科學,是否能夠繼續閃現光輝,有待於進一步的歷史驗證。
Ⅵ 簡述認知心理學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研究特點
主要研究對象包括:人如何獲取信息,這種信息怎麼表徵,從而轉變為人腦中的知識;知識怎樣儲存,又是怎樣用以指導我們的注意和行為。
研究方法:1、觀察法。2、實驗法(自變數、因變臉、控制變數)例如減法法,加法法,開窗實驗法。3、自我報告法,例如出聲思考
Ⅶ 心理診斷的基本方法
心理診斷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門學科都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觀察法、測量法、產品分析法、攝入談話法和綜合分析法。
1、觀察法:
觀察法是有計劃地用自己的器官或藉助科學的觀察儀器與裝置,對所要研究的對象進行系統的觀察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資料的方法。
1)觀察法分為:自然觀察法和控制觀察法兩種類型。
2)觀察內容包括:外表、行為、語言特點、思維內容、認知功能、情緒、靈感與判斷等。
3)觀察法的實施包括:觀察步驟和注意事項。
2、測量法:
心理診斷的測量法是依據一定的法則,用數量化手段對心理現象或行為加以確定和測定的方法。
1)心理測量的分類:
根據功用劃分為:智力測驗、人格測驗、神經心理學測驗等。
根據測驗方法為:問卷法、作業法、投射法等。
2)測驗過程包括:實施步驟、測驗分數的解釋、注意事項。
3、產品分析法:
產品分析法是通過採集求診者的作品(包括繪畫、手稿、雕刻、雕塑等),結合臨床症狀和其他資料對產品進行分析,從而有效地評估其心理水平和心理狀況的分析方法。
產品分析法分為:自然產品分析法和控制產品分析法。
其過程分為:產品分析、分析結果得到求診者認可及注意事項。
在採用產品分析法時,應該考慮:
1、產品分析法的分類
2、產品的分析
3、產品分析結果要得到就診者的認可
4、注意事項
4、攝入談話法
攝入談話法是通過以問題為中心的會談,從而獲得求診者的背景資料、求診目的和對求診的期望的談話方法。
其操作步驟分為:確定談話主題、確定提問形式、認真仔細傾聽、控制談話方向、談話內容分類、規范結束談話及注意事項。
5、綜合分析法
綜合分析法是綜合求診者各個方面的信息對其進行診斷的方法。
Ⅷ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實驗方法包括那些方法
你好。如下:
反應時研究法
口語報告法
抽象分析方法
計算機模擬方法
內隱聯想測驗方法
流程圖示研究法
——這是認知心理學研究方法主要的實驗方法,請參考《當代認知心理學》
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