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糖用甜菜的種植技術
1、播前准備:
1.1選地:選擇土壤肥力中等,土層深厚、結構良好、具有便利灌溉條件的土地。凡是收獲時間較早,能及時進行秋耕的作物都是甜菜的好前茬,如小麥、油菜、豆類、玉米、菜、綠肥等。
1.2、合理輪作:正確的輪作倒茬是合理用地養地的重要措施,它對減少甜菜病蟲害、合理調節土壤肥力狀況、保證甜菜正常生長、提高甜菜單產及含糖率,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甜菜忌重茬和迎茬,應與小麥、油菜;豆類實行4-5年的輪作。
1. 3、秋耕施肥:秋耕是早苗全苗的基礎,塔額盆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春季升溫快,積雪融化成為地表徑流而流失,秋耕可充分積蓄雪墒。甜菜產量高,需肥量大,必須加大基肥施用量。具體作法是,有機肥每畝2-3噸;磷酸二銨每畝18-20公斤;尿素總施用量的一半即10公斤,有條件的,還可每畝施硫酸鉀復合肥5-8公斤。秋耕前將這些肥料撒於地表,通過耕翻埋人地下。
1.4、播前整地:播前精細整地是保證甜菜播種質量和全苗、壯苗的關鍵。必須達到墒足、地平、土細、地凈標准。覆膜甜菜播前整地質量要比露地甜菜更加嚴格。
1.5、品種選擇:近幾年來推廣的標准偏豐產型品種都是較好的品種,如KWS2409、ADV0412、華丹2號、新甜系列等。
1.6、種子處理:目前各大種子公司出售的種子,針對立枯病已進行過處理,一般情況下,不需另行拌種處理。
2、播期及播種方式:
2.1、播期:一般以5em地溫穩定通過5℃時作為甜菜播種期的標准。覆膜甜菜比露地甜菜提早5--7天。塔額盆地為4月上中旬。
2.2、播種方式:平播,採用45-1250px等行距機械條播,播深3--4em地膜覆蓋溝播平鋪,採用30+60em寬窄行條播,播深1.5--2em。
2.3、播種量:一般畝用種0.5公斤左右。
2.4、播種質量要求:播行端直、下種均勻、鋪膜嚴實、覆土良好、鎮壓確實。
3.1查苗補種:為確保全苗,甜菜播種及出苗後應及時對漏播處及出苗後大於50em的斷條予以補種。補種用的種子須經浸泡。
3.2、破除板結:平播或覆膜點播的甜菜出苗前遇雨,應及時破除板結。用輕型釘齒耙或木耙耙地,耙地深度應小於播種深度,並盡可能斜耙,以減少傷苗。
3.3、及時間定苗:目前生產上多採用間、定苗一次完成的方式,一般於1對真葉時開始,2對真葉時結束。
3.4、及時放苗:這是採用溝播平鋪方式覆膜甜菜保苗的關鍵。根據苗情、土壤、氣候情況及時放苗。一般可在子葉至一對真葉期進行。
3.5、封土定苗:邊放苗、邊封土(孔)。因高溫或時間等因素影向,可先放苗,後封土。放苗時每穴留2-3株幼苗,待到4-5葉時,再每穴留一壯苗,定苗後嚴封孔口。
3.6、種植密度:中等肥力的地塊,畝保苗4500-5500株,即株距在25-700px之間。
4、中耕除草:
甜菜是中耕作物,又是塊根作物,為了促進根系生長,栽培中應「早中耕、深中耕、寬中耕」。一般全生育期機械中耕3-4次。第一次在甜菜出苗後進行,耕深8-10厘米,第二、三次在定苗後,耕深12-18厘米,最後一次結合追肥一起進行。此外,還應進行2-3次的株間人工鬆土除草。中耕除草質量要求;表土松碎、不埋苗、壓苗、傷苗、漏耕、田間無雜草。
5、追肥:
5.1、頭水前結合最後一次中耕,每畝再追施尿素10-15公斤,追肥深度15-18厘米。
5.2、根外追肥:在8月中、下旬進行1-2次葉面追肥,來提高甜菜塊根產量和含糖率。每次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00克、硼砂20克、硫酸鋅10克兌水15公斤進行葉面噴霧。噴施時間一般在下午至傍晚進行,以利吸收。
6、灌溉:
甜菜生育期間一般灌水4-6次,生育期間灌水應掌握前促、後控的原則。在植株不缺水的情況下,頭水宜適當晚灌,以利根系下扎。塔額盆地一般在6月中下旬灌頭水,頭水必須灌勻、灌透,促使全田植株生長整齊一致。7-8月間,每隔15-20天灌水一次。從9月份開始,應適當灌水並嚴格控制灌量,以利塊根積累糖分,提高塊根含糖率。最後一次灌水宜在收獲前半個月結束,灌水量宜小,以實現甜菜高產、高糖和便於收獲。
