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平衡性測量方法實驗報告

平衡性測量方法實驗報告

發布時間:2022-06-30 16:02:07

㈠ 誰有「二組分氣液平衡相圖的測定實驗報告」範文推薦一下 要盡量完整

完全互溶雙液系氣液平衡相圖的繪制

報告人: 同組人: 實驗時間2010年05月24日

一.實驗目的
1.測定常壓下環己烷-乙醇二元系統的氣液平衡數據,繪制沸點-組成相圖。
2.掌握雙組分沸點的測定方法,通過實驗進一步理解分餾原理。
3.掌握阿貝折射儀的使用方法

二.實驗原理
兩種液體物質混合而成的兩組分體系稱為雙液系。根據兩組分間溶解度的不同,可分為完全互溶、部分互溶和完全不互溶三種情況。兩種揮發性液體混合形成完全互溶體系時,如果該兩組分的蒸氣壓不同,則混合物的組成與平衡時氣相的組成不同。當壓力保持一定,混合物沸點與兩組分的相對含量有關。
恆定壓力下,真實的完全互溶雙液系的氣-液平衡相圖(T-x),根據體系對拉烏爾定律的偏差情況,可分為三類:
(1)一般偏差:混合物的沸點介於兩種純組分之間,如甲苯-苯體系,如圖1(a)所示。
(2)最大負偏差:混合物存在著最高沸點,如鹽酸-水體系,如圖1 (b)所示。
(3)最大正偏差:混合物存在著最低沸點,如正丙醇—水體系,如圖1(c))所示。

圖1 完全互溶雙液系的相圖
對於後兩種情況,為具有恆沸點的雙液系相圖。它們在最低或最高恆沸點時的氣相和液相組成相同,因而不能象第一類那樣通過反復蒸餾的方法而使雙液系的兩個組分相互分離,而只能採取精餾等方法分離出一種純物質和另一種恆沸混合物。
為了測定雙液系的T-x相圖,需在氣-液平衡後,同時測定雙液系的沸點和液相、氣相的平衡組成。
本實驗以環己烷-乙醇為體系,該體系屬於上述第三種類型,在沸點儀(如圖2)中蒸餾不同組成的混合物,測定其沸點及相應的氣、液二相的組成,即可作出T-x相圖。
本實驗中兩相的成分分析均採用折光率法。 圖2
折光率是物質的一個特徵數值,它與物質的濃度及溫度有關,因此在測量物質的折光率時要求溫度恆定。溶液的濃度不同、組成不同,折光率也不同。因此可先配製一系列已知組成的溶液,在恆定溫度下測其折光率,作出折光率-組成工作曲線,便可通過測折光率的大小在工作曲線上找出未知溶液的組成。

三.儀器與試劑
沸點儀,阿貝折射儀,調壓變壓器,超級恆溫水浴,溫度測定儀,長短取樣管。
環己烷物質的量分數x環己烷為0、0.2、0.4、0.6、0.8、1.0的環己烷-乙醇標准溶液,各種組成的環己烷-乙醇混和溶液。

四.實驗步驟:
1.環己烷-乙醇溶液折光率與組成工作曲線的測定
調節恆溫槽溫度並使其穩定,阿貝折射儀上的溫度穩定在某一定值,測量環己烷-乙醇標准溶液的折光率。為了適應季節的變化,可選擇若干溫度測量,一般可選25℃、30℃、35℃三個溫度。
2.測定待測溶液沸點和折光率
(1)無水乙醇沸點的測定
將乾燥的沸點儀安裝好。從側管加入約20mL無水乙醇於蒸餾瓶內,並使感測器(溫度計)浸入液體內。冷凝管接通冷凝水。按恆流源操作使用說明,將穩流電源調至1.8-2.0A,使加熱絲將液體加熱至緩慢沸騰。液體沸騰後,待測溫溫度計的讀數穩定後應再維持3~5min以使體系達到平衡。在這過程中,不時將小球中凝聚的液體傾入燒瓶。記下溫度計的讀數,即為無水乙醇的沸點,同時記錄大氣壓力。
(2)測定系列濃度待測溶液的沸點和折光率
同(1)操作,從側管加入約20mL預先配製好的1號環己烷-乙醇溶液於蒸餾瓶內,並使感測器(溫度計)浸入溶液內,將液體加熱至緩慢沸騰。因最初在冷凝管下端內的液體不能代表平衡氣相的組成,為加速達到平衡,須連同支架一起傾斜蒸餾瓶,使小槽中氣相冷凝液傾回蒸餾瓶內,重復三次(注意:加熱時間不宜太長,以免物質揮發),待溫度穩定後,記下溫度計的讀數,即為溶液的沸點。
切斷電源,停止加熱,分別用吸管從小槽中取出氣相冷凝液、從側管處吸出少許液相混液,迅速測定各自的折光率。剩餘溶液倒入回收瓶。
按1號溶液的操作,依次測定2、3、4、5、6、7、8號溶液的沸點和氣-液平衡時的氣,液相折光率。
(3)環己烷沸點的測定
同(1)操作,測定環己烷的沸點。測定前應注意,必須將沸點儀洗凈並充分乾燥。

