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三醯甘油的測量方法

三醯甘油的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7 18:24:53

A. 甘油三酯的測定方法

血清甘油三酯/三醯甘油(TG)是一項重要的臨床血脂常規測定指標,特別是隨著對其致動脈粥樣硬化(AS)作用研究的深入,TG作為冠心病的一項獨立的危險因素日益受到重視。但是血清TG測定及其臨床應用尚存在很多問題,如生物學變異、游離甘油對測定的影響、測定的標准化系統不完善等等。本文僅對TG的生物化學、測定方法與標准化、臨床意義等方面的近況作一簡述。 血清TG測定方法一般可分為化學法、酶法和色譜法3大類。早期測定方法是以總脂質與膽固醇和磷脂之差估算。化學法用有機溶劑抽提標本中的TG,去除抽提液中磷脂等干擾物後,用鹼水解(皂化)TG,以過碘酸氧化甘油生成甲醛,然後用顯色反應測甲醛。比較准確的是二氯甲烷-硅酸-變色酸法(Van Handel-Caslson法),此法抽提完全、能去除磷脂及甘油干擾、變色酸顯色靈敏度高、顯色穩定,至今還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內部參考方法。但因操作步驟繁多、技術要求高而不適於常規工作應用。核素稀釋/氣相色譜/質譜技術(ID/GC/MS)主要用作參考系統中決定性方法的建立及參考物質的制備與定值,此法費用昂貴,樣品處理復雜,難以推廣應用。
所有的臨床實驗室都用酶法檢測血清TG水平,雖然方法各異,但一般都包括3個基本步驟[3,5~7]:用最合適的LPL水解TG生成甘油和FFA;接著是轉化,該步驟一般只用一種酶,例如甘油激酶,將甘油磷酸化以進行下一步反應,或者生成中間待測物;最後是有色染料(常為醌亞胺等)或者紫外吸收物質的形成,再通過分光光度法計算相應的TG濃度。如脂蛋白脂肪酶-甘油磷酸氧化酶- 過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GPO-PAP 法)等。此法具有簡便快速、微量、精密度高的優點,且特異性強,易於達到終點,線性范圍寬。用一步法測定的是血清總甘油酯(定義為TG和FG及少量甘油二酯、甘油一酯之和,習慣統稱為TG)。為了消除FG的干擾,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曾推薦GPO-PAP 法的兩步酶法作為血清TG常規測定方法[7],該法不增加試劑成本和工作量,適合自動化分析,由於試劑分成兩部分加入,對正確設置分析測定參數有較高要求。對此法能否去凈游離甘油方面有人提出質疑。針對這一情況,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在《關於臨床血脂測定的建議》文件中建議酶法如GPO-PAP 法作為臨床實驗室測定血清TG的常規方法。普通臨床常規實驗室可採用一步GPO-PAP法,有條件的實驗室(如三級以上醫院)應考慮開展游離甘油的測定。
血清FG對TG測定結果的影響一直是臨床十分關注的問題。國外資料顯示,正常人體血清FG含量為0.06~0.22mmol/L,約占總TG的6%~14%[3]。國內的研究結果與此相近,中國正常人血清FG 水平平均約為0.08mmol/L(0.02~ 0.33mmol/L),約占總TG7.19%(0.81% ~21.64%)。雖然臨床標本中FG顯著升高者很少見,但有些異常或病理情況下如應激反應(腎上腺素激活LPL促進體內脂肪水解),劇烈運動,服用含甘油的葯物如硝酸甘油,靜脈輸入含甘油的營養液,肝素治療,某些嚴重的糖尿病、肝病與腎病,取血器材或試管塞上帶有甘油等時,可見血清FG顯著升高,並給臨床決策帶來誤導[3]。因此,可採取測定「真」TG的方法減少其影響:一種是同時測定總甘油和FG,兩個結果的差值反應了真TG濃度(外空白法),另一種是用上文所述的兩步酶法直接測定TG(內空白法)。前者國內外應用較少,後者國外(如日本)使用較多,已有許多臨床實驗室開展。
對於FG空白的設置建議採取如下措施:
⑴臨床實驗室應備有可以做FG空白的檢測系統,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做FG空白;
⑵TG報告單中應標明是否為FG空白結果,實驗室應告知臨床醫生FG空白的意義;
⑶臨床及基礎研究、參加CDC脂質標准化計劃的實驗室都要做FG空白;
⑷住院病人中內源性甘油過高群體的標本都應做FG空白;
⑸體檢及門診患者可以不做FG空白,但糖尿病或其他特殊門診例外;
⑹FG>2.3mmol/L者最好做FG空白;
⑺對某些可疑情況,如TG高而血清不混濁應排除高FG的可能。
此外,一些物質如抗氧化物質(維生素C等)、黃疸、溶血、脂血等對酶法測定TG有干擾,可採用設置血清空白予以消除。