7、病蟲害防治:
加強病害預測預報,當病情指數、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時及時噴葯防治,以保證作物和環境安全。
8、收獲:
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份收獲。若天氣情況許可,以10月中旬收獲為佳。採用機械起拔,人工切削。做到隨起、隨削、隨運。 中國有機農業網
『貳』 紅梗葉甜菜的栽培種植
為二年生草本植物。喜冷涼濕潤氣候條件,耐寒、也較耐熱,種子在4~5℃時便可發芽,22~25℃時發芽良好,葉簇在日均溫14~16℃時生長良好。屬低溫長日照作物。要求土壤有充足的水分供應,但怕澇,適宜在中性或弱鹼性、肥沃、疏鬆、通氣性好的土壤中種植。
紅梗葉甜菜分為春秋兩季栽培,以秋季栽培為主。在長江流域,從8月上旬至10月均可播種,早播的當年可以採收,晚播的以春季採收為主。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以採收幼苗為主。此外,夏季也可於6月播種,但由於氣溫高,應採用遮陽網栽培,8~9月上市。一般品種播種適期為10~11月。
『叄』 甜菜的栽培技術
豐產、高糖分和抗逆性是甜菜育種的主要目標。中國已選育出豐產類型、 標准和標准偏高糖類型,高糖類型和抗病類型等優良品種40多個。主要的方法是選擇育種。其次是雜交育種。在雜種優勢利用方面,瑞典、聯邦德國、波蘭、法國等在70年代均採用二倍體親本與四倍體親本甜菜雜交獲得多倍體(3n=27)雜交種子,其在生產上的播種面積約占播種總面積的90%以上;美洲國家則多利用自交系雜種。中國對歐、美這兩種育種法均有採用。
中國實行超級原種、原種和生產用種三級良種繁育制。東北、華北、西北地區由於冬季氣候寒冷,多將培育的春播和夏播母根在秋收後置入窖內貯藏,翌年春季土地解凍後移栽田間采種。在黃淮流域土地凍層在30厘米以內地區,則當年播種培育的母根多在田間原地越冬,翌春采種。 春播區在東北、華北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為壟作區;內蒙古中、西部和西北地區(甘肅、新疆)為平作區。前作為麥、玉米或豆類,冬季休閑。為了保證全苗、壯苗,取得甜菜的豐產和高糖分,種球標准要求達到直徑2.5毫米以上,千粒種球重20克以上,純潔率98%以上,發芽率不低於75%。一般在4月上中旬,土壤5厘米深處的日平均溫度達到5℃以上時播種,北部產區的播種期不能晚於 5月上旬。種子發芽需要吸收種球本身重量120~160%的水分,如土壤濕度小於60%時就影響發芽,故有灌溉條件地區多進行秋冬灌溉或早春灌溉;無灌溉條件地區應適期搶墒播種或澆水播種。黃淮流域一年二熟制地區實行夏播,可避過褐斑病等為害。在終霜期較晚、春季風大地區,幼苗出土後,宜採取防霜和防風措施。一年二熟夏播區以及有灌溉條件的華北西部和西北甜菜區,採用紙筒育苗移栽,對鹽鹼地和春旱條件下的甜菜保苗有良好作用,塊根單產和含糖率也可高於直播。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有利於獲得早苗、全苗和壯苗,促使塊根提前達到工藝成熟。條播時每米出苗50株以上,穴播每穴出苗20株以上。出苗後要及時疏苗、定苗。
東北壟作地區定苗密度一般為每畝4000~6000株,華北、西北和夏播產區,大部分採用畦作,行距較窄,定苗密度一般為每畝5000~7000株。甜菜生長需要多種營養元素。每生產一噸甜菜塊根約需吸取氮4.5千克,五氧化二磷1.5千克,氧化鉀5.5千克。春播甜菜一般從7月上旬開始大量吸收營養物質,8月中旬至9月上旬吸收的營養量約占總吸收量的90%。夏播甜菜以 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為吸收營養高峰期。施肥以底肥為主,促進苗期發育;後期追肥,防止早衰。生長後期還須注意保護植株功能葉片,減少糖分損失。 主要病害有立枯病、褐斑病、白粉病、黃化毒病、蛇眼病和根腐病等。以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換茬、兼用葯劑方法防治為主。主要害蟲有甜菜象、蒙古土象、大黑金龜子、甘藍夜蛾和地老虎等。做好預測預報和及時施葯防治,可以減輕為害。
