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才能更好的培育信鸽
信鸽的训练: 饲养信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放翔、竞赛与使用。要想获取理想的信鸽,除了精心选育良种与科学饲养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训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信鸽的生物学特征及生理特点和“条件反射”原理。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锻炼、提高鸽子的素质,发挥其固有的生物学特征与特长,从而具备完成各种通信和竞翔任务的基本要素及条件。训练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本训练、放翔训练、竞翔训练、适应训练和运用训练。训练原则上应从幼鸽抓起,由简到繁、由近到远、由白天到夜间、由基础训练到专业训练,总之由易到难进行。下面就训练的基本内容分类详述。 基本训练 目的在于培养信鸽对饲养者的服从性和强烈的归巢性。内容包括:喝水、亲和、熟悉巢房、熟悉信号等训练。 幼鸽刚出壳,一两天不吃食并无大害,但不能缺水。起初它们并不知饮水器内有清水可饮,因此,一定要教会它们从哪里喝水。方法是以一手轻轻持鸽,使其喙部接触饮水器水面,它渴了,自然会大口饮水。如此一只一只轮流教,至所有幼鸽均喝了水为止,如此重复训练几次,很快它们就懂得站在饮水器旁边把头伸进去喝水。 亲和训练 幼鸽离开母鸽怕人,不敢和饲主接近,也不敢大胆啄食,因此,幼鸽在训练开始之前,必须与饲养者进行亲和。这样,才能解除信鸽对主人的恐惧心理,避免出现“飞离”现象,养成其对饲主的服从特性,从而驯服地接受训练。 亲和训练的方法就是以食物作诱饵让鸽主动跟随并接近饲主,饲主也利用鸽的求食欲接近幼鸽。幼鸽每日可饲喂23次,只有最后一次喂食使其吃饱,以保证健康。前面几次饲喂绝对不能让鸽吃饱,吃饱了就不听呼唤了,也就无法训练。控制食物是控制幼鸽的有力武器。开初,幼鸽总是怕陌生人,饲主进入鸽舍喂食,伴以呼唤或口哨后,将食物撒开让鸽都能食到,但不能太多,然后,逐渐将食物撒到主人身边,这时如有主动接近主人的鸽,予以奖励,鼓励其他鸽主动争相接近主人。喂食的同时,应亲切的呼唤并用手亲切抚摸,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便可以食为诱饵引鸽飞到饲主手上吃食,久而久之,幼鸽还可飞到饲主头上,站在肩上,这时饲主可任意捉某只幼鸽而不使它们受惊。饲主成为幼鸽完全可以信赖的伙伴,它们的恋巢性也就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从而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熟悉巢房训练 熟悉巢房训练主要包括舍内、舍外环境和出入舍门训练。训练步骤采用舍内、出入舍门和舍外环境的次序。 舍内:让鸽在舍内互相熟悉、群居、记忆舍内环境,熟悉巢房位置、饮水器、食槽、盐土箱、散步台及各自巢穴的位置。当鸽在舍内安详、不惊慌并自由自在地飞上飞下,表现出愉快的表情时,说明已熟悉巢房。此过程一般需要35天。 出入舍门:即让鸽懂得从进口入舍,从出口出舍。舍内熟悉训练结束后,即进行出入舍门训练。如有条件,可在鸽舍外从降落台至鸽舍顶罩训练网;如不具备此条件,可用橡皮膏贴住鸽的十根主翼。目的都是不让鸽飞跑。饲主用小粒饲料作诱饵,在舍外吹哨发信号,诱鸽从出门口到舍外。这时将出口门关闭,开放入口门(活辨门),再到舍内吹哨发信号,同时撒一些饲料在入口门附近内外,它们啄食时不知不觉地穿过活动栅进入舍内,这样就可诱鸽进出舍门。反复多次,就能形成习惯。 熟悉舍外环境:此过程约需56天。训练的前一天应让鸽多食或不喂食。