在應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臨床常規TG測定時,還要特別注意交叉污染和基質效應。最易對TG測定產生交叉污染的是總蛋白和鐵試劑,因其還原物質濃度可影響Trinder反應。如果接著TG測定直接膽紅素,也會因表面活性劑的導入產生誤差。鐵測定對TG的影響與亞鐵氰化鉀的量有關。此外,還要注意常規酶法測定TG對制備物的基質效應。Halani等用24份新鮮血清為對照,對5份CAP制備的凍干血清及9份CDC冰凍混合血清進行了評價。以3種商品TG酶試劑測定,以CDC參考方法為對比方法,校正游離甘油後,2種商品試劑對CAP及CDC血清均無基質效應,另一種商品試劑對4份CAP血清有基質效應。也有資料表明,各種質控血清中FG佔TG的12%~85%。我們的研究也發現,臨床使用的各種TG檢測試劑盒、不同的測定/校準系統、質控血清之間存在明顯的基質效應,因此對於不同方法/試劑的選擇,如選用兩步酶法試劑和質控物時要注意其反應的通用性與適用性。 TG測定的結果受取樣時個體生物學變異(CVb)和分析不精密度(CVa)的影響[3]。一般情況下,CVa相對較小(約為3%),而CVb占總變異的90%多[6]。即使嚴格按美國膽固醇教育計劃(NCEP)要求控制的個體,在2周內2次所測的TG結果差異百分比約為膽固醇的5倍,75%以上的個體在兩周內的變異大於10%。李健齋等[9]研究發現,中國人群血清TG個體間變異為28%,居所有血脂項目之首。國外資料表明,空腹2.5月的人群TG變異約25%,非空腹狀態的變異更大,日間約為6.3%~65%,月內為12.9%~34.8%,一年為12.9% ~39.9%,以上數據均為正常個體穩定飲食狀態的結果,某些病理狀態下的波動會更大。
為減少上述變異對TG測定的影響,NCEP建議受試者在兩月內分次測定,兩次間至少間隔一周,測定結果取均值。但當血脂水平遠離醫學決定水平時,則無需多次取樣。標本採集要求受檢者在前三周內不改變飲食習慣,采血前至少12h不進食,72h不飲酒。抽血後應盡快檢測,某些含有高活性LPL的標本,如用肝素治療的病人標本,TG常會過度水解。標本最好放在冰浴中,2h內分離血清。室溫放置1天TG下降達34%。Eberly等研究發現非空腹高TG血症的發生明顯多於空腹,而兩種狀態高TG血症所致冠心病的危險基本相同,因此測非空腹TG更有利於冠心病危險預測。
臨床上常見到肉眼脂血標本,這常與一些潛在的錯誤有關。其中之一是LPL水解TG時產生的「清除效應」。在用血清而非試劑作空白時,大顆粒TRL散射引起假性高基線吸收。隨著反應的進行,TG被水解,脂蛋白顆粒變小,濁度也減小,總的效應是在吸光度上升(產生NADH)的反應中,結果輕微偏低。這種誤差所佔比率較小,且只發生於高濃度TG標本中,其誤差通常是可接受的。另外,肉眼脂血標本特別是CM含量過高者,由於CM漂到樣品杯上層使標本成為多相。因此對於肉眼脂血標本,應充分混勻且盡快檢測。TG水解產生大量脂肪酸,特別是脂血標本,由於其濁度和產物的抑製作用,對分析也有影響。在反應的緩沖液中加入牛血清白蛋白或α-環式糊精可以避免上述情況。 美國的TG測定的參考系統較為完善,其推薦的決定性方法是由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NIST)建立的ID/GC/MS法,以13C3甘油三軟脂酸酯為內標,可測總甘油酯和「凈」TG,一級參考物質為NIST的SRM1595(三軟脂酸甘油酯);參考方法為CDC的二氯甲烷-硅酸-變色酸法,一直被用作美國CDC-NHLBI血脂標准化計劃中的參考方法,該法用Supelco的三油酸酯和NIST的三軟脂酸甘油酯標准物質SRM 1595的2:1混合物作標准,測定值不僅是TG,還包括(或部分包括)甘油二酯和甘油一酯。二級參考物質有NIST的SRM1951a、CAP RM026及CDC的多種冰凍血清。此法此參考方法步驟繁瑣,實驗室間進行方法學轉移比較困難,CDC擬對其進行改進,以期在膽固醇參考方法實驗室網路(CRMLN)建立一個結合提取、水解步驟的酶法作為「指定參考方法」。
國內陳文祥等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譜(HPLC)測定總甘油和游離甘油的方法,測定總甘油酯的相對不精密度小於2%,游離甘油小於4%,總甘油平均回收率100.0%,游離甘油99.7%,與ID/GC/MS法相對偏差不大於±2%。此法擬推薦為中國TG測定的參考方法。
血脂測定標准化並非要求統一測定方法,而是要求實驗室測定結果達到所制定的技術目標。對於TG測定,國內外要求不精密度(用CV表示)應不大於5%,不準確度(用偏差表示)應不大於±5%,總誤差應不大於15%。總誤差=偏差%+1.96CV(與參考血清的靶值比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衛生部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血脂實驗室已於2002年3月被接納CDC的CRMLN成員(全球共12家),在血脂測定的標准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國TG測定的參考系統正在建立之中。

