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氣原理圖分析的一般步驟
電氣原理圖一般指拖動系統電氣原理圖,還有人把配電電氣原理圖和電子線路的原理圖也歸為電氣原理圖。配電電氣原理圖其實屬於接線圖,電子線路的原理圖則屬於弱電或電子范疇。下面僅就拖動系統電氣原理圖進行說明。
拖動系統電氣原理圖的分析步驟為:
1、分析主電路。首先應了解系統各運動部件和機構採用了幾台電動機拖動,然後按照順序,從每台電動機的主電路中了解有什麼控制元器件及其作用原理。同時弄清楚電動機有沒有採用什麼控制方式(如正反轉控制、星-三角降壓起動等),有沒有調速及其調速的方式,以及電動機的保護(如熱繼電器、過電流繼電器等)。
2、分析各非同步電動機的控制電路。從「主令電器」開始,所謂「主令電器」就是發送控制命令的電器,如按鈕、轉換開關、主令控制器或者其他控制器的控制觸點或控制信號。一直到中間繼電器或接觸器的線圈。「自上而下,從左向右」分析控制電路,弄清楚中間繼電器或接觸器是怎麼樣控制主電路或其他控制迴路的。
3、分析輔助電路。主要了解各種指示燈或指示信號的發送器件,了解輔助照明等。
⑵ 電氣接線圖該怎麼畫
1、接線圖中一般示出如下內容:電氣設備和電器元件的相對位置、文字元號、端子號、導線號、導線類型、導線截面、屏蔽和導線絞合等。
2、所有的電氣設備和電器元件都按其所在的實際位置繪制在圖紙上,且同一電器的各元件根據其實際結構,使用與電路圖相同的圖形符號畫在一起,並用點畫線框上,其文字元號以及接線端子的編號應與電路圖中的標注一致,以便對照檢查接線。
3、接線圖中的導線有單根導線、導線組(或線扎)、電纜等之分,可用連續線和中斷線來表示。凡導線走向相同的可以合並,用線束來表示,到達接線端子板或電器元件的連接點時再分別畫出。
在用線束表示導線組、電纜等時可用加粗的線條表示,在不引起誤解的情況下也可採用部分加粗。另外,導線及套管、穿線管的型號、根數和規格應標注清楚。
⑶ 簡述電氣原理圖分析的一般步驟。在讀圖分析總採用最多的哪種方法
1.基本原則
化整為零、順藤摸瓜、先主後輔、集零為整、安全保護、全面檢查。
採用化整為零的原則以某一電動機或電器元件(如接觸器或繼電器線圈)為對象,從電源開始,自上而下,自左而右,逐一分析其接通斷開關系。
2.分析方法與步驟
①分析主電路
無論線路設計還是線路分析都是先從主電路入手。主電路的作用是保證機床拖動要求的實現。從主電路的構成可分析出電動機或執行電器的類型、工作方式,起動、轉向、調速、制動等控制要求與保護要求等內容。
②分析控制電路
主電路各控制要求是由控制電路來實現的,運用「化整為零」、「順藤摸瓜」的原則,將控制電路按功能劃分為若干個局部控制線路,從電源和主令信號開始,經過邏輯判斷,寫出控制流程,以簡便明了的方式表達出電路的自動工作過程。
③分析輔助電路
輔助電路包括執行元件的工作狀態顯示、電源顯示、參數測定、照明和故障報警等。這部分電路具有相對獨立性,起輔助作用但又不影響主要功能。輔助電路中很多部分是受控制電路中的元件來控制的。
④分析聯鎖與保護環節
生產機械對於安全性、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實現這些要求,除了合理地選擇拖動、控制方案外,在控制線路中還設置了一系列電氣保護和必要的電氣聯鎖。在電氣控制原理圖的分析過程中,電氣聯鎖與電氣保護環節是一個重要內容,不能遺漏。
⑤總體檢查
經過「化整為零」,逐步分析了每一局部電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之間的控制關系之後,還必須用「集零為整」的方法檢查整個控制線路,看是否有遺漏。特別要從整體角度去進一步檢查和理解各控制環節之間的聯系,以達到正確理解原理圖中每一個電氣元器件的作用。
⑷ 電氣原理圖和接線圖怎麼看
電氣系統圖中電氣原理圖應用最多,為便於閱讀與分析控制線路,根據簡單、清晰的原則,採用電氣元件展開的形式繪制而成。它包括所有電氣元件的導電部件和接線端點,但並不按電氣元件的實際位置來畫,也不反應電氣元件的形狀、大小和安裝方式。
由於電氣原理圖具有結構簡單、層次分明、適於研究、分析電路的工作原理等優點,所以無論在設計部門還是生產現場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1)識讀圖的方法和步驟
閱讀繼電器—接觸器控制原理圖時,要掌握以下幾點:
A、電氣原理圖主要分主電路和控制電路兩部分。電動機的通路為主電路,接觸器吸引線圈的通路為控制電路。此外還有信號電路、 照明電路等。
B、原理圖中,各電器元件不畫實際的外形圖,而採用國家規定的統一標准,文字元號也要符合國家規定。
C、在電氣原理圖中,同一電器的不同部件常常不畫在一起,而是畫在電路的不同地方,同一電器的不同部件都用相同的文字元號標明,例如接觸器的主觸頭通常畫在主電路中,而吸引線圈和輔助觸頭則畫在控制電路中,但它們都用KM表示。
D、同一種電器一般用相同的字母表示,但在字母的後邊加上數碼或其他字母下標以示區別,例如兩個接觸器分別用KM1、KM2表示,或用KMF、KMR表示。
E、全部觸頭都按常態給出。對接觸器和各種繼電器,常態是指未通電時的狀態; 對按鈕、 行程開關等,則是指未受外力作用時的狀態。
F、原理圖中,無論是主電路還是輔助電路,各電氣元件一般按動作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依次排列,可水平布置或者垂直布置。
G、原理圖中,有直接電聯系的交叉導線連接點,要用黑圓點表示。無直接聯系的交叉導線連接點不畫黑圓點。
⑸ 怎樣學會分析電路圖,如何分析
在初步掌握電氣圖的基本知識,熟悉電氣圖中常用的圖形符號,文字元號,項目代號和迴路標號,以及電氣圖的基本構成,分類,主要特點的基礎上,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看圖。
看電路圖首先要看有哪些圖形符號和文字元號,了解電路圖各組成部分作用,分清主電路和輔助電路,交流地迴路和直流迴路。按照先看主電路,再看輔助電路的順序看圖。
看主電路時,通常要從下往上看,即先從用電設備開始,經控制電氣元件,順次往電源端看。
看輔助電路時,則自上而下,從左往右看。即先看主電源,再順次看各條支路,分析各支路電氣元件的工作情況以及對主電路的控制關系,同時注意電氣與機械機構的連接關系。
另外接線圖與電路圖互相對照起來看,可幫助搞清楚接線圖。讀接線圖時,要根據端子標志,迴路標號從電源端順次查下去,搞清楚線路走向和電路的連接方法,搞清楚每條支路是怎樣通過各個電氣元件構成閉合迴路的。
⑹ 如何根據電氣原理圖繪制電氣接線圖
其實從原理圖到實際的產品,中間就需要一個轉換的過程,就是說把圖紙上的各種符號轉化為實際的元器件。各類器件相對較為容易轉換,但是導線和端子相對來說不太容易從原理圖上體現,那麼接線圖需要補完原理圖中所缺失的信息。作為單純的接線圖來講,所需要表達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幾點:
1)需要用什麼樣的線圖紙上只是一根線條,那麼在操作的時候就需考慮線纜型號、規格、線長、兩端頭的處理等信息,這樣才能讓操作工按圖索驥;
2)連接線的起止簡單來說就是導線是連接哪兩個地方的,就像張工所說的,圖紙上繪制的是接接觸器的線圈,那麼進線就是1、3、5,出線就是2、4、6,如果另一端需要下端子,那就標明哪個端子排的哪一個;
3)從工藝角度所需補完的信息比如原理圖上顯示某處220V電源從主迴路上取,那麼作為接線圖就需要考慮具體接哪一個地方;再比如原理圖上20根公共線下端子,那麼你是選取20個端子兩兩串連,還是選取分線端子等特殊端子。那麼現在回答題主的問題首先,你需要對原理圖、各類元器件非常熟悉,這樣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其次,需要對現場工藝有充足的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後,標准化啊標准化,圖紙標准化,排布標准化,加工標准化。如果沒有標准化為前提,那麼接線圖無從談起,或者說僅僅能做一些簡單地轉化,對現場意義不大。
⑺ 如何看懂電氣原理圖和接線圖
原理圖,接線圖初學比較難入門,有師傅稍微點撥一下騎士很簡單
第一步:認識電氣符號,電流電壓表,互感器,信號燈,旋鈕,轉換開關,開閉點等等
第二步:熟悉字母代號 QF斷路器KM交流接觸器 KA中間繼電器KT時間繼電器等等,一般原理圖右下角有字母代號對應電器元件
第三步:開始看圖 從單個迴路入手,再麻煩的原理圖都是有獨立的線路。比如電流測量迴路,計量迴路,電壓測量迴路,儲能迴路,合閘迴路,分閘迴路等等
一步一步來,看圖是不是簡單多了?注意多問,不懂就要問,如果沒人教你也可以單個問題網路一下基本有解決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