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脚气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
脚气,又称足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针对脚气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手段:
**西医治疗方法**:
1. 对于糜烂型脚气,可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或雷佛奴尔溶液浸泡,再涂抹龙胆紫或脚气粉。干燥后,使用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两次。
2. 水疱型脚气患者,每天用热水泡脚后,可外用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干燥后再涂脚气灵或癣敌膏。
3. 角化型脚气,可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使用,早晚各一次。涂抹后可用塑料薄膜包扎,以促进药物吸收。
4. 足光粉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角化型手足癣及臭汗症,按说明使用。
5. 使用能100%杀菌且安全无副作用的专用脚气喷雾,每日早晚各一次,喷于患处。
6. 每天用肥皂洗脚,并确保完全干燥,有助于治愈脚气。
**中西医结合治疗法**:
结合西医和中医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例如,使用中药药水涂抹,同时喷洒脚气除喷剂,以杀死鞋垫和袜子上的细菌,防止复发。
**中医治疗方法**:
1. 糜烂型脚气可用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等研末撒于患处。
2. 水疱型或感染时,可煎煮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苍术、黄柏,每日煎洗1-2次。
3. 角化型脚气可用白凤仙花、皂角、花椒等浸泡于醋中,每晚泡脚20分钟,连续7天。
4. 木瓜和甘草水煎取汁,用于足浴,每日2次,连续5-10天。
5. 藿香、黄精、大黄、皂矾、米醋等煮沸后浸泡,每日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5-7天。
6. 丁香、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黄柏、地榆等煎煮后浸泡,每日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7. 葛根、白矾、千里光等研末,每次1袋,加温水泡脚20分钟,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
8. 白鲜皮、苦参、黄柏、苍术等煮沸后浸泡,每日10-15分钟,每日2次,一般4-5剂即可。
**针灸疗法**:
1. 针灸治疗主要选取足少阳、阳明与太阴经穴,根据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2. 电针疗法选择风市、足三里、伏兔、悬钟等穴位,通电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3. 水针疗法选择曲池、外关、阴陵泉、足三里、悬钟等穴位,注射维生素B1或B12,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请注意,以上治疗方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贰’ 手气脚气的治疗方法
手气、脚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外用抗真菌药物 主要选择:利拉萘酯、联苯苄唑、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物。 使用建议:最好选择两种类型的抗真菌药物交替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好转后需继续用药12周,以防止复发。
2. 针对特定皮损状态的处理 糜烂、浸渍:先用盐水或硼酸溶液进行湿敷,待浸渍、糜烂好转后再外用抗真菌药物。
3. 口服抗真菌药物 适用情况:对于皮损较大、较为顽固的手癣、足癣患者,可以配合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用药时长:口服1周即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干燥:注意避免手、足部位潮湿多汗,保持局部干燥。 勤换鞋袜:保持鞋袜的清洁和干燥,勤换鞋袜,以减少真菌的滋生。
综上所述,手气、脚气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外用药物、特定皮损状态的处理、口服药物以及生活习惯的调整。在治疗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药物,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并防止复发。
‘叁’ 脚气脚癣如何才能除根医生教你4个方法,简单实用有效易操作-
