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种草菇
播种
待料温降至35℃左右时即可播种。播种方法有点播、条播和撒播。但在实际操作中以点播加撒播效果较好,点播穴距离10cm左右,深3-5cm,将约1/5的菌种撒在料的表面上,用木板轻轻拍平。也可采用撒播,即进行分层播种,每铺料厚5cm左右撒播种一层,最后用菌种封顶。一般100m2栽培面积需菌种300-400瓶(750ml)。
菇房管理
① 盖膜及覆土
接种后在床面盖上塑料薄膜2-3天,2-3天后掀去薄膜,在床面均匀地盖上一层火烧土或细园土,厚约1cm,或一层事先预湿的长稻草,并喷洒1%石灰水,保持土面湿润。
② 温湿度的管理
播种后,关闭门窗,在4天内室温维持在30℃左右,料温保持35℃,如白天温度高,可将塑料薄膜揿开,晚上温度降低时再重新盖上。如果室温太低,应通入蒸汽或采取其他措施加温。菌丝体阶段为30~36℃,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播种后头3天要求达95%以上,从第4天开始降至95%左右。
接种后5-6天,菌丝体开始扭结,产生子实体原基。子实体发育期,最适温度为28-32℃,若高于35℃,菇体长得快,易开伞,产量低,品质差;若低于25℃则出菇困难。
子实体原基形成时,要及时增加料面的湿度,打好出菇水,增加室内光照,加强通风换气,促进子实体形成。
子实体形成期间的空气湿度宜控制在80-90%之间。湿度过高,通气不良,容易导致烂菇,湿度过低,则子实体不易形成。
菇房及培养料的湿度可通过向地面或空中喷水来实施。如果培养料的酸碱度低于8时,可用1%石灰水喷洒。
③ 通风换气
结菇期间,子实体的呼吸作用增强,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尤其是高温、高湿环境下,通风不良,容易产生杂菌,所以在子实体形成期间应及时进行通风换气,以保持菇房有充足的新鲜空气。通风换气要根据气候变化进行,气温低时要在午前午后进行,气温高时要在早晚进行。同时,结合换气,在出菇期间应有一定的散射光,以促进子实体的形成,提高产量和品质。
④ 严格控制鬼伞发生
在草菇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竞争杂菌是黑汁鬼伞和膜鬼伞。鬼伞一般是在草菇播种后7天左右出现,若不及时摘除,成熟后孢子很快扩散。防止方法是严格对培养料消毒,特别是后发酵要严格控制温度,同时培养料在播种后5-6天和出菇后可喷2.5%石灰澄清液,使培养料的pH保持在8-9,如发现鬼伞应及时摘除。
采收
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一般播种后6-7天可见少量幼菇,11-12开开始采收。草菇生长迅速,必须及时采收。采收时用一手按住生长处的培养料,一手持菇体左右旋转,并轻轻摘下。如系丛生,应用小刀逐个割取,或一丛中大部分适合采收时一齐采摘。采菇时切忌拔取,以避免牵动菌丝,影响以后出菇。草菇的生物转化率因培养料而不同,一般以废棉为培养料转化率为30-40%,高的可达45%以上。
水温
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但在草菇生产过程中,若水温调节不当会对草菇产量造成很大影响。
2. 稻草怎么种草菇
草菇袋式栽培是一种较新的栽培方式,是一种草菇高产栽培方法,单产较传统的堆草栽培增产1倍左右。生物效率可达到30-40%。
1、 浸草:将稻草切成2-3段,有条件的可切成5厘米左右,用5%的石灰水浸泡6-8小时。浸稻草的水可重复使用2次,每次必须加石灰。
2、 拌料:将稻草捞起放在有小坡度的水泥地面上,摊开沥掉多余水分,或用人工拧干,手握抓紧稻草有一、二滴水滴下,即为合适水分,含水量在70%左右。然后加辅料拌和均匀,做到各种辅料在稻草中分布均匀和粘着。拌料时常用的配方有以下几种:
配方①:干稻草约87%+麸皮10%+花生饼粉或黄豆粉3%。+磷酸二氢钾0.1%。
配方②:干稻草约85%+米糠10%+玉米粉3%+石膏粉2%+磷酸二氢钾0.2%。
配方③:干稻草83.5%+米糠10%+花生饼粉3%+石膏粉2%+复合肥1.5%。
配方④:干稻草56.5%+肥泥土30%+米糠10%+石膏粉2%+复合肥1.5%。
3、装袋:经充分拌匀的料,选用24厘米×50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把袋的一端用粗棉线活结扎紧,扎在离袋口2厘米处。把拌和好的培养料装入袋中,边装料边压紧,每袋装料湿重2-2.5千克.然后用棉线将袋口活结扎紧。
4、灭菌:采用常压灭菌,装好锅后猛火加热,使锅内温度尽快达到100℃,保持100℃6小时左右,然后停火出锅,搬入接种室。
5、接种:采用无菌或接种箱接种。无菌室或接种箱的消毒处理与其它食用菌相同。接种时,解开料袋一端的扎绳,接入草菇菌种,重新扎好绳子。解开另一端的扎绳,同样接入菌种,再扎好绳子。一瓶(或一袋)菌种可接种12袋左右。
