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材加工中的鐮刀彎是什麼意思
鐮刀彎: 鋼板(或鋼帶)的長度方向在水平面上向一邊彎曲
㈡ 怎樣測試鋼板的鐮刀彎
放一根很直的角鐵或者您認為很直的物體在要測試的鋼板上,如果有間隙就測量該鋼板與角鐵之間的距離!不同的厚度的鋼板的鐮刀彎值是不一樣的
㈢ 鐮刀彎的產生原因
(1)、板坯有鐮刀彎或嚴重的厚度不均。
(2)、粗軋、精軋輥磨損不均,輥縫出現楔形。
(3)、軋件兩側溫度不均或加熱溫度不均。
(4)、軋機調整不良,兩邊壓下量不一致。
(5)、立輥的中心線有偏差。
(6)、軋輥發生軸向串動或兩側軸承磨損不均。
(7)、側導板開口度過大,軋件跑偏或軋件對中不好。
㈣ 鋼板測寬儀能檢測出鐮刀彎嗎
在線測寬系統利用圖像法進行在線檢測,測量方法採用工業相機和線形激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測量時線形激光照射鋼板表面,再利用2台工業相機拍攝激光束照射部位的圖像,2台工業相機的視野在輥道中心線處對接。工業相機的鏡頭內設置只能透過激光波長的濾光鏡片,即可得到如圖所示的圖像。圖中的白色粗線為線形激光照射鋼帶所形成的亮帶。圖像處理時取這條亮帶的端點為鋼板寬度的邊界,通過亮帶在2個相機視野中占據的像素數量即可計算出鋼板的在2個相機中的寬度尺寸A和B,A和B相加即為鋼板的寬度W。
在線測寬系統利用圖像法進行在線檢測,測量方法採用工業相機和線形激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測量時線形激光照射鋼板表面,再利用2台工業相機拍攝激光束照射部位的圖像,2台工業相機的視野在輥道中心線處對接。工業相機的鏡頭內設置只能透過激光波長的濾光鏡片,即可得到如圖所示的圖像。圖中的白色粗線為線形激光照射鋼帶所形成的亮帶。圖像處理時取這條亮帶的端點為鋼板寬度的邊界,通過亮帶在2個相機視野中占據的像素數量即可計算出鋼板的在2個相機中的寬度尺寸A和B,A和B相加即為鋼板的寬度W。
在安裝時2台相機的視野在輥道中心線相接,鋼板中心線偏離輥道中心線的距離即為:C=(A-B)/2。另外,通過A、B值的連續變化可檢測鋼板邊緣的鐮刀彎情況。
㈤ 熱軋頭尾10米鐮刀彎原因
影響板形的因素很多,如溫度、軋制力、彎輥力、帶鋼長度等,控制不好或控制方法不好易產生板形缺陷。常見的板形缺陷有鐮刀彎、浪形和瓢曲。
鐮刀彎:
鐮刀彎是指鋼板和鋼帶的側邊與連接測量部分兩端點的直線之間的最大距離,即帶鋼一側的邊緣與直線的偏離。它在產品呈凹形的一邊測量。鐮刀彎的對策和改進措施有: 提高計算機模型設定精度、提高軋輥製造和磨削精度、採用壓下率分配的平衡方式、改善帶鋼溫度狀況、調整機架窗口各襯板和軋輥各軸承座襯板、使用跑偏控制技術和跑偏檢測裝置等。
㈥ 鋼板質量檢測標准
標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冷軋鋼板和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GB/T708-2006)(代替GB/T708-1988)》。
適用范圍主要為冷軋鋼帶及其剪切產品,單張冷軋的鋼板亦可參照執行;對分類和代號重新進行了規定;取消了原標准中表l對鋼板尺寸的規定,增加了鋼板和鋼帶的推薦公稱厚度。
在厚度允許偏差和不平度中增加了按規定的最小屈服強度分檔;對厚度允許偏差、寬度允許偏差、長度允許偏差、不平度、切斜和鐮刀彎重新進行了規定;改變了邊緣狀態、尺寸精度、不平度的表示方法。
(6)單軋鋼板鐮刀彎的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鋼板質量標准要求規定:
1、鋼材的濕法分析主要檢測項目:C、S、P、Mn、Si、Cr、Ni、Cu、Mo、V、Ti、Al、Mg、Nb、B、Ceq和Pcm。
2、鋼材的光譜分析中碳素鋼和中低合金鋼:C、S、P、Mn、Si、Cr、Ni、Cu、Mo、V、Ti、Al、W、Nb、B;不銹鋼:C、S、P、Mn、Si、Cr、Ni、Cu、Mo、Ti、Al、W。
3、當鋼結構處在有腐蝕介質環境或外露且設計有要求時,應進行塗層附著力測試。在檢測處范圍內,當塗層完整程度達到70%以上時,塗層附著力達到合格質量標準的要求。
㈦ 請問:GB/T 709-2006鋼板和鋼帶的厚度正負偏差。有朋友知道請回。急!急!急!
