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歐姆表電阻測量的使用方法
搖表一端接被測對象 一端接外殼 速度在每分鍾120圈左右 這時阻值越大 說明絕緣越好
❷ 電阻測量的方法
一、用萬用表測電阻,一般電壓超過九伏。
解析:萬用表測電阻的原理就是,當你撥到歐姆表時,萬用表內的電池連接到萬用表的兩支探筆上,兩只探筆接觸在被測元件兩端,此時萬用表的指示表相當於串聯在被測元件的電流表,電阻越小,電流越大,指針偏轉角度越大(這就是為什麼阻值零刻度在右邊),根據每一個阻值偏轉多少度再標到紙盤上。一般萬用表有兩組電池,一組九伏,一組三伏。九伏用於測量10kω以上的,因為如果你用三伏的,阻值大,電壓又比較小,通過的電流超小,所以偏轉角度就超小,無法讀數。阻值那麼大,所以通過的電流比較小,不會燒壞
❸ 常用測量電阻的方法有那幾種
電阻的測量方法有:伏特計-安培計法、諧振法、歐姆表法、直流電橋法、數字式歐姆表法等。
各種金屬導體中,銀的導電性能是最好的,但還是有電阻存在。
20世紀初,科學家發現,某些物質在很低的溫度時,如鋁在1.39K(-271.76℃)以下,鉛在7.20K(-265.95℃)以下,電阻就變成了零。這就是超導現象,用具有這種性能的材料可以做成超導材料。已經開發出一些「高溫」超導材料,它們在100K(-173℃)左右電阻就能降為零。
如果把超導現象應用於實際,會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好處。在電廠發電、運輸電力、儲存電力等方面若能採用超導材料,就可以大大降低由於電阻引起的電能消耗。如果用超導材料製造電子元件,由於沒有電阻,不必考慮散熱的問題,元件尺寸可以大大的縮小,進一步實現電子設備的微型化。
金屬導體中的電流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自由電子在運動中要與金屬正離子頻繁碰撞,每秒鍾的碰撞次數高達1015左右。這種碰撞阻礙了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表示這種阻礙作用的物理量叫作電阻。不但金屬導體有電阻,其他物體也有電阻。
導體的電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條件決定的,金屬導體的電阻是由它的材料性質、長短、粗細(橫截面積)以及使用溫度決定的。
❹ 歐姆定律測量電阻的方法
簡述:在同一電路中,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就是歐姆定律。
歐姆第一階段的實驗是探討電流產生的電磁力的衰減與導線長度的關系,其結果於1825年5月在他的第一篇科學論文中發表。在這個實驗中,他碰到了測量電流強度的困難。在德國科學家施威格發明的檢流計啟發下,他把斯特關於電流磁效應的發現和庫化扭秤方法巧妙地結合起來,設計了一個電流扭力秤,用它測量電流強度。歐姆從初步的實驗中發出,電流的電磁力與導體的長度有關。其關系式與今天的歐姆定律表示式之間看不出有什麼直接聯系。歐姆在當時也沒有把電勢差(或電動勢)、電流強度和電阻三個量聯系起來。
在歐姆之前,雖然還沒有電阻的概念,但是已經有人對金屬的電導率(傳導率)進行研究。歐姆很努力,1825年7月,歐姆也用上述初步實驗中所用的裝置,研究了金屬的相對電導率。他把各種金屬製成直徑相同的導線進行測量,確定了金、銀、鋅、黃銅、鐵等金屬的相對電導率。雖然這個實驗較為粗糙,而且有不少錯誤,但歐姆想到,在整條導線中電流不變的事實表明電流強度可以作為電路的一個重要基本量,他決定在下一次實驗中把它當作一個主要觀測量來研究。
在以前的實驗中,歐姆使用的電池組是伏打電堆,這種電堆的電動勢不穩定,使他大為頭痛。後來經人建議,改用鉍銅溫差電偶作電源,從而保證了電源電動勢的穩定。
1826年,歐姆用上面圖中的實驗裝置導出了他的定律。在木質座架上裝有電流扭力秤,DD'是扭力秤的玻璃罩,CC'是刻度盤,s是觀察用的放大鏡,m和m'為水銀杯,abb'a'為鉍框架,鉍、銅框架的一條腿相互接觸,這樣就組成了溫差電偶。A、B是兩個用來產生溫差的錫容器。實驗時把待研究的導體插在m和m'兩個盛水銀的杯子中,m和m'成了溫差電池的兩個極。
歐姆准備了截面相同但長度不同的導體,依次將各個導體接入電路進行實驗,觀測扭力拖拉磁針偏轉角的大小,然後改變條件反復操作,根據實驗數據歸納成下關系:
x=q/(b+l)式中x表示流過導線的電流的大小,它與電流強度成正比,A和B為電路的兩個參數,L表示實驗導線的長度。