脚气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它会影响周围人的工作和学习 。如果不积极治疗的话,可能会造成足部糜烂,严重时影响走路。因此必须要积极治疗减少患病面积。 治疗期间一定要注重相关饮食原则,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病情反复发作。
脚气脚藓如何才能除根? 实际上只要用对了方法就能够彻底治愈。专业医生解释道只要用对了方法就能够很好的治愈。 患者不妨试试这4个简单实用有效易操作的方法。 那么这4个方法究竟是什么呢?本文详细说明。
脚气产生的原因复杂多变,主要与个人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引起脚气。潮湿的环境细菌滋生的概率非常大,易造成足部感染。如果不及时清洗可导致足部出现瘙痒、红肿和疼痛。另外长时间劳作导致免疫力下降,也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出现。
免疫力下降身体对抗病毒的能力减弱,会促使皮肤癣细菌大量侵入机体,从而造成真菌感染。 同时足底部位皮肤角质会不断增厚,更利于真菌的繁殖。随着足部皮肤受到损伤,脚气程度愈加明显。
此外糖尿病患者患脚气的风险远远高于正常人。 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导致物质代谢紊乱,其皮肤的含糖量增加破坏了皮肤的防御能力,最终产生脚气。
滥用抗生素也会导致脚气。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皮肤的正常菌群失调,增加脚气的易感性。另外足部受伤和长期不清洁足部是导致脚气的重要因素。所以平时一定要保证个人卫生情况,做到清洗手足避免脚气带来的苦恼。
脚气最典型的症状是瘙痒,且伴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根据发病的面积和特点 ,脚气可分为水泡型、浸渍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脚气症状表现不同。
水泡型的脚气患者足底部会有明显的小水泡,疱壁较厚,同时伴有脱屑的情况。 大小不一的水泡经常会出现疼痛难忍、红肿和瘙痒。患者清洗足部后水泡大小可改变。
浸渍糜烂型患病部位主要为脚缝。脚缝温度潮湿比较适合真菌的生长,破皮的情况下病情更为严重。 其皮肤损害特点是疫情上白皮,且伴有红色糜烂的情况 。 另外浸渍糜烂型脚气与脚汗多也有一定的关系 ,脚汗多容易破坏皮肤角质层,造成真菌感染引起足癣。
鳞屑角化型脚气好发于足跟,患者会有皮肤粗糙、干裂的表现。由于个体差异,少数人可能会有反复发作的情况。病情严重者会产生一定的炎症。所以临床上需要进行抗角化和抗真菌治疗。 另外角质化过度的病人,适当吃一些维生素能到达到不错的辅助治疗效果。
此外重型脚气的人会出现足部、小腿红斑、肿胀和疼痛。 出现以上相应的症状,是身体发出的警示。其说明患者身体内部已有细菌性感染和其他炎症,应及早化验治疗。
脚气对人的危害非常多,所以一旦出现脚气必须要及早接受治疗,才能减少对生活的影响。 首先脚气而已引起明显的瘙痒和疼痛,脚臭的情况下会影响患者的社交,造成个体自卑和不自信 。另外严重的脚臭甚至会影响夫妻感情。
脚气可以导致败血症。一般情况下脚气多伴有局部糜烂、渗出、流脓和出血的情况。 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可能会引起中毒现象,甚至是败血症。败血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它会造成全身性质的感染,目前医学技术水平是无法彻底治愈败血症的。
另外脚气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它容易传染给亲密生活的其他人,极易造成手癣和甲癣。脚气抓破后容易引起其他细菌的感染,会加重脚气的程度,增加了身体其他部位的传染。不注意卫生的情况下可引起灰指甲和生殖性疾病。
由于脚气久治不愈,常伴有瘙痒则会影响睡眠和工作 。如果瘙痒比较明显建议口服止痒的药物,同时要避免抓痒和皮肤破损,防止细菌进一步感染。 足部症状严重且反复性出现,应当使用抗真菌的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至少用药一个月以上。
常见治疗脚气的药物有麝香风湿油、桂林西瓜霜、金万红软膏和达克宁等等 。比如脚气严重且伴随糜烂的患者,可使用达克宁涂抹来治疗,效果初见后继续服用1-2个星期。
1、生姜去脚气 。 生姜具有一定治疗脚气的作用。 它具有防暑降温、杀菌解毒和辅助治疗感冒头痛等功效。因此经常用生姜涂抹患处,能有效的抑制真菌的生长,使得足部皮肤恢复正常样子,坚持使用一段时间能明显降低脚气。
具体做法是取姜片一两食用盐一两,放在锅内煮熟然后用于泡脚 ;也可适当添加少许陈醋浸泡患脚半小时以上,一般情况下,使用3-5次,症状可见改善。想要彻底治愈脚气,需要使用更长的周期。
2、花椒去脚气。 花椒具有显着去脚气的作用。花椒作为日常生活中烹饪食物的调味品,它能够起到去腥和增味。同时它可以治疗湿疹,瘙痒和脚气等皮肤疾病。 另外科学研究证实花椒具有良好的驱虫和杀菌的功能。
具体做法是采取花椒20克,盐10克添加水一起煮熟; 在温度适宜后用于泡脚,建议睡前泡脚半小时以上。持续使用半个月以上,症状可大大减轻。
