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氣體壓強用水柱測量方法

氣體壓強用水柱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3 18:01:00

如何測量空氣氣壓

用氣壓表即可, 通常用空盒氣壓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買的表裡,決大多數為工程氣壓表,即起始壓力為0.1MPa即一個大氣壓, 也就是表不讀本身大氣壓的壓強。

如果買的是標准氣壓表,通常也是空盒氣壓表,這種就是從0Pa讀起,即0為理想下的絕對真空,而通常指針都在101KPa的位置的,即一個大氣壓0.1MPa。

如果是想實驗測證明大氣壓,那麼可以用水柱方式(我不推薦使用汞柱,對於個人實驗來說,汞有毒而且是重金屬,處理不好還會污染環境)

不過用水柱的話似乎如果要測大氣壓管子還真是要夠長,如果測量的壓力不是特別大也可以用

一標准大氣壓(101KPa)為10337mm水柱,即760mm汞柱

❷ 氣體壓強怎麼

氣體壓強的計算方式:

  1. 氣體壓強公式:PV=NRT

  2. P是氣體壓強 V是氣體體積 N是氣體物質的量 R是常數 T是氣體溫度。

❸ 如何測量壓強方法是什麼急求!

托里拆利實驗

【目的和要求】

理解托里拆利實驗的原理,了解實驗的作法、操作過程和步驟。

【儀器和器材】

托里拆利實驗器(J2116型),水銀,1米以上的長玻璃管(或兩根玻璃管中間用橡皮管連接),燒杯,紅色水。

【實驗方法】

1.一隻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內灌滿水銀,排除空氣,用另一隻手的食指緊緊堵住玻璃管開口端(圖1.33-1甲),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銀的槽里(圖1.33-1乙),待開口端全部浸入水銀槽內時放開手指,將管子豎直固定(圖1.33-1丙),讀出水銀柱的豎直高度。

2.逐漸傾斜玻璃管(圖1.33-1丁),管內水銀柱的豎直高度不變。

3.繼續傾斜玻璃管(圖1.33-1戊),當傾斜到一定程度,管內充滿水銀,說明管內確實沒有空氣。

4.用內徑不同的玻璃管和長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這個實驗(或同時做,把它們並列在一起對比),可以發現水銀柱的豎直高度不變。說明大氣壓強與玻璃管的粗細、長短無關。

5.將長玻璃管一端用橡皮塞塞緊封閉,往管中注滿紅色水,用手指堵住另一端,把玻璃管倒插在水中,松開手指(圖1.33-2)。觀察現象並提問學生:「如把頂端橡皮塞拔去,在外部大氣壓強作用下,水柱會不會從管頂噴出?」然後演示驗證,從而消除一些片面認識,加深理解。

【注意事項】

1.說明托里拆利真空的存在,是實驗的關鍵,只有這一點成立,才能得出「水銀柱的壓強等於大氣壓強」。

2.水銀有劇毒,對人體非常有害,要特別注意安全操作。玻璃管要選管壁較厚、內徑較小的。操作時要避免碰撞和晃動,嚴防管子折斷。切不可將水銀散失在教室里。灌水銀時最好用注射針筒或用細頸尖口的漏斗,下面用大塑料盒(搪瓷盆)墊上,以防水銀濺落在地。右手食指如有傷口,絕對不能帶傷口操作,可用膠皮手指套保護食指。如水銀萬一濺落在地,要設法收集,無法收集時,可撒硫磺粉使之硫化,然後收集埋掉,並打開窗戶通風。

3.要減少實驗誤差,必須注意:①玻璃管、水銀槽必須清潔、乾燥,不能有灰塵、雜質和水分。②水銀必須清潔,如混入塵埃雜質,或溶有其他金屬生成汞齊而附在玻璃管內表面,會使讀數不精確,影響效果。③灌水銀時和灌後倒置水銀槽中都不能混入空氣。可用一根紗包線或漆包線一直通到玻璃管底部,灌水銀時,不時地上下拉動紗包線,使氣泡跟著排出。

4.托里拆利實驗是定量測量大氣壓強值的重要實驗,教師要認真准備,操作要規范,給學生作出表率。要教會學生讀數和觀察的方法:如米尺的起點線與槽內水銀面凸面要處於同一水平線上;讀數時,視線應與水銀面、刻度線在同一水平線上等。

