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黄帝内经治疗漏风症状方法

黄帝内经治疗漏风症状方法

发布时间:2024-10-22 10:15:54

㈠ 《黄帝内经》上对于消渴病病因是怎么解释的呢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中,云:“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内经》不同的篇章中有“消瘅”、“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漏风”、“风消”、“消中”、“食亦”等10个名称,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消瘅”。“消”按《素问•阴阳别论》的解释是:“二阳结,谓之消”。消有三个含义:一指善消水谷而善饥多饮,二指消灼津液而致津液失养,阴不胜阳,火热内生,三指肌肤消瘦。究“消渴”之含义,包括“病”、“症”与病理机制等三个方面,散见于十四篇之中。其中,“病”指具有典型症状的消渴病,如消中、消瘅、肺消、风消、食亦等病名; “症”指渴饮、善食易饥的症状,即消渴候,病理机制指胃肠结热、津液消耗,即以火烹烧之意。《灵枢•五变》云:“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为消瘅”,指出了消渴的产生可因风雨寒暑所致。《素问•气交变大论》也说:“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上应辰星。甚则腹大胫肿,喘咳…上应镇星。上临太阳,则雨冰雪,霜不时降……渴而妄冒。”《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其热也则消肌肉”,又说:“饮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素问•皮部论》:“邪之始入于皮也……热多则筋弛骨消……”《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从上述经文可知, 外感六淫,寒热失调,可致消渴。

阅读全文

与黄帝内经治疗漏风症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心理教育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浏览:378
提供肌肉燃料的最佳方法 浏览:82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用什么方法 浏览:629
美利达真伪鉴别方法 浏览:72
脚趾头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295
欧莱雅润发乳使用方法 浏览:460
剁椒虾怎么做制作方法 浏览:285
旋转楼梯安装玻璃施工方法 浏览:731
舒缓的口腔溃疡最快解决方法 浏览:327
孩子不健康用什么方法引产 浏览:61
水疗素的使用方法 浏览:276
会阴疝治疗方法 浏览:835
抗肝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830
豆腐乳的正确清洗方法 浏览:747
你知道哪些种子旅行的方法吗 浏览:478
断桥铝推拉窗户的安装方法 浏览:309
工程断桥窗户安装方法 浏览:628
快速自我鼓励方法 浏览:377
贵阳恋爱挽回方法有哪些 浏览:943
幼儿园研究棋类的方法 浏览: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