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站儀坐標測量原理
原理:簡單的說就是和符合導線平差單獨提出2個點坐標(即測站點和後視點),通過夾角距離方位角推算第三點坐標。全站儀應該是經緯儀+測距儀+測量數據處理系統的綜合體。
在公路工程中,全站儀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全站儀最主要的功能是數據採集和坐標放樣,數據採集是已知某點在地面上的樁位,要用全站儀測其坐標;而坐標放樣正好和數據採集是個相反的過程,它是已知某點的坐標,要用全站儀將其在地面上的樁位定出來。
坐標測量能測得
物體上目標點或離散點在某一坐標系下坐標的測量稱為坐標測量。坐標測量主要的技術方法有:自由設站法、極坐標法、GPS 單點定位法、CSRTK法、散光跟蹤法、激光掃描法。主要儀器設備有電子全站儀、ces 接收機、激光跟蹤儀、激光掃描儀和工業三維測量中的一些測量系統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坐標測量
Ⅱ 三坐標測量方法
三坐標測量方法如下:
1、校驗測頭,將測頭的直徑誤差控制在-3個微米以內,形狀誤差控制在正負3個微米以內,進入測量模式畫面。
2、先測工件的一個平面,將這個平面設為一個基準平面A,再 測一條線,設為基準B,再測一個點作為基準C。
3、開始測工件所需尺寸,通過關系轉換可以得出結果,測量工件的外形尺寸,可以通過點與點之間的距離,在「構造」窗口裡,選擇「構造-條線」按鈕來得出結果,因為線與線之間得不出這個結果。
4、找基準原點C時,還可用工作分中的相交點作為C基準,這個方法是,先測工件的四條線,在「構造」窗口中,選擇「構造對稱線」按鈕,再選擇對稱兩條線之間的關系。
這兩條對稱線之間的中心線就出來了,另外兩條線方法一樣,完成之後,在「關系」里,選擇兩條中心線,交點會顯示出來,選這個交點作為基準 C。其中任意一條中心線還可以作為基準B。
5、查看形位公差,要注意先選基準再選被測。
6、孔的位置度,如果有配合的情況下選MMC最大實體,沒有配合的情況下選S獨立原則,在孔測完成之後,要輸入理論值(即名義值),也就是圖紙上要求的公差范圍,機器會自動算出合格與否。
Ⅲ 全站儀怎麼進行坐標測量
全站儀坐標測量
(1)設定測站點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當設定後視點的坐標時,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後視方向的方位角,並設定後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
(3)設置棱鏡常數。
(4)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
(5)量儀器高、棱鏡高並輸入全站儀。
(6)照準目標棱鏡,按坐標測量鍵,全站儀開始測距並計算顯示測點的三維坐標
Ⅳ 全站儀坐標測量步驟
如果測量標高,高程,儀器高,棱鏡高需要輸入
全站儀坐標放樣操作步驟
1、儀器調水平同經緯儀(忽略),開機後目鏡轉360度使垂直過「0」。
2、按MENU菜單進入模式
3、按F2:測量程序。
4、按S•O、
5、按F3坐標放樣,選擇一個文件(按F4跳過)。
6、按F1輸入測站點,按F4(坐標提示)依次輸入:N(X)、E(Y)、Z(忽略),全部輸完按ENT(回車)。
7、按F2後依次輸入後視點:按F4(坐標)後桌面顯示:輸入N(X)、E(Y)坐標值後照準棱鏡後(儀器中發出聲響)然後按F3(是)確定後進入坐標放樣模式。
8、按F3放樣點:顯示放樣點名按F3(坐標)桌面顯示:N(X)、E(Y)、Z(忽略)依次輸入N、E的坐標值,按ENT(回車)。
9、照準棱鏡,按F4繼續,當d
HR(顯示數值歸零後)表明放樣方向正確。
10、按F2(距離)鍵 HD:實測的水平距離dHD:對准放樣點尚差的水平距離。
11、按F1進行精測。d
HR、dHD、dZ均為0時,則放樣點的測設已經完成。
12、按F4繼續下一個點的放樣。
註:上述測量:由建設方提供二點坐標後使用的測量方法,如出現二點間有障礙物後無法施測,操作方法可採用後方交會法施測。
後方交會法
1、 同基本操作1、2、3、4、5
2、 按F2新點,顯示F1:極坐標 F2:後方交會法
3、 按F2(後方交會法)鍵。選擇一個文件,按ENT回車健確認,繼續回車確認
4、 按F1鍵,再回車確認
5、 輸入已知點A,按F4(是)進入棱鏡高輸入(忽略),按ENT回車確認,照準已知點A,按F1(測量)鍵,進入已知點B的輸入。
6、 對已知點B的輸入,同上5,則顯示後方交會殘差
7、 按F4(計算)鍵,顯示新點坐標,
8、 按F4
9、 同基本操作6、7、8、9、10、11
Ⅳ 三坐標測量中如何自動建立坐標系
用三坐標測量機測量產品時建立坐標系最常見的有一面一線一點。一面兩孔。但這只局限於正規機加工的工廠。
對於其他的就五花八門了,我們主要是根據圖紙找基準,不要把自己認為的標準的元素看做建坐標的基準,但選擇基準的話又有2個問題,1是加工基準,2是安裝基準。一般沒特殊要求我們都以加工基準建立坐標系。
在實際測量應用中,根據零件在設計、加工時的基準特徵情況,一般首先需要通過基準特徵建立零件坐標系,然後進行其他尺寸的測量和評價。