【參考資料】

大氣壓強還可以用下列實驗粗略測定。如圖1.33-3所示,取一注射器,在活塞柄上套上繩套,將活塞推至頂端,用手指(或橡皮帽)堵住注射孔,將槽碼、鉤碼或重物逐漸增加掛在繩套下,掛到活塞剛被拉動,測出所掛物重G,活塞截面積S,用公式P=G/S算出大氣壓強的值。如30毫升內徑約25厘米的注射器,截面積約49厘米2,實驗時,能掛起稍少於4.9千克的重物。注意不要掛太重的物體,並注意用手在活塞下准備托接,以防拉下時碰碎活塞。

還可採用圓盤形塑料掛衣鉤(商店有賣)兩只,將圓盤相對擠壓,排除空氣,逐步在下面鉤上加掛重物,同樣可以粗略測出大氣壓強。

❹ ,利用水來測量大氣壓強需要水柱多高

根據托里拆利的實驗:得出1標准大氣壓為P汞=ρgh=13.6×10的三次方kg/m³×9.8N/kg×0.76m≈1.013×10的5次方 h水=p/ρg=1.013×10的5次方pa/9.8N/kg1.0×10的三次方=10.3367346......≈10.3 希望可以幫助你

❺ 怎麼算氣體的壓強

初中一般不要求計算氣體壓強。如果計算的話,也用P=ρ氣gh

大氣壓強處中要求掌握的(中考考的)知識不多。

(一)大氣壓
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二)大氣壓的測定及測定儀器(儀器很少考)
1. 測定出大氣壓數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2. 常用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無液氣壓計)測定大氣壓。

(以上考選擇、填空,還不一定每年考。)

(三)大氣壓的單位
除了用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帕斯卡來表示外,還常用厘米汞柱、毫米汞柱和標准大氣壓來表示。1標准大氣壓=76cm汞柱=760mm汞柱=10.34m水柱≈101000Pa。

(數要有印象。且h是指豎直高度,與其他都無關,這點比較重要)

(四)大氣壓的變化及對沸點的影響
1. 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這個常考,拉薩-平原)
2. 大氣壓隨天氣而變化,一般說來晴天的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的大氣壓比夏天高。
3. 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高壓鍋)

*(五)大氣壓的應用(極少數倒霉的學生中考會遇到)
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氣壓的作用而工作的。

(六)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在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越小,壓強越大;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參考:http://..com/question/9437506.html

❻ 水測大氣壓強

應該誤差較大,可能塞子氣密性也不怎麼好吧。

❼ 怎樣查大氣壓強

的,有較強的綜合性。從日常生活中,學生已經積累了有關浮力的體驗,如木塊能漂浮在水面是由於受到水的浮力,氫氣球在空中能上升是受到空氣的浮力,不同物體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等,這些體驗都沒有經過科學的分析、抽象與概括,只憑學生粗淺的觀察分析,形成了一些模糊甚至是錯誤的觀念,這些錯誤觀念的形成又會成為學生學習浮力知識的思維障礙。

基於上述原因,在《浮力》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系列探究活動,從活動中獲取信息,從而抽象出概念和規律,消除學生模糊甚至是錯誤觀念。

為完成探究活動,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要求每實驗小組准備如下器材:雞蛋一個、大小不同的小石塊各一個、細線若干、清水、杯子、水桶、空的飲料瓶、橡皮泥等。教師准備彈簧測力計、玻璃棒、密度計、量筒、圓柱體組(體積為10cm3的銅塊、鐵塊、鋁塊各一個)、潛水艇模型、酒精、鹽水等。

探究一:在水中下沉的物體受到浮力嗎?

設疑:將乒乓球和小石塊同時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發現乒乓球會上浮到水面,小石塊則沉入水底。

乒乓球會上浮到水面是由於水的浮力的作用。生活中遇到的這樣的例子很多,如輪船在海面上航行,氫氣球脫手後會騰空而起等,那麼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呢?