1826年4月歐姆發表論文,把歐姆定律改寫為:x=ksa/ls為導線的橫截面積,K表示電導率,A為導線兩端的電勢差,L為導線的長度,X表示通過L的電流強度。如果用電阻l'=l/ks代入上式,就得到X=a/I'這就是歐姆定律的定量表達式,即電路中的電流強度和電勢差成正比而與電阻成反比。為了紀念歐姆對電磁學的貢獻,物理學界將電阻的單位命名為歐姆,以符號Ω表示。
電阻的單位歐姆簡稱歐。1歐定義為:當導體兩端電勢差為1伏特,通過的電流是1安培時,它的電阻為1歐。
一個導體的電阻R不僅取決於導體的性質,它還與工作點的溫度有關。對於有些金屬、合金和化合物,當溫度降到某一臨界溫度T°C時,電阻率會突然減小到無法測量,這就是超導電現象。
導體的電阻與溫度有關。一般來說,金屬導體的電阻會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電燈泡中鎢絲的電阻。半導體的電阻與溫度的關系很大,溫度稍有增加電阻值即會減小很多。通過實驗可以找出電阻與溫度變化之間的關系,利用電阻的這一特性,可以製造電阻溫度計(通常稱為「熱敏電阻溫度計」)。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公式:I=U/R
其中:I、U、R——三個量是屬於同一部分電路中同一時刻的電流強度、電壓和電阻。
由歐姆定律所推公式:
串聯電路:
I總=I1=I2(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相等)
U總=U1+U2(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處電壓的總和)
R總=R1+R2+......+Rn
U1:U2=R1:R2
並聯電路:
I總=I1+I2(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的和)
U總=U1=U2 (並聯電路中,各處電壓相等)
1/R總=1/R1+1/R2
I1:I2=R2:R1
R總=R1·R2\(R1+R2)
R總=R1·R2·R3:R1·R2+R2·R3+R1·R3
即1/R總=1/R1+1/R2+……+1/Rn
I=Q/T 電流=電荷量/時間 (單位均為國際單位制)
也就是說:電流=電壓/ 電阻
或者 電壓=電阻×電流『只能用於計算電壓、電阻,並不代表電阻和電壓或電流有變化關系』
歐姆定律通常只適用於線性電阻,如金屬、電解液(酸、鹼、鹽的水溶液)。
I=E/(R+r)
其中E為電動勢,r為電源內阻,內電壓U內=Ir,E=U內+U外
適用范圍:純電阻電路
閉合電路中的能量轉化:
E=U+Ir
EI=UI+I^2R
P釋放=EI
P輸出=UI
純電阻電路中
P輸出=I^2R
=E^2R/(R+r)^2
=E^2/(R^2+2r+r^2/R)
當 r=R時 P輸出最大,P輸出=E^2/4r (均值不等式)
功率與電阻的關系
歐姆定律例題
1.由歐姆定律導出的電阻計算式R=U/I,
以下結論中,正確的為
A、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
則導體的電阻越大
B、 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則導體的電阻
越小
C、 導體的電阻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跟電流成反比
D、導體的電阻值等於導體兩端的電壓與
通過導體的電流的比值
2、一個導體兩端加有電壓為6V時,通過
它的電流大小為0.2A,那麼該導體的電阻
為 Ω,若兩端的電壓為9V時,通過導
體的電流為 A。若電路斷開,那麼通過
導體的電流為 A。此導體的電阻為 Ω。
3、 一個導體兩端的電壓為15V時,通過
導體的電流為3A,若導體兩端的電壓
增加3V,那麼此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
它的電阻分別為
A 0.6A 5Ω B 3.6A 5Ω
C 3.6A 1Ω D 4A 6Ω
4、一隻電阻當其兩端電壓從2V增加到2.8V
時,通過該電阻的電流增加了0.1A,那麼
該電阻的阻值為
A 8Ω B 20Ω
C 28Ω D 18Ω
5、一個定值電阻阻值為20Ω,接在電壓為
2V的電源兩端。那麼通過該電阻的電流
是 A。若通過該電阻的電流大小
為0、15A,則需要在電阻兩端加上 V
的電壓。
6、有甲、乙兩個導體,甲導體的電阻是
10Ω,兩端電壓為3V;乙導體電阻是
5Ω,兩端電壓為6V。那麼通過兩導
體的電流
A I甲=6V/10Ω=0.6A I乙=3V/10Ω=0.3A
