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層樓房消防線路預埋線管怎麼預埋
在高層樓房中,消防線路的預埋線管需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暗配電線管的敷設應當沿著最近的路徑進行,確保管線的最短路徑,同時埋入牆內的穿線管與牆面之間的凈距離不得小於15毫米。
當電線管穿越建築物基礎時,應增設額外的保護套管,以防止基礎土石流動對管線造成損害,但禁止電線管穿過設備基礎。穿過伸縮縫時,應在管線的兩端安裝過路盒,並使用金屬軟管連接,防止水泥混凝土漿體滲入。
電線管的彎曲應避免出現折皺、凹穴或裂縫,拗彎後的彎曲半徑不應超過管外徑的0.1倍,且彎曲半徑需大於6D(暗配時為10D)。明配管在只有一個彎頭的情況下,彎曲半徑不應小於4D。
當電線管敷設超過特定長度時,應增設中間接線盒。具體要求為:管線長度每超過45米且無彎曲時,每超過30米有一個彎時,每超過20米有兩個彎時,每超過12米有三個彎時,均應增設接線盒。
明配管的水平或垂直敷設允許偏差值為:管線長度在2米內時,偏差不能超過3毫米,但全長偏差不得大於管內徑的一半。
電線管敷設時,一層頂板以上的樓層應使用PVC管進行敷設,介面需使用粘接劑牢固連接,確保管口光滑。鋼管在箱盒兩端應使用直徑為6毫米的鋼筋進行跨接焊接,以確保電氣連接的安全性。在安裝完畢後,鋼制保護管需敲打成喇叭狀,並用塑料封堵管口,防止異物進入。
在混凝土樓板內的電氣保護管應避免三管交叉,並確保其與混凝土內的木磚、螺栓、預留孔及各種箱盒等預埋物協調配合。為確保施工進度,需密切配合土建進度,及時埋設這些預埋物。
消防系統的報警和保護管線必須按照規定全部預埋暗敷,不允許明配敷設,以確保安全可靠。暗裝的電氣箱應及時用塑料泡沫或破布填充,防止混凝土漿體進入箱盒內。
配電櫃(盤)和配電箱的安裝方式分為明裝和暗裝兩種。無論哪種方式,盤櫃內的接線均需正確、牢固可靠,並且按順序排列,不得隨意歪斜交叉,以確保線路的安全和穩定。
B. 電氣照明配管類型及配管要求
配管包括電線管、鋼管、防爆管、塑料管、軟管、波紋管等。
配管敷設要求
1、明配管時,管路應沿建築物表面橫平豎直敷設,但不得在鍋爐、煙道和其他發熱表面上敷設。
2、水平或垂直敷設的明配管路允許偏差值,在2m以內均為3mm,全長不應超過管子內徑的1/2。
3、暗配管時,電線保護管宜沿最近的路線敷設,並應減少彎曲,力求管路最短,節約費用,降低成本。
4、敷設塑料管時的環境溫度不應低於-15℃,並應採用配套塑料接線盒、燈頭盒、開關盒等配件。當塑料管在磚牆內剔槽敷設時,必須用強度不小於M10的水泥砂漿抹面保護,厚度不應小於15mm。
5、塑料管進入接線盒、燈頭盒、開關盒或配電箱內,應加以固定。鋼管進入燈頭盒、開關盒、拉線盒、接線盒及配電箱時,暗配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露出盒(箱)應小於5mm;明配管應用鎖緊螺母或護圈帽固定,露出鎖緊螺母的絲扣為2~4扣。
6、埋入建築物、構築物的電線保護管,為保證暗敷設後不露出抹灰層,防止因銹蝕造成抹灰面脫落,影響整個工程質量,管路與建築物、構築物主體表面的距離不應小於15mm。
7、無淪明配、暗配管,都嚴禁用氣、電焊切割,管內應無鐵屑,管口應光滑。
在多塵和潮濕場所的管口,管子連接處及不進入盒(箱)的垂直敷設的上口穿線後都應密封處理。與設備連接時,應將管子接到設備內,如不能接人,應在管口處加接保護軟管引入設備內,並須採用軟管接頭連接,在室外或潮濕房屋內,管口處還應加防水彎頭。
8、埋地管路不宜穿過設備基礎,如要穿過建築物基礎,應加保護管保護;埋入牆或混凝土內的管子,離表面的凈距不應小於15mm;暗配管管口出地坪不應小於200mm;進入落地式配電箱的管路,排列應整齊,管口應高出基礎面不小於50mm。
9、暗配管應盡量減少交叉,如交叉時,大口徑管應放在小口徑管下面,成排暗配管間距應大於或等於25mm。
10、管路在經過建築物伸縮縫及沉降縫處,都應有補償裝置。硬塑料管沿建築物表面敷設時,在直線段每30m處應裝補償裝置。
(2)樓房電照配管安裝方法擴展閱讀
現澆混凝土樓板上配管時,注意不要踩壞鋼筋,土建澆注混凝土時,電工應留人看守,以免振搗時損壞配管及盒,箱移位。發現管路損壞時,應及時修復。
明配管路及電氣器具時,應保持頂棚,牆面及地面的清潔完整。搬運材料和使用高凳機具時,不得碰壞門窗、牆面等。電氣照明器具安裝完後,不要再噴漿,必須噴漿時,應將電氣設備及器具保護好後再噴漿。
吊頂內穩盒配管時,不要踩壞龍骨。嚴禁踩電線管行走,刷防銹漆不得污染牆面、吊頂或護牆板等。其它專業在施工中,注意不得碰壞電氣配管。嚴禁私自改動電線管及電氣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