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千位数相乘简便方法

千位数相乘简便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09 01:13:56

‘壹’ 两位数的乘法怎么算最简便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1.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例:12×14=?解:1×1=12+4=62×4=8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23×27=?解:2+1=32×3=63×7=2123×27=621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37×44=?解:3+1=44×4=167×4=2837×44=162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4.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例:21×41=?解:2×4=82+4=61×1=121×41=8615.11乘任意数: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例:11×23125=?解:2+3=53+1=41+2=32+5=72和5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注:和满十要进一。6.十几乘任意数: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例:13×326=?解:13个位是33×3+2=113×2+6=123×6=1813×326=4238注:和满十要进一。数学中关于两位数乘法的“首同末和十”和“末同首和十”速算法。所谓“首同末和十”,就是指两个数字相乘,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之和为10,举个例子,67×63,十位数都是6,个位7+3之和刚好等于10,我告诉他,象这样的数字相乘,其实是有规律的。就是两数的个位数之积为得数的后两位数,不足10的,十位数上补0;两数相同的十位取其中一个加1后相乘,结果就是得数的千位和百位。具体到上面的例子67×63,7×3=21,这21就是得数的后两位;6×(6+1)=6×7=42,这42就是得数的前两位,综合起来,67×63=4221。类似,15×15=225,89×81=7209,64×66=4224,92×98=9016。我给他讲了这个速算小“秘诀”后,小家伙已经有些兴奋了。在“纠缠”着让我给他出完所有能出的题目并全部计算正确后,他又嚷嚷让我教他“末同首和十”的速算方法。我告诉他,所谓“末同首和十”,就是相乘的两个数字,个位数完全相同,十位数相加之和刚好为10,举例来说,45×65,两数个位都是5,十位数4+6的结果刚好等于10。它的计算法则是,两数相同的各位数之积为得数的后两位数,不足10的,在十位上补0;两数十位数相乘后加上相同的个位数,结果就是得数的百位和千位数。具体到上面的例子,45×65,5×5=25,这25就是得数的后两位数,4×6+5=29,这29就是得数的前面部分,因此,45×65=2925。类似,11×91=1001,83×23=1909,74×34=2516,97×17=1649。为了易于大家理解两位数乘法的普遍规律,这里将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通过对比大量的两位数相乘结果,我把两位数相乘的结果分成三个部分,个位,十位,十位以上即百位和千位。(两位数相乘最大不会超过10000,所以,最大只能到千位)现举例:42×56=2352其中,得数的个位数确定方法是,取两数个位乘积的尾数为得数的个位数。具体到上面例子,2×6=12,其中,2为得数的尾数,1为个位进位数;得数的十位数确定方法是,取两数的个位与十位分别交叉相乘的和加上个位进位数总和的尾数,为得数的十位数。具体到上面例子,2×5+4×6+1=35,其中,5为得数的十位数,3为十位进位数;得数的其余部分确定方法是,取两数的十位数的乘积与十位进位数的和,就是得数的百位或千位数。具体到上面例子,4×5+3=23。则2和3分别是得数的千位数和百位数。因此,42×56=2352。再举一例,82×97,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首先确定得数的个位数,2×7=14,则得数的个位应为4;再确定得数的十位数,2×9+8×7+1=75,则得数的十位数为5;最后计算出得数的其余部分,8×9+7=79,所以,82×97=7954。同样,用这种算法,很容易得出所有两位数乘法的积。

‘贰’ 百位数和千位数的乘法怎么算求方法

(如果是两位数乘百位数,)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以另一个因数,然后十位乘以另一个因数,最后俩者相加。千位的也一样
例:312×14=?
解:4*312=1248
10*312=3120
1248+3120=4368

‘叁’ 0.99X99的简便运算

0.99,速算分解9×9=81,第一位数不动981插入一个0,

得数981倒数第二位插入0

等于9801,有小数点两位最后得数是98.01

1.个位数相乘,写个位;
2.个位与十位交叉相乘相加,写十位;
3.个位与百位交叉相乘积相加再加上十位与十位相乘,写百位;
4.十位与百位交叉相乘积相加,写千位;
5.百位与百位交叉相乘,写万位。
数位越大越好算
999x999=998001 99999999x99999999=9999999800000001
几个9数去相乘; 几个9数去相乘;
位数减1写成9; 位数减1写成9;
9后写8补一位; 9后写8补一位;
8前几个9,8后就加几个0; 几个9数几个0;
最后写个1; 末尾只写一个1;即为乘式最终积。

‘肆’ 45x25一21的简便方法怎么算

45x25一21
解:简便方法
=(25+20)x25-21
=25x25+20x25-21
=625+500-21 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相同的两个两位数相乘,个位相乘结果是得数
的后两位,一个十位数字加上1之后,乘以另一个十位数字,结果是百位或
千位的数字。
=1125-21
=1104
祝学习进步。

‘伍’ 千位数和千位数怎么乘

依次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去乘,乘的过程中,注意,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千位对千位,再依次相加。

