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配電櫃銅排的量怎麼計算
這么大的櫃子放這么一點開關。。中開關下橫的四根豎的四根即可,豎的每根0.4米,橫的每根0.6米。
㈡ 銅排T1,T2,T3如何通過儀器檢測出其導電率及其硬度
用渦流導電儀測導電率。一般T3的導電率在40-50,T2在50-55,T1大於55。硬度用硬度計測,跟導電率沒關系。T1,T2,T3的准確判斷標準是GB/T5231-2001.
㈢ 哈嘍 麻煩問一下 高壓開關櫃裡面的母排怎麼算有多少啊 可以簡單說說嘛 剛入行 啥都不會 謝謝
1.高壓櫃內載流母排和低壓櫃內的載流母排選擇是完全不一樣的,低壓櫃是按照變壓器容量來選擇供電主母排的。
2.而高壓櫃是按照高壓迴路接入點的短路容量來選擇主母排的。
3.因為高壓的短路容量和低壓比它的短路容量比較大。
4.選擇母排要滿足高壓的動穩定要求。
5.不是根據變壓器的容量來選擇的,選擇高壓電器不但要看設備的開斷容量;
6.還有看設備動穩定要求、要計算穩態短路電流和三相短路沖擊電流。
㈣ 如何計算高低壓開關櫃內銅排的長度
TMY-3(80*10)
是母排,櫃體的寬度為銅排的長度。
MT16H1
MIC5.0A是施耐德的固定式框架開關。
㈤ 怎樣測量電氣櫃銅排尺寸
怎樣測量電氣櫃銅排尺寸
配電箱大小,必須要知道不同廠家的電器元件大小,然後模擬布置,留有適當的留量,就可以知道箱子大小。銅牌怎麼算更難,還得知道負荷計算公式,算出計算電流大小,這個電流要小於銅排載流量大小,並且還得考慮溫度效應,還得考慮發展餘量選擇銅排,一次系統圖看懂還得看懂二次控制原理圖,因為按鈕和指示不在一次系統圖上。
㈥ 我要提問百度知道一個開關箱的尺寸,及斷路器的安數,怎麼確定銅排的數量及規格
你說的這些都與電壓和電流密切相關,還有裡面有幾個開關或輔助裝置。
㈦ 請問GGD櫃內:比如刀開關到下方多個斷路器做銅排的方法,怎麼測量怎麼計算請指教!謝謝!
你煞、筆啊
㈧ 配電櫃銅排計算方法
在成套配電櫃製作時,銅排是我們常會用到的一種材料。銅排又稱銅母排或銅匯流排,是由銅材質製作的,在電路中起輸送電流和連接電氣設備的作用。 銅排在電氣設備,特別是成套配電裝置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一般在配電櫃中的U、V、W相母排和PE母排均採用銅排;銅排在使用中一般標有相色字母標志或套有代表相色的絕緣套,U相銅排為「黃」色,V相銅排為「綠」色,W相銅排為「紅」色,PE母線銅排為「黃綠相間」雙色。
由於銅排的價格比較貴,而且加工起來也比較麻煩,所以一個配電櫃中需要多少銅排需要精確地計算出來,多太多或少太多都不行,那麼如何來計算銅排在一個櫃子中的用量呢?有什麼公式或原則呢?
1、首先是進線櫃(以三級開關為例),進線櫃有櫃頂進線,櫃側進線,櫃底進線之分(一般都是電流電纜進線),櫃頂進線一般需要ABCN四相母排出頂200mm左右,無進線刀開關的進線櫃ABC三相單排出櫃頂在1.5m一條左右,有進線刀開關的也差不多,因為加了進線刀開關,進線斷路器需要向下面移。
零排N則需要從櫃底伸到櫃頂出去,加上中間需要折彎固定,一般在2.5m左右。斷路器下端需要迴流至母排,迴流排ABC三相每根在1.5m左右(有刀開關的2.2m),加上斷路器下端搭接排平均1m左右,櫃側進線的話斷路器上端0.8m就夠了,零排2m就夠。下進線的話上端ABC三相各0.8m,下端各0.7m,零排母排上接線。如果雙排的話直接雙倍。
計算單獨一台進線櫃的銅排使用量如下:
第一種:不帶進線刀開關的進線櫃上進線的GGD要用ABC三相(1.5+1.5+1)*3=12米+零排N需要2.5米;
第二種:帶進線刀開關ABC三相要用(1.5+2.2+1)*3=14.1米+零排2.5米,
第三種:側進線不帶刀開關ABC三相(0.8+1.5+1)*3=9.9米+零排N需要2米,
第四種:側進帶進線刀開關的(0.8+2.2+1)*3=12米+零排2米。第五種:下進線(0.8+0.7)*3=4.5米。
側進線在很多時候需要ABCN四項側出櫃體0.2米,總共3米左右,為方便客戶連接變壓器。進線櫃的銅排費用一般都占成本的50%以上,設計,安裝,銅排製作任何一步都直接決定銅排的使用量,所以我們在報價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圖紙要求報價,圖紙不明確的要及時和客戶及公司內部技術溝通。
2、GGD聯絡櫃和進線的的銅排用量相差無幾,可以按同一個計算方式。
3、GGD出線櫃基本都一樣,只是出線迴路有多有少。一般刀開關上端至母排ABC三相加起來1.5米,刀開關下端1.2米,加上出線開關匯流橫排2米(1米寬的2.5米,1.2米寬的3米算),如果雙刀的話刀開關上下端雙倍,橫排不變。出線櫃空開上端分支排0.9米一個算,大小根據空開型號選擇。
出線櫃單刀1.5+1.2+2=4.7米
空開上端分支排0.9米*迴路數
出線櫃單刀3+2.4+2=7.4米
4、GGD電容櫃刀開關上端1.5米,下端1.2米,匯流橫排2米即:電容櫃1.5+1.2+2=4.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