五.實驗結果與數據處理

恆溫槽溫度: 29.15 ℃ 大氣壓: 97.40 kPa
環己烷沸點:76.1 ℃ 無水乙醇沸點 79.2℃

表1 環己烷-乙醇標准溶液的折光率
x環己烷 0 0.25 0.5 0.75 1.0
折光率 1.3475 1.3658 1.3854 1.4075 1.4280

表2 環己烷-乙醇混和液測定數據
混和液編號 混合液近似組成x環己烷 沸點/℃ 液相分析 氣相冷凝分析
折光率 x環己烷 折光率 y環己烷
1 74.6 1.3575 0.1215 1.3631 0.2256
2 71.1 1.3605 0.1678 1.3745 0.3589
3 64.8 1.3730 0.3205 1.3838 0.4568
4 63.8 1.3863 0.5012 1.3950 0.6007
5 62.5 1.3965 0.6105 1.3975 0.6322
6 62.6 1.4021 0.6859 1.4005 0.6689
7 69.7 1.4175 0.8803 1.4085 0.7602
8 72.5 1.4218 0.9287 1.4107 0.8009

1.作出環己烷-乙醇標准溶液的折光率-組成關系曲線。

2.根據工作曲線插值求出各待測溶液的氣相和液相平衡組成,填入表中。以組成為橫軸,沸點為縱軸,繪出氣相與液相的沸點-組成(T-x)平衡相圖。

3.由圖找出其恆沸點及恆沸組成。
答:由圖知:恆沸點為62.5℃,恆沸點組成為x環己烷=0.57

六.注意事項

1.加熱電阻絲一定要被欲測液體浸沒,否則通電加熱時可能會引起有機液體燃燒;所加電壓不能太大,加熱絲上有小氣泡逸出即可。
2.取樣時,先停止通電再取樣。
3.每次取樣量不宜過多,取樣管一定要乾燥,不能留有上次的殘液,氣相部分的樣品要取干凈。
4.阿貝折射儀的棱鏡不能用硬物觸及(如滴管),擦拭棱鏡需用擦鏡紙

七.思考題
1.取出的平衡氣液相樣品,為什麼必須在密閉的容器中冷卻後方可用以測定其折射率?
答:因為過熱時將導致液相線向高溫處移動,氣相組分含有的易揮發成份偏多,該氣相點會向易揮發組分那邊偏移。所以要在密閉容器中冷卻。
2.平衡時,氣液兩相溫度是否應該一樣,實際是否一樣,對測量有何影響?
答:不一樣,由於儀器保溫欠佳,使蒸氣還沒有到達冷凝小球就因冷凝而成為液相。
3.如果要測純環己烷、純乙醇的沸點,蒸餾瓶必須洗凈,而且烘乾,而測混合液沸點和組成時,蒸餾瓶則不洗也不烘,為什麼?
答:測試純樣時,如沸點儀不幹凈,所測得沸點就不是純樣的沸點。測試混合樣時,其沸點和氣、液組成都是實驗直接測定的,繪制圖像時只需要這幾個數據,並不需要測試樣的准確組成,也跟式樣的量無關。
4.如何判斷氣-液已達到平衡狀態?討論此溶液蒸餾時的分離情況?
答:當溫度計讀數穩定的時候表示氣-液已達到平衡狀態;
5.為什麼工業上常產生95%酒精?只用精餾含水酒精的方法是否可能獲的無水酒精?
答:因為種種原因在此條件下,蒸餾所得產物只能得95%的酒精。不可能只用精餾含水酒精的方法獲得無水酒精,95%酒精還含有5%的水,它是一個沸點為的共沸物,在沸點時蒸出的仍是同樣比例的組分,所以利用分餾法不能除去5%的水。工業上無水乙醇的製法是先在此基礎上加入一定量的苯,再進行蒸餾。