猜想:(1)水中下沉的物體不會到浮力,因為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的輪船是漂在水面的。(2)水中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浮力,因為將水中的石頭搬上岸時,會覺得在水中很輕而搬出水面後覺得石頭變重了。

設計實驗:同學們經過討論,形成一致的實驗方案。將小石塊用線系住,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浸入水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否會發生變化,如果不變,說明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不受浮力的作用,如果變小,說明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是受到浮力的。同學們用自己准備器材進行實驗,獲取有關信息。

結論:在實驗過程同學們發現,當石塊浸入水中,測力計的示數變小。這說明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浮力,而且浮力的大小就等於測力計兩次的示數差。

疑問:為什麼木塊在水中會上浮,石塊在水中會下沉?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探究二: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設疑:重做上面的實驗,將小石塊用線系住,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慢慢浸入水中,觀察到小石塊在逐漸浸入水中過程中,測力計的示數會逐漸變小,但在小石塊全部沉入後,測力計的示數不再變化,這說明同一物體在不同的情況下所受浮力大小不同的。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浮力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關,大家可以根據生活經驗進行猜想,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說出自己的理由。

1、浮力大小和物體的輕重有關節。理由是輕的木塊在水中會浮起來,而重的金屬塊則沉下去,說明木塊所受浮力比金屬塊大。

2、浮力大小和物體體積有關。理由是:「你看!輪船體積大,在海上載這么多的貨物,說明它所受的浮力大。」

3、浮力大小和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前面的實驗說明了這一點。

4、浮力大小和液體密度有關。理由是鹽水密度大,不飽滿的種子的鹽水裡漂浮而在清水中會沉入水底。

對於第一種猜想,應幫助學生糾正關於物體輕重的說法,輕重必須用同體積的物體來進行比較,所以這個學生關於木塊的說法應改成浮力大小與物體密度有關,至於木塊上浮就說它所受浮力大的錯誤想法,在下一步實驗探究時,由學生自己來糾正。第二種猜想引導學生注意的輪船體積大實質是浸入水中的體積大。

將同學們的猜想歸納為四個:浮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密度大小有關;浮力大小可能與浸入體積大小有關;浮力大小可能與浸入液體深度有關;浮力大小可能與液體密度大小有關。

設計實驗:引導運用「控制變數法」進行實驗。浮力大小可能和上述因素都有關系,但當我們研究浮力大小和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必須控制其它因素,使其保持不變,以排除其它因素的影響和干擾。

同學們設計並進行實驗驗證自己所提出的猜想。對驗證第一個猜想的小組教師要准備體積相同的不同物體(圓柱體組)。對驗證第四個猜想的小組教師要准備鹽水、酒精。

對同學們在實驗中獲取的信息的分析處理中,引導學生注意實驗中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的改變實質是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的改變。

結論:同學們在用「控制變數法」進行實驗後發現,當其它條件都一樣,只有物體密度或浸入液體深度不一樣時,測得浮力大小相等,說明浮力大小與它們無關;而當其它條件都一樣,只有液體密度或物體浸入液體體積不一樣時,測得浮力大小不等,說明浮力大小和它們有關。對數據的進行分析比較,得出了結論,即「浸在液體里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探究三:浮力的大小等於什麼?

設疑:我們已經探究出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那麼,它們之間有沒有確定的數量關系呢?引導同學們由定性到定量、由淺入深地進行探究。

在桶中盛大半桶水,用手將空的飲料瓶按入水中,體會飲料瓶所受浮力及其變化,同時觀察水面高度的變化,通過分析比較同學們發現,飲料瓶浸入越多,浮力越大,排開水也多。引導學生思維形成「浮力大,排開的水多;浮力小,排開的水少」的定性的認識。

提出問題: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水的多少是否有著必然的聯系呢?引導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究竟是什麼關系?

猜想:浸入水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排開水所受的重力相等。

設計實驗:引導同學們思考;如何測量物體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如何測量物體浸入水後排開水所受的重力?

對於浮力的測量,同學們很容易想到,在這里重點引導學生討論測量物體浸入水中後排開水所受的重力。

第一種方法:即為教材(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物理》九年級P83中)所示方法,這種方法關鍵在如何在溢水杯中裝滿水,使浸入物體排開的水能全部流入小桶中。

第二種方法:在量筒中盛適量的水,將物體浸入水中,讀出上升的刻度,即為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再根據m=ρV和G=mg計算出物體所排開水的重力。

第三種方法:在喝水的杯子里裝滿水,測出杯子和水的總重量,然後將物體浸入水中,當杯中水不再溢出里,取出物體,測量杯子和剩下的水的總重量,減輕的重量即為物體排開水的重力。

第四種方法:……

結論:同學們通過實驗驚奇的發現,物體所受的浮力,竟和它所排開水所受的重力正好相等。從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浮力的利用

設疑:通過前面的探究,同學們已經知道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會受到浮力的作用,同時也知道在水中上浮的物體受到的浮力不一定比下沉的物體所受到的浮力大。為什麼乒乓球會浮在水面,而小石塊會沉入水底。即物體的浮沉由什麼決定?