B I甲=3V/10Ω=0.6A I乙=6V/5Ω=0.3A
C I甲=6V/5Ω=1.2A I乙=6V/10Ω=0.6A
D I甲=3V/10Ω=0.3A I乙=3V/5Ω=0.6A
在通電導線中取一圓柱形小體積元,其長度ΔL,截面積為ΔS,柱體軸線沿著電流密度J的方向,則流過ΔS的電流ΔI為:
ΔI=JΔS
由歐姆定律:ΔI=JΔS=-ΔU/R 由電阻R=ρΔL/ΔS,得:
JΔS=-ΔUΔS/(ρΔL)
又由電場強度和電勢的關系,-ΔU/ΔL=E,則:
J=1/ρ*E=σE
(E為電場強度,σ為電導率)
❺ 電路板上的電阻怎麼測試
先判斷接入該電阻的二個點是否有電感二極體短路線圈等等,能影響對電阻測量的東西。再通過測量結果時行原則判斷,比如查看待測的電阻是1K的,如果測得的數值小於1K是正常的。
如果大於1K那就說明該電阻可能已經斷了。當然如果測得的電阻是0,那麼就要查看一下有沒有足以影響測量的其它東西了。如果沒有說明該電阻已經短路了。
(5)歐姆內阻測量常用方法擴展閱讀:
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
1、用電阻檔測量需切電否則燒表。
2、根據被測電阻標稱值的大小來選擇量程。
3、讀數與標稱阻值之間分別允許有±5%、±10%或±20%的誤差。如不相符,超出誤差范圍,則說明該電阻值變值了。
4、特別是在測幾十kΩ以上阻值的電阻時,手不要觸及表筆和電阻的導電部分。
5、要定量測量,被檢測的電阻從電路中焊下來,至少要焊開一個頭,將兩表筆(不分正負)分別與電阻的兩端引腳相接即可測出實際電阻值,以免電路中的其他元件對測試產生影響,造成測量誤差。
❻ 怎麼測量電阻
電阻的測量方法有:(1)伏特計一安培計法,(2)諧振法,(3)歐姆表法,(4)直流電橋法,(5)數字式歐姆表法等。
伏特計一安培計法是通過測出流過被測電阻的電流和端電壓後,用歐姆定律計算出電阻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簡單,使用卻不多。
歐姆表法測量電阻器的阻值,雖精度不高,但可滿足一般使用要求。這種方法,由於方便,是最常用的測量阻值的方法。歐姆表的精確度,有賴於電流表的精確度和電源電動勢的穩定性,所以它的精度不高,測量誤差較大。為此,定期對歐姆表進行檢查,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檢查方法是通過測量精密電阻(標准電阻),並進行對比後加以修正。
常用的測量電阻器阻值的方法除歐姆表法外,還有電橋法。電橋法的測量精度高於歐姆表法。電橋的種類很多,使用最為普遍的電橋是惠斯登電橋和凱爾文電橋。
隨著集成電路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已製成多種新型的電阻測量儀器。數字式歐姆表它們都是把電阻變換成電壓,然後用模/數轉換式電壓表測定電壓,再從電壓來確定待測電阻R。
可變電阻和電位器的主要測試項目是測定其阻值和調節中心抽頭位置時有否雜訊出現。阻值的測定方法,常用的雜訊檢測法有歐姆表法和示波器法。
❼ 測電阻的N種方法
電阻的測量是電工測量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測量,許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它。如判斷電路的通斷、精確測量被測電阻的阻值、了解絕緣電阻的數值是否滿足要求,掌握接地電阻的阻值等。正確而便捷的選擇合適的測量儀表及設備是電力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的。
一、認識電阻的分類
工程中測量的電阻值一般在1×10-6Ω)~1×1012Ω的范圍內。
為了選用合適的測量電阻的方法,以達到減小測量誤差的目的,通常將電阻按阻值的大小分為三類:
1Ω以下為小電阻;1Ω~100kΩ為中電阻;100kΩ以上為大電阻。
二、常用電阻測量方法
1)直接法:採用直讀式儀表如萬用表的歐姆檔測量電阻的方法稱為直接法。
2)比較法:採用比較儀表如直流電橋測量電阻的方法稱為比較法。
3)間接法:先測量與電阻有關的量,然後通過相關公式計算出被測電阻的方法稱為間接法。常見的例如,伏安法測量電阻。
三、常用電阻測量儀表
按所使用的儀表分類分為:萬用表法、伏安法、兆歐表法、單臂電橋法、雙臂電橋法、接地電阻表法等。
❽ 歐姆表測出的阻值為什麼是近似的,如果要精準測量電阻應採取什麼辦法
電阻的測量方法有哪些