训练时,主人在舍外降落台前发信号诱鸽出舍,同时撒小粒饲料适量,不能太多,让鸽安静地啄食,此时不能突发声响,不能惊吓,不能捕捉,不能有过多人围观,不能让猫、狗等动物进入训练地。鸽都到舍外后,关闭出口门,打开入口门,让鸽边食边熟悉舍外环境、地形、地物。每15分钟左右发一次信号,让鸽入舍,喂少许饲料,接着再发信号唤鸽出舍熟悉环境。经过反复训练即可。 熟悉信号训练 此项训练的目的就是使鸽子能领会主人的意图,懂得不同信号的含义,从而形成“条件反射”,按照主人的各种信号准确行事。 信号可根据饲主的需要自行规定,但是,信号一经确定,不可随意乱改、滥用,以免混淆,否则,信号就会失去作用。熟悉信号训练可与亲和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常用信号一般分为声响(哨子或口哨)、颜色旗语两大类。声响用于呼唤吃食、出舍、归巢、散步、洗澡和发出警告等。颜色旗语用于飞翔运动、飞行训练指挥等。例如吃食训练,喂食前把鸽舍地面打扫干净,吹口哨的同时再在幼鸽身旁撒少量食物,让它们慢慢啄食。如此重复训练,只要有几只胆大的吃了,其余的也会跟着啄食。这样在喂食之前,先吹口哨,再喂,久而久之,哨声成了有食物可食的信号,而形成条件反射。此后幼鸽只要听到哨声,就知道能得到食物而群集,形成巩固的“条件反射”。 常用的颜色旗有绿、红、黄、白、黑。一般使用方法为: 红色旗:插在鸽舍屋顶作为强制飞翔的信号,人为地强制信鸽作长时间飞行训练。时间可达数小时。训练日久,便能使信鸽养成见舍顶有红色旗就飞行的习惯。 绿色旗:在强制飞行快结束时,立即用绿色旗换下红色旗,并人为地让疲劳的信鸽降落入舍。如此反复训练,信鸽在飞行回到驻地上空见到绿色旗时就能迅速降落入舍。 白色旗:插白色旗在舍顶时,人为地让鸽在舍外自由活动,久之,鸽就能养成见到白色旗就自由活动的习惯。 黄色旗:作为唤鸽入舍的信号,可与声响信号同时使用。 黑色旗:作为对鸽遇险急需立即飞走并扶遥直上的警告信号。 总之,此项训练要人为地从强制、奖励(喂食)的方法入手,经过严格训练,才能自行辨 别并按主人的指挥行事。颜色旗语训练和声响信号训练最好是配合使用。 放翔训练 目的在于增强信鸽的翼力、体力、锻炼信鸽的体质,增加其飞翔耐力,为将来拉距离训练和竞翔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此项训练一般分为基本飞翔训练(基本功训练)及归巢训练、诱导训练、四方放飞训练、定向放飞训练、调教训练等。 (1)基本飞翔训练及归巢训练基本功训练应从幼鸽抓起,从自由飞翔到强制飞翔(强制飞翔一般用于群鸽集体飞翔训练)。幼鸽熟悉鸽舍周围环境后,不久即能在鸽舍附近作短距离飞翔,这时每天上下午将信鸽放出任意飞翔。至三月龄时即可开始强制飞翔训练,飞翔训练由短到长。一般从30分钟到一小时,逐渐延长到24小时连续飞翔。由于基本飞翔训练非常重要,因此每天早、午必须迫使它们坚持12小时的基本功训练(每次绝不能少于1小时),而且,要让它们起顶,即高空不着陆飞行,不能擦屋面飞行,也不能时飞时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目的。飞行距离一般由近到远,从1公里、2公里、4公里逐渐增加至少2公里,之后巩固一段时间即可(一个月)。飞翔训练的方向也要由单一到多方向,天气由晴天到雨天,由弱风到强风,由单一气候到复杂气象条件。通过一段基本功飞翔训练后,信鸽的体质已逐渐健壮,飞翔时间能够持久了,适应性也增强了,素质也就随之提高了。 归巢训练的目的也就是让鸽养成放翔归巢入舍的习惯,千万不能让它在舍外乱落和游荡。方法是:在鸽子飞翔或放翔之后将出口门关闭,打开入口活辨门,飞翔回来就能抢先入舍吃食,久而久之,就能养成放翔归巢入舍的习惯。 (2)诱导训练主要应用于新配偶的鸽及老幼鸽之间。因新配偶的鸽,不论雌雄都是新引进的,对地形、环境都不熟悉,就可以用原来的一只带新引进的一只作诱导训练,如用原来饲养的一只雌鸽同新引进的一只雄鸽配偶,配偶后,便可用雌鸽诱导雄鸽熟悉环境、飞翔和顺利归巢,另外,饲主还可利用喂食的机会,以食物作诱饵,作“食物诱导训练”。这种诱导是按信鸽的“群居性”的自然规律,人为地结合实施,以达到训练的目的。