6、发菌管理:将接种好的菌袋搬入培养室,排放在培养架上或堆放在地面上。菌袋堆放的高度应根据季节而定,温度高的堆,层数要少,温度低、堆放的层数可以适当增加。一般堆放3-4层为宜。培养室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2-35℃,接种后4天,当菌袋菌丝吃料2-3厘米时,将袋口扎绳松开一些,增加袋内氧气,促进菌丝生长。在适宜条件下,通常10-13天菌丝就可以长满全袋。
7、出菇管理:长满菌丝的菌袋搬入栽培室,卷起袋口,排放于床架上或按墙式堆叠3-5层,覆盖塑料薄膜,增加栽培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至95%左右。经过2-3天的管理,菇蕾开始形成,这时可掀开薄膜。当菇蕾长至小钮扣时,才能向菌袋上喷水,菇蕾长至蛋形期就到可采收。一般可采收2-3批菇。
3. 草菇有哪几种栽培方式
(1)草堆阳畦栽培模式草菇传统栽培,南方多在4~10月、北方6~9月,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在室外做畦,采用稻草扭草把堆垛方式进行阳畦栽培。(2)废棉、稻草混合发酵料菌床栽培模式20世纪70年代香港等地使用废棉种植草菇获得成功。现在,广州东莞市采用当地纺织落地废棉和稻草经过发酵生产草菇。(3)后发酵料栽培草菇模式福建龙海县5、6月蘑菇生产结束后,利用稻草仿照蘑菇后发酵床料栽培草菇,提高了栽培房的利用率。常州江南生物科技总公司利用废棉仿照蘑菇后发酵栽培草菇,成为长江流域最大周年草菇生产基地。(4)半熟料袋栽模式最近,福建屏南成功以稻草为主料进行半熟料袋栽模式,突破稻草栽培产量低的技术瓶颈,生物效率可稳定在40%以上,经济效益得以大幅度提高。(5)周年栽培模式利用保温菇房进行夏菇冬栽,可以实现新鲜草菇周年上市。
4. 草菇应该如何种植
草菇种植方法如下:
一是催蕾管理。
播种后6~7天后,菌丝生长较旺盛的,可在料面上覆上肥土,根据培养料的含水情况,浇一次石灰水(pH8~9),喷水量以在配料面无积水为宜。同时,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5%,加强通风换气,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经过2~3天,即可出现菇蕾。
二是菇蕾生长管理。
这时候要保持温度,棚温控制在30℃~35 ℃,料温不能低于24℃,最适温度为28℃~30℃。控制湿度,子实体生长阶段其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培养料的湿度保持在70%左右,补水时应喷浇30℃以上的水,喷水是应避开菇体。
三是通风换气控制光线管理。
通风时要根据温度及湿度控制通风次数及时间,应采取多次短时间通风方式,同时要保障一定的散射光。
四是及时采收。
草菇的采收要在草菇处于卵形期(蛋形期)时采收最适宜。此时子实体八、九成熟,外菌被尚未破裂,菌柄尚未伸长,触摸子实体中间没有空腔,菇体饱满光滑,菌盖厚实,肉质软韧,菇体顶端深灰色,基部灰白色。为防止菇体含水量较高,在采收前应停止喷水。
采收方法,一手按住菇体周围的培养料,另一只手握住菇体左右旋转,轻轻采下,不要用力猛拔;去掉子实体上所粘带的培养料及其它杂质,用不锈钢小刀削去基部的草和泥土。草菇生长后期开伞迅速,要及时采收,并及时加工。
5. 草菇栽培技术要点
草菇属低温菇种,也是一切食用菌中劳绩最快的一种,从劳绩到采收仅需10-14天。那想要获得优质优产的草菇种植成果,种植前要做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一、如何安排草菇栽培季节?
草菇属于高温型菌类,温度在22~35℃之间都能形成子实体。稳温、稳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在自然条件下,草菇的栽培季节比较短,我国南方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初及入秋季节栽培。春夏季节,由于气温回升较慢,波动不大,又正值梅雨季节,湿度比较容易控制,因此为主要栽培季节。
秋后气温下降较缓慢,但湿度不易控制。若进行夏季栽培,易受高温及台风暴雨影响,产量较低。北方由于受气温影响,草菇栽培集中在6~8月。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在当地裁培最适期内能否获得高产,取决于能否满足草菇子实体发生时的环境稳温、稳湿等生态条件。
二、哪些材料可以裁培草菇?
栽培草菇的传统原材料是稻草,它已经沿用了一百多年。近年来,草菇栽培户各地就地取材试用多种培养料来栽培草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应用较多的有棉籽壳、废棉、甘蔗渣等,栽培方便,产量较高。麦秆、牧草作培养料用来栽培草菇,产量较好。高粱秆、麻秆、花生藤、豆藤、烟草茎、玉米芯等材料,最好与稻草配合使用,或作草堆的酿热材料。此外,有些地方收集废草袋、废纸箱,经浸泡处理后用来栽培草菇,效果也不错。
三、怎样配制草菇培养料?
