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宋代民众对瘟疫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宋代民众对瘟疫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5-10-03 07:29:29

A. 古代叶天士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瘟疫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

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伤寒》立“辟温”一章,记载治疗温疫的方剂。

宋代医家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一·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气在上,瘟疫大作,必先头痛或骨节疼,与伤寒、时气、冒暑、风湿及中酒之人其状皆相类。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药治之。……夫瘟疫在表不可下,况巴豆之丸乎。”对瘟疫的临床表现、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元朝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总结了温疫的治疗方法

明朝医家吴又可目睹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温疫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探讨。其所着的《温疫论》是我国论述温疫的专着,对温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异气”,又称“疫气”、“疠气”“戾气”等,是对温疫病因的创见。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还创制了不少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剂。《温疫论》是我国医学文献中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一部划时代着作,至今仍可用来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清朝余师愚,着有《疫疹一得》。其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认为疫疹的病因是疠气,指出“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并根据暑热疫的病证特点,创立“清瘟败毒饮”一方,以重用石膏为主,为温疫病的辨证论治开拓了新的境地。

阅读全文

与宋代民众对瘟疫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灯笼制作折纸方法步骤 浏览:335
普通人如何增肌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984
瘦腿的最佳方法 浏览:355
写字的正确方法图片儿童 浏览:967
宋代民众对瘟疫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浏览:383
开题报告的主要研究方法怎么写 浏览:938
提前阅读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733
充氧鱼缸使用方法 浏览:351
乘法计算方法及技巧 浏览:21
什么是认识方法 浏览:617
ppr热熔机使用方法 浏览:686
美容院面膜摆放造型方法图片 浏览:449
体育锻炼干预抑郁的方法 浏览:500
摘手镯的方法视频 浏览:669
内部攻击和破坏解决方法 浏览:236
腹径计算方法视频 浏览:799
荷花苗怎么种植方法 浏览:9
柴油车换汽油滤芯的正确方法 浏览:466
关于刷牙最痛点解决方法 浏览:352
如何剪双心形最简单方法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