電阻的測量是電工測量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測量,許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它。如判斷電路的通斷、精確測量被測電阻的阻值、了解絕緣電阻的數值是否滿足要求,掌握接地電阻的阻值等。正確而便捷的選擇合適的測量儀表及設備是電力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的。
把電阻的一個角從電路從取出,這樣電阻就相當是一個單獨的電子元件,測量電阻大小時,不受電路板上的電流影響,否則會受電路板的電子元件串聯或並聯,影響測量電阻的大小。
測量電阻的大小是進行電路板維修的一項重要工作,查看這個電阻有沒有壞,需要不需要更換。
常用電阻測量方法:
1、直接法:採用直讀式儀表如萬用表的歐姆檔測量電阻的方法稱為直接法。
2、比較法:採用比較儀表如直流電橋測量電阻的方法稱為比較法。
3、間接法:先測量與電阻有關的量,然後通過相關公式計算出被測電阻的方法稱為間接法。常見的例如,伏安法測量電阻。
常用電阻的測量方法有哪些
4、採用萬用表測量:
(1)首先選擇測量檔位及量程
將萬用表功能旋鈕轉到檔,任一量程。通常情況下,100以下電阻選擇R x 1量程。1K~10K電阻選擇Rx 10或R x 100量程。10K~100K電阻選擇R x 1K或R x 10K量程,100K以上電阻選擇x10K量程。
(2)凋零
用一隻手將兩支表筆金屬棒短接,另一隻手調節「調零旋鈕」使用萬用表指針指示在刻度盤右端0位。
(3)測量
將萬用表兩支表筆分別穩定接觸電阻器的兩個電極,並從歐姆刻度盤上讀取指針指示的數據,將數據乘以量程值所得的結果即為該電阻阻值。
(4)判斷好壞
將所測得的結果與電阻的標注值進行比較,所測結果與標注值約相等,說明該電阻正常,是好的,若相差太大,遠遠超過其精度允許飯費,說明電阻已壞,若在各量程測量時,指針均不偏轉,說明電阻已開路損壞。
❾ 電阻測量步驟
1.用電流表測出通過Rx的電流記為Ix。
2.再用電流表測出通過R0的電流I0,則R0兩端電壓U0=I0R0。
3.因為Rx與R0並聯,所以
Ux=U0= I0R0 。
4.根據歐姆定律得:Rx=Ux/Ix= I0R0 /I0。
特點:電流表使用兩次,兩次連接電路。
單電流表測電阻2
思路:只有電流表,沒有電壓表時,要找各處電壓都相等,因此電路要設計成並聯
原理:並聯電路電流、電壓的關系及歐姆定律
實驗步驟:
1.閉合S1,斷開S2,電流表測出R0中的電流記為I0。R0兩端電壓U0=I0R0。
2.再閉合S2,Rx與R0並聯,電流表測幹路電流I。則:Rx中電流Ix=I-I0; Rx兩端電壓Ux= U0=I0R0。3. 被測電阻:Rx=Ux/Ix= I0R0 / (I-I0 )。
1.閉合S1,斷開S2,電流表測出Rx中的電流記為Ix。
2.再閉合S2, R0與Rx並聯,電流表測幹路電流I。
則:R0中電流I0=I-Ix;Rx、 R0兩端電壓Ux = U0=I0 R0=( I-Ix )R0。
3. 被測電阻:Rx=Ux/Ix= ( I-Ix )R0 / Ix。
單電流表測電阻3
1.原理:串聯電路電壓、電流的關系及歐姆定律。
1.閉合開關,滑片移至左端(R0未接入電路),電流表測出電流I1。則電源電壓U=I1RX。2.滑片移至右端, RX與R0串聯,電流表測出電流I2,則電源電壓U=I2(RX+R0)3.電源電壓不變時, I1RX = I2(RX+R0) 。
4.被測電阻:RX=I2R0/(I1-I2)。
❿ 常用測量電阻的方法有哪些
一、伏安法測電阻
伏安法測電阻,它的具體方法是:用電流表測量出通過待測電阻Rx的電流I,用電壓表測出待測電阻Rx兩端的電壓U,根據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R=U/I求出待測電阻的阻值RX。如圖1所示,用滑動變阻器來調節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多次測量,在試驗中,滑動變阻器每改變一次位置,就要記一次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計算一次待測電阻Rx的值。對於測定定值電阻,多次測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來減小誤差,一般測三次。對於測小燈泡的阻值多次測量的目的是:測出小燈泡在不同情況(亮度)下的電阻,從而得出電阻受溫度的影響,溫度越高,小燈泡的電阻越大。
注意: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滑動變阻器應調到最大阻值處。
