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食用酒精,与工业酒精的区别,酿造方法不同用料不同!
工业酒精和食用酒精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他们的区别要从生产途径来说。
食用酒精使用粮食和酵母菌在发酵罐里经过发酵后,经过过滤、精馏来得到的产品,通常为乙醇的水溶液,或者说是水和乙醇的互溶体,食用酒精里不含有对人体有毒的苯类和甲醇。
工业酒精的来源是石油经过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裂化长链有机化合物而得到的乙醇,现代工业技术的发达可以使乙醇的含量和纯度达到人可以食用的程度,但是每个人都知道是有事不能吃的,所以为了与食用酒精有所区别,工业酒精中加入了一定含量(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甲醇等一些有机有毒物质,在外包装上也会有明显的标志和说明!
乙醇,俗称酒精,常温下是液体,沸点78.2度,易挥发,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实验室常见的是工业酒精(乙醇含量为95%)和无水酒精两种
㈡ 食用酒精生产方法和白酒酿造有什么区别
食用酒精和液态法白酒的区别在于:
1、液态法白酒是采用谷物直接液态发酵蒸馏得到的。一般酒精度在50-60%vol。而食用酒精还需要再次精馏,酒精度高达95%vol以上。
2、食用酒精和液态法白酒的区别还在于对原料的选择上,食用酒精使用原料单一,并且对原料淀粉质纯度要求高,比如用玉米要去除玉米胚芽,用小麦要去除面筋质。而液态法白酒为了使酒体丰富,一般采用多种谷物混合发酵。比如同时用高粱、小麦、大米、豌豆等。
(2)食用酒精的生存方法扩展阅读:
1、固态法白酒,即纯粮固态发酵,采用高粱、大麦、小麦等粮食原料,通过在窖池中或地缸中发酵,然后上甑蒸馏,蒸出70—85度之间的原酒(基酒)。再通过长期储存、陈化老熟、勾调降度后成装为成品酒。
根据固态法白酒的工艺和香气、口感风格的不同,形成了目前市场上消费者见到的zd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兼香型等合计12种香型。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名优白酒或知名品牌均为纯粮固态发酵。
2、液态法白酒,是以谷物、薯类以及含淀粉、含糖的代用品为原料,经液内态法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的蒸馏酒。如红薯酒、木薯酒。
3、固液结合法白酒,分为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即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容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另外一类与新工艺白酒接近,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㈢ 食用酒精的作用与功效
食用酒精的作用与功效
食用酒精也具有消毒和杀菌的功效,但是食用酒精的浓度过低,杀菌消毒的功效并不是很强,一般情况下,医用的75%的医用酒精,消毒杀菌的效果才是比较强的。比如最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使用普通的食用酒精效果是不够的,一定要使用75%的医用酒精来进行消毒,防护的效果才是比较强的,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酒精,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安全,以免发生一些火灾或者是爆炸的情况,是特别危险的。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是比较严重的,为了减少感染的出现率,减少外出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不得不外出的情况下,千万要注意佩戴口罩。以上的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查和治疗措施应该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