甜菜立枯病病症及防治:
病菌從根下部侵染,表面產生凹陷病斑,有褐色菌絲,並形成菌核。病組織呈褐色腐爛。甜菜生長早期遇低溫(13-14℃)容易發病,隨氣溫上升病情發展,22℃為最適發病溫度。
立枯病是土壤和種子菌所致,以土壤帶菌為主,防治上經濟有效的措施應以葯劑處理種子為主,並採取相應的農業技術措施,才能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1.葯劑處理種子 用種子重量0.8%的福美雙、敵克松、惡霉靈(土菌消)等拌種(即50千克甜菜種子用400克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防治效果良好。若用種子重量0.8%的50%福美雙與70%土菌消混劑(1:1)拌種,則防效更佳。2.合理輪作 選地選茬一般要安排禾本科作物如小麥、玉米等,盡量不用菜茬、豆茬作前茬。實行4年以上的輪作,禁止重茬、迎茬。3.作好整地保墒工作 在小麥、玉米收獲期,應及時進行伏翻或秋翻地,精細整地,保持土壤墒情,創造良好的土壤結構。4.增施磷肥作種肥 甜菜是需磷素作物,播種時增施磷肥,能促進幼苗生長茁壯,增強抗病力。5.掌握播種時期和播種深度 應因地制宜時播種,掌握適宜的播種深度,不宜播得過深,促進幼苗出土快,養活病原菌侵染機會。6.及時鬆土,破除土壤板結層 甜菜幼苗出土後及時鬆土,破除板結層,特別是降雨後鬆土,能保持土壤疏鬆,增強土壤透水透氣性,提高地溫,促進幼苗生長健旺,也可減輕立枯病的發生。 甜菜是二年生作物,第一年只是營養生長階段,不能開花結實,所以達不到植物學上的成熟,只能根據它營養生長後期植株的生物學特性來確定其生物學成熟期。甜菜生物學成熟的特徵是:多數老葉變黃並枯萎;葉叢疏散,葉子斜立或匍匐;葉柄用嘴嚼有明顯甜味,而鹹味變淡;塊根增長緩慢並趨於停止,質地變脆,含糖達到最高水平,純度達85% 左右。整個地塊有80%以上植株具有以上特徵時即可收獲。
甜菜糖廠往往在甜菜生物學成熟期之前的工藝成熟期就開始收獲甜菜。甜菜工藝成熟期的主要標志是:塊根重和含糖均達到製糖標准要求,塊根中非糖成分含量低,純度達到80%以上。其外部形態是大部分葉由深綠色變成淺綠色,老葉變黃、少部分枯萎;葉姿態大多斜立,部分匍匐。
不同種植地區或同一地區的不同地塊,由於氣候、土壤、品種、栽培技術等條件的不同,甜菜的成熟期也不盡一致。無霜期長的地區,成熟期晚於崗地或沙壤土地塊;甜菜生長後期多雨、高溫年份成熟期拖後;而乾旱、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年份,成熟期提前。相同的外部條件下,豐產型品種的成熟期晚於高糖型品種。根據每塊地甜菜的具體情況,合理地確定收獲期,安排收獲順序,可以獲得較高的產糖量。因為收獲的早晚,不僅關繫到塊根產量,更重要的是關繫到塊根的含糖量及雜質含量。試驗結果表明,在正常條件下,甜菜糖分積累期每10天可增加含糖1~1.5度。因此,收獲過早不僅產量低,塊根含糖也低,而且非糖物質多、品質差。相反,收獲過晚,甜菜易受凍害,造成轉化糖含量增加,降低蔗糖產糖率,而且塊根不耐保藏。同時,收獲太晚還影響秋耕整地及秋冬灌,不利後茬作物的生長。據中國農科院甜菜研究所的研究結果,甜菜的適宜收獲期應從秋季平均日最低氣溫達到甜菜生長臨界溫度(5度)時開始,在「枯霜」來臨前結束。東北種植區甜菜適宜收獲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華北地區為10月中旬;西北地區為10月中、下旬。當然,各地具體的收獲時間還應根據當年甜菜生長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除少數有條件的國營農場採用機械挖掘外,一般都採用畜力收獲或手工挖掘。即用畜力牽引的鏟鏜犁或翻地犁將甜菜壟行鏜15~18厘米。為防止鏜偏壟,可將鏟鏜犁的前輪卸下,安裝兩個運輸輪,輪距等於壟寬。鏜時兩輪走在壟溝內,可保證犁平穩前進。