‘陆’ 任意两个两位数相乘的简便算法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1.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例:12×14=?解:1×1=12+4=62×4=8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23×27=?2+1=32×3=63×7=2123×27=621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37×44=?3+1=44×4=167×4=2837×44=162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4.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例:21×41=?2×4=82+4=61×1=121×41=8615.11乘任意数: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例:11×23125=?2+3=53+1=41+2=32+5=72和5分别在首尾11×23125=254375注:和满十要进一.6.十几乘任意数:口诀:第二乘数首位不动向下落,第一因数的个位乘以第二因数后面每一个数字,加下一位数,再向下落.例:13×326=?13个位是33×3+2=113×2+6=123×6=1813×326=4238注:和满十要进一.数学中关于两位数乘法的“首同末和十”和“末同首和十”速算法.所谓“首同末和十”,就是指两个数字相乘,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之和为10,举个例子,67×63,十位数都是6,个位7+3之和刚好等于10,我告诉他,象这样的数字相乘,其实是有规律的.就是两数的个位数之积为得数的后两位数,不足10的,十位数上补0;两数相同的十位取其中一个加1后相乘,结果就是得数的千位和百位.具体到上面的例子67×63,7×3=21,这21就是得数的后两位;6×(6+1)=6×7=42,这42就是得数的前两位,综合起来,67×63=4221.类似,15×15=225,89×81=7209,64×66=4224,92×98=9016.我给他讲了这个速算小“秘诀”后,小家伙已经有些兴奋了.在“纠缠”着让我给他出完所有能出的题目并全部计算正确后,他又嚷嚷让我教他“末同首和十”的速算方法.我告诉他,所谓“末同首和十”,就是相乘的两个数字,个位数完全相同,十位数相加之和刚好为10,举例来说,45×65,两数个位都是5,十位数4+6的结果刚好等于10.它的计算法则是,两数相同的各位数之积为得数的后两位数,不足10的,在十位上补0;两数十位数相乘后加上相同的个位数,结果就是得数的百位和千位数.具体到上面的例子,45×65,5×5=25,这25就是得数的后两位数,4×6+5=29,这29就是得数的前面部分,因此,45×65=2925.类似,11×91=1001,83×23=1909,74×34=2516,97×17=1649.为了易于大家理解两位数乘法的普遍规律,这里将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通过对比大量的两位数相乘结果,我把两位数相乘的结果分成三个部分,个位,十位,十位以上即百位和千位.(两位数相乘最大不会超过10000,所以,最大只能到千位)现举例:42×56=2352其中,得数的个位数确定方法是,取两数个位乘积的尾数为得数的个位数.具体到上面例子,2×6=12,其中,2为得数的尾数,1为个位进位数;得数的十位数确定方法是,取两数的个位与十位分别交叉相乘的和加上个位进位数总和的尾数,为得数的十位数.具体到上面例子,2×5+4×6+1=35,其中,5为得数的十位数,3为十位进位数;得数的其余部分确定方法是,取两数的十位数的乘积与十位进位数的和,就是得数的百位或千位数.具体到上面例子,4×5+3=23.则2和3分别是得数的千位数和百位数.因此,42×56=2352.再举一例,82×97,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首先确定得数的个位数,2×7=14,则得数的个位应为4;再确定得数的十位数,2×9+8×7+1=75,则得数的十位数为5;最后计算出得数的其余部分,8×9+7=79,所以,82×97=7954.同样,用这种算法,很容易得出所有两位数乘法的积.