猜想:物體的浮沉由物體自身的重力與所受的浮力的大小關系來決定的。

實驗探究:將雞蛋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雞蛋是沉在水底的,向杯中慢慢加鹽,邊加邊攪拌,引導學生觀察雞蛋沉在杯底、懸浮在鹽水中、在鹽水中上浮最後漂浮在鹽水表面等不同現象,讓同學們知道下沉、懸浮、上浮、漂浮。同學們經過分析雞蛋受力情況,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識,討論物體的浮沉條件。

結論:當物體所受的浮力大於物體重力(F浮>G物)時,物體會上浮;當物體所受的浮力小於物體重力(F浮<G物)時,物體會下沉;當物體所受的浮力等於物體重力(F浮=G物)時,物體會懸浮。上浮的物體在露出液面後,排開的液體將減少,浮力也就會減小,最終物體所受浮力等於物體的重力(F浮=G物),此時會漂浮在液面。

如何調節物體的浮沉:浮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大家熟悉的輪船、氫氣球等,人們利用浮力就是要改變浮力與物體重力的大小關系。

將一塊橡皮泥放入盛有水的本子中,橡皮泥會下沉到水底,同學們想辦法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並用橡皮泥承載物體,比較誰想的方法能讓橡皮泥所能承載的物體最多,同學們通過實驗能找出「空心法」讓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漂浮。同學們還討論出改變物體重力的這種方法。

浮力的應用實例:潛水艇、密度計、氣球與飛艇的原理。向潛水艇模型里吹氣或從裡面吸氣觀察潛水艇的浮沉,直觀了解潛水艇是如何實現上浮與下潛的;用密度計測量鹽水、酒精的密度,通過分析密度計在不同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關系,了解密度計的刻度及測量原理。介紹熱氣球、氫氣球、飛艇,知道這些物體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上浮的,並思考怎樣才能使升入空中的熱氣球、氫氣或飛艇安全返回。

課外調查與製作:通過Internet查找有關熱氣球的有關知識並整理交流。自己找器材製作一個「孔明燈」並放飛。

探究教學體會:通過系列探究活動的設置,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情緒飽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以充分發揮。

在探究活動中,通過提問、實驗等形式設疑,引導學生發現並提出問題,並對學生所提問題進行分析引導,讓他們所提問題具有探究價值,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依據已有的知識和曾經獲得的經驗,對問題的做出猜想和假設,讓學生學會猜想,學會預測,培養了學生猜想和假設的能力。

在設計實驗的環節中,打破了傳統教學中的「照單抓葯」,不再是書上怎麼說我就怎麼做,書上怎麼安排我怎麼做,不再出現實驗中沒有這樣的器材,老師沒有準備這樣的器材我就不能進行實驗的現象。學生能自主設計實驗,對同一個探究問題,能探討出多種實驗方案。實驗器材也不再完全靠老師准備,而是能自主選擇器材,學生自己能從身邊找一些代用品來完成實驗,在實驗中擺脫了對老師的依賴,培養了學生自主選擇器材設計實驗的能力。

信息時代,讓學生在課外通過Internet查找熱氣球的有關知識,有力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在自己找器材製作一個「孔明燈」並放飛的活動中,很多學生做了一次沒有放飛,便積極思考失敗的原因,應用所學的知識,對製作的「孔明燈」進行多次改進,直到能放飛為止。這些活動,將探究活動不僅僅局限於課堂,更延伸至課外,對「孔明燈」的改進,促使了所學知識的應用,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的能力。
大氣壓強