酒精的危害
酗酒无异于自我毁坏大脑,一旦肝脏吸收酒精的能力达到饱和,酒精就会破坏大脑的正常功能,使记忆力减退,诱发老年痴呆;还会舒缓肌肉,破坏肌肉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导致大脑与身体的交流受阻,使人行动不稳、记忆力减退。此外,酒精还会妨碍脂肪向DHA和前列腺素的正常转化,从而造成大脑神经的损伤,引发神经性疾病。
酒精不伤身的小绝招
平时应尽量不喝或少喝酒,因应酬不得以喝酒时,可采取以下小措施。
◎第一招:酒前先“垫底”。胃里如果有食物,喝进去的酒就能被很好地稀释,肠胃吸收进去的量就少。所以,上酒桌之前可以先垫垫肚子,比如喝一杯浓浓的牛奶或吃几片面包。
◎第二招:酒中少吃肉。喝酒的时候不要多吃肉食,应多吃素菜。因为酒精代谢要靠肝脏来完成,脂肪代谢也会极大地依靠肝脏。为了不使肝脏疲于同时应付酒精代谢和脂肪代谢,最好多吃素菜,促进肝脏分解酒精的能力,从而更不容易引起人醉酒。
◎第三招:酒后一碗饭。很多人醉酒不是在酒桌上,而是在放下酒杯后不久,往往感觉酒劲上来而醉倒,这种现象多与喝完酒的时间段里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密切相关。大量的酒虽然喝下去了,但并不代表酒精都被代谢分解了,很多酒还存留在胃里。为了让胃舒服一点,酒后一碗饭还是最明智的做法。
6种简单的醒酒法
◎牛奶醒酒:醉酒者可饮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护胃黏膜,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豆腐醒酒:饮酒过多时,再加一个豆腐做下酒菜,可促进体内的乙醇迅速排出。
◎皮蛋醒酒:醉酒时,取1〜2只皮蛋,蘸醋服食,可以醒酒。
◎蛋清醒酒:醉酒时,取1〜2只生鸡蛋清服下,可保护胃黏膜,并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米汤醒酒:米汤中含有多糖类及B族维生素,有解毒醒酒之功效,醉酒者可取浓米汤饮服。若加入白糖饮用,疗效会更好。
㈣ 食用酒精到底是什么酿岀来的
食用酒精使用粮食和酵母菌在发酵罐里经过发酵后,经过过滤、精馏来得到的产品,通常为乙醇的水溶液,或者说是水和乙醇的互溶体。
(4)食用酒精的生存方法扩展阅读:
食用酒精
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薯类、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而得的供食品工业使用含水酒精,其风味特色分为色、香、味、体四个部分,也就是指蒸馏酒中醛、酸、酯、醇这四大主要杂质的含量,不同的口味和气体会使蒸馏酒的风味不同。
㈤ 为什么医用消毒酒精不可以为20%的食用酒精
常用酒精浓度是70%,
20%
是太低了哦,这个可以自己解释,
98%则太高了酒精比水容易蒸发,
那么浓,一下子就蒸发完了,可能还来不及杀菌呢!
酒精的用途就是要让:
1。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变质,这样细菌就无法生存,
2。还有就是解散脂双层
,就是细菌墙的重要成分之一,
要达到以上的功效,首先酒精就要能进入细菌的细胞里面,
要进去就要先穿透细菌外膜大衣(肽聚糖)
。
如果太浓,就像无水酒精,就会造成细菌细胞严重脱水,
不能破坏细菌外膜大衣(肽聚糖),无法进入,
因此,无水酒精将无法完成其工作(就是上面的两个工作)
不知道你满意吗?
㈥ 怎样用食用酒精制作酒精酒(详细过程)高手进
有以下几种方法:1、某些时候会使用食用酒精直接制作酒精酒,一般食用酒精的酒精浓度都在95%vol以上,所以要将食用酒精先加入蒸馏水进行降度,再根据香型的需要添加一定量的食用香精进行调制。2、现在普遍采用的是串蒸法,首先将食用酒精放入底锅再将酒醅装甑,然后蒸馏,使酒精蒸汽通过酒醅而将酒醅中的香味成份带入酒中,以增加白酒的香味。3、还有就是浸蒸法,将香醅与酒精混合、浸渍,然后复蒸取酒。