按厚度偏差種類分 N類偏差:正偏差和負偏差相等; A類偏差:按公稱厚度規定負偏差; B類偏差:固定負偏差為0.3 mm; C類偏差:固定負偏差為零,按公稱厚度規定正偏差。 尺寸 5.1 鋼板和鋼帶的尺寸范圍 單軋鋼板公稱厚度 3 mm~400 mm。 單軋鋼板公稱寬度 600 mm~4800 mm; 鋼板公稱長度 2000 mm~20000 mm; 鋼帶(包括連軋鋼板)公稱厚度 0.8 mm~25.4 mm; 鋼帶(包括連軋鋼板)公稱寬度 600 mm~2200 mm; 縱切鋼帶公稱寬度 120 mm~900 mm。 5.2 鋼板和鋼帶推薦的公稱尺寸 5.2.1 單軋鋼板的公稱厚度在5.1所規定范圍內,厚度小於30 mm的鋼板按0.5 mm倍數的任何尺寸;厚度不小於30 mm的鋼板按1 mm倍數的任何尺寸。 5.2.2 單軋鋼板的公稱寬度在5.1所規定范圍內,按10 mm或50 mm倍數的任何尺寸。 5.2.3 鋼帶(包括連軋鋼板)的公稱厚度在5.1所規定范圍內,按0.1 mm倍數的任何尺寸。 5.2.4 鋼帶(包括連軋鋼板)的公稱寬度在5.1所規定范圍內,按10 mm倍數的任何尺寸。 5.2.5 鋼板的長度在5.1規定范圍內,按50 mm或100 mm倍數的任何尺寸。 5.2.6 根據需方要求,經供需雙方協議,可以供應推薦公稱尺寸以外的其他尺寸的鋼板和鋼帶。 6 尺寸允許偏差 對不切頭尾的不切邊鋼帶檢查厚度、寬度時,兩端不考核的總長度L為: L(m) = 90/公稱厚度(mm) 但兩端最大總長度不得大於20 m。 6.1 厚度允許偏差 6.1.1 單軋鋼板厚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N類)的規定。 6.1.2 根據需方要求,並在合同中註明偏差類別,可以供應公差值與表1規定公差值相等的其他偏差類別的單軋鋼板,如表2~表4規定的A類、B類和C類偏差;也可以供應公差值與表1規定公差值相等的限制正偏差的單軋鋼板,正負偏差由供需雙方協商規定。 6.1.3 鋼帶(包括連軋鋼板)的厚度偏差應符合表5的規定。需方要求按較高厚度精度供貨時應在合同中註明,未註明的按普通精度供貨。根據需方要求,可以在表5規定的公差范圍內調整鋼帶的正負偏差。 6.2 寬度允許偏差 6.2.1 切邊單軋鋼板的寬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的規定。 6.2.2 不切邊單軋鋼板的寬度允許偏差由供需雙方協商。 6.2.3 不切邊鋼帶(包括連軋鋼板)的寬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的規定。 6.2.4 切邊鋼帶(包括連軋鋼板)的寬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8的規定。經供需雙方協議,可以供應較高寬度精度的鋼帶。 6.2.5 縱切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9的規定。 6.3 長度允許偏差 6.3.1 單軋鋼板長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0的規定。 6.3.2 連軋鋼板長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1的規定。 7 外形 7.1 不平度 7.1.1 單軋鋼板按下列兩類鋼,分別規定鋼板不平度。 鋼類L:規定的最低屈服強度值≤460 MPa,未經淬火或淬火加回火處理的鋼板: 鋼類H:規定的最低屈服強度值>460 MPa~700 MPa,以及所有淬火或淬火加回火的鋼板。 7.1.1.1 單軋鋼板的不平度按表12的規定。 7.1.1.2 如測量時直尺(線)與鋼板接觸點之間距離小於1000 mm,則不平度最大允許值應符合以下要求:對鋼類L,為接觸點間距離(300 mm~1000 mm)的1%;對鋼類H,為接觸點間距離(300 mm~1000 mm)的1.5%。但兩者均不得超過表12的規定。 7.1.2 連軋鋼板的不平度按表13的規定。 7.1.3 如用戶對鋼帶的不平度有要求,在用戶開卷設備能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供需雙方可以協商規定,並在合同中註明。 7.2 鐮刀彎及切斜(脫方) 鋼板的鐮刀彎及切斜應受限制,應保證鋼板訂貨尺寸的矩形。 