目標要求:
理解大氣壓強現象;知道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常識性了解大氣壓強現象重要應用中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了解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
重點內容:
大氣壓強是一個重要的物理現象,它跟生產、生活有密切的關系,是本節的重點。
難點內容:
分析相關大氣壓現象產生的原因及一些大氣壓應用的原理是本節難點。
知識點精析
1、大氣的壓強
(1)大氣壓強的存在
地球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層包圍著,包圍地球的空氣層又叫大氣層,我們就生活在 大氣海洋的底層。空氣雖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空氣也像液體那樣,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動,因而空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①大氣壓強定義: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
②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空氣因受重力作用而產生壓強。對此,我們可以對比理解:固體壓強是由於壓力作用而產生的,液體壓強是由於液體受重力作用而產生的,空氣也受重力作用,同樣產生壓強。
③大氣壓強存在事例:
實驗一: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如圖3-58所示,兩個皮碗口對口擠壓,然後兩手用力往外拉,發現要用較大的力才能拉開。
馬德堡半球實驗和模擬實驗的共同點是:將金屬球內和皮碗內的空氣抽出或擠出,使金屬球內和皮碗內空氣的壓強減小,而外界的大氣壓強就把它們緊緊地壓在一起,要用較大的力才能拉開,這就有力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實驗二:「瓶吞蛋」實驗。
如圖3-59所示,用剝了殼的熟雞蛋堵住廣口瓶口,實驗前用手輕輕用力,不能將雞蛋完整地壓入瓶內。再將點燃的棉球扔入裝有細沙(防止燒裂瓶底)的瓶中,迅速將該熟雞蛋塞住瓶口,待火熄滅後,觀察到雞蛋「嘣」的一聲掉入瓶內。
上述實驗,由於棉花燃燒使瓶內氣壓降低,當瓶內壓強小於瓶外大氣壓強時,雞蛋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壓入瓶內。
實驗三:「覆杯實驗」

如圖3-60,玻璃杯內裝滿水,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並倒置過來,放手後,整杯水被紙片托住,紙片不掉下來。
該實驗玻璃杯內裝滿水,排出了空氣,杯內的水對紙片向下的壓強小於大氣對紙片向上的壓強,因而紙片不掉下來。
④大氣壓強的特點:
分析上述三個實驗,我們不難理解大氣壓強存在問題。更深入研究:「瓶吞蛋」表明大氣豎直向下有壓強,「覆杯實驗」表明大氣向上有壓強。再觀察如圖3-61所示,慢慢向各個方向轉動,硬紙片仍不掉下來,表明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因而顯示出大氣壓強的特點: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大氣壓強的大小
①實驗啟示:
由圖3-62(1),大氣壓托起杯內的水柱,若求出了水柱的壓強即知大氣壓的大小。如圖3-62(2)去掉硬紙片,把盛滿水的杯子倒扣在水槽中發現杯中的水仍不下落,換成3-62(3)更長一些試管紅色水仍不下落。關鍵:尋找能托起最高水柱產生的壓強,即等於大氣壓強的大小。

由於p氣=p水=ρ水gh水,而ρ水太小,需h水很大,玻璃管的長度有限,改用增大ρ液,減小h液的方法,取ρ液很大的液體——水銀來測大氣壓的大小。
②托里拆利實驗:
方法:先在長約1米,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裝滿水銀,用手指按住管口;將玻璃管倒立在水銀槽中;玻璃管倒立在水銀槽內後,水銀柱的變化是:先下降,達到一定的高度後停止下降,由管側的刻度尺讀出管內外水銀而的高度差約760mm。如圖3-63。當玻璃管傾斜時,水銀柱的長度雖然增大,但豎直高度不變。
分析:甲。此時管內水銀柱上方沒有空氣,是真空,對管內水銀柱沒有壓強。乙。管內水銀柱不再下落是靠槽內水銀面受到的大氣壓強托住了。丙。760mm水銀柱的壓強與大氣壓強大小應相等,也就是大氣壓強跟760m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相等。
計算:p大氣=p水銀=ρ水銀gh水銀
=13.6×103千克/米×9.8×0.76米
=1.01×105帕≈105帕。
即大氣壓強的值約為105帕。
質疑:人的手掌面積約50厘米2,由此可計算出作用在手掌上的大氣壓力約500牛,相當於一個質量50千克的人站在手掌上產生的壓力。但為什麼我們並沒有感到如此大的大氣壓力呢?我們人體在大氣中承受著強大的大氣壓力作用,為什麼沒有被壓癟呢?
我們再做如圖3-64的實驗,取一個帶閥的空油漆桶,讓一個同學站在桶上壓一壓,不會發生任何形變。將閥門接抽氣機抽出桶內空氣,將發現油漆桶逐漸變癟了。可見,巨大的大氣壓力確實存在。由於我們人體內部有氣體壓強,與外部大氣壓相互抵消。否則,我們的命運將 與這個油漆桶一樣。
3、大氣壓的變化
(1)大氣壓隨高度減小。
大氣壓是由於大氣層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我們在地理課中已學過,大氣層的結構,越到高空大氣越稀薄,那裡的大氣壓強越小。
課本圖3-65表示出了大氣壓隨高度變化的情況和不同高度處的大氣壓值,反之,若知道某高度處的氣壓值,也就知道該處的實際高度。所以飛機飛行的高度、登山運動員所處高度就是通過測所在處的氣壓值而確定的。

