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检验水产品清晰度的方法还有哪些

检验水产品清晰度的方法还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2-27 14:31:24

① 淡水鱼鲜度测定指标有哪些

主要有
感官评价
由于感官检验简单

易行
,水产品品质判断应用较多

主要用
眼看
、鼻嗅的感官检验
。不同种类
的水产品感
官检验指标和方法不
同。




物理方法评价鲜度
主要有僵
硬指数和激光测定两种

因其可在现场进行检验
,已广泛应用于鱼类鲜度测定以及确定不
同温度下同种鱼类的保藏温度

僵硬指数
(
R
)
通过测
鱼体尾部下垂程度与开始的数值相比较,所得到的鱼体僵硬指数测定方法,可较准确评价了鱼类的鲜度

化学(
包括生化)
评价
化学(
生化
)
方法是水产品鲜度评价应用最多
,也是相对可靠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

K值
鱼类的肌肉运动必须依靠三磷酸腺苷
(
A
T
P
)
转化提供能量

而鱼体死后其体内所含
A
T
P按下列途径分解

A
T
P
-
-
~
A
D
P
(
二磷酸腺苷
)
一A
M
P
(

)

I
M
P
(



)

H
x
R(


)

H
x
(


嘌呤
)
。K值
是以核苷酸的分解
产物作为指标的鲜度判定方法

它是根据
A
T
P降解

H
x

6种相关的化合物
分别
进行
定量
而求得
的相对值

K值

A
T
P的分



H
x
R与
占A
T
P
关联物总量
的百



K值越
小表
明产
品越


。K值作
为评
价鱼类新鲜度
的化学指标
应用较准确

尤其适合对鱼类早期鲜度
的评定


般新鲜鱼

K值

1
0以下


K值
的测
量方法
有高

液相色谱

(
H
P
L
C
)




和柱


简易




。极
谱法测得

K值与
H
P
L
C法有很

的相关性


用阴离子交换树

柱对



A
T
P系
列化

物进

吸附和分离

然后
分别
测定

同洗脱

的吸
光度计算
K值

氨基态氮
氨基态
氮的测定采用双指示剂
甲醛滴定

。鱼肉氨基态
氮的变化
与鱼
肉新鲜
度变
化呈
负相


当鱼新
鲜度未降低时
氨基态
氮增

较缓


氨基
态氮迅速增加时鱼
的新鲜
度也显
着下降
。氨基态
氮对鱼肉风味
的影响
明显

随着贮存时
间延长
,鱼
肉风
味下

② 1、常用的纯水的检验方法有哪几种

从学术角度讲,纯水又名高纯水,是指化学纯度极高的水,其主要应用在生物、化学化工、冶金、宇航、电力等领域,但其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电子工业。例如电力系统所用的纯水,要求各杂质含量低达到“微克/升”级。在纯水的制作中,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应该根据电子(微电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产工艺而定(如普遍认为造成电路性能破坏的颗粒物质的尺寸为其线宽的1/5-1/10),但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复杂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无一份由工艺试验得到的适用于某种电路生产的完整的水质标准。不过近年来电子级水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而且高纯水分析领域的许多突破和发展,新的仪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断应用都为制水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1.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2.制水工艺的水平;3.检测技术的现状。