希望采纳
㈦ 食用酒精如何制造
酿造方法
白酒
低温啤酒酿造设备
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第2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白酒中的香味浓,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还产生较多的酯类、高级酯类、挥发性游离酸、乙醛和糠醛等。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以上。
啤酒
以大麦为原料,啤酒花为香料,经过麦芽糖化和啤酒酵母酒精发酵制成。含有丰富的CO2和少量酒精。由于发酵工艺与一般酒精生产不同,啤酒中保留了一部分未分解的营养物,从而增加了啤酒的香味。啤酒中酒精含量一般为15度,或更低。
嘉绒酒
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州东部丹巴等地和雅安市宝兴及阿坝州的金川、马尔康、小金等县,而丹巴地处大、小金川河下游,大渡河的源头。是嘉绒藏族聚居地,当地藏族群众多有自制藏酒习俗,且所制藏酒风味独佳。由于酿酒全过程及所有原料为本地独有,使嘉绒藏酒风味与众不同,其酿酒方法有以下过程:
首先,具备酒曲(当地语称“吾俄基”)。在每年的夏季、采集当地的一种叫“吾俄基麦朵”的花草,采集时须在手上涂摸少许酒,否则会被刺,采集后蒸熟、晒干、碾成粉或干砣砣备用。
其次,煮料。酿酒原料由玉米、小麦、青稞、高粮等组成。将上述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锅煮成半生熟备用。
再次,将煮后的原料在竹制平筛内摊开,待稍凉后加入酒曲拌匀,趁热放入发酵缸(多为土陶罐内),加盖并外包毪衫或棉被保温,发酵2—3天即可。
然后,生酒。当有酒味溢出后,去掉保温毪衫、棉被,再静置15一20天,即可有酒香味或酒液出现,当地称“杂酒”。
再后,蒸酒。在锅庄上置一口大生铁锅,加入适量水和麦草(隔垫用)及猪骨(可去异味、改善酒的品味等),内置个土陶罐(密闭式的,用于酒液较多的酒料)或木质蒸茏(开放式,用于干酒料,须在蒸隔上铺一层麦杆,以防酒料下漏),加盖后在锅庄内加带火的灶灰将大铁锅内水煮沸并使笼内有水蒸汽溢出,加入发酵完全的酒料,装好集酒器及引流管(一般是竹子的),在笼上放置一口生铁尖底锅,并用沙布或毛巾沿周围密封(此时,传统习惯上在蒸笼上吊一把刀镇邪),在笼顶铁锅内加入冷水或冰块,并随时更换以保持低水温,继续蒸煮出酒。
最后,酒质控制。蒸馏出的酒,浓度可达50——60度,蒸馏期间要定时品洒,至酒味出现微酸时应分装以区别酒质,大约在50度以下和50度以上的酒分别装罐密封备用即可。
葡萄酒
主要原料 葡萄。
设备用具 盆、陶瓷缸、乳胶管、竹筛子、豆包纱布、罐或陶瓷缸、纱布等。
制作方法 选择成熟前15~20天未喷洒农药的葡萄。除去生、青、破果粒、霉烂果及其它杂物,直接放在大盆里(不要洗),因为葡萄皮表面存在着野生酵母,在清汁发酵时发挥酵母作用。选好后,把手洗净,用两手在盘里用力揉搓葡萄,挤出葡萄汁。在已准备好的罐或陶瓷缸的口部放上竹筛子,将挤出的葡萄汁滤到罐或缸里,除去葡萄梗。竹筛上的葡萄皮、肉等,用纱布包好,用力挤压出残余的果汁,挤出的汁也装入缸或罐中。正常情况下,葡萄出汁率为70%左右。将装有葡萄汁的缸、罐静置12~20个小时,用乳胶管或无毒塑料管将上清液用虹吸法吸到另一个容器中,进行发酵。为防止发酵时汁液外溢,发酵缸、罐中的葡萄清汁不要装得过满,是容器容量的80%-90%即可。经过两昼夜,葡萄汁开始发酵,特别旺盛时,可听到沙沙声,同时可以嗅到酒香味。
发酵过程,要注意控制酒度,适时补糖和控制品温。