由圖還可以看出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是不均勻的。在海平面至3千米高度之間,每升高1千米,大氣壓值約減小104帕,3千米以上,每升高1千米,大氣壓值減小量逐漸變小。
(2)標准大氣壓:
由於大氣壓不但隨高度變化,在同一地點也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研究問題時方便統一,通常把等於760毫米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准大氣壓。
1標准大氣壓=1.01325×105帕。
1標准大氣壓的值在一般計算中常取1.01×105帕,粗略計算中還可取105帕。
(3)沸點隨氣壓改變:

停止沸騰的水,氣壓減小時會發生什麼現象
如課本圖3-66所示,燒瓶中的水沸騰後移去酒精燈,水停止沸騰,待水溫降低一些後將大注射器接到燒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可以看到,燒瓶內的水又開始沸騰。
這表明:氣壓減小時水的沸點降低。
反之:氣壓升高時水的沸點升高。
典型例題:
例1 在托里拆利實驗中,當玻璃管傾斜後,玻璃管內的水銀柱的長度( );水銀柱的高度將( )。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分析:在做托里拆利里實驗時,當玻璃管內水銀柱靜止時,管內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等於大氣壓,當玻璃管傾斜後,管內水銀柱的液面與管外水銀槽內的水銀面之間高度差變小,平衡被破壞,為了維持與外界大氣壓平衡,玻璃管內水銀柱長度要變大,使得水銀柱的豎直高度不變。
變大;不變。
解題思路評析:解答此題易犯液體深度概念錯誤,把玻璃管內水銀柱長與水銀柱的深度混為一談。因此認為,大氣壓值不變,所以管中水銀柱長度不變,深度不變。
例2 一個標准大氣壓能支持___________高的煤油柱。(ρ煤油=0.8×103千克/米3)
分析:根據托里拆利測定大氣壓值的思想,煤油柱產生的壓強應等於標准大氣壓值,或者煤油柱產生的壓強與76厘米水銀柱壓強相等。
解:(1)1標准大氣壓=1.013×105帕。
∴ρ煤油gh煤油=1.013×105帕。
∴ 。
(2)1標准大氣壓=76厘米水銀柱的壓強,
∴ρ煤油gh煤油=ρ水銀gh水銀

解題思路評析:解答本題易犯三個方面錯誤:
①未理解大氣壓值測定的思維過程,不能建立等式方程。
②未記住標准大氣壓值的兩種表述方式:1標准大氣壓=1.013×105帕=76厘米水銀柱。
③液體壓強公式ρ液gh液中h的單位是「米」,而習慣標准大氣壓值水銀柱76「厘米」,忘記換算,導致結果錯誤。
例3取兩只粗細相差很小的試管,大試管里裝滿水,把小試管的封閉端插入大試管中,然後倒過來,使試管口朝下,你會看到,隨著大試管里的水不斷從試管間的縫隙中流出,小試管會慢慢地自動上升,如圖3-72,試解釋上述現象。
解析:這個「腹管上升」實驗,是大氣壓作用的結果,當水在其重力作用下,從兩試管間的縫隙中流出來時,小試管上部將出現「真空」,這樣,小試管由於受大氣的壓力大於其重力,便自動上升到大試管里。