Ⅱ 查看:怎么让幼鸽快速生长
雏鸽出壳13天左右,食量开始增加,加上此时吃的是全粒饲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使嗉囊积食,引起嗉囊炎。如果发现这种现象,应给亲鸽喂一片乳母生或食母生,也可以直接喂给小鸽1/4或1/2片食母生,以助消化。
雏鸽食量很大,发育较快,长至20余天,其大小和亲鸽相似,其体重甚至超过亲鸽。幼鸽一般不往巢盆外跑,如果它往巢盆外跑,必然有原因,可能是小鸽逐渐长大,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想到处看看;也可能是小鸽生病,身体不适。发现这种情况,要注意保护幼鸽,防止其从高处掉下摔伤,或者误人他巢而被啄伤。可以先将跑出的小鸽送回原处,如果它还往外跑,证明它确已生病,要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喂给它半片吗啉呱片(即病毒灵)、半片土霉素和半片谷维素,每天1次,持续1天3天。此时,还要注意鳏居鸽游棚或争窝打斗踩死幼鸽,特别是群养的更应注意。要及时给亲鸽准备新的巢盆,因为亲鸽哺喂雏鸽到16日龄~17日龄时,又要继续发情产蛋。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准备好新的巢盆或巢箱,让亲鸽安静产蛋,如果亲鸽很健壮,可以让它边哺喂边孵化;二是如果亲鸽因喂小鸽体力消耗较大,可将鸽蛋取出,让其他鸽子孵化。这时期一定要保证亲鸽的休息和雏鸽的健康成长。待到下一窝即将出壳的小鸽啄壳时,一双亲鸽才算彻底不要上一窝幼鸽了。这时不仅不再哺喂,就是窝里也不让它们待,拼命地往外赶它们,让它们离开老鸽的窝巢,去独立生活。这时的小鸽也不得不离开哺喂它们的亲鸽去找食,饲养者就要照管它们了。为了使乳鸽能早日上市出售,一般在出售前5天~7天进行育肥。育肥乳鸽的选择标准是体型大,体重在450克以上、无疾病、无伤残。30日龄以上的不宜育肥;皮肉赤黑色的不宜育肥。育肥期乳鸽饲喂的方法,一般是人工填喂或机械灌喂。将饲料制成颗粒状,或将黄玉米粒、豆类、糙米先用水浸泡后,人工或机械灌入鸽子嗉囊。吊桶式填喂器。它是用漏斗或吊桶制成的。在它的下面安上1米左右长的胶皮管,吊于能水平滑动的钩上,再用夹子夹住出口处,控制出料。吊桶式填喂器结构简单,容量较大,适合于大中型鸽场使用
Ⅲ 如何培养好鸽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破不立,破而不乱,立而有序。
又到了酝酿育种的季节。想必此时,鸽友们对种鸽的选择与调整,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种鸽是源头活水,雏鸽是取胜希望。
任何一个棚,无论哪个鸽舍,配对的质量好坏将决定秋赛的成败。
配对是源头。抓好配对,是赛事成功的一半。
所以,在配对上,提倡:固本求变,稳中求进的原则。
固本:就是加强本棚已有主血的繁殖力度。万变不离其宗,用主血的不变,应对它血外系的靠、掺、杂、沾等手段,从而达到固本强源的目的。
求变:就是在原有主血为主的育种基础上,寻找新突破口,发掘新的增长点。不能小富即安,因循守旧。
变,就是要敢于将自己已看准的新种鸽,大胆的进行配对育雏,甚至敢于将原有成功的配对,拆开进行重新优化组合,以达到突破寻生机的目的。变,才能更有活力,更具竞争力。变,才能有新的配对产生,出现新的机遇。所以,变,应是赛鸽手自我提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稳中求进:就是在抓好本棚参赛鸽有稳定归巢率和一定成绩的同时,尽快寻求更好的配、育、养、训手段,不断提高原有水平。从而提升本棚群体实力。
雏鸽是末来希望,谁拥有优秀雏鸽,谁就拥有未来赛场!