控制酒度的方法是每100毫升葡萄汁利用葡萄皮上附有的野生酵母发酵酿酒,1克糖份可产生0.56度酒,如果葡萄含糖量为15%,出酒度为 15 X 0.56=8.4;如果含糖量为20%,出酒度则为20 x 0.56=11.2,说明葡萄含糖量大的,出酒度就高些。但靠葡萄本身的糖分,来提高成酒度是不可能的,必须另外添加白糖。白糖的添加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例如,酿制含酒12度的葡萄酒(葡萄含糖量为15%),需添加白糖数量(12-8.4)X1.8=6.48克。如葡萄含糖量为20%,则加糖量为(12-11.2)X1.8=1.44克(这里的1.8是按理论推算出来的,即酿成1度酒需要白糖1.8克)。所得出的6.48克和1.44克都是100毫升葡萄汁的用量,如果是1公斤葡萄汁(即1000毫升),则加糖量分别为64.8克和14.4克。以此为基数,根据葡萄汁量来计算。适时补糖。一般在发酵旺期添加为好。根据酿酒时所用葡萄汁中糖分的含量和生产酒要求的酒度决定白糖的添加量。控制品温。品温是葡萄汁的发酵温度。最宜温度为18℃-22℃。温度过低,不易发酵;温度过高容易引起杂菌感染。在这个温度下维持12天左右,葡萄汁中的糖分基本耗尽,还要静放2~3天,再采用虹吸法进行第一次分离。将上清液抽出,装入事先洗净的缸、坛里、密封陈化。要装满,不留空隙,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也可在葡萄酒上喷洒一点食用酒精(因为酒精比重小于葡萄酒,所以飘在葡萄酒面上,可以起隔绝空气和防杂菌污染的作用,同时还能防止酒面上生白膜)。经过20天后,仍采用虹吸法进行第二次分离,分离后仍需陈贮3-5个月即成。
工艺流程 选料→揉搓→滤汁→静置→吸上清液→在18℃~22℃温度下加糖发酵→静置→吸上清液陈化→分离陈贮→成品。
㈧ 如何区分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
一、来源不同。
1、食用酒精来源于粮食或农作物,以谷物、薯类、糖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含水酒精,即食品工业专用的食用酒精。
2、工业酒精主要来源为化工产品。
二、物质不同
1、食用酒精(Edible Alcohol)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薯类、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而得的供食品工业使用含水酒精。
其风味特色分为色、香、味、体四个部分,也就是指蒸馏酒中醛、酸、酯、醇这四大主要杂质的含量,不同的口味和气体会使蒸馏酒的风味不同。
2、工业酒精,即工业上使用的酒精,也称变性酒精、工业火酒。工业酒精的纯度一般为95%和99%。主要有合成和酿造(玉米或木薯)两种方式生产,合成的一般成本很低,乙醇含量高,酿造的工业酒精一般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95%,甲醇含量低于1%。
三、用途不同
1、食用酒精用于食品及药品。
2、而工业酒精用于工业化工如化学合成、汽油乙醇等。
㈨ 工业酒精和医用酒精和食用酒精的区别
主要区别有,纯度不同、毒性不同、用途不同,具体如下:
一、纯度不同
1、工业酒精
工业酒精的纯度一般为95%和99%。
2、医用酒精
医用酒精的纯度有多种,常见的为95%和75%。
3、食用酒精
食用酒精的度数是不确定的,通常食用酒精的纯度为95%。
二、毒性不同
1、工业酒精
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因为甲醇会导致中毒。
2、医用酒精
酒精由于浓度低,可以用于人体的消毒。
三、用途不同
1、工业酒精
主要用于工业印刷、电子、五金,和香料、化工合成、医药合成等方面。也可用作清洗剂、溶剂。
2、医用酒精
主要用于消毒、杀菌。
3、食用酒精
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使用。
㈩ 食用酒精的制作
把含有淀粉的物质,比如粮食和发酵酶拌合在一起,发酵酶在市场上可买到,如果粮食是熟的,那发酵会更快,用草一类的保温物品保温,过不了几天就出酒气了,这时少加一点水,以免酒精蒸发,再进行深发酵,过了几天,把里面的东西用机器压窄全面出水,把这个水蒸馏,蒸馏出来的就是食用酒精.千万不能用工业酒精,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与乙醇互溶,无法清除,要毒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