㈡ 某同學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設計了一份探究性實驗報告,報告的內容如下:(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

(1)A、為了測量力臂大小,所以需要刻度尺;
B、調節杠桿平衡,需要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
C、F1×L1=1N×0.1M=0.1N?m;
D、最終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調節杠桿上平衡螺母使其水平平衡,此時力臂就在杠桿上,易於測量;
(3)他們只從一次是研究得出結論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實驗結論必須在多次試驗的基礎上得出.
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實驗結果偶然性出現.為實驗結論更令人信服,應當要求實驗數據的取值范圍盡可能大一些,分散一些.
答:(1)A、刻度尺; B、平衡螺母;C、0.1; D、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便於在杠桿上測量力臂(讀取力臂)
(3)記錄數據只有一組,應多測多記幾組數據.

㈢ 碘平衡的測定實驗報告中碘單質濃度怎麼

具體視濃度而定吧。
生成的碘單質可以在溶液中溶解以分子形式存在。你說一個溶質是什麼狀態的?只有濃度很大的時候才會因為溶解不下了產生渾濁沉澱,也就是碘固體。所以單純就寫方程式而言,可以不寫箭頭,也可以寫一個沉澱的箭頭,具體視濃度而定吧。
一:碘是不溶於水的單質碘化鉀是溶於水的離子化合物另外碘在加熱的狀態下容易升華所以用以下的方法可以得到單質碘溶解->加熱->收集氣體->冷卻氣體->收集固體固體就是碘了
二:加熱就可以,碘單質易揮發.還可以整體溶解於水,用四氯化碳萃取。

㈣ 關於天平測量的實驗報告

電子天平實驗報告實驗目的1 掌握電子天平的基本操作;2 掌握實物稱量的技術;3 掌握准確、簡明、規范地記錄實驗原始數據的方法。儀器和試劑電子天平、稱量瓶(內裝試劑)、稱量紙、試劑勺、小燒杯(接收器)實驗步驟1 直接法 先整理好天平,調零後,取一張稱量紙,疊成鏟子,輕輕放在天平托盤上,當顯示數字穩定後,即可讀數,並記錄數據m1,紙鏟留用2 加重稱量法 將上述小紙鏟輕輕放在天平的托盤上,顯示數字穩定後按一下「除皮」鍵,顯示即恢復為零,用加重法稱取0.2034g試樣,並記錄數據m2。3 減重稱量發 天平調零後,將稱量瓶從乾燥器中取出,放在天平托盤中央,顯示數字穩定後讀數,記錄數據m3。 用減重稱量法稱取0.2~0.3g樣品至小燒杯中,將稱量瓶再次進行稱量記錄數據m4。4 m3- m4即為所稱樣品質量。5 製作表格將其實驗數據記錄並計算實驗結果。注意事項1 電子天平屬精密儀器,要精心操作。2 所稱試樣不準直接放置在秤盤上,以免沾污和腐蝕儀器。3 不管稱取什麼樣的試樣,都必須細心將試樣置入接受器皿中,不得灑在天平箱板上或稱盤上。若發生了上述錯誤,當事人必須按要求處理好,並報告實驗指導教師。4 天平稱量練習為分析化學實驗課的首次實驗,學生必須做好預習、准備好三個實驗本子並將每頁編上號碼。5 實驗數據只能記在實驗本上,不能隨意記在紙片上。6 實驗者必須主動接受規范化的嚴格訓練,掌握分析測試的基本操作技術,並進一步掌握有關的理論知識。實驗數據表格