7.2.1 鐮刀彎 7.2.1.1 單軋鋼板的鐮刀彎應不大於實際長度的0.2%。 7.2.1.2 鋼帶(包括縱切鋼帶)和連軋鋼板的鐮刀彎按表14的規定。對不切頭尾的不切邊鋼帶檢查鐮刀彎時,兩端不考核的總長度按第6章檢查不切頭尾的不切邊鋼帶的厚度、寬度兩端不考核總長的規定。 7.2.2 切斜 鋼板的切斜應不大於實際寬度的1%。 7.3 塔形 7.3.1 鋼帶應牢固地成卷。鋼帶卷的一側塔形高度不得超過表15的規定。 8 尺寸測量 8.1 厚度 切邊鋼帶(包括連軋鋼板)在距縱邊不小於25 mm處測量;不切邊鋼帶(包括連軋鋼板)在距縱邊不小於40 mm處測量。切邊單軋鋼板在距邊部(縱邊和橫邊)不小於25 mm處測量;不切邊單軋鋼板的測量部位由供需雙方協議。 8.2 寬度 寬度應在垂直於鋼板或鋼帶中心線的方位測量。 8.3 長度 鋼板內最大矩形的長度。 8.4 不平度 將鋼板自由地放在平面上,除鋼板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壓力。 用一根長度為1000 mm或2000 mm的直尺,在距單軋鋼板縱邊至少25mm和距橫邊至少為200 mm區域內的任何方向,測量鋼板上表面與直尺之間的最大距離(如圖1所示)。 測量連軋鋼板下表面與平面之間的最大距離(如圖2所示)。 8.5 鐮刀彎 鋼板或鋼帶的凹形側邊與連接測量部分兩端點直線之間的最大距離(如圖3所示)。 8.6 切斜 鋼板的橫邊在縱邊上的垂直投影(如圖4所示)。 9 重量 鋼板按理論或實際重量交貨,鋼帶按實際重量交貨。 9.1 鋼板按理論重量交貨時,理論計重採用公稱尺寸,碳鋼密度為7.85g/cm3,其他鋼種按相應標准規定。 9.2 當鋼板的厚度允許偏差為限定負偏差或正偏差時,理論計重所採用的厚度為允許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平均值。 9.3 鋼板理論計重的計算方法按表16的規定。 9.4 數值修約方法 數值修約方法按GB/T 8170的規定。
㈧ 帶鋼鐮刀彎、邊浪校平機能校平嗎
不可能的,因為你說的那些都是熱軋過程中的質量問題
㈨ 帶鋼三點差多少為標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11
㈩ 熱軋鋼板的公差標准
標准編號:GB/T 709-2006
標准名稱:熱軋鋼板和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標准狀態:現行
實施日期:2007-2-1
頒布部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內容簡介:本標准規定了熱軋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技術條件。本標准適用於軋制寬度不小於600mm的單張軋制、鋼帶及其剪切鋼板和縱切鋼帶。
標准編號:GB 11251-1989
標准名稱:合金結構鋼熱軋厚鋼板
標准狀態:現行
實施日期:1990-1-1
頒布部門:國家技術監督局
內容簡介:本標准規定了合金結構鋼熱軋厚鋼板的尺寸外形、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等。本標准適用於厚度大於4~30mm的合金結構鋼熱軋鋼板。
鋼板和鋼帶的厚度允許偏差 公稱厚度(mm) 厚度公差(mm) 切片後寬度方向厚度偏差(mm) 切片後軋制方向厚度偏差(mm) >1.5-2.6 ±0.10 ≤0.05 ≤0.05 >2.6-3.0 ±0.12 ≤0.05 ≤0.05 >3.0-4.0 -0.17~+0.12 ≤0.05 ≤0.05 1.3 鋼板的不平度不得大於12mm。不平度測量單位長度為1000mm.1.4 鋼板和鋼帶的鐮刀彎每2米不得大於4mm。1.5 鋼板和鋼帶的寬度公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寬度允許偏差(mm) 厚度范圍(mm) >2.0-2.8 >2.8-3.5 切邊 0~+3 0~+5 不切邊 +20(目標值+10) 1.6 鋼卷頭尾溢出邊應不大於40mm,中部溢出邊、塔形高度應不大於30mm.1.7 每卷鋼卷重量應為5-25噸。