(5)自動坐標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建立零件坐標系有以下幾個作用:
1、實現對零件的數學找正,建立零件基準,從而准確測量一維、二維元素,及評價一些有方向要求的距離、位置等尺寸;
2、建立完整的零件坐標系以後,工件上所有特徵的坐標都是相對於零件坐標系與機器坐標系無關,也就是與固定在機器上的位置無關,從而實現自動測量。
3、通過零件坐標系與CAD坐標系的擬合,可以利用CAD輔助測量。
Ⅵ 怎樣用全站儀測一個隨便點的坐標
方法如下:
1、先把儀器架在一個坐標點上對中,整平,然後開機。
2、轉動鏡頭,初始化完成後進入菜單鍵,數據採集,新建文件,然後按F1輸入測站點坐標,就把坐標輸進去。
3、然後讓棱鏡放在另一個已知點,然後按F2,後視點,直接再按坐標後視,會出N,E,就是X。
4、坐標輸完之後,校核完之後,然後按F3,測量就可以。
(6)自動坐標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1、坐標測量
(1)設定測站點的三維坐標。
(2)設定後視點的坐標或設定後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當設定後視點的坐標時,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後視方向的方位角,並設定後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
(3)設置棱鏡常數。
(4)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
(5)量儀器高、棱鏡高並輸入全站儀。
(6)照準目標棱鏡,按坐標測量鍵,全站儀開始測距並計算顯示測點的三維坐標。
2、水平角測量
(1)按角度測量鍵,使全站儀處於角度測量模式,照準第一個目標A。
(2)設置A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
(3)照準第二個目標B,此時顯示的水平度盤讀數即為兩方向間的水平夾角。
Ⅶ 全站儀坐標測量方法
1全站儀
在公路工程中,全站儀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全站儀最主要的功
能是數據採集和坐標放樣,數據採集是已知某點在地面上的樁位,要用全站儀測其坐標;而坐標放樣正好和數據採集是個相反的過程,它是已知某點的坐標,要用全站儀將其在地面上的樁位定出來。
要進行數據採集和坐標放樣,首先得讓全站儀找到坐標北方向,那麼全站儀是怎麼找到北方向的呢?在地面上得先知道兩個已知點A、B的坐標和樁位,假設將儀器架在A點上,將架儀器的點的坐標輸入儀器的測站點對應的X、Y處,再對准點B點,輸入B點的坐標,全站儀就可以找到北方向,確定北方向的方法如下:
1)先計算AB的象限角β,tanβ=|ΔY/ΔX|=|XB—XA|/|YB—YA|,β=arctan|ΔY/ΔX|
2)計算方位角:αi=β,ΔY>0,ΔX>0(第一象限);αi=1800-β,ΔY>0,ΔX<0(第二象限);
αi=1800+β,ΔY<0,ΔX<0(第三象限);αi=3600-β,ΔY<0,ΔX>0(第四象限)
2數據採集程序的原理
1)在進行數據採集之前首先先將水平角置於HR。
2)架設儀器於A點,進入數據採集程序,輸入A點坐標(1000,1000),然後將望遠鏡十字絲交點對准B點所立的單桿尖部(盡量要對准尖部,因為對准尖部要比對准棱鏡的十字絲交點要更准確),輸入B點的坐標(1200,1300),這樣全站儀就找到了北方向。找到北方向主要是讓全站儀建立坐標系,這樣全站儀才能將所測的點都置於同一個坐標系內。
那麼全站儀是怎麼找到北方向的呢?如下圖:在三角形ABM中,BM=YB-YA=1300-1000=300,AM=XB-XA=1200-1000=200,tanα=BM/AM=1.5,α=arctan1.5=560
18'36'',這時候全站儀會認為從對准B點的方向逆時針旋轉56018'36'',就是北方向,同時從A點垂直於北方向的方向就是東方向
3)全站儀找到北方向後,將全站儀從對准B點轉到對准C點,從對准B點轉到對准C點的過程中,全站儀直接將β就測出來了,在上圖中β=20°15'20'',對准C點後,直接按測量鍵,全站儀就會測量AC的距離,AC的距離出來後,全站儀就會利用內部的程序將C點坐標計算出來:γ=90°-α-β=90°-56°18'36"-20°15'20"=13°26'04",AC=100m
AN=YC-YA=YC-1000,CN=XC-XA=XC-1000,sinγ=CN/AC=(XC-1000)/100=0.2323所以XC=1023.233;cosγ=AN/AC=(YC-1000)/100=0.9726,所以YC=1097.263
3坐標放樣的原理
1)在進行放樣之前首先先將水平角置於HR。
2)在此程序里,全站儀確定北方向的原理同上面的數據採集里的方法。
3)全站儀找到北方向後,將C點的坐標(1020,1090)輸入儀器裡面,這時候全站儀就直接計算出AC這條邊的方位角β=arc-tan4.5=77°28'16"(計算的方法同AB的方位角α),然後按角度鍵(有的儀器是極差鍵),儀器就會顯示出dHR=γ=β-α=21°