用托盤天平測質量寫一篇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驗證空氣有質量 材料 托盤天平,兩個紙盒,大燒杯 步驟1,把兩個紙盒放在托盤天平兩端調平 2,把大燒杯放在冰箱冷凍室一段時間 3,把大燒杯拿出來馬上向天平一端紙盒倒 結果,天平偏向倒的那端 結論:空氣有質量 分析:紙帶中只有空氣,所以空氣有質量,同時證明冷空氣比熱空氣重 提示,不能找個氣球,先吹氣稱重,再放氣稱重。那樣是沒有結果的,因為空氣有浮力(就像裝滿水的帶子在水中懸浮),所以兩次結果一樣。

1.稱量前的檢查

檢查天平是否正常,天平是否水平,稱盤是否潔凈,圈碼指數盤是否在「000」位,圈碼有無脫位,吊耳有無脫落、移位等。

檢查和調整天平的空盤零點。用平衡螺絲(粗調)和投影屏調節杠(細調)調節天平零點,這是分析天平稱重練習的基本內容之一。每個同學都應掌握。

2.稱量

當要求快速稱量,或懷疑被稱物可能超過最大載荷時,可用托盤天平(台稱)粗稱。一般不提倡粗稱。

將待稱量物置於天平左盤的中央,關上天平左門。按照「由大到小,中間截取,逐級試重」的原則在右盤加減砝碼。試重時應半開天平,觀察指針偏移方向或標尺投影移動方向,以判斷左右兩盤的輕重和所加砝碼是否合適及如何調整。注意:指針總是偏向質量輕的盤,標尺投影總是向質量重的盤方向移動。先確定克以上砝碼(應用鑷子取放),關上天平右門。再依次調整百毫克組和十毫克組圈碼,每次都從中間量(500 mg和50mg)開始調節。確定十毫克組圈碼後,再完全開啟天平,准備讀數。

3.讀數

砝碼確定後,全開天平旋鈕,待標尺停穩後即可讀數。稱量物的質量等於砝碼總量加標尺讀數(均以克計)。標尺讀數在9~10 mg時,可再加10mg圈碼,從屏上讀取標尺負值,記錄時將此讀數從砝碼總量中減去。

4.復原

稱量數據記錄完畢,即應關閉天平,取出被稱量物質,用鑷子將砝碼放回砝碼盒內,圈碼指數盤退回到「000」位,關閉兩側門,蓋上防塵罩,並在天平使用登記本上登記。

5.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項

(1)開、關天平旋鈕,放、取被稱量物,開、關天平側門以及加、減砝碼等,動作都要輕、緩,切不可用力過猛、過快,以免造成天平部件脫位或損壞。

(2)調節零點和讀取稱量讀數時,要留意天平側門是否已關好;稱量讀數要立即記錄在實驗報告本或實驗記錄本上。調節零點和稱量讀數後,應隨手關好天平。加、減砝碼或放、取稱量物必須在天平處於關閉狀態下進行(單盤天平允許在半開狀態下調整砝碼)。砝碼未調定時不可完全開啟天平