3、绿茶。 绿茶可以起到去脚气的作用。绿茶含有丰富的茶碱和其他微量元素能够起到不错的杀菌和抗菌作用。因为经常喝绿茶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可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从而避免脚气的产生。 此外绿茶中含有的维生素C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
取10-15片绿茶叶煮成浓汁来洗脚,不久后便可减轻脚气 。所以想要根治脚气的患者可以试试绿茶去脚气的方法。只要对症治疗就可以很好的远离疾病。
4、冰硼散。临床上冰硼散具有不错治疗脚气和溃疡的效果。 它本身具有清热解毒生肌和抗菌的作用,每日睡前洗完脚后涂抹在脚气发作的部位,服药后2-3天就可以见效。
1、足部多汗患者 。脚容易出汗的人易患脚气。一些从事特殊工作的人群,由于工作的原因导致脚部出汗量急剧增多,没有及时的进行清洗进而引起真菌感染,造成脚气的现象。 因此应当要避免足部出汗,减少不良环境的刺激。
2、孕妇。 孕妇容易患脚气。 其主要原因是孕期期间个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容易使病毒病菌侵入机体从而造成机会性感染 , 引起脚气和手足癣 。孕期期间应当要合理运动,提高自身抵抗力水平。
3、不注意卫生。经常不注意卫生是造成脚气的重要因素。 由于不注意足部卫生和不勤洗鞋袜,致使病毒和真菌繁殖,从而形成脚气的现象。平时应当要保持足部干燥,多洗脚多晒太阳,可进一步减少感染的机会。
4、经常出入公共场所。 有经常出入公共场所的人,患脚气的风险远高于其他人。 公共场所是一个人多的地方,大量的细菌附着在物体表面,一旦接触就易造成真菌感染 。长期以往则有可能造成脚气,还会传染给家里人。
5、煤矿工人。临床显示从事煤矿工作的工人患脚气的风险比较高,其与工作环境密切相关。 煤矿地属于阴暗潮湿的环境,长期在阴暗潮湿环境下工作,足部皮肤抗细菌的能力会下降,加剧了脚气的产生。
6、糖尿病病足。脚气是糖尿病病毒的诱发因素之一。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对低下,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脂肪代谢出现紊乱,皮肤表面的屏障作用受到影响,最终引起脚气。另外糖尿病病人的脚气是非常难治愈的。
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它不仅危害个人 健康 ,还会给家人和朋友造成一定的麻烦,所以应当要积极预防和治疗。
首先要做到勤洗脚,勤换鞋袜。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情况有助于减少脚气的发病。建议多穿一些透气性较好的袜子,保持足部干燥和清洁。另外不要随意的去穿他人的鞋子或袜子。 天气炎热时应减少穿运动鞋的次数,防止脚臭加重。
另外要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B1的食物,此类物质有助于预防脚气 。维生素B又称硫胺素,它广泛存在于各类肉类和蔬菜中,经常食用豆制品和干果,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能起到辅助治疗脚气的目的。
积极运动能够预防脚气。 很多脚气患者发病与免疫力低下有关系,所以需要保持合理的运动。建议每周进行1~2次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拉伸训练,时间保持至少半小时以上。 运动完毕后要立即清洗足部,以防止细菌滋生。
最后个体要保持乐观的情绪 。研究表明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容易使皮肤防御能力减弱,从而造成脚气、过敏和其他皮肤问题。另外严重的脚气会影响心脏和神经系统功能,所以应当要尽早治疗。出现脚气疾病应尽快使用药物,按时按量的服用。 最后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禁止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比如辣椒、青椒和洋葱。
脚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时常让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秩序。 因此当足部出现水泡、伴有疼痛和红肿的症状时,应当要及时去医院做详细检查,明确是否为脚气。 确诊疾病后应该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使用药物,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预防脚气从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开始。 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多勤洗衣物和不穿他人鞋袜。同时要多参加 体育 锻炼,增强个人免疫力水平减少细菌感染 。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少吃高热量高油脂和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最后个体要保持心态上的平和,避免生气和抱怨,对于疾病的改善也有一定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