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常用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有

常用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有

发布时间:2022-05-17 16:48:48

如何检测体内是否存在抗体

用人们俗称的“两对半”检查, HBsAg (表面抗原),HBsAb (表面抗体),HBeAg (e抗原),HbeAb(e抗体) ,HbcAb (核心抗原)。这种检查方法较准确,误诊的机率很小,要是没记错的话HBsAg ,HbcAb ,HbeAb这三种指标都为阳性就是“大三阳”了,有较强的传染性,其他指标阳性有可能是“小三阳”或是有抗体,感染后又好了的标志。

㈡ 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哪些

1、抗核抗体检测

抗核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主要是IgG,其次是IgM和IgA,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ANA在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可呈阳性,正常老年人也可有低滴度的ANA。ANA检测在临床自身免疫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一个重要的筛查试验。

2、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是变性lgG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内。主要为lgM型,也有lgG、lgA、lgD和IgE型。

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指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胞浆成分发生反应的抗体。当中性粒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胞浆中的α-颗粒释放蛋白酶-3、髓过氧化物酶等物质,刺激机体而产生ANCA。

(2)常用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有扩展阅读

自身抗体的产生原因:

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存有完整的自身免疫耐受机制的维持,正常的免疫反应有保护性防御作用,即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反应。—旦自身耐受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则机体视自身组织、成分为“异物”,而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自身抗体。

正常人体血液中可以有低滴度的自身抗体,但不会发生疾病,但如果自身抗体的滴度超过某—水平,就可能对身体产生损伤,诱发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许多自身抗体,其中最重要的是抗核抗体。

㈢ 为什么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

双抗体夹心法适用于测定二价或二价以上的大分子抗原,但不适用于测定半抗原及小分子单价抗原,因其不能形成两位点夹心。那么,为什么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
1、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联结,形成固相抗体。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
2、加受检标本,保温反应。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 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物质。
3、加酶标抗体,保温反应。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结合。彻底洗涤未结合 的酶标抗体。此时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抗原的量相关。
4、 加底物显色。固相上的酶催化底物成为有色产物。

㈣ 抗原或抗体的体外检测方法有哪些

抗原抗体检测有凝集反映、沉淀反应、放免技术、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化学发光、生物亲和,固相免疫、免疫组化等技术

㈤ 免疫学检验常用技术有哪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技术:
1.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检测组织、细胞或血清 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的方法。由于荧光抗体具有安全、灵敏的特点,因此已 广泛应用在免疫荧光检测和流式细胞计数领域。根据荧光素标记的方式不同,可 分为直标荧光抗体和间标荧光抗体。间标荧光抗体中一抗并不直接连接荧光素, 而是先将一抗结合到蛋白,然后带有荧光素的二抗再结合至一抗。通过二抗的结 合,能将信号进行放大,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是随之带来 的高背景也降低了检测的特异性。近年来,随着荧光素和荧光检测技术的不断进 步,荧光检测的灵敏度已经接近同位素检测的水平,直接标记的荧光抗体逐渐取 代间接标记抗体。这些标记了荧光素的抗体直接结合至抗原,大大提高了检测的 特异性,使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荧光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免疫荧光技术 在传染病诊断上有广泛的用途,如在细菌、病毒、螺旋体感染的疾病,检查IgM 抗体,做为近期接触抗原的标志。利用单克隆荧光直接标记抗体鉴定淋巴细胞的 亚类。通过流式细胞仪,针对细胞表面不同抗原,可以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荧光 抗体,对同一细胞进行多标记染色。
2.放射免疫检测
放射免疫检测技术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检测技术,利用放射性同素标记抗 原(或抗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后,通过测定抗原抗体结合物的放射 性检测结果。放射性同位素具有pg 级的灵敏度,且利用反复曝光的方法可对痕 量物质进行定量检测。但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损伤也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酶联免疫检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将二抗标记上 酶,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催化底物的作用结合起来,根据酶作用底物后的 显色颜色变化来判断试验结果,其敏感度可达ng 水平。常见用于标记的酶有辣 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等。由于酶联免疫法无需特殊的仪器, 检测简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检测。常用的方法有间接法、夹心法以及BAS -ELISA。间接法是先将待测的蛋白抱被在孔板内,然后依次加入一抗、标记了 酶的二抗和底物显色,通过仪器(例如酶标仪)定量检测抗原。这种方法操作简 单但由于高背景而特异性较差。目前已逐渐被夹心法取代。夹心法利用二种一抗 对目标抗原进行捕获和固定,在确保灵敏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反应的特异性。近 年来,抗原的定量检测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在夹心法ELISA 的基础上, 开发了多抗原检测试剂盒,能同时检测微量液相样本中多个抗原含量。这项技术 的应用大大缩短了诊断的时间,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4.免疫金胶体技术
胶体金技术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到现在已日趋成熟,该方法是将二抗标记上 胶体金颗粒,利用抗原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最终将胶体金标记的二抗吸附于渗 滤膜上,此方法简单,快速,广泛应用于临床筛查。

