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要說明一下電位器式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求解啊
電位器式感測器通常用於位移、液位、角度的測量。
被測量通過一定的機械傳動部件與電位器的旋轉軸(或滑動臂)相連,被測量變化時帶動滑動臂移動,電位器中心至兩個固定端電阻發生差動變化。
通過分壓電路或者橋電路可將電位器電阻變化轉換為電壓變化輸出,再經A/D轉換後,可以准確測量被測物理量。
『貳』 如何測量電位器
測量電位器的方法:
1、標稱阻值的檢測
測量時,選用萬用表電阻檔的適當量程,將兩表筆分別接在電位器兩個固定引腳焊片之間,先測量電位器的總阻值是否與標稱阻值相同。若測得的阻值為無窮大或較標稱阻值大,則說明該電位器已開路或變值損壞。然後再將兩表毛分別接電位器中心頭與兩個固定端中的任一端,慢慢轉動電位器手柄,使其從一個極端位置旋轉至另一個極端位置,正常的電位器,萬用表表針指示的電阻值應從標稱阻值(或0Ω)連續變化至0Ω(或標稱阻值)。整個旋轉過程中,表針應平穩變化,而不應有任何跳動現象。若在調節電阻值的過程中,表針有跳動現象,則說明該電位器存在接觸不良的故障。
直滑式電位器的檢測方法與此相同。
2、帶開關電位器的檢測
對於帶開關的電位器,除應按以上方法檢測電位器的標稱阻值及接觸情況外,還應檢測其開關是否正常。先旋轉電位器軸柄,檢查開關是否靈活,接通、斷開時是否有清脆的「喀噠」聲。用萬用表R×1Ω檔,兩表筆分別在電位器開關的兩個外接焊片上,旋轉電位器軸柄,使開關接通,萬用表上指示的電阻值應由無窮大(∞)變為0Ω。再關斷開關,萬用表指針應從0Ω返回「∞」處。測量時應反復接通、斷開電位器開關,觀察開關每次動作的反應。若開關在「開」的位置阻值不為0Ω,在「關」的位置阻值不為無窮大,則說明該電位器的開關已損壞。
3、雙連同軸電位器的檢測
用萬用表電阻檔的適當量程,分別測量雙連電位器上兩組電位器的電阻值(即A、C之間的電阻值和A』、C』之間的電阻值)是否相同且是否與標稱阻值相符。再用導線分別將電位器A、C』及電位器A』、C短接,然後用萬用表測量中心頭B、B』之間的電阻值,在理想的情況下,無論電位器的轉軸轉到什麼位置,B、B』兩點之間的電阻值均應等於A、C或A』、C』兩點之間的電阻值(即萬用表指針應始終保持在A、C或A』、C』阻值的刻度上不動)。若萬用表指針有偏轉,則說明該電位器的同步性能不良。
『叄』 電位器工作原理
電位器的工作原理:由電阻體與轉動或滑動系統組成,即靠一個動觸點在電阻體上移動,獲得部分電壓輸出。
作用:
1、用作分壓器
電位器是一個連續可調的電阻器,當調節電位器的轉柄或滑柄時,動觸點在電阻體上滑動。此時在電位器的輸出端可獲得與電位器外加電壓和可動臂轉角或行程成一定關系的輸出電壓。
2、用作變阻器
電位器用作變阻器時,應把它接成兩端器件,這樣花電位器的行程范圍內,便可獲得一個平滑連續變化的電阻值。
3、用作電流控制器
當電位器作為電流控制器使用時,其中一個選定的電流輸出端必須是滑動觸點引出端。
『肆』 請問一下電位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電位器的工作原理:由電阻體與轉動或滑動系統組成,即靠一個動觸點在電阻體上移動,獲得部分電壓輸出。
作用:
1、用作分壓器
電位器是一個連續可調的電阻器,當調節電位器的轉柄或滑柄時,動觸點在電阻體上滑動。此時在電位器的輸出端可獲得與電位器外加電壓和可動臂轉角或行程成一定關系的輸出電壓。
2、用作變阻器
電位器用作變阻器時,應把它接成兩端器件,這樣花電位器的行程范圍內,便可獲得一個平滑連續變化的電阻值。
3、用作電流控制器
當電位器作為電流控制器使用時,其中一個選定的電流輸出端必須是滑動觸點引出端。
(4)電位器的工作原理及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組成電位器的關鍵零件是電阻體和電刷。根據二者間的結構形式和是否帶有開關,電位器可分為幾種類型。
電位器還可按電阻體的材料分類,如線繞、合成碳膜、金屬玻璃釉、有機實芯和導電塑料等類型,電性能主要決定於所用的材料。
此外還有用金屬箔、金屬膜和金屬氧化膜製成電阻體的電位器,具有特殊用途。電位器按使用特點區分,有通用、高精度、高分辨力、高阻、高溫、高頻、大功率等電位器;按阻值調節方式分則有可調型、半可調型和微調型,後二者又稱半固定電位器。
為克服電刷在電阻體上移動接觸對電位器性能和壽命帶來的不利影響,又有無觸點非接觸式電位器,如光敏和磁敏電位器等,供少量特殊應用。