09'40",然後轉動儀器將dHR變為0,然後指揮棱鏡立到dHR為0的這個方向上(假如棱鏡現在立在D點上),你現在棱鏡放的點然後將望遠鏡十字絲對准棱鏡的十字絲,然後按一下全站儀上的距離鍵,儀器就會測量AD的距離,AD=50.123,同時儀器也會計算出AC的距
離,AC2=(YC-YA)2+(XC-XA)2=92.195m,隨後儀器會顯示出dHD=AC-AD=40.072,AC-AD很顯然是大於零的,大於零意思是你要將棱鏡在這個方向上朝遠離儀器移動40.072;如此反復,一直到dHD顯示為0為止,這時候C點在地面上的位置就定出來了;(假如棱鏡現在立在E點上),你現在棱鏡放的點然後將望遠鏡十字絲對准棱鏡的十字絲,然後按一下全站儀上的距離鍵,儀器就會測量AE的距離,AD=100.256,同時儀器也會計算出AC的距離,AC2=(YE-YA)2+(XE-XA)2=92.195m儀器會顯示出dHD=AC-AE=-8.061,AC-AE很顯然是小於零的,小於零意思是你要將棱鏡在這個方向上朝儀器移動8.061,如此反復,一直到dHD顯示為0為止,這時候C點在地面上的位置就定出來了。
Ⅷ 全站儀坐標測量方法
坐標測量
(1)設定測站點的三維坐標。
(2)設定後視點的坐標或設定後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當設定後視點的坐標時,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後視方向的方位角,並設定後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
(3)設置棱鏡常數。
(4)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
(5)量儀器高、棱鏡高並輸入全站儀。
(6)照準目標棱鏡,按坐標測量鍵,全站儀開始測距並計算顯示測點的三維坐標。
Ⅸ 如何測定地理坐標
測量方式:
地理坐標,不管你要測定經緯度(BLH形式)還是公里網(xyh)形式,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要用GPS測定其坐標。GPS能夠直接的測出准確的經緯度。
如果需要更高精度的坐標測定,就可以在傳統測量儀器如全站儀和高精度GPS(RTK)中作出選擇。
具體的方法肯定需要參照自己的需求了。
在地圖上讀取方式:
可以直接在載入了地圖的軟體,通用的GoogleEarth,專業的ArcGIS或者自己單位的GIS系統中,都可以讀取你選擇地點的坐標的。
不過肯定的是讀取的坐標回比選擇的坐標精度要差很多
Ⅹ 全站儀三維坐標測量的具體操作步驟
不同型號的全站儀,其具體操作方法會有較大的差異。下面簡要介紹全站儀的基本操作與使用方法。
1.全站儀的基本操作與使用方法
1)水平角測量
(1)按角度測量鍵,使全站儀處於角度測量模式,照準第一個目標A。
(2)設置A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
(3)照準第二個目標B,此時顯示的水平度盤讀數即為兩方向間的水平夾角。
2)距離測量
(1)設置棱鏡常數
測距前須將棱鏡常數輸入儀器中,儀器會自動對所測距離進行改正。
(2)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
光在大氣中的傳播速度會隨大氣的溫度和氣壓而變化,15℃和760mmHg是儀器設置的一個標准值,此時的大氣改正為0ppm。實測時,可輸入溫度和氣壓值,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大氣改正值(也可直接輸入大氣改正值),並對測距結果進行改正。
(3)量儀器高、棱鏡高並輸入全站儀。
(4)距離測量
照準目標棱鏡中心,按測距鍵,距離測量開始,測距完成時顯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儀的測距模式有精測模式、跟蹤模式、粗測模式三種。精測模式是最常用的測距模式,測量時間約2.5S,最小顯示單位1mm;跟蹤模式,常用於跟蹤移動目標或放樣時連續測距,最小顯示一般為1cm,每次測距時間約0.3S;粗測模式,測量時間約0.7S,最小顯示單位1cm或1mm。在距離測量或坐標測量時,可按測距模式(MODE)鍵選擇不同的測距模式。應注意,有些型號的全站儀在距離測量時不能設定儀器高和棱鏡高,顯示的高差值是全站儀橫軸中心與棱鏡中心的高差。
3)坐標測量
(1)設定測站點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當設定後視點的坐標時,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後視方向的方位角,並設定後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
(3)設置棱鏡常數。
(4)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
(5)量儀器高、棱鏡高並輸入全站儀。
(6)照準目標棱鏡,按坐標測量鍵,全站儀開始測距並計算顯示測點的三維坐標。 參考網路知道: http://..com/question/40106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