例4 如圖3-73是一個採用橡皮吸盤的真空吊,用來提取金屬板,如果要求每個吸盤可以提取半噸的重物,在大氣壓等於1個標准大氣壓的情況下,吸盤的直徑至少要多大?(吸盤下降時,靠橫梁的重力將吸盤與金屬板之間的空氣擠走,要使吸盤與金屬板分離時,利用一個杠桿操作吸盤的閥門,讓空氣進入吸盤)
分析:這是利用大氣壓在工業生產中應用的典型例子。對金屬板而言,當平衡時,豎直向下的重力等於吸盤對金屬板的吸力,而吸盤的吸力等於大氣壓強與吸盤面積之積。
解:設吸盤半徑為r米,則吸盤的面積
S=πr2=3.14r2米2
∴p0S=mg
∴ =1.546×10-2米2
∴r=0.124×10-2米=12.4厘米。
∴吸盤直徑為2r=24.8。
鞏固練習:
1、下列現象中屬於應用大氣壓強的是( )
A、用吸管吸瓶中飲料 B、捏癟了鋼筆橡皮管可以吸上墨水
C.茶壺蓋上留有小孔 D.把葯液注射進肌肉里
2.氫氣球飄升到高空以後,突然破裂的原因是 ( )
A.氫氣球內壓強增大 B.高空的溫度升高
C.高空的大氣壓變大 D.高空的大氣壓變小
3.利用離心抽水機抽深井中的水,抽水機離地面的距離最大不超過(設大氣壓為1個標准大氣壓) ( )
A.760毫米 B.9.8米 C.10.34米 D.沒有限制
4.大氣壓及其變化與氣象有密切聯系,現在常常利用大氣壓的變化作為天氣預報的重要資料,中央電視台所展示的高空等壓線表示的是 ( )
A.天氣情況相同的連線 B.離海平面高度相同地方的連線
C.大氣壓相同地方的連線 D.氣溫相同地方的連線
5.內地青年應徵人伍赴藏後,剛到達青藏高原時常會頭暈、頭痛、耳鳴,有的甚至惡心嘔吐,其主要原因是 ( )
A.高原上氣溫偏低,經常下雪
B.高原上空氣稀薄,氣壓偏低
C.高原上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較多
D.高原上道路崎嘔,人體能量消耗過多
6.一座樓,每兩層樓房間水龍頭的高度差是2.5米,已知二樓水龍頭的水壓是4個標准大氣壓,那麼四樓水龍頭的水壓約是多少標准大氣壓?如果最高層水龍頭的水壓是1.5個標准大氣壓,那麼該樓共有多少層?
7.注射器的活塞推到頂端後,用橡皮帽將注射器小管口封住,再在活塞下面懸掛砝碼.若活塞截面積為S=10厘米2,最高能掛多重的砝碼?(大氣壓為1標准大氣壓)
8.如圖3—74所示,U形管內裝有水銀,一個管口與容器相連,另一管口與大氣相通, 水銀面之差A=10厘米,那麼容器氣體的壓強是多少厘米高水銀柱?(大氣壓為1個標准大氣壓)

答案與提示:
1、 ABC
2、D
3、C
4、C
5、B
6、1個標准大氣壓可支持10米左右水柱,每升高10米,水壓下降1個標准大氣壓,每層樓高2.5米,下降 個標准大氣壓。四樓水壓約3.5個標准大氣壓,該樓房共有12層。
7、101牛
8、66厘米高水銀柱

閱讀全文

與氣體壓強用水柱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瘦臉練成瓜子臉的四種方法 瀏覽:949
腎陽不足的鍛煉方法 瀏覽:576
新鮮蓮子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807
如何降低敏感度訓練方法 瀏覽:20
三星5的qq紅包鈴聲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1
刷牆平米計算方法 瀏覽:164
論文研究方法如何概括 瀏覽:756
蘋果手機網頁提取文字的方法 瀏覽:292
星露穀物語鐵錠快速入手方法 瀏覽:120
摩托機油尺正確的測量方法 瀏覽:801
炸蝦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429
a型血人最佳解壓方法 瀏覽:110
調整金牛座的最佳方法 瀏覽:381
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及意義 瀏覽:545
魅藍攔截的信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3
雕刻牛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6
武漢戀愛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433
戒掉手機的四個方法 瀏覽:575
快速有效治療尖銳濕方法 瀏覽:226
最簡單的方法畫hellokitty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