(3)對於熱的或冷的稱量物應置於乾燥器內直至其溫度同天平室溫度一致後才能進行稱量。

(4)天平的前門僅供安裝、檢修和清潔時使用,通常不要打開。

(5)在天平箱內放置變色硅膠作乾燥劑,當變色硅膠變紅後應及時更換。

(6)必須使用指定的天平及天平所附的砝碼。如果發現天平不正常,應及時報告指導教師或實驗室工作人員,不要自行處理。

(7)注意保持天平、天平台、天平室的安全、整潔和乾燥。

(8)天平箱內不可有任何遺落的葯品,如有遺落的葯品可用毛刷及時清理干凈。

(8)用完天平後,罩好天平罩,切斷天平的電源。最後在天平使用記錄簿上登記,並請指導教師簽字。來源:interner 上海佰衡儀器科技

㈤ 急求:初三物理"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報告

某同學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設計了一份探究性實驗報告,報告的內容如下:
探究目的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器材 杠桿(含支架)、鉤碼盒一套、彈簧測力計、細線、和 A 。
探究假設 杠桿的平衡可能與「動力和動力臂的乘積」、「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有關。
實驗方案
設計 步驟1.調節杠桿兩端的 B ,使橫梁平衡。
步驟2.在杠桿的左右兩端分別用細線依次懸掛個數不同鉤碼,(假設左端砝碼的重力產生的拉力為阻力F2,右端鉤碼的重力產生的拉力為動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動力臂l1的大小,再選擇適當的阻力F2,然後移動阻力作用點,即改變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桿平衡,分別記錄下此時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數值,並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步驟3.固定F1大小和動力臂l1的大小,改變阻力F2的大小,再移動阻力作用點,即改變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桿平衡,記錄下此時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數值,並填入到實驗記錄表格中。
步驟4.改變動力F1的大小,保持動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變,再改變阻力F2作用點,直至杠桿重新平衡,記錄下此時動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並填入到實驗數據記錄表。
步驟5.改變動力臂l1的大小,保持動力F1和阻力F2不變,移動阻力作用點,直至杠桿重新平衡,記錄下此時動力臂l1、阻力臂l 2的數值,並填入到實驗數據表中。
步驟6.整理實驗器材。
數據記錄 實驗數據記錄表如下:
動力F1
(N) 動力臂l1
(cm) 動力×動力臂
(N•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cm) 阻力×阻力臂
(N•m)
1 10 C 2 5 0.1

分析論證 根據實驗記錄數據,探究結論是: D 。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報告中的A、B、C、D四個相應部分的內容:(每空1分)
A ; B ;
C ; D ;
(2)在上述探究實驗中,為什麼每次都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在探究報告中,該同學所設計的實驗數據記錄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進?
1)A、B、C B、螺母
C、0.1 D、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便於在杠桿上測量力臂(讀取力臂)(3)記錄數據只有一組,應多測多記幾組數據
(你自己想一下吧)

㈥ 化學平衡與反應速率的實驗報告怎樣寫

(2)通過實驗,體會用定量方法研究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規律基本程序,掌握相關的實驗操作規范。(3)掌握「Na2S2O3+H2SO4=Na2SO4+S+H2O、FeCl3+3KSCN Fe(SCN)3+3KCl」等反應,體會用化學實驗研究某個化學反應的一般程序。2.能力和方法目標(1)定量實驗中數據採集、記錄和處理方法。(2)通過從實驗現象、實驗數據推測理論規律,提高推理分析能力。3.情感和價值觀目標本實驗中的實驗現象生動有趣、實驗操作簡便、推理和分析過程引人入勝,所以可以通過本實驗來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發學生探究規律、研究自然現象的樂趣。[實驗內容和實驗要點]本學生實驗共包含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等5個內容,實驗過程中既有定性研究要求、又有定量研究要求,要求學生用定性和定量兩方面的綜合思維來分析和研究。實驗中應要求帶著研究的觀點、在探究的層面上去思考。

㈦ 杠桿平衡實驗報告單

目的: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
器材:等臂杠桿,鉤碼,彈簧測力計。
原理:F1*L1=F2*L2
步驟:1先將等臂杠桿調至平衡。2先稱出一個鉤碼的質量。在分別掛在離支點的不同的距離掛上鉤碼,使天平平衡,記錄數據。
結論:平衡條件 F1*L1=F2*L2
誤差:可能是一開始沒有調平衡,在讀數時沒有讀正確

㈧ 小剛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設計了一份探究性實驗報告,報告的內容如下:探究目的:探究杠桿的平衡

(1)為了測量力臂大小,所以需要刻度尺;
調節橫梁平衡,需要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
動力×動力臂=1N×0.1m=0.1N?m;
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阻力×阻力臂=0.1N?m,所以得出的結論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平衡,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量力臂,同時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故答案為:(1)A、刻度尺; B、平衡螺母;C、0.1; D、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平衡,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量力臂,同時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平衡性測量方法實驗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拉松訓練方法講解 瀏覽:421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方法論集 瀏覽:416
情感滲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49
用牛尿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893
抓羽毛球拍子正確方法 瀏覽:766
三星顯示器感應開關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8
吸入硝酸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618
如何撩帥哥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768
小型投資者最佳方法 瀏覽:500
國內羅西尼自動手錶如何調試方法 瀏覽:786
裝修支線的連接方法 瀏覽:747
經常愛放屁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嗎 瀏覽:781
浙江應變測量系統方法指南 瀏覽:172
簡單的折紙信封的方法 瀏覽:678
可暖使用方法 瀏覽:444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瀏覽:85
雙母音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0
素麻花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66
旅遊失溫的解決方法 瀏覽:345
敲木架陶瓷瓦的安裝方法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