‘柒’ 怎样简便33×34×111×4

来源 | 小学语数英(ID:xscyy100)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是无限的。
【整数】在小学阶段,整数通常指自然数。
【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叫做数字,通常把数字叫做数码。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数】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和】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数叫做和。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被减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数】在减法中,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
【差】在减法中,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因数】在乘法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
【积】在乘法中,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商】在除法中,未知的因数叫做商。
【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做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第一个数位称为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
【有余数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第一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第二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整除】两个整数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这样说:整数a除以整数b(b不等于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约数和倍数】如果数a能被b(b不等于0)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例如,15能被3整除,我们就说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因为0也能被2整除,所以0也是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例如 1、3、5、7......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者素数。例如2、3、5、7、11都是质数。
【素数】素数就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数。
【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12=3*2*2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在几个数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4是8和12的公约数;4是8和12的最大公约数。
【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例如5和7是互质数,8和9也是互质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用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在几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12,24,36......都是4和6的公倍数,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单价数量总价】每件商品的价钱,我们叫它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了多少钱,叫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速度、时间、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或者每天)行进的路程,我们叫它速度,行进了几小时(或几分钟或几天)我们叫它时间,一共行进多少路,我们叫它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表示:a×b =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者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字母表示:(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率。字母表示:(a+b)×c=a×c+b×c
【三、四位数的加法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乘数依次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两个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乘法的验算方法】用所得的积除以一个因数,如果得到另一个因数,就是乘法做对了。
【除法的验算方法】用除数和商相乘,如果得到被除数,或者用被除数除以商,如果得到除数,就是除法做对了。
【乘法的简便算法】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利用这个规律,有时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积,比较简便;有时一个数乘以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例如:
6×12×5=6×(12×5)
25×16=25×(4×4)=25×4×4
【除法的简便算法】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利用这个规律,有时一个数连续除以2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2个一位数的积,比较简便;有时一个数除以两位数,改成连续除以2个一位数,比较简便。
例如:
1000÷25÷4=1000÷(25×4)
420÷35=420÷7÷5
【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检验应用题】(1)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查每一步列式和计算,看是否正确(2)把得数当作已知条件,按照题意倒看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
【多位数的写法】(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例如: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700300200000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例如130-46-34=130-80=50
【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同级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不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例如100-7×5=100-35=65
小数概念
【小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例如
0.2表示十分之二,0.02表示百分之二。
【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小数加法】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小数减法】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2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起,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做数字“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性质的应用】(1)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0”,把小数化简。(2)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和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形式。
分 数 概 念
【分数线】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
【分母】在分数里,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
【分子】在分数里,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单位】按照分母数字把单位“1”分成相等份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六分之五的分数单位是六分之一。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繁分数】一个分数,如果它的分子含有分数或者分母里含有分数,或者分子和分母里都含有分数,这个分数就叫做繁分数。
【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例如二又五分之一。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他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通分】把两个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例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就需要通分。
【分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分数合并成一个分数的运算。
【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例如八分之三和三分之八互为倒数,就是八分之三的倒数是三分之八。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比 和 比 例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和百分比。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利率由银行规定,有按年计算的,也有按月计算的。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例如三成就是十分之三,改写成百分数就是30% 。
【折扣】“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号】比号用“:”表示,读作比。
【比的前项】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
【比的后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比例的外项】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比例的内项】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 80:2=200:5,其中2和200是内项,80和5是外项。
【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例如:解比例 3:8=15:x 解:3x=15×8 x=40 小学数学练习机49.0版最好的小学数学辅导和练习软件,自动出题,自动批改。
【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为1的比。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例如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比的比值(速度)保持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百分数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例如百分之九十写成90%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例如 0.25=25%,27%=0.27
【百分数与分数互化】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整数比的化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约数,得到最简比。
【小数比化简的方法】小数比的化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化成整数比,再把整数化简。
【分数比化简的方法】含有分数的比的化简,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乘比的前项和后项,把分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把整数比化简。
几 何 概 念
【线段】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AB表示端点是A点和B点的一条线段。
【线段的基本性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可以度量。
【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长度。
【直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不可以度量。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线段AB的长度是点A和点B间的距离)。
【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顶点】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角的边】组成角的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小学数学练习机49.0版最好的小学数学辅导和练习软件,自动出题,自动批改。
【角的内部】角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内部。
【平角】射线OA绕着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C和起始位置OA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为180度。
【周角】射线OA绕着点O旋转,回到起始位置OA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为360度。
【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直角为90度。
【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锐角小于90度。
【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钝角小于180度,大于90度。
【角的平分线】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角】三角形中,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腰】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在等腰三角形中,除相等的两边外的第三条边叫做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在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腰三角形中,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两边叫做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做斜边
【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用三根木棍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拉这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没有改变。可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四边形】在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长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捌’ 千位数乘一位数怎样使结果等于千位上的数

可以推导一下,两个k位数相乘,当k取不同值时,结果断位数如下:
k = 1, 结果是1或2位
k = 2, 结果是3或4位
k = 3, 结果是5或6位
k = 4, 结果是7或8位
...
k = n, 结果是2n - 1或2n位
所以两个1000位的数想乘,结果应该是1999位或2000位.

‘玖’ 83*87=有什么简便算法吗

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相加等于10的,相乘的结果是,十位数字乘以十位数字+1,构成千位和百位,个位数字相乘构成个位和十位。

83*87=7221[3*7=21,8*(8+1)=72]

再如:26*24=624

39*31=1209

(9)千位数相乘简便方法扩展阅读:

一、算法口诀及案例

1、口诀

首乘首

尾乘尾

交叉相乘加一起

2、名词说明

3、案例说明

案例1:速算14x23等于多少?

首先14、23都是两位数,所以可以使用《任意两位数相乘》的速算口诀。

【首乘首】1x2=2,2放前面;

【尾乘尾】3x4=12,12放后面;

【交叉相乘加一起】1x3+2x4=11,212+110=322

阅读全文

与千位数相乘简便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pr带水接管方法视频 浏览:1000
钢丝绳安装三通的方法 浏览:962
40除32简便方法 浏览:330
测出自己怀孕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474
汽车平面轴承安装方法 浏览:570
学唱相声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904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杂化方法 浏览:846
桃木剑打磨方法视频 浏览:643
脑神经用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935
眼睛黄素瘤治疗方法 浏览:829
回血鸽子配对方法视频 浏览:183
蜂蜜怎么熬制作方法 浏览:214
平板闪退的解决方法 浏览:453
单色釉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434
适用于对比研究的方法 浏览:311
荒岛上快速获得淡水的方法 浏览:157
增多肌肉的训练方法 浏览:846
劓刑读音是什么行刑方法 浏览:622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有哪些 浏览:671
嘌呤片计算方法 浏览: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