所以,今天的育雏,决定明天棚中的实力和后天的赛场竞争力。
而育雏的方法与手段,直接决定其质量,也决定你棚中有无未来。
那么,应怎样更好的育雏呢?
1.提倡亲鸽喂乳,保姆二喂一。因为,赛鸽在质不在量。
2.提倡重点雏鸽,进行二次喂乳,然后再用二喂一饲育法。第二次喂乳的奶妈最好是用中长程有速度赛鸽代劳。不知您发现没有,越是好鸽子,喂仔越尽心,质量越高。
3.提倡用中青年鸽做代理奶妈。最好用2---5岁鸽来担纲。
4.提倡自然杂食哺育,少用药哺。应多砂、多豆、多钙、适量掺碘盐。
5.提倡15--20日龄简单除虫与疫苗接种。同时,加强淘汰。
愿您能抓好源头,育出满意雏鸽,拥有未来赛场胜机。
一家之言,定有不足,诚望批评指正。
Ⅳ 鸽子怎么养
1、鸽子是一种群居禽类,只养一只是不合适的,所以最好是好几只一起养(一开始的话也不适合养太多...)鸽子对于周围的环境,事物和人具有很强的记忆力而且可以维持很长时间,对于经常接触的人也会亲近的很快。所以一定要坚持每天亲自给鸽子喂食,但是不要试图伸手去抓或者抚摸鸽子,因为鸽子是一种很胆小的动物,很容易受到惊吓。
4、鸽子长至能飞之后,每天至少让它飞2次,回来后喂一次食,加强它对“家”的概念。
Ⅳ 怎样养好信鸽的幼鸽
1. 如是只有一方年轻,必须是“老雄配小雌”,“小雄配老雌”宜种不宜赛。
2. 父母双方必须绝对健康,标准是配上后7-8天就产蛋,越早越好。
3. 用不同品系鸽杂交配对,取杂交优势,子代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 配对时间恰当,掌握在幼鸽出赛时大羽长齐,指自然长齐。这较光照调控为好。
育雏因素
5. 取头窠蛋孵化,不用第二、三窠蛋。
6. 蛋壳光滑、呈肉色;摒弃麻壳、厚壳和薄壳蛋。(——麻壳、厚壳是缺钙的表现)
7. 3天见血丝,6天黑壳,在灯光下照看,气室(即“空头”)大比小好,为胎鸽提供充足的氧气。
8. 胎鸽啄蛋齿时听起来强劲有力,节奏频繁,而不是有气无力。
9. 从见蛋齿到破壳脱颖而出的时间要短,这是胎鸽强健的表现。
10. 胎鸽出壳后的蛋膛比较干净,没有血丝、脏物残留。
11. 第二蛋产出后的第十七天雏鸽出壳,18天以后出壳的说明胎鸽的体质欠佳。
12. 雏鸽要亲鸽本呕,“吃奶象三分”,科学家认为鸽乳中有遗传基因,用保姆鸽代呕有可能把劣质基因带给幼鸽。
13. 雏鸽肚脐眼收缩要好,基本上平盖于腹部,没有大块突出。
14. 雏鸽胎毛浓厚、绵蜜、粗黄,复盖全身。
15. 雏鸽出壳3天能身体坐正,小脑袋能竖直,时间越长越好。
16. 出壳7天套足环时,脚趾粗壮,如轻松套进,可能发育欠佳。
17. 7天后亲鸽反呕原粮时,雏鸽食欲好,消化快,饱食后的素囊大于身躯,到翌日早晨基本上消化完。
18. 7天开始要对雏鸽塞食营养添加剂,直至断奶为止,确保雏鸽发育良好,这将影响到鸽子一生健康。
19. 10天龄左右接种各类疫苗。因鸽乳中含有免疫物质,断奶前接种疫苗能确保雏、幼鸽有效免疫。
20. 疫苗包括鸽痘疫苗、新城疫苗和沙门氏菌疫苗,确保雏、幼鸽期间无病痛,即使发生最小的病痛如生鸽痘等,都会使雏鸽停止生长发育,它在成长中就慢了它鸽一拍。
Ⅵ 小鸽子怎么养啊
鸽子饲养方法
肉鸽个体较小,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如不注意科学饲养,容易发生死亡,影响成活率。要搞好肉鸽的饲养管理,需抓好以下“十字诀”。