B. 血清三醯甘油的含量測定怎樣操作

三醯甘油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儲能和供能,主要分布在皮下、腹腔大網膜、腸系膜、內臟周圍等脂肪組織中。在血清中,內源性三醯甘油主要以VLDL的形式運輸,外源性三醯甘油主要以CM的形式運輸。在正常成人空腹血脂中,三醯甘油的含量為0.11~1.69(均值為1.13)。血脂的含量受膳食、種族、性別、年齡、職業、運動狀況、生理狀態以及激素水平等多因素影響,波動范圍較大。例如:青年人血漿膽固醇水平低於老年人,某些疾病時,血脂含量有很大變化,如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血脂一般都明顯升高。因此,測定血脂的含量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用正庚烷-異丙醇聯合抽提血中的三醯甘油,再用KOH皂化抽提液,生成甘油,然後用過碘酸鈉氧化甘油,生成甲醛,最後甲醛與乙醯丙酮及氨縮合,生成帶黃色熒光的3,5
—二乙醯—1,4—雙氫二甲基吡啶。
你可以到生物幫上面詳細了解一下操作步驟,
http://www.bio.com/
生物問答

C. 什麼是三醯甘油正常指標是多少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縮寫TG)是3分子長鏈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甘油三酯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脂類,大部分組織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產物供給能量,同時肝臟、脂肪等組織還可以進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組織中貯存。理想的甘油三酯水平應低於1.70mmol/L,超過1.70mmol/L則需要改變生活方式,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高於2.26mmol則表示甘油三酯偏高,需要吃葯,以防病變。

D. 三脂醯甘油的具體性質

水解和皂化
① 水解:三醯甘油在酶、酸的作用下可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
② 皂化:如用鹼液水解三醯甘油,則生成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鹽(即肥皂),這種反應稱為皂化作用。【皂化反應】
皂化值:水解一克三醯甘油所需氫氧化鉀的毫克數,稱之為皂化值。皂化值愈大,表示三醯甘油中的脂肪酸的平均分子量愈小。
在腸內,鈣與游離脂肪酸結合可生成不溶性的脂肪酸鈣鹽。
2.氫化和碘化
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三脂醯甘油,其不飽和脂肪酸的雙鍵,可在催化劑存在下加氫(氫化)或直接碘化。
不飽和的液態三脂醯甘油(加棉子油)加氫成為飽和的固態三醯甘油,有利於運輸。用加碘的方法可以測定三醯甘仙中脂肪酸所含雙鍵的多寡。

3. 酸敗作用
若將三脂醯甘油久置於潮濕及悶熱的空氣中,可發生水解、氧化等反應。水解可產生某些有臭味的脂肪酸,如丁酸。在脂肪酸的雙鍵處氧化生成不穩定的過氧化物,經分解可生成醛。這些變化總稱為酸敗作用。天然油脂中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亦常因酸敗而被破壞。三脂醯甘油是由一分於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構成的酯。

E. 甘油三酯偏高的檢測方法

光照檢測
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是高血壓和心臟病的主要原因。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日前宣布,該所開發出一種新裝置,只需用近紅外光照射指尖幾秒鍾,就能檢測出血液里中性脂肪的濃度。
研究人員注意到,波長介於可見光和紅外線之間的近紅外光具有不容易被人體吸收的性質,因此通過向手指尖端照射近紅外光,然後分析透過手指的光,就能檢測血液內中性脂肪的濃度。
現有的近紅外光測試裝置靈敏度很低,為確保透過身體組織的光的強度,需要長時間照射,既不方便又有安全問題。新的分光裝置能在更廣范圍內收集很微弱的光,其靈敏度達到以前水平的1000倍,從而能進行快速准確的檢測。