『伍』 電位器是怎麼回事,它起什麼作用,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電位器是具有三個引出端、阻值可按某種變化規律調節的電阻元件。電位器通常由電阻體和可移動的電刷組成。當電刷沿電阻體移動時,在輸出端即獲得與位移量成一定關系的電阻值或電壓。
電位器的作用:
1、分壓器
當調節電位器的轉柄或滑柄時,動觸點在電阻體上滑動。此時在電位器的輸出端可獲得與電位器外加電壓和可動臂轉角或行程成一定關系的輸出電壓。
2、變阻器
電位器用作變阻器時,接成兩端器件,在電位器的行程范圍內,便可獲得一個平滑連續變化的電阻值。
3、電流控制器
作為電流控制器使用時,其中一個選定的電流輸出端是滑動觸點引出端。
電位器的工作原理:當電阻體的兩個固定觸點之間外加一個電壓時,通過轉動或滑動系統改變觸點在電阻體上的位置,在動觸點與固定觸點之間便可得到一個與動觸點位置成一定關系的電壓。
(5)電位器的工作原理及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電位器的接法:
電位器有3個腳,1腳接地,2腳接輸出,3腳接信號輸入。1腳3腳一樣可以不區分。
一般的電位器,中間的是動片,所以測量電阻的話,接1、3腳,測的是總電阻,動片是否滑動,阻值都不會變;接1、2腳,阻值會從順時針方向變大(動片滑動的情況下);接2、3腳則相反。
『陸』 電位器式感測器的基本原理
在日常工作中,電位器可以說是一種常用的機電元件,廣泛應用於各類電器和電子設備中。電位器式電阻感測器可將機械的直線位移或角位移輸入量轉換為與其成一定函數關系的電阻或電壓輸出。它除了用於線位移和角位移測量外,還廣泛應用於測量壓力、加速度、液位等物理量。電位器式感測器結構簡單,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低廉,性能穩定,對環境條件要求不高,輸出信號較大,一般不需放大,並易實現函數關系的轉換。但電阻元件與電刷間由於存在摩擦及解析度有限,故其精度一般不高,動態響應較差,主要適合於測量變化較緩慢的量。電位器式感測器種類較多,根據輸入—輸出特性的不同,電位器式電阻感測器可分為線性電位器和非線性電位器兩種;根據結構形式的不同,又可分為繞線式、薄膜式、光電式等。電位器式電阻感測器一般由電阻元件、骨架及電刷等組成。電刷相對於電阻元件的運動可以是直線運動、轉動或螺旋運動。當被測量發生變化時,通過電刷觸點在電阻元件上產生移動,該觸點與電阻元件間的電阻值就會發生變化,即可實現位移與電阻之間的線性轉換,這就是電位器感測器的工作原理。電阻式感測器是一種應用較早的電參數感測器,它的種類繁多,應用十分廣泛,其基本原理是將被測物理量的變化轉換成與之有對應關系的電阻值的變化,再經過相應的測量電路後,反映出被測量的變化。電位式感測器結構簡單、線性和穩定性較好,與相應的測量電路可組成測力、測壓、稱重、測位移、測加速度、測扭矩、測溫度等檢測系統,已成為生產過程檢測及實現生產自動化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柒』 我想知道電位計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電位計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通過操縱控制按鍵,可選擇某一調節方式及記憶位置,並實現調整、記憶及調出功能。調節時,將機械調節按鍵打到調節位置,接通機械調節迴路。控制單元2接受機械調節按鍵3傳來的控制信號,並將此信號分配給相應的座椅調節電機1,相應地對座椅進行前高、後高、縱向、總高、靠背傾度調整。各方向信號反饋電位計對應於不同的座椅位置,各自呈現不同的電阻值,該電阻值被記錄在控制單元內。
按下記憶及調出按健中的「ON/OFF」鍵到「ON」位置,則通過電源繼電器接通可記憶電動座椅控制單元的記憶及調出功能。
若要存入某一座椅位置,可同時按下記憶及調出按鍵中的「Memory」鍵和某一位置鍵,即可完成記憶(包括再次記憶)。
當要調出座椅記憶位置時,可按下該位置鍵,控制單元接收控制信號,各方向調整電機的反饋信號。電位計將與座椅位置相對應的電阻值反饋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將此值與預先存入的阻值(與存入的座椅位置相對應)相比較,當兩值相差大於200Ω時,控制單元起動該方向的調整電機,進行座椅調整。一旦調整起來,控制單元便切斷經電源繼電器的供電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