③ 感官检验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感官检验的方法 食品感官检验的方法分为分析型感官检验和嗜好型感官检验两种: 分析型感官检验——把人的感觉作为测定仪器,测定食品的特性或差别的方法。比如:检验酒的杂味,判断用多少人造肉代替香肠中的动物肉人们才能识别出它们之间的差别,评定各种食品的外观、香味食感等特性都属于分析型感官检验。 嗜好型感官检验——根据消费者的嗜好程度评定食品特性的方法。比如:饮料的甜度怎 样算最好,电冰 箱颜色怎样最好等。 弄清感官检验的目的,分清是利用人的感觉测定物质的特性(分析型)还是通过物质来测定人们嗜好度(嗜好型)是设计感官检验的出发点。例如,对二种冰淇淋,如果要研究二者的差别,就可以把冰淇淋溶解或用水稀释,应在最容易检查出其差别的条件下进行检验,但如果要研究哪种冰淇淋受消费者欢迎,通常必须在一般能吃的状态下进行检验。 2、常用试验方法根据感官检验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常用的试验方法有以下六种: (1)差别试验(Difference Test) 差别试验用于分辨样品之间的差别,其中包括 2个样品或者是多个样品之间的差别试验。 差别试验是对样品进行选择性的比较,一般领先于其它试验,在许多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贮藏试验中,可以比较不同的贮藏时间对食品的味觉、口感、鲜度等质量指标的影响。 又如在外包装试验中,可以判断哪种包装形式更受欢迎,而成本高的包装形式有时并不一定受消费者欢迎,都可以用差别试验检验。 差别试验的试验方法有:2点识别法、2点嗜好法、1:2点比较法、3点识别法、3点嗜好法等。试验结果的分析常用查表法。 ①2点比较法是比较两种试样,以此来区别两者或判断其优劣的方法。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可按试验目的分为 2点识别法和 2点嗜好法。 2 点识别法是比较 X、Y 两种试样,根据人的感觉排列 X、Y的顺序,即区别两者的方法。由于 X和 Y之间的顺序是客观存在的。当人们的感觉判断的顺序和客观存在的顺序一致时,回答是正确的,否则回答是错误的,因此识别检验只需做单侧检验。2点识别法一般用于判断评审员的识别能力或者判断 X、Y之间的差别是否达到能识别的程度等。本法具有准备和实施方便等优点,缺点是结果差错的偶然可能性大。 2 点嗜好法是指比较 X、Y两种试样后指出自己喜欢哪一种的方法。在嗜好性检验中, 评审员指出 X、Y两种试样中的任何一个均可以,故必须进行双侧检验。本法主要用于市场调查和质量检验。 ②1:2比较法 1:2比较法是指先供给试样 X,让评审员记住它的特性(这个试样称明试样),然后同 时供给用暗号表示的试样 X和 Y(因为评审员事先不知两个试样的内容和特性,故称暗试样), 让评审员判断两个暗试样中哪个是试样 X的试验。1:2 比较法一般用于出厂检查验收商品,或用于测定评审员的识别能力,该法比 2点比较法灵敏度高。 ③3点比较法 有2个试样 X、Y,把两个相同的试样和一个不同的试样按 XYY、XXY、XYX等方式组合 后供给评判员,让评审员判断其中一个不同的试样的方法叫做 3点识别法。然后再比较一个 试样和剩余的两个相同试样,判断喜欢哪一个的方法叫做 3点嗜好法。因此,3点比较法只经一次试验,就能同时完成识别和嗜好两个试验。 (2)排列试验(Ranking Test) 排列试验对某种食品的质量指标,按大小或强弱顺序对样品进行排列,并记上 1、2、3……数字。它具有简单并且能够评判 2个以上样品的特点。其缺点是排列试验只是一个初步的分辨试验形式,它无法判断样品之间差别大小和程度,只是其试验数据之间进行比较。试验结果的分析常用查表法和方差分析法。 (3)分级试验(Scoring Test)分级试验按照特定的分级尺度,对试样进行评判,并给以适当的级值。分级试验是以某个级数值来描述食品的属性。在排列试验中,两个样品之间必须存在先后顺序,而在分级试验中,两个样品可能属于同一级数,也可能属于不同级数,而且它们之间的级数差别可大可小。排列试验和分级试验各有特点和针对性。分级试验的试验方法主要有评分法、scheffe 一对比较法、模糊数学法等。试验结果的 分析常用方差分析法。 (4)阈值试验(Threshold Test)阈值试验是通过稀释(样品)确定感官分辨某一质指标的最小值。阈值试验主要用于味觉的测定,测定值有: ①刺激阈(RL)能够分辨出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刺激阈。刺激阈分为:敏感阈、识别阈和极限阈。阈 值大小取决于刺激的性质和评价员的敏感度,阈值大小也因测定方法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②分辨阈(DL) 感觉上能够分辨出刺激量的最小变化量称分辨阈。,用+-△S来表示刺激量的增加(上) 或减少(下),上下分辨阈的绝对值的平均值称平均分辨阈。 ③主观等价值(DSE)对某些感官特性而言,有时两个刺激产生相同的感觉效果,我们称之为等价刺激。例如:10%的葡萄糖与 6.3%的蔗糖的刺缴等价。阈值试验的试验方法主要有极限法和定常法。 (5)分析或描述试验(Analysis or Description Test) 描述试验是对样品与标准样品之间进行比较,给出较为准确的描述。描述试验要求试验人员对食品的质量指标用合理、清楚的文字作准确的描述。描述试验有颜色和外表描述、风味描述、质构描述和定量描述。其主要用途有: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鉴别产品间的差别;质量控制;为仪器检验提供感官数据;提供产品特性的永久记录;监测产品在贮藏期间的变化等。因为感官感觉中任何一个器官的机能活动,不仅取决于直接刺激该器官所引起的响应,而且还受到其它感觉系统的影响,即感觉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以,食品的感官感觉是不同强度的各种感觉的总和。并且各种不同刺激物的影响性质各不相同,因此,在食品感官检验中,即要控制一定条件来恒定一些因素的影响,又要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互相关 联作用。目前常用的分析和描述性检验方法主要有:简单描述检验法及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 检验法。 ①简单描述检验法 它是评价员对构成产品特性的各个指标进行定性描述,尽量完整地描述出样品品质的检验方法,描述检验按评价内容可分为风味描述和质地描述。按评价方式可分为自由式评价和界定式描述。自由式描述即评价员可用任意的词汇,对样品特性进行描述,但评价员一般需要对产品特性非常熟悉或受过专门训练;界定式描述则在评价前由评价组织者提供指标检验表,评价员是在指标检验表的指导下进行评价的。该方法多用在食品加工中质量控制,产品贮藏期间质量变化,以及鉴评员培训等情况。最后,在完成鉴评工作后,要由评价小组组织者统计结果,并将结果公布,由小组讨论确定鉴评结果。 ②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检验法它是评价员尽量完整地描述食品感官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强度的检验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产品质量控制、质量分析、判定产品差异性、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品质改良等方面,还可以为仪器检验结果提供可对比的感官数据,使产品特性可以相对稳定地保存下来。 这种方法依照检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一致方法和独立方法二大类型。一致方法的含义是,在检验中所有的评价员(包括评价小组组长)以一个集体的一部分而工作,目的是获得一个评价小组赞同的综合印象,使描述产品风味特点达到一致、获得同感的方法。在检验过 程中,如果不能一次达成共识,可借助参比样来进行,有时需要多次讨论方可达到目的。独立方法是由评价员先在小组内讨论产品的风味,然后由每个评价员单独工作,记录对食品感觉的评价成绩,最后用计算的平均值的方法,获得评价结果。无论是一致方法还是独立方法,在检验开始前,评价组织者和评价员应完成以下工作:①制定记录样品的特殊目录;②确定 参比样;③规定描述特性的词汇;④建立描述和检验样品的方法。 (6)消费者试验(Consumer Test)消费者试验是由顾客根据各人的爱好对食品进行评判。生产食品的最终目的是使食品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消费者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态度。主要用于市场调查、向社会介绍新产品、进行预测等。由于消费者一般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个人的爱好、偏食习惯、感官敏感性等情况都不一致,故要求试验形式尽可能简单、明了、易行。使得广大消费者乐于接受,而且要保证

④ 怎样检验水的存在的方法

1、了解检验水的存在的两种简单的方法。2、能用上述方法检验水的存在。

教学重点: 检验水的存在的两种简单的方法

教学难点: 检验水的存在的两种简单的方法 现象及应用

器材准备:无水硫酸铜、水、带水酒精(25组)、含氯化钴的干燥剂、水、酒精灯、试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以状态分为固态的冰、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学生回答),又以含盐量的多少分为淡水和咸水(学生回答),再以存在的方式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学生回答)。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第一节的学习中,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大气中含有水份的吗?

(学生回答)1、夏天开启空调后,排水管中有滴水。

2、冬天教室内的玻璃窗内壁会蒙上一