一、舍,即选好鸽场、建好鸽舍。应选择在没有病菌和“三废”污染,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风向阳、远离闹市区的地方建鸽场。鸽舍要采用砖木或土木结构,要干燥清洁,空气清新,光照、通风良好。
二、控,即控制好环境。冬季应注意保暖,但是密封鸽舍氨气味很浓,不利于鸽子健康生长,除在炉子上熬醋熏一熏,减轻氨水味外,还可以开窗通风;多雨季节应搞好鸽舍卫生,保证通风干燥,特别是巢盆下垫料切勿受潮;炎夏要防暑,注意通风换气。常用消毒液对鸽舍进行喷雾消毒,用生石灰铺撒地面消毒。
三、料,即保证饲料质量,做到科学配料。应多喂小粒饲料,增加绿豆和去壳小麦,减少有壳谷粒。各种饲料要浸泡软化后,晾干再喂,少喂勤添。青年鸽的饲料配方中应增加玉米、小麦、高粱等谷物,产鸽饲料中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饲养员一般以产鸽吃饱并将乳鸽喂饱为原则来供给饲料。
四、饮,即供应充足的饮水。肉鸽的饮水量随环境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夏天饮水量比其他季节多,笼养式肉鸽比平养式肉鸽饮水量多。饮水器应做到洁净卫生,供水要保证干净无污染。
五、添,即添加保健沙和鱼肝油。为提高肉鸽出笼重和有利于健康,对7~30日龄肉鸽每天喂给2次特种保健砂,每次1粒;鱼肝油每天1粒。保健沙应现配现用,一般将粗沙、骨粉、贝壳粉等先混好后(1次配3~4天的量),再将用量少、易氧化、易潮解的配料,在喂前与配好的保健沙混合在一起。
六、光,增加光照时间。为了让鸽子多采食,促其快速生长,增加母鸽喂乳鸽的时间,晚上最好在鸽舍内开几盏6~10瓦的节能灯。
七、垫,即注意增减垫料。鸽窝要根据季节和气温变化增减垫料,保证肉鸽腹部保暖不受凉。
八、洗,即要给鸽子定期洗浴。定期洗浴,不仅可防止鸽子体外寄生虫的侵袭,还可刺激鸽子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网上平养的青年鸽,利用盆浴的方式洗浴,每15天洗1次;笼养的产鸽采用喷雾器喷水洗浴,一般每20天洗1次。
九、调,即按时调换雏鸽位置。每隔2~3天调换1次雏鸽位置,使雏鸽得到平衡照顾。如有1只雏鸽死亡,剩下的1只每天喂半片酵母片,以防过饱积食。
十、防,即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从外面引进的种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和隔离观察;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养鸽场不要混养其他家畜、家禽;注意搞好清洁卫生和定期消毒,每隔5天给鸽子饮1次消毒水;饲养员应身体健康,没有传染病,且经消毒室消毒后方能进入养殖区。在12~13日龄时,雏鸽易出现消化不良、咽炎和嗉囊积食等症。预防可在8日龄时进行,每天喂给半片酵母片,同时每天早晚各喂给1粒保健砂。另外,雏鸽感冒可喂给半片感冒片和1/6片金霉素,每天3次,3天可愈。如患眼炎,可每天滴2~3次氯霉素或金霉素眼药水.
