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攝影測量的基礎原理來自測量的 方法
攝影測量作為新時代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重要支柱學科,在現代化工業生產中擁有非同尋常的地位。而業4.0時代到來以後,計算機視覺測量再一次引起廣泛關注,同樣是工程領域,也是科學領域中的一個富有挑戰性重要研究領域。那麼什麼是攝影測量?什麼是視覺測量?兩者之間存在什麼差異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攝影測量
攝影測量是指運用攝影機和膠片組合測量目標物的形狀、大小和空間位置的技術,它利用光學攝影機獲取的像片,經過處理以獲取被攝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關系。 關注的是幾何量的量測信息(物體的位置、大小和形狀等),主要任務是用於測繪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建立數字地面模型,為各種地理信息系統和土地信息系統提供基礎數據。攝影測量學要解決的兩大問題是幾何定位和影像解譯。幾何定位就是確定被攝物體的大小、形狀和空間位置。幾何定位的基本原理源於測量學的前方交會方法,它是根據兩個已知的攝影站點和兩條已知的攝影方向線,交會出構成這兩條攝影光線的待定地面點的三維坐標。影像解譯就是確定影像對應地物的性質。
當被測物體的尺寸或攝影距離小於100米時的攝影測量稱之為近景攝影測量。隨著數字感測器技術的發展,尤其是CCD器件和CMOS器件的迅速發展,利用CCD(或CMOS)像機不需要膠片就可直接獲得被測物的數字影像,這種直接基於數字影像的近景攝影測量稱為數字近景攝影測量。
二、計算機視覺測量
計算機視覺是使用計算機及相關設備對生物視覺的一種模擬。主要 關注的是對物體進行描述、識別和理解,它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對採集的圖片或視頻進行處理以獲得相應場景的三維信息,就像人類和許多其他類生物每天所做的那樣。是一門關於如何運用照相機和計算機來獲取我們所需的,被拍攝對象的數據與信息的學問。形象地說,就是給計算機安裝上眼睛(照相機)和大腦(演算法),讓計算機能夠感知環境。
機器視覺系統是計算機學科的一個分支,是指通過機器視覺產品(即圖像攝取裝置,分CMOS和CCD兩種)將被攝取目標轉換成圖像信號,傳送給專用的圖像處理系統,根據像素分布和亮度、顏色等信息,轉變成數字化信號;圖像系統對這些信號進行各種運算來抽取目標的特徵,進而根據判別的結果來控制現場的設備動作。
三、攝影測量和視覺測量的差異
1、 出發點不同導致基本參數物理意義的差異:攝影測量中的外部定向是確定影像在空間相對於物體的位置與方位(將物體先平移再旋轉),而計算機視覺則是物體相對於影像的位置與方位來描述問題(將攝像機先旋轉再平移)。
2、 由於兩者不同的出發點導致基本公式的差異:攝影測量中最為基本的是共線方程,而視覺測量中最為基本的公式是用齊次坐標表示的投影方程。
3 、數學處理演算法的不同:攝影測量淵源於測繪學科,基於非線性迭代的最小二乘法平差求解貫穿於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全過程,而計算機視覺強調矩陣分解,總是設法將非線性問題轉換為線性問題,盡可能避免求解非線性方程。
總結
盡管數字近景攝影測量與計算機視覺有各種各樣的差異,但在關注點方面,和理論基礎方面是一致的,並且隨著最近20年的發展,人工智慧,智慧城市,大數據等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讓一切都有了不同的轉變。學術會議和出版論文集等交流方式讓學科間的交流逐步增加,兩個學科的交叉也越來越多。比如,數字近景攝影測量中的許多基本概念與方法來自影像處理與計算機視覺(如數字圖像處理的某些演算法、編碼標志的自動識別);反過來,攝影測量中的一些特色理論和方法又為視覺測量所採用(如整體光束法平差演算法、像機自標定原理和方法等),而兩者的結合也給學科及人類科技發展帶來了重大的幫助。所以,機器視覺系統和攝影測量兩種殊途同歸的學科的逐漸相互融合並優勢互
