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用什么方法染布
中国古法染布中的"三缬",即绞缬(扎染)、蜡缬(蜡染)、夹缬延续至今,用这三种方法染出的手工布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B. 黑色线染为红色线的方法,就是染布方面的知识就可以解决的哦
用来做什么的,如果不是吃的可以用红墨水
C. 怎么染布方法
可以用热水配合染色剂给布染色,会达到不掉色的效果。
所需材料:染色剂、盆、热水。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要染色的布放入一个盆中。如图所示
(3)石林染布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染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有机物质,它的种类很多。
1、酸性染料,多适用于蛋白质纤维与尼龙纤维及真丝等。其特征是色泽鲜艳,但水洗牢度较差,干洗牢度优异,在天然死染色中使用比较广泛。
2、阳离子染料(碱性燃料),适用于腈纶、涤纶、锦纶与纤维素及蛋白质纤维。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很适合人造纤维,但用于天然纤维素与蛋白质织品的水洗与耐光色牢度很差。
3、直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水洗牢度比较差,耐光牢度不一,但经过改性的直接染料其水洗色牢度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D. 扎染图案有哪些
扎染图案有:
1、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属多年生草本,开粉色小花;
(4)石林染布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扎染用的布料采用白族自家手工织的较粗的白棉土布,现在土布已较少,主要用工业机织生白布、包装布等布料,质地柔软。先由民间美术设计人员根据民间传统和市场的需要,加上自己一定的创作,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由印工用刺了洞的蜡纸在生白布上印下设计好的图案,再由妇女将布领去,用细致的手工按图案缝上,再送到扎染厂或各家染坊。
E. 染布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纺织品的着色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染色(常规染色),主要是将纺织品放在 化学染料溶液中处理,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涂料,把涂料制成微小的不可溶的有色颗粒以黏附与织物上(纤维原料原液染色不在此列)。
染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有机物质,它的种类很多。
1、酸性染料,多适用于蛋白质纤维与尼龙纤维及真丝等。其特征是色泽鲜艳,但水洗牢度较差,干洗牢度优异,在天然死染色中使用比较广泛。
2、阳离子染料(碱性燃料),适用于腈纶、涤纶、锦纶与纤维素及蛋白质纤维。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很适合人造纤维,但用于天然纤维素与蛋白质织品的水洗与耐光色牢度很差。
3、直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水洗牢度比较差,耐光牢度不一,但经过改性的直接染料其水洗色牢度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4、分散染料,适合于粘胶、腈纶、锦纶、涤纶等,水洗牢度不一,涤纶较好,粘胶较差。
5、偶氮燃料(纳夫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织品,色泽鲜艳,较适合于艳丽的色泽。