㈥ 国家为什么要采取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抗原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根据抗原和抗体的不同性质和反应条件的不同,抗原抗体反应呈现不同的形式,颗粒抗原呈现凝集反应。可溶性抗原呈沉淀反应;与补体结合时,细菌抗原呈溶菌反应,而红细胞抗原呈溶血反应。毒素抗原显示中和反应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产生的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产生的凝集反应,抗原抗体结合激活的补体引起的细胞裂解反应,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引起的中和反应,免疫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

具体方法是:第一步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目的基因的蛋白质;第二步,免疫注射表达蛋白的动物,产生相应的抗体,并提取抗体(一抗);步骤3,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并进行凝胶电泳;第四步,将凝胶中的蛋白质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第五步,将抗体(一抗)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蛋白杂交,然后抗体(一抗)会与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因为这种抗原抗体结合不出现条带,所以加入了一种叫做二抗的抗体,它可以和一抗结合,二抗有一个特殊的标记。如果目标基因表达蛋白质,结果为阳性。

㈦ 指出ELISA有哪几种常用方法各种方法在操作上有什么异同

㈧ ELISA技术中,最常用来检测抗原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A
解析:ELISA技术中,最常用来检测抗原的方法是双抗体夹心法

㈨ 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方法都有什么具体一点点

国内最常使用的测定表面抗原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其次是放射免疫试验(RIA)。 ELISA简单、方便、快速,进口试剂盒可测到的血清表面抗原最低浓度为0.2ng/ml,国产试剂盒目前能达到0.5ng/ml。 乙肝表面抗原检查用于判断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 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指标,乙肝表面抗原本身具有抗原性,无传染性。 2.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仅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3.乙肝表面抗原的滴度高低可判断患者的传染性,HBsAg的滴度越高,HBsAg及乙肝病毒DNA阳性的可能性越大,传染性也就越大。 4.大三阳:是指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提示乙肝病毒感染病毒复制活跃,有传染性,并不能提示病情是否严重。 5.小三阳:是指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提示: (1)大多数情况下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仍然有传染性。 (2)由大三阳转向小三阳并不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完全停止。少数小三阳病人其血清HBV-DNA持续阳性,病毒复制活跃,病情较严重,病情进展迅速。

㈩ 抗原抗体反应分为那四种类型各自有哪些常见的检测方法

根据抗原和抗体性质的不同和反应条件的差别,抗原抗体反应表现为不同的形式.颗粒性抗原表现为凝集反应;可溶性抗原表现为沉淀反应;补体参与下细菌抗原表现为溶菌反应,红细胞抗原表现为溶血反应;毒素抗原表现为中和反应等.

阅读全文

与常用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sbs包管子简单方法 浏览:81
鱼贝类品质评定方法有哪些 浏览:835
水泵灌注桩施工方法视频 浏览:798
方管厚度不一致的立角焊方法技巧 浏览:133
醋鹅子做醋方法步骤 浏览:52
召唤电脑灵魂的方法 浏览:114
马拉松训练方法讲解 浏览:42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 浏览:416
情感渗透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749
用牛尿洗头的正确方法 浏览:893
抓羽毛球拍子正确方法 浏览:766
三星显示器感应开关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8
吸入硝酸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618
如何撩帅哥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768
小型投资者最佳方法 浏览:500
国内罗西尼自动手表如何调试方法 浏览:786
装修支线的连接方法 浏览:748
经常爱放屁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吗 浏览:781
浙江应变测量系统方法指南 浏览:172
简单的折纸信封的方法 浏览: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