F. 甘油三酯的檢測

因為每個醫院的標準是有那麼點差別的,他們的儀器是有誤差的
這也是必然的
不用擔心,只要在正常范圍內就好了

G. 甘油三酯低

你的低密度脂蛋白 3.24 偏高,屬於高脂血症。
血脂的檢查,常用的檢查項目一般包括以下幾類:
①總膽固醇(Tch或TC)和膽固醇酯(chE)測定。
②三醯甘油(TG)測定。
③脂蛋白組分和亞組分測定。又可再分為高密度脂蛋白(HDL,亦稱為高密度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亦稱為低密度膽固醇,LDL-C)和極低密度脂蛋白 (VLDL,亦稱為極低密度膽固醇,VLD-C)三類。
④磷脂(PL),主要是磷脂醯膽鹼、磷脂醯乙醇胺和神經磷脂等測定。
⑤非脂化脂肪酸(又稱游離脂肪酸,FFA)測定。
⑥微量的類固醇激素和脂溶性維生素測定。
⑦載脂蛋白測定。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
治療上主要是飲食控制。
1、限制高脂肪食品:嚴格選擇膽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製品、瘦肉、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可以減少腸內膽固醇的吸收。不過,不能片面強調限制高脂肪的攝入,因為一些必需脂肪酸的攝入對身體是有益的。適量的攝入含較多不飽和脂肪酸(控制飽和脂肪酸)的飲食是合理的。各種植物油類,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均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而動物油類,如豬油、羊油、牛油則主要含飽和脂肪酸。食物的膽固醇全部來自動物油食品,蛋黃、動物內臟、魚子和腦等,含膽固醇較高,應忌用或少用。
2、改變做菜方式:做菜少放油,盡量以蒸,煮,涼泮為主。少吃煎炸食品。
3、限制甜食:糖可在肝臟中轉化為內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漿中甘油三酯的濃度增高,所以應限制甜食的攝入。
4、減輕體重:對體重超過正常標準的人,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步減輕體重,以每月減重1~2公斤為宜。降體重時的飲食原則是低脂肪、低糖、足夠的蛋白質。
5、加強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體力活動不僅能增加熱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強機體代謝,提高體內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於甘油三酯的運輸和分解,從而降低血中的脂質。
6、戒煙,少飲酒:適量飲酒,可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明顯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因此,適量飲酒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下降。酗酒或長期飲酒,則可以刺激肝臟合成更多的內源性甘油三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增高引起高膽固醇血症。因此,中年人還是以不飲酒為好。嗜煙者冠心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是不吸煙者的2~6倍,且與每日吸煙支數呈正比。 7、避免過度緊張:情緒緊張、過度興奮,可以引起血中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凡有這種情況,可以應用小劑量的鎮靜劑(遵醫囑)。
8、葯物治療:通過上述方法仍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患者應加用葯物治療。葯物的選擇請在咨詢專業醫生之後,由醫生根據具體病因,病情做出選擇。

H. 三醯甘油

三醯甘油可看作是一分子甘油與三分子高級脂肪酸酯化所生成的酯。醫學上稱作甘油三酯,俗稱油脂。常溫下呈固態或半固態的油脂稱為脂肪(fat),如牛油、豬油;常溫下呈液態的油脂稱為油(oil),如豆油、花生油、菜子油

I. 甘油三酯的測定實驗中皂化目的是什麼

為了檢驗HPLC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確性 對標准甘油三酯進行分析 首先對標准甘油三酯進行皂化反應 使其形成游離脂肪酸後 再進行衍生化反應 生成苯乙醯甲酯 通過HPLC分析就 可以測出SPS中所有脂肪酸的組成 由表1可以看出。實驗值與理論值非常一致。兩次平行結果之間的標准誤差非常的低 重復性比較好 說明一分析技術可以用來檢測不同油脂中脂肪酸的總組成 如果所分析樣品是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混合物 需同時進行兩個衍生化反應 即 對樣品直接進行衍生化反應 可以測出混合物中游離脂肪酸組成 對樣品進行皂化 衍生化反應 所測結果減去游離脂肪酸值 就可以計算出甘油三酯的脂肪酸組成

J. 測定血清三醯甘油的參考方法是

正確答案:B
解析:考察三醯甘油的檢測方法,測定血清三醯甘油的參考方法是二氯甲烷/硅酸/變色酸法

閱讀全文

與三醯甘油的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44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68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81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25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13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8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96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32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37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6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02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94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93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78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600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8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91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81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6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