2.滑動變阻器的作用:(1)保護電路。(2)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3)R是定值,不隨電壓、電流的變化而變化燈絲的電阻發生改變的原因是溫度越高,燈絲電阻越大。
二、伏歐法測電阻
1.器材:電源、電壓表、已知阻值R0的電阻、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若干。
從所給的器材來看,與伏安法相比缺少電流表,而多了一個定值電阻,思路是怎樣用電壓表和定值電阻組裝電流表,就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伏歐法測電阻是指用電壓表和已知電阻R0並聯來代替電流表測未知電阻Rx的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如圖所示就是伏歐法測電阻Rx=■R0的電路圖,在圖中,先把電壓表並聯接在已知電阻R0的兩端,來代替電流表,記下此時電壓表的示數U1;然後再把電壓表並聯接在未知電阻Rx的兩端,記下此時電壓表的示數U2。根據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即:U1/R0=U2/RX,所以:RX=U2R0/U1。
用這種方法測電阻時一隻電壓表要連接兩次,若有兩個電壓表就更簡單了,只需把上面電路圖中的虛線部分改為實線,同時測出U1、U2。
2.器材:電源、電壓表、已知阻值R0的電阻、滑動變阻器、單刀雙擲開關、導線若干。要求電壓表只能連接一次電路。
從所給的器材來看,與(1)相比普通開關被單刀雙擲開關所替代,並且要求電壓表只能接一次,思路是怎樣用電壓表和定值電阻組裝電流表,且要利用單刀雙擲開關,電壓表能測出兩個不同的電壓,從而達到與(1)中普通開關和電壓表連接兩次的目的,具體的作法如圖所示是(如圖所示):
1.先閉合S1斷開S2讀出電壓表的示數為U1。
2.再閉合S2斷開S1讀出這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2。
根據分壓公式可計算出Rx的值:
三、安歐法測電阻
1.器材:電源、電流表、已知阻值R0的電阻、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若干。
從所給的器材來看,與伏安法相比缺少電壓表,而多了一個定值電阻,思路是怎樣用電流表和定值電阻組裝電壓表,安歐法測電阻是指用電流表和已知電阻R0串聯來代替電壓表測未知電阻Rx的方法(電路圖如右圖所示),具體做法如下:
(1)閉合S,先測出R0的電流I0.
(2)拆下電流表,接到另一支路上,測出Rx的電流Ix。
根據測得的電流值I0、Ix和定值電阻的阻值R0,計算出Rx的值Rx=■R0。
注意:拆下電流表以後還可以把它接在幹路中。
2.器材:電源、電壓表、已知阻值R0的電阻、滑動變阻器、單刀雙擲開關、導線若干。要求電壓表只能連接一次電路。
從所給的器材來看,與(1)相比普通開關被單刀雙擲開關所替代,並且要求電流表只能接一次,思路是怎樣用電流表和定值電阻組裝電流表,且要利用單刀雙擲開關,電流表能測出兩個不同的電流,從而達到與(1)中普通開關和電流表連接兩次的目的,具體的作法如圖所示是(如圖所示):
(1)開關擲向b,電流表測量的是通過RX的電流I1。
(2)開關擲向a,電流表測量的是通過Rx的電流I2。
(3)通過計算就有:Rx=■R0。
四、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動變阻器和電壓表測電阻
器材:電源、電壓表、已知最大阻值R0的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若干。要求電壓表只能連接一次電路。
從給的器材來看,與伏安法相比缺少電流表,就必須測兩次不同的電壓,利用電壓和電阻求出電流,筆者總結為滑動變阻器左一次電壓,右一次電路(如圖所示),具體方法如下:
1.先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調至A端,記下電壓表示數U2。
2.再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調至B端,記下電壓表示數U1。
根據測得的電壓值U1、U2和定值電阻的阻值R0,可計算出Rx的值:Rx=■R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