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測量電線的長度
一般就直接用尺量!如果你想學曹聰秤象的辦法,那麼可以看看下面的思路:
1.剪一米同樣電線,測量它的電阻值,
2.然後測量待測長度電線的阻值
然後用2除以1,就得到你要的米數了.
㈡ 如何最快的量出一捆電線的長度有幾種方法,越多越好!
1.測一圈的長度×圈數=總長
剪下1米的電線,稱重,必須精確。得到數值1,
2.然後稱出一捆電線的重量,得到數值2。除以數值1,結果就是多少米
㈢ 電線、電纜如何計算長度
電線/電纜計算長度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
A根數:橫面的電線的根數
B根數:堅面的電線的根數
C長度:從內圓到任意一邊的邊的長度(單位是米)
不解盤,這盤電線的米數=A根數×B根數×C長度(單位是米)×3.14 16
如一盤BV2.5的電線:A根數:12根B根數:16根C長度:16.5厘米,即0.165米則這盤電線的長度
為:12×16×0.165×3.14 16
=192乘以0.165米乘以3.14 16
=31.68米乘以3.14 16
=99.525 888米
誤差在1米內。
第二種方法:
A:先用鋼捲尺測量出來這一盤電線從內圓到任意一邊的邊的長度【單位是米】
B:再數出來這一盤電線有多少圈。
用測量出來的從內圓到任意一邊的邊的長度【單位是米】乘以數出來的圈數,再乘以3.14 16 =這一盤電線長度能有多少米?
後序
一:要數的圈數如果是兩個頭在一起(就是在一個面上),數出來多少圈,就用數出來的圈數減去0.5(意思就是說:計算圈數的時候,就把減去0.5得到的數,寫出來),然後再以上面的第一種方法計算結果。
二:要數的圈數如果是一個頭,數出來多少圈,就計算多少圈,然後再以上面的第一種方法計算結果。
㈣ 電線長度怎麼計算急.......
電線的長度計算方法如下:
1、電線長度計算公式:
A根數:橫面的電線的根數,B根數:堅面的電線的根數,C長度:從內圓到任意一邊的邊的長度(單位是米)不解盤,這盤電線的米數=A根數×B根數×C長度(單位是米)×3.14 16。
如一盤BV2.5的電線:A根數:12根B根數:16根C長度:16.5厘米,即0.165米則這盤電線的長度為:12×16×0.165×3.14 16=192乘以0.165米乘以3.14 16=31.68米乘以3.14 16=99.525 888米誤差在1米內。
2、A:先用鋼捲尺測量出來這一盤電線從內圓到任意一邊的邊的長度(單位是米),B:再數出來這一盤電線有多少圈。 用測量出來的從內圓到任意一邊的邊的長度(單位是米)乘以數出來的圈數,再乘以3.14 16=這一盤電線長度有多少米。
要數的圈數如果是兩個頭在一起,數出來多少圈,就用數出來的圈數減去0.5,然後再以上面的第一種方法計算結果。要數的圈數如果是一個頭,數出來多少圈,就計算多少圈,然後再以上面的第一種方法計算結果。
(4)電纜長度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組成結構:
電源線的結構並不是十分復雜,但是也不要從表面就簡單的可以一下子看穿它,如果好好的去研究電源線的話,有的地方還是需要專業的去了解電源線的結構的。電源線的結構主要要外護套、內護套、導體,常見的傳輸導體有銅、鋁材質的金屬絲等。
1、外護套
外護套又稱之為保護護套,是電源線最外面的一層護套,這層外護套起著保護電源線的作用,外護套有著強大的特性,如耐高溫、耐低溫、抗自然光線干擾、繞度性能好、使用壽命高、材料環保等特性。
2、內護套
內護套又稱之為絕緣護套,是電源線不可缺少的中間結構部分,絕緣護套的主用顧名思義就是絕緣,保證電源線的通電安全,讓銅絲和空氣之間不會產生任何漏電現象,且絕緣護套的材料要柔軟,保證能很好的鑲在中間層。
3、銅絲
銅絲是電源線的核心部分,銅絲主要是電流和電壓的載體,銅絲的密度大小直接影響的電源線的質量。電源線的材料也是質量把關的一個重要因素,銅絲的數量和柔韌度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
4、內護套
內護套,是包裹電纜在屏蔽層和線芯之間的一層材料,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或者聚乙烯塑料。也有低煙無鹵料。按照工藝規定使用,使絕緣層不會與水、空氣或其他物體接觸,避免絕緣受潮和絕緣層不受機械傷害。
㈤ 電纜長度怎麼計算
一種可能的測量方法是:
在纜線兩端加電壓U,測量通過的電流I,由R=U/I求得纜線電阻。
R=ρl/S,其中R為電阻,ρ為電導率,l為纜線長度,S為纜線橫截面積。
ρ由纜線材料決定,可查閱相關手冊得到;S可通過測得纜線的直徑d,由S=(π d^2)/4得到。
l=RS/ρ,即可得到電纜線長度。
㈥ 如何測量電線直徑
測量方法有兩種:
1、一種是直接採用游標卡尺。
電線是由一根或幾根柔軟的導線組成,外麵包以輕軟的護層。保護層的作用是保護電線電纜免受外界雜質和水分的侵入,以及防止外力直接損壞電力電纜。電線電纜由導體、絕緣層、屏蔽層和保護層四部分組成。電線一般是單層絕緣,單芯,100米一卷,無線盤。
