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啟動效應的啟動方法
情緒啟動的方法一般採取情緒—符合詞語(mood-congruent words)和情緒—不符合詞語(mood-incongruent words)作為刺激,使用詞語誘發相應的情緒狀態。
⑵ 什麼是情緒啟動效應
就是在閾下給被試呈現與情緒有關的刺激(如圖片),然後給被試呈現探測刺激,若探測刺激得感情色彩與閾下刺激相同,被試將產生與控制組不同的反應
⑶ 教育心理學怎樣考察心理學效應常見心理學效應大概有哪些
1.投射效應
生活中,在認識和評價別人的時候,我們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點的影響,我們總會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推測別人的想法,覺得既然我們都這么想,別人也一定會這樣想。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投射效應。
所謂投射效應是指當人們不知道別人的情況(如個性、脾氣、好惡等)時,往往會主觀地認為別人有同自己一樣的特性。為了避免投射效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需要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對方的需要和情感,這樣就可以與他人進行很好的溝通和交流,也容易達成共識和諒解。
2.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指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就像暈輪一樣,這些認知和判斷常常都是以偏概全。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所以,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該注意告誡自己不要被別人的暈輪效應所影響,而陷入暈輪效應的誤區。
3.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首因效應是指與他人接觸時,最先被反映的信息對形成印象有主要作用。人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給人一種很好的形象,以便為以後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近因效應是指在交往中最後一次見面給人留下的印象,這個印象往往在對方印象中持續很長的時間。近因效應使人們更看重新近的信息,並以此為依據對問題做出判斷,忽略了以往信息的參考價值,從而不能全面、公正、客觀地看待問題。
4.定勢效應
心理定勢主要指在過去景仰的影響下,心理處於一種准備狀態,從而在待人接物方面帶有一定的傾向性、專注性和趨向性。心理定勢有肯定和否定、積極和消極之分。定勢效應在某種條件下有助於我們對他人作概括的了解,但往往會產生認知上的偏差,阻礙我們正確地認知他人。所以我們對他人要「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來看人處事。
5.登門檻效應
Et常生活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在你請求別人幫助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而如果你先提出較低的要求,別人同意後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標,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登門檻效應」。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也可以運用「登門檻效應」。例如,先對孩子提出較低的要求,待他們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揚乃至獎勵,然後逐漸提高要求,從而使孩子樂於無休止地積極奮發向上。
其實,心理學並不神秘,而心理學的現象在生活中到處可見,因此我們要做個有心人,多觀察、多了解這些心理學現象·,對我們掌握他人的內心狀況、了解自己心理狀態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⑷ 心理學刻板印象怎麼解釋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對我們進行的社會信息加工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它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1、積極表現
在對於具有許多共同之處的某類人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判斷,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結論,這就簡化了認知過程,節省了大量時間、精力,使人們能夠迅速了解某人的大概情況,有利於人們應對周圍的復雜環境。
2、消極表現
在被給與有限材料的基礎上做出帶普遍性的結論,會使人在認知別人時忽視個體差異,從而導致知覺上的錯誤,造成先入為主,妨礙對他人做出正確的評價。
(4)簡述啟動效應的概念及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測量方法
1、真誠渠道
Greenwald 和 Banaji (1995年)指出,我們常常懷有內隱的刻板印象,並且是無法輕易識別的,但它會依然影響我們對某一特殊的社會群體特徵的看法,對於次我們可以採用Towles-Schwen (2001年)提出的測量內隱態度和刻板印象的方法—真誠渠道。
2、啟動效應
Banaji和Hardin(1996年)設計的,利用啟動效應的原理。這種方法是先給被試呈現一個域下水平的啟動刺激—這些刺激只呈現很短時間,讓被試無法識別或辨認。
Kawakami 在(2001年)做的實驗,在實驗中,啟動詞是黑人或者是白人的照片,呈現時間為15到30毫秒,接著呈現字母或者符號作為一組詞類的線索,最後呈現一些黑人和白人刻板印象有關的詞或者是和字母相關的中性詞。
讓被試判斷這些詞能否用來描述具體具體詞類中的一種,結果表明,黑人圖片啟動後,被試對與黑人刻板印象相關的詞反應更快,白人圖片啟動後,對白人刻板印象相關的詞反應更快。
實驗研究
卡茨和布雷利(1933年)調查了美國100名白人大學生對某些種族群體的刻板印象,發現他們大多認為黑人有迷信、懶惰、無憂無慮等品質,德國人有科學頭腦、勤奮和呆板等共同品質。
Munro(1997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把學生分為對同性戀者有高低偏見的兩組。隨後每個學生都讀了兩篇有關同性戀研究的文章,其中一個結論和刻板印象一致,即同性戀被認為與性行為有關。
另一組論是二者沒有關系。讓這些有高低偏見的學生在評價每項研究的質量時,高偏見組的學生更多的採用了認為同性戀和性行為有關的那一項研究的信息。
⑸ 啟動效應 和 負啟動效應之間有聯系么
啟動效應不是從stroop里得出的吧,雖然改進的stroop範式和早期啟動效應的目標——忽略實驗很像,但一個是研究自動平行加工的,一個是研究內隱的,目的不同。不過在實驗範式上都出現了抑制或促進效應
啟動效應和負啟動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是發現促進,一個發現抑制現象。
如果前後呈現的刺激都是同一種形式,例如都是視覺的圖案或都是聽覺的聲音,啟動效應更容易出現。不過,也有情況是發生在不同形式的刺激之間。前後呈現的刺激,不一定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關的。例如是語義上的相關,書和書包(屬於同一個類別),貓和熊貓(有共的屬性)。
負啟動效應則是呈現不相關時的識別延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