常用草菇培养料配方如下:
(1)稻草50千克、麸皮2.5~5千克、石灰0.5千克。
(2)稻草35千克、稻草粉15千克、麸皮5千克、干牛粪25千克、石膏0.5千克。
(3)稻草50千克、麸皮2.5千克、硫酸铵0.1~0.25千克、石灰0.75千克。
(4)废棉50千克、米糠2.5千克、石灰1千克。
(5)废棉25千克、稻草25千克、石灰0.75千克。
(6)棉籽壳50千克、石灰0.75~1千克。
以上辅料中的麸皮,可用等量的米糠代替,上述配方中,以废棉或棉籽壳的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可达20%~45%,稻草次之,生物学效率为10%~23%,蔗渣较低,约为10%。其他材料如麦秆、麻秆、香蕉叶等也可用于栽培,但产量并不理想。
四、如何选购草菇菌种?
(1)草菇菌丝为透明状,银灰色,分布均匀,菌丝较为稀疏有红褐色的厚垣孢子为正常的菌种。草菇母种、原种、栽培种,如厚垣孢子较多,一般地说,出菇后子实体较小,反之,子实体则较大。
(2)若银灰色草菇菌丝间掺杂有洁白线状菌丝,随后出现鱼卵状颗粒,久之成黄棕色,则可能混有小菌核杂菌;若瓶内菌丝过分浓密、洁白,也可能是混有杂菌,都应淘汰。
(3)如果菌瓶内菌丝逐渐消失,出现螨食斑块,说明染有螨虫,应淘汰。
(4)瓶内菌丝已萎缩,出现水渍状液体,有腥臭味的不能使用。
(5)草菇栽培种的菌龄以18天左右为宜,超过30天的最好不使用。
6. 如何种植草菇 怎样种植草菇
草菇种植方法如下:
一是催蕾管理。
播种后6~7天后,菌丝生长较旺盛的,可在料面上覆上肥土,根据培养料的含水情况,浇一次石灰水(pH8~9),喷水量以在配料面无积水为宜。同时,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5%,加强通风换气,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经过2~3天,即可出现菇蕾。
二是菇蕾生长管理。
这时候要保持温度,棚温控制在30℃~35 ℃,料温不能低于24℃,最适温度为28℃~30℃。控制湿度,子实体生长阶段其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培养料的湿度保持在70%左右,补水时应喷浇30℃以上的水,喷水是应避开菇体。
7. 用草料如何种草菇
草菇是一种优良的食用原料。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它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喜欢吃草菇。对它的需求很大,很多人开始种植它。种植草菇的方法很多。现在有些人用稻草种植草菇,因为它是一种常见的副产品。如果用来种植草菇,可以节省更多的成本。
在草菇的生长过程中,水分是草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营养物质只有溶于水才能被菌丝体完全吸收利用。草菇的代谢产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缺水会阻碍草菇的生长发育,甚至使草菇枯死。但如果水分过多,会影响培养基的通气,抑制呼吸过程,并造成大量菌丝体和芽死亡。
8. 草菇种植方法与原料有哪些
生产草菇的主要原料是麦草、玉米等秸秆,使用这种材料可解决秸秆处理问题,而且这种材料成本低廉,原料来源广泛,技术容易掌握,收效快。
1、整畦:草菇栽培畦为南北向,宽度1米,长度视棚宽而定,畦深为8-10厘米,畦间距为30-50厘米。
2、铺料:将浸泡好的培养料在畦内铺成龟背形,也可铺成波浪形。
3、播种:把培养好的菌种掰成1-2厘米的小块,采用穴播的方式播种。
4、覆土:覆土不可用黏土和沙土,不能过干或者过湿。
草菇种植注意事项
草菇对于栽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它的生长一般需要化合物矿物质以及氮元素来提供营养,还需要一定的维生素,所以在栽培时选择稻草即可,但是要选择干净的稻草,不能选择受潮发霉的。
没有稻草也可以选择废棉花生藤等作物,施加一些牛粪、玉米粉即可作为它的营养来源。另外它和其他食用菌不同,它的食用菌需要偏向碱性,要注意这一点。
9. 草菇种植的时间和方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种植
草菇别名兰草菇,在我国草菇生产量居全球之首,关键分散于华南地域。
麦草解决把麦草或干草切割成3公分长的段儿,用2%的石灰浆加0.5%的复合肥料泡浸24小时后捞起来,沥去不必要水份后备用。选好菌苗采用的草菇种植种菌龄不必超出18天,真菌健硕并有红棕色的厚垣孢子者为。采菇后的管理方法采菇后不可以洒水,要遮盖二天塑料薄膜,使真菌修复生长,随后再次开展出菇管理方法。每一次出菇前喷洒一次0.1%的车用尿素溶液,促进草菇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