機械收獲甜菜,主要採用拖拉機牽引摘掉犁壁的四鏵犁或五鏵犁進行挖掘。犁鏟入土深度20~22厘米。中國農科院甜菜研究所設計製造的農甜1GZ-2型耕作機非常適合挖掘甜菜。該機用小四輪拖拉機牽引,每次挖松甜菜兩壟,尾根被切斷,塊根原位松動,不失水,可防止甜菜塊根受凍,滿足隨起、隨集堆、隨切削的作業要求;同時,可提前挖松,塊根帶土少,方便切削。該機作業效率為4畝/小時。
甜菜挖掘、撿拾和集堆應連續作業,以免塊根長時間風吹日曬,失水萎蔫或受凍害,降低品質。甜菜集堆時,應先抖落塊根上的泥土,根朝里、葉朝外,碼成圓堆或長形堆,防止塊根大量失水或受凍害。
『肆』 甜菜根的栽培技術
摘 要:由於在生產栽培上存在一些問題,我省一些地區的甜菜產量一直較低,也直接影響到甜菜種植戶的經濟收益。對此,本文就甜菜種植中的主要環節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供參考。
關鍵詞:甜菜種植;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甜菜,又稱菾菜,也被稱作莙薘菜。藜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為肉質塊根,含糖質。甜菜的塊根是製糖的主要原料,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飼料,是我國主要糖料作物之一。
1 選地與整地
1.1 選地 優質地塊是保證甜菜高產的基礎和前提。所以說,甜菜種植一定要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整、排水良好,而且最好是四年以上沒有種過甜菜的小麥、玉米、馬鈴薯、瓜菜等茬口,以避免重迎茬。選地時要避開排水不暢的低窪地、易旱地和地下害蟲與根腐病較嚴重的地塊。另外,四年內施用過綠黃龍、豆黃龍、普施特等除草劑的地塊禁止種植甜菜,不然,會對甜菜產生很大的葯害。
1.2 整地 甜菜是深根作物,因此,整地時要深松淺翻,達到上實下暄。最好選擇秋整地,而且是連續作業,及時鎮壓,保住墒情。深松應達到35 cm,打破犁底層,使得土層松軟,避免有夾干層和大的土塊。
2 良種選擇及處理
應選擇優質、高產、抗逆性強、含糖量高的品種。播種前需要曬種2 ~ 3 d,以提高發芽率。在葯劑處理時
『伍』 怎樣確定甜菜的播種密度
合理密植是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施肥、灌水等情況,確定最適宜的種植密度。同時要結合當地的耕作栽培制度、灌溉方法、機械化程度等因素確定甜菜的株距和行距的合理配置方式,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使每株甜菜均能充分利用空間與地力,協調生長,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從而獲得理想的塊根產量及含糖率。黑龍江產區春季氣溫回升慢,積溫不足,因此多實行壟作,由於紙筒育苗面積較大,建議壟距為60~70厘米,株距18~20厘米;條件適宜的種植區應向小壟平作發展,可採用壟距50厘米,株距18~20厘米;不適合小壟平作的種植區可採用大壟雙行,壟距100~110厘米,株距18~20厘米。
採用以上配置方式,在黑龍江產區甜菜種植密度可達到5000~6000株/畝。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和新疆種植區已形成了小壟平作的種植模式,種植密度已達到6000株/畝以上的合理株數。
『陸』 甜菜的種植怎麼施肥
要掌握甜菜怎麼施肥,就需要了解甜菜的需肥特點、各生育期的需肥規律、合理施肥要求、施肥方法這四項。
以上就是甜菜的需肥特點、個生長期的需肥規律、甜菜的合理施肥要求、甜菜的施肥方法,希望能夠對你的甜菜種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