(6)電纜長度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游標卡尺使用方法:
用軟布將量爪擦乾凈,使其並攏,查看游標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線是否對齊。
如果對齊就可以進行測量;如沒有對齊則要記取零誤差:游標的零刻度線在尺身零刻度線右側的叫正零誤差,在尺身零刻度線左側的叫負零誤差(這件規定方法與數軸的規定一致,原點以右為正,原點以左為負)。
測量時,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動游標,左手拿待測外徑(或內徑)的物體,使待測物位於外測量爪之間,當與量爪緊緊相貼時,即可讀數。
㈦ 怎樣測量電線電纜規格
取樣時,小心抽取全部導體芯線,沿導線絕緣體方向垂直切片,在顯微鏡下測量最薄處的厚度,作為導體絕緣層的最小厚度。
通常將讀數顯微鏡(精度為0.001mm)的測量結果作為最終的參考標准。實際測量時發現一卷電線測量的最小厚度小於規定值多過2Mils,判定該卷電線不合格。若測量值小於規定值不超過2Mils,應在該卷電線上相距1英尺處抽取兩個樣測量,如果其中1個結果小於最小值,該卷電線判為不合格,若兩個測量值均達標,判為合格。
外被
平均外被厚度
沿線身測量相距離英寸的5個點處外被的外徑以及成纜直徑,外被厚度=(外被外徑-成纜直徑)/2
平均外被厚度為5個點測量值的平均。
外被最小厚度:同導線最小絕緣厚度。外被內表面須先小心拋磨打平,再使用荷重85g,測量截面直徑6.4mm的荷重千分尺測量。
讀數顯微鏡測量:方法同導體絕緣厚度測量方法。
常見電線的平均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對照表。見UL62,Table:16.2,16.4,16.6,16.8.
絞距
芯線絞距
取芯線10個絞合的間距的平均值作為芯線平均絞距,測量時去除大約十個絞合長度的絕緣外皮,取任何一支芯線為對象進行測量。注意在去皮時不要損傷芯線,造成芯線斷線。
導線絞距
同樣取導線的10個絞距長度進行平均,作為平均導線絞距,取樣時要注意由於導線絞合時的內應力一扭力很大,去除外被時可能造成原絞合結構的鬆散。為此,取樣時先預留一段護套線不去除外被,再沿線纜方向用利刀片拉掉部分外被,最好是以能看到待測導線,而導線與外被結合得仍很緊密為宜。將樣品平放拉直,量取某一導線十個絞合點之間的距離作為絞距,因為成纜時由於應力的關系,成形外被後原絞合距離會增加。
各種芯線最大絞距參見UL62。各種線徑的導線最大絞距參見UL62
㈧ 電纜敷設 後怎麼測電纜實際長度
用波反射法測量。有專門的儀器。
根據波在電纜中傳播的速度就可以測量出電纜的實際長度。
儀器例如:HDTDR-200
㈨ 用滾輪量怎麼量電纜長度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2
㈩ 用低壓脈沖法測電纜長度如何操作
低壓脈沖測試法操作步驟方法:
一、低壓脈沖法測試對象
低壓脈沖測試法適用於測試電纜的開路、短路故障及電纜全長和電波的傳輸速度。凡是電纜的相間或相對地絕緣電阻下降至該電纜特性阻抗,甚至直流電阻為零的故障均為低阻或短路故障。凡是電纜絕緣電阻無窮大到雖與正常電纜的絕緣電阻相同,但電壓卻不能饋至用戶端的故障均為開路故障,或稱斷路故障。
二、低壓脈沖法操作步驟
1、屏幕顯示「開機狀態標志」時。
2、按任意一個數字鍵,使儀器處於「工作種類選擇」狀態(具體操作見第一章「功能鍵介紹」),然後按「1」鍵,儀器便工作在低壓脈沖測試狀態。
3、脈沖寬度選擇。脈沖寬度預置「0.2μs」時可測短於1000米的電纜,脈沖寬度預置「2μs」時,電纜測試長度則能達到10多公里。
4、按「采樣」鍵,根據采樣波形調節振幅和移位旋鈕,使波形幅度處於合適位置(即無限幅)。
5、介質選擇。按 「介質」鍵, 根據實際電纜進行介質選擇。儀器預置了四種常用電力電纜的傳播速度和一個「自選速度」。每按一次該鍵,屏幕上方循環轉換一次介質:「油浸紙:160m/μs;不滴流160 m/μs;交聯172 m/μs;聚氯184 m/μs;自選速度」。當實際電纜不屬於上述四種常用電力電纜時,則可置「自選速度」位,此時,可通過多功能數字鍵輸入被測電纜的傳播速度。
6、電纜故障測試儀采樣頻率選擇,屏幕上方顯示的頻率「40MHZ」字樣,表示儀器高速轉換器的采樣頻率為40MHZ,儀器預置有40MHZ、、20MHZ、、10MHZ和5MHZ四種采樣頻率,測試電纜時,可根據被測電纜故障點到測試端的距離來選擇。若電纜長度(或故障點)在幾十米到1000米范圍內,可選用40MHz采樣頻率;在1000米到2500米范圍內,可選用20MHz采樣頻率;在2500米到3500米范圍內可選用10MHz采樣頻率;若電纜特長或故障距離較遠時,則選用5MHz采樣頻率。
7、將測試線插頭插到儀器的輸入插口上,測試線的芯線(紅色夾)與電纜相線連接,測試線的屏蔽層連線(黑色夾)與電纜地線連接,如圖2.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