詳細標准數據對照表 表4.1熱軋鋼帶的尺寸規格 鋼帶公稱厚度/mm 1.2,1.4,1.5,1.8,2.0,2.5,2.8,3.0,3.2,3.5,3.8,4.0,4.5,5.0,5.5,6.0,6.5,7.0,8.0,10.0,11.0,13.0,14.0,15.0,16.0,18.0,19.0,20.0,22.0.25.0 鋼帶公稱寬度/mm 600,650,700,800,850,900,1000,1050,1100,1150,1200,1250,1300,1350
,1400,1450,1500,1550,1600,1700,1800,1900 表4.2熱軋鋼板的理論質量 厚度/mm 理論質量/(kg/m²) 厚度/mm 理論質量/(kg/m²) 厚度/mm 理論質量/(kg/m²) 0.35 2.748 6 47.10 48 376.80 0.50 3.925 7 54.95 50 392.50 0.55 4.318 8 62.80 52 408.20 0.60 4.710 9 70.65 55 431.75 0.65 5.103 10 78.50 60 471.00 0.70 5.495 11 86.35 65 510.25 0.75 5.888 12 94.20 70 549.50 0.80 6.280 13 102.05 75 588.75 0.90 7.065 14 109.90 80 628.00 1.0 7.850 15 117.75 85 667.25 1.2 9.420 16 125.60 90 706.50 1.3 10.205 17 133.45 95 745.75 1.4 10.990 18 141.30 100 785.oo 1.5 11.775 19 149.15 105 824.25 1.6 12.560 20 157.00 110 863.50 1.8 14.130 21 164.85 120 942.00 2.0 15.700 22 172.70 125 981.25 2.2 17.270 25 196.25 130 1020.50 2.5 19.625 26 204.10 140 1099.00 2.8 21.980 28 219.80 150 1177.50 3.0 23.550 30 235.50 160 1256.00 3.2 25.120 32 251.20 165 1295.25 3.5 27.475 34 266.90 170 1334.50 3.8 29.830 36 282.60 180 1413.00 3.9 30.615 38 298.80 185 1452.25 4.0 31.400 40 314.00 190 1491.50 4.5 35.325 42 329.70 195 1530.75 5 39.25 45 353.25 200 1570.00 表4.3切邊鋼板的寬度允許偏差 公稱厚度/mm ≤4 >4~16 >16~60 >60 寬度/mm ≤800 >800 ≤1500 >1500 所有寬度 所有寬度 寬度允許偏差/mm +6 +10 +10 +15 +30 +35 表4.4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 切邊鋼帶 不切邊鋼帶 鋼帶寬度/mm 寬度允許偏差/mm 鋼帶寬度/mm 寬度允許偏差/mm 680~1000 +5 ≤1000 +20 >1000 +10 >1800 +30 表4.5縱剪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 公稱寬度/mm 在下列厚度時的寬度允許偏差/mm ≤4.0 >4.0~6.0 >6.0~8.0 >8.0 ≤160 ±0.5 ±0.8 ±1.0 ±1.2 >160~250 ±0.5 ±1.0 ±1.2 土1.4 >250~600 ±1.0 ±1.0 ±1.2 ±1.4 表4.6熱軋鋼板的長度允許偏差 公稱厚度/mm ≤4 >4~16 >16~60 >60 鋼板長度/mm ≤1500 >1500 ≤2000 >2000
~6000 >6000 ≤2000 >2000
~6000 >6000 所有長度 長度允許偏差/mm +10 +15 +10 +25 +30 +15 +30 +40 +50 表4.7熱軋鋼板和鋼帶的外形 鋼板的平面度 鋼帶的鐮刀彎 公稱厚度/mm ≤1.5 >1.5~4 >4~10 >10~25 >25 每m不得大於3mm 平面度/(mm/m) 15 12 10 8 7 註:表中規定的平面度只適用於屈服點下限值不超過460MPa的鋼板,屈服點超過的以及進行調質的鋼板,其平面度最大值為表內規定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