鸽子饲养注意事项
不可让鸽子受惊吓。鸽子受惊吓很容易造成鸽子的产蛋量下降、踩破蛋,而处于育雏期的种鸽如果受惊吓很容易踩死雏鸽,或者是停止饲喂雏鸽,所以一般鸽子养殖场都是建在比较安静的地方,平时有人走来走去或说话时声音也不可过大。
不可让鸽子饥一顿饱一顿或经常不喂水。饲喂鸽子如果饥一顿饱一顿很容易引起鸽子的肠胃病,不喂水容易导致鸽子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好,所以鸽子养殖必须保持正常的饲喂,每天三顿,饲料的用量可根据鸽子的具体食用量来确定。
不可长期不清理鸽舍、鸽笼。鸽舍、鸽笼太脏往往是造成鸽子生病的原由,所以鸽子养殖不能够长期不清理,应该定期进行大规模的打扫,一般保持每个星期两次就差不多。
鸽子的饲养要点
喂养就用五谷杂粮就好了,只吃玉米的话也能活但是不容易养好(因为鸽子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但是还是需要各种营养啊),如果当地有宠物店到店里应该能买到饲料,没有的话也可以自己配置,稻谷3斤,大麦3斤,糙米3斤,高粱10斤,火麻子1斤,白花子2斤,玉米10斤,豌豆6斤,绿豌豆6斤,花豆6斤,小米1斤,混合后搅拌均匀就行了。
然后每星期给它提供2-3次蔬菜(菠菜不行,会对鸟类产生伤害),每次在中午提供(据说是因为湿气大,早晚提供不易消化吸收)。为了帮助消化,最好喂点“保健砂”,又叫鸽土,含多种鸽子需要的物质,里面也有贝壳碎和沙石,一般宠物店或者鸽子店有卖,也可以给它砸碎的贝壳或墨鱼骨,以及适当干净的沙石(当然,大小要合适,大粒一点的沙子就好了),以便补充钙和帮助消化。
如果鸽子生病了最好带到鸽子店或者兽医院看看,才能取得合适的药物及用法用量,鸽子如果生病了最明显的就是精神不振(所有的病都会引起,但是如果没有其它症状的话多为寄生虫),消瘦(表现为龙骨附着肌肉薄,像刀锋),呼吸异样(有不正常声音,多为呼吸道疾病),拉稀或粪便异常(消化道疾病),然后就是其他身体部位的各种异常。所有的病都会引起精神不振和消瘦,不过在状态不好和生活条件差时也会有这两种情况。
Ⅶ 怎么养鸽子使它繁育快
种鸽养至6月龄左右,性器官及身体的各种机能已经健全,这时就可配对繁殖。公母鸽间产生了感情,10天左右就产蛋。
鸽子配对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自然配对,二是人工配对。
自然配对就是让成群的鸽自找对象,两两配合成对,其优点是方便而不花人工。但缺点较多:一是易造成近亲交配。因为鸽子每次产蛋2只,大都是雌雄各一。长大成熟后,兄妹有可能配成一对,造成近亲繁殖;二是易发生早配,尤其是小型鸽场,仔鸽数量不多,往往将离开亲鸽后的留种鸽养在一起,鸽的月龄参差不齐,这样,自行配合的鸽有的已成熟,有的还未完全成熟就过早配合;三是自然配对的鸽常导致品种、毛色、体型、体重等的差异,不利于获得优良的后代。人工配对可以克服自然配对存在的问题。
人工配对就是用人为的方法,将鸽子配合成对。这一方法适应各种形式的鸽场、家养鸽舍及各品种的配对,特别适应于笼养鸽的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