❷ 關於 遙感圖像質量評價方法 請教科普 有沒有推薦稍微系統一點的書
本書在介紹和討論了現有光學遙感影像有損壓縮的質量評價方法、技術及其應用的基礎上,提出了面向光學遙感影像壓縮主觀質量評價的模糊綜合評判方法;發展了針對重建影像構像質量的影像特徵分析方法、影像對比分析方法及應 用分析方法,並以此為基礎設計了影像構像質量的綜合性評價指標,該指標不僅可以反映影像的整體情況,還可以替代其他評價指標並簡化評價過程;從影像匹配精度、自動生成DSM精度和攝影測量點定位精度等方面出發,分析了壓縮編碼演算法對光學遙感影像幾何精度的影響;設計、實現了光學遙感影像壓縮質量評價原型系統,並基於此 系統構建了面向測繪、國土、地質等應用的光學遙感影像壓縮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本書可供測繪、地理信息系統、遙感與攝影測量、數據壓縮等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本(專)科學生等學習參考。
❸ 如何測試攝像機圖像質量
事實上,其實以前在帖子里說過主要是你測試攝象機的功用,是工程上的主觀檢測還是生產廠家或檢測機關的客觀檢測。現在好了,r2alex帖子你可以讀一下。
❹ 圖像物理特徵和測量方法
二值圖像沒什麼好說的,反正就是黑白兩種顏色。
灰度圖像主要是看量化灰度級數,越多越好,但是耗費的存儲容量也越大。亮度、對比度也是影響對圖像感覺的因素。
彩色圖像無非就是由灰度圖像的一個分量擴展到了三個,無論是RGB還是YUV或是YIQ或是YCbCr等等都是使用的三個分量。除了直觀地量化級數外亮度、色調、飽和度是三大衡量的因素。
具體的很多關於視覺的書上都會有說。
❺ 測量質量的方法有哪幾種
答:測量物體質量的方法有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
直接測量就是用測物體質量的儀器測量。比如用天平測量。
間接測量就是根據物理公式,導出質量的計算式,用已知量求得未知量。比如用測物體重力的方法,得到物質的質量,根據測物體的體積,從而根據密度表得到物體的質量等。
❻ 質量的測量方法
實驗室中,天平是測質量的常用工具。天平使用步驟:(1)放置:天平使用時需置於水平檯面,檯面不水平通過調節底座實現;(2)調橫梁水平:調節橫梁平衡螺母使天平指針對准刻度盤中央。(3)估測:估計被測物體質量使用要求: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量程。(4)稱量:被測物體置於左盤,向右盤加恰當砝碼,並調節游碼直至指針對准刻度盤中央。(5)讀數:此時右盤中所有砝碼質量之和加游碼讀數即是被測物體質量。注意:向盤中加減砝碼時要用鑷子,不能用手接觸砝碼,不能把砝碼弄濕弄臟,潮濕的物品和化學用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盤中。
❼ 畫質怎樣才能算好
圖像質量(Image Quality),是一個學術課題,一代代人為此日以繼夜、前赴後繼……。圖像質量的評價方法可分為主觀與客觀兩大類。所謂客觀,即運用數學模型或方法,通過計算為一幅圖像打分。所謂主觀,又稱作心理物理學方法,即請一組觀察者在一定的條件下按照一定的規則對圖像打分,之後再進行統計。主觀評價費時費力,因此客觀評價旨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主觀評價。客觀評價所用的模型和方法,也都是以主觀評價的結果為參考進行開發、評判和調整的。我們說的(二維彩色)圖像,可以看作是光在橫向、縱向、光譜三個維度上的能量分布。因此,從信號的角度來看,原始被攝景物與重現出的圖像差別越小,圖像質量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