6、活性染料,大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较少用于蛋白质。特点是色泽鲜艳、耐光,水洗、耐摩擦牢度较好。
7、硫化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色泽灰暗,主要有藏青、黑色和棕色,耐光、耐水洗牢度极好,耐氯漂牢度差,长期存放织物会破坏纤维。
8、还原染料,适合纤维素纤维织品,耐光、水洗牢度很好,并且耐氯漂和其它氧化漂白。
9、涂料,适合于所有纤维,它不是一种染料,而是通过树脂机械的附着纤维,深色织物会变硬,但套色很准确,大部分耐光牢度好,水洗牢度良好,尤其是中、浅色。
纺织品的染色可以在任何阶段进行,可以在纤维、纱线、织物及成衣等不同阶段景进行染色。
1、散纤维染色 在纺纱之前的纤维或散纤维的染色,装入大的染缸,在适当的温度进行染色。色纺纱大多采用散纤维染色的方法(也有不同纤维单染的效果),常用于粗纺毛织物。
2、毛条染色 这也属于纤维成纱前的纤维染色,与散纤维染色的目的一样,是为了获得柔和的混色效果。毛条染色一般用于精梳毛纱与毛织物。
3、纱线染色 织造前对纱线进行染色,一般用于色织物、毛衫等或直接使用纱线(缝纫线等)。纱线染色是染织的基础。常规纱线染色的方法有三种:
①绞纱染色——将松散的绞纱浸在特制的染缸中,这是一种成本最高的染色方法;
②筒子染色——筒子染色的纱线卷绕在一个有孔的筒子上,然后将许多的筒子装入染色缸,染液循环流动,蓬松效果与柔软程度不如绞纱染色。
③经轴染色——是一种大规模卷装染色,梭织制造前要先制成经轴(整经),将整个经轴的纱线进行染色,如联合浆染机与经轴纱线束装染色。由于是经轴,所以多适用梭织染色使用。 但随着经轴落筒的出现,我们可以把染色后经轴上的纱线落成筒子纱,这种染色的纱线使用范围就更广了,譬如靛蓝染色大多使用的还原染色方法,只有使用经轴染色才可以很好的解决,如果没有经轴落筒,是很难实现的。
4、匹染 对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为匹染,常用的方法有绳状染色、喷射染色、卷染、轧染(不是扎染)和经轴染色。这里不一一介绍。
5、成衣染色 把成衣装入尼龙袋子,一系列的袋子一起装入染缸,在染缸内持续搅拌(桨叶式染色机)。成衣染色多适合于针织袜类、T恤等大部分针织服装、毛衫、裤子、衬衫等一些简单的成衣。
F. 如何染布更均匀
摘要 你好亲亲,以下是染布更均匀的步骤方法: 第一步,布的预处理。先把布用洗衣液煮一煮,去掉表面的浆,否则不容易上色,洗衣液最好是天然的,我用的是安利的。煮完了以后稍微晾凉点,用清水过过(这步我觉得可以省略,但是每次也都没有省略),然后用洗衣机甩干,要是不用清水过,那就等稍微凉一些再甩干,这是第一步。这一步在上周的尝试中,我是用了些热水放洗衣机里面洗了一个流程,连漂洗都有了哈,就是没有煮。
G. 蓝夹缬染布有哪些方法
蓝印花布的印染方法有四种:夹缬、葛缬、绞缬、灰缬。
一、夹缬:
是用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版,将布夹在中间,涂以防染剂,然后入染,成为色地白花的印染品。
二、葛缬:
即现在所称的蜡染,先在白布上画好图案或花、鸟、鱼、虫等花纹,然后用蜡刀把溶化了的蜡液填在画好的花纹上。全部画完后,再把布浸入靛蓝液中浸染。颜色达到一定的深度后,把布取出晾干,再用水煮脱蜡,就印成了蓝底白花的蜡染布。
由于蜡性较脆,容易产生裂纹,染料渗入裂缝后,印成的花纹中往往产生一丝丝细的冰裂,形成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蜡染有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有的民族还用四、五种颜色套色印染,色彩自然而丰富。
三、绞缬:
也就是扎染。扎染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线将布扎成各种花纹,钉牢后入染,钉牢部分不能染色,形成色地白花图案,具有晕染效果。另一种是将谷粒包扎在织物上,然后入染,形成各种图案花纹。
四、灰缬:
是用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石灰各黄豆粉调成防染剂,用刮浆板把防染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入染,晾干后刮去防染剂,即显现出蓝白花纹。以前常说的蓝印花布通常是指灰缬,以前又称“药斑布”和“浇花布”。这种蓝印花布有蓝地白花和白地蓝花两种形式。
蓝地白花布只需用一块花版印花,构成纹样的斑点互不连接。白地蓝花布的制作方法,常用两块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版",印第二遍的叫"盖版"。盖版的作用是把花版的连接点和需留白地之处遮盖起来,更清楚地衬托出蓝色花纹。
另一种印制白地蓝花的方法,是以一块单独的印花版衬以网状物,花版的纹样无需每处连接,刻好后用胶和漆将花版粘牢在大面积的网状物衬底上,然后再刮印浆料。有的蓝印花布还是双面的,这就需要在正面刮浆干透后,利用拷贝桌在反面对准正面纹样再刮浆一次,这样染后就可得到双面的蓝印花布。
H. 扎染方法有哪些
扎染的方法归纳起来有5种。
1.扎布.制造基本的螺旋状图案。这是传统的扎染图案。只要按以下方式扎布,就能在布料上染出大大的螺旋图案,中间还带有一些小斑点。把布摊开来铺在平坦表面上。用拇指和两个手指捏着布的中心。
一只手捏着布料中心,另一只手则握着其余部分绕着中心旋转。布料开始形成螺旋形。每盘绕一圈后,尽量把布压平,以防皱褶突起。一只手将未扎紧的布料一端绕圈。
用几个大橡皮筋把布料绑起来,让它们在捆好的布料中心相交。从4个橡皮筋开始扎起,如有必要,你可以增加橡皮筋数量,以保持螺旋状。
2打结。你想打多少个结都可以,只要把布料变成长条状即可。打结的布经过染色,形成延伸到各个方向的白色细线条图案。把布料卷成长条状。一手抓紧其中一端,一手则将另一端卷起来,直至变成牢固的绳索状。把绳子打结。你想打多少个结都可以,不要把布料扯开就好。把橡皮筋套进去,加固你打的结。
3尝试触电扎法。这个方法十分简单,但染出来的图案难以预测。布料染好后,应该会有几个随意分散、看起来像“触电”的图案。
任意地把布料聚成一小团,将整块布卷成球形。尽量把更多布料正面露出来。用橡皮筋、麻绳或细绳把布料绑起来,让它保持球形。不要扎得太紧,如有必要,可以多捆绑几次,以保持布料形状。
4扎成花形。花形扎法将制造出一连串重叠的小圆圈,把它们连起来后可以组成各式各样的图案。用粉笔在布料上画几个点。让圆点按特定图形散开。比如大圆圈、花朵、星星、旋流线等。用拇指和食指把圆点抓起来绑在一起。把每个圆点抓起来,放到另一只手捏好,直到所有圆点集中在同一只手上。
在圆点下绑一条细绳或橡皮筋。确保所有布料均被捆在一起。将布料从上到下紧紧捆在一起。
5制造条纹图案。条纹扎法可以在一大片彩色布料上制造一连串白色条纹。
把衣服卷成长管状,不要卷得太紧。
用橡皮筋或细绳把衣服绑起来。确保橡皮筋或细绳间距相等。
I. 染布机的一般操作方法
你图片的高温缸,有一定的危险性一定要降温,注意一些化学反应,跟着师傅慢慢学吧。
一、染缸基本知识
1.机器基本由储布槽、循环系统、过滤和热交换器、加料桶〔副缸〕出布滚筒和摇折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2.染液的循环通过由马达直接驱动的循环泵来实现。循环泵将机器底部染液抽吸,通过热交换器送进喷嘴,.喷嘴压力由安装在循环泵出口上的节流阀进行调节,当主泵马达由变频器驱动时,就不带节流阀。
3.压力表和温度表装在机器上,分别用来显示喷嘴压力和染液温度。
4.热交换器前部为过滤器,在其内部装有过滤筛,用于堵截循环液流中的毛屑,热交换器上装有加热/冷却阀门,分别用以实现染液加热/冷却。
5.绳状织物在储布槽内运行到前部,借助于变频调速马达驱动的提升滚筒被提升,其速度显示在电控箱上的速度显示器上。
6.加料桶〔副缸〕用于染料和化学剂的调制,打开入水阀或回流阀,可将清水或染液放进加料桶,桶内溶液的搅拌可由电动搅拌器来进行,将直接蒸气加热阀打开,便可将液体加热。
7.警告:当染液温度超过85℃〔185℉〕时,不允许打开回流阀。
二、染色落缸前的准备规范
1.要在上一缸布染色保温时,将下一轮的布找到推至染机前方存放,如下一轮未有备好布,要布时知会备布组尽快完成。
2.每缸布落缸前要按工作单上的要求核对有关资料,如布类单数、疋数,备布均匀否等。
3.要注意上一缸布是否做过深色布,如做过深色布再染浅色布,要请示对色台开方子洗缸〔洗缸方子一般是用多泡助剂:NaOH、Na2S2O4、95℃×20'洗水一缸〕
4.特别要检查打气缸的布,有否将布搧好,如打气缸的布未有搧好在煮布、染色时会扭布,平纹布、位衣布要剪三吋大的洞来通气,双面、罗纹剪四吋大的洞。
5.落缸准备好布后,要送单助剂房称好所需助剂,每种助剂要核对无误才可落缸。
6.拉缸的布,不论新胚或返修布都要核对复称,防止落漏布。
三、落缸煮布规范
1.首先认识煮布〔精炼〕知识,煮布会用化学方法去除纤维上的色素、杂质,提高针织物吸水性和白度,白度特别是二并色组合。
2.煮布助剂一般有HA碱油、GLM防皱剂、4+8除油剂、NaOH烧咸、H2O2�双氧水、HAC醋酸、ENIYME除氧酵素。
3.先空缸入水,大约入1/3或2/3水位,先落HA、GLM、4+8、升温50℃后全缸入布。
4.入完布调较水位、机速、设定所需的时间。
5.入完布行约5'加NaOH,加完NaOH后副缸要清水清洗后用回流水加H2O2,如副缸末有清洗,有NaOH残余,当H2O2一接触会产生化学反应,副缸很多泡沬出现。
6.入完布加完助剂后,按计算机程序选择保温时间。
7.打气缸在升温时,要关掉自动打气,在行机时若气过大应打开缸门消气,以防止气太大引至有堕布、卷布、压底的情况发生,打气压力调到2-3吧,前后花洒调较正确3、4、5、6、7格。
8.拉缸做扁机时一定要扯直,不得有半扭曲,以免造成折痕,且要按规定方向入布。
9.拉缸做梭织布,丝光布,人造棉落缸煮漂时一定要包猪笼,以防止打滑,造成磨擦易起痕类。
10.拉缸的布要行30-50秒,升温50℃使布充分湿透后才可用开稀的助剂,用瓢沿拉缸内壁慢慢加入尽不可直接接触布身。
11.煮布保温时,要将单交助剂料房打HAC和染料等染色助剂。
12.当煮布保温完结后,就要过HAC中和,此HAC不可太早取用,因会挥发〔过HAC 0.9% 60℃×10'〕测PH值6.5-7.5.。
13.当过HACPH OK后,要过除氧酵素ENZYME 0.02g/l,泠行15分钟,测H2O2含量〔打水拿到办公室测试〕
14.每缸布煮完布后都要剪A4大的白度办交对色台对白度,白度直接影响2并色,浅敏感色组合料的色光、鲜、沉度。
15.正常煮布所需时为150分钟,故各环节要抓紧运作,不能拖长时间,否则影响进度和产量。
16.各煮布工序要记录行机状况〔组长写〕。
17.所有助剂桶要分类装助剂。
四、染色操作规范.
1.检查圈速,正常一圈为2'30",超出此范围的要向上级举手处理,拉缸一圈30"-50"秒。
2.观察有否扭布,有无打气不良〔打气缸〕,各类阀门有否关闭。
3.确认染色程序,要工作单方子要求去选择,选择后技工或组长还要复检,检查水位时一定要停下主泵,让水在水尺内稳定下看,检查颜料,要用试样〔即一般用一块纸物试看色水〕颜色符合才可落缸染色:助剂要检查数量有否少或多,质量同名称是否与单上方子一致,以上检查无误,组长签名确认。
4.染料只可在副缸用清水开浴,不淮热水或蒸气开料。
5.染料抽入缸时间要按编定的计算机被抽入,不可快亦不可慢。
6.在抽入染料时,如遇行机不顺,要停止入料,向上级举手处理。
7.落完染料泠行5分钟后开始加盐〔Nacl、元明粉〕。
8.正常下元明粉分四次,每次份量按工作单的要求份量加入,一般用40分钟抽入缸内,加完元明粉Na2SO4后行五分钟,要取染液到公务室测染液密度比重,严禁私自测,有专人,如比重不OK由对色调方人员决定加水或加助剂,加完后再测比重直到OK为止。
9.比重OK后跟加Na3PO4或Na2CO3,次数同元明粉。
10.加完染料助剂时,要留意起泡情况,若起泡严重,要取除泡剂来除泡,取用FFC要经车间领班批准。
11.染色升温、保温,按规定50℃升温速率0.5℃/min,60℃升温速率0.7℃/min保温时间要按单上方子规定时间选择。
12.加染料、助剂到保温时段,行机一定要正常,否则很易造成染花疵项出来。
五、后处理及其它
1.保完温后,要过HAC中和,50℃×10' 0.5g/lHAC,此HAC不要太早取,其特性是挥发
2.过HAC中和后,下一步工序是煮碱两次热水95℃×10'目的是将布身上的染料浮色残余洗除,有缸花洒的,要在煮第一次热水开花洒冲一次。
3.煮完碱后,取车出缸,要剪对色办到对色台对色,OK后再做后处理,直通车要做完后处理工序才剪办对色。
4.对色办烘干时间不过太长,特别是漂白布,干完办后要吹蒸气回色,送对色台对色。
5.对色OK后,洗水干净,有固色要求的要做固色,一般固色油作用是改善干湿牢度。
6.固色后要制软,无要求不用制软〔如印花布就不用〕泠行15'或10'染色用TEXC碱油,漂白用S—150软油,有时染色单亦会用S-150做制软前要核对工作单要求。
7.固色制软出缸时,要将空车仔、出布架清洗一次,防沾污渍。
8.出缸的布要用胶纸盖好送到脱水机处。
9.出缸时要在布头上写清单数、日期、管数以防有问题时查证之需
J. 最早农民用什么染布方法
扎花 浸染 出缸 拆线 漂洗
扎花即在白布上用针线缝扎出各种花纹图案,是整个扎染制作工序中的第一道关键工序,同时也是专门由女性承担的一道工序,对扎染图案的成形十分关键。扎花首先在白布上印好图样,然后按照印好的图样扎花。缝扎时针线的松紧要均匀,并且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针法,不能扎错。缝扎好后的布料缩小成一簇簇、一团团的疙瘩布。
浸染是整个扎染制作工序中的第二道关键工序。周城用自制土靛浸染扎染布,系用冷染的染制方法。先在染缸中放入水,加入土靛,用染棒调匀后,还要再加入适量的辅料。在浸染布料时往往要根据染布的深浅来配放原料。浸染前先将布料放入清水中浸泡,然后拧干放入染缸中浸染。用土靛染布要反复浸染多次,先染一道晒干后再次浸染,如此反复,浸染的工序也因布料色彩的深浅而有所不同。染布颜色的深浅除了与浸染的次数有关外,还与浸染技术、染料的配放、晾晒、气候等有关。在第一次浸染前先要配放染料,民间俗称“发缸”,届时在缸中按比例放入土靛、水等,使之发酵,待发酵后再加入适量的辅料。
出缸是整个扎染制作工序中的第三道关键工序,将已浸染好的布料从染缸中取出,届时先将经反复浸染后已染好的布料搭在染缸上的染棒上滤水,然后拧干、晾晒。除染缸外,一般还有一个副缸,体积略小于染缸,其中放满清水,出缸时一般先在副缸中过一遍,这样既防止染料沾在染布上,又可以节约染料。从副缸中取出晾干后,便可以开始下一道工序了。
拆线是整个扎染制作工序中的第四道关键工序。染好后的扎染布经晒干后,便可以拆线了。这道工序不复杂,但须小心谨慎,一旦拆破布料,则前功尽弃。因而这道工序多由扎花的妇女担任,她们熟悉针法,知道从何处下手拆线,可以拆得既快,又免于破损。
漂洗是整个扎染制作工序中的第五道关键工序。在木缸中(有的是用水泥砌成的水池、水缸)放入清水,将拆好的扎染布投入其中,反复漂洗。漂洗看似简单,其实也要凭经验,洗不够不行,洗过了也不行。漂洗这道工序掌握不好,会影响扎染布花纹的成色。经漂洗后晒干,扎染的全部工序便完成了。
扎染是根据设计图案的效果,用线或绳子以各种方式绑扎布料或衣片,放入染液中,绑扎处因染料无法渗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图案的一种印花方法,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其加工过程是将织物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染色是用板蓝根及其它天然植物,故对人体皮肤无任何伤害。扎染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色技术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实物是东晋年代的绞缬印花绢。唐代扎染发展到鼎盛时期,贵族穿绞缬的服饰成为时尚。北宋时期因扎染制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从而导致扎染工艺衰落,以致消失。但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除中国外,印度、日本、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有扎染手工艺。20世纪70年代,扎染成为流行的手工艺,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带、壁挂等。在同一织物上运用多次扎结、多次染色的工艺,可使传统的扎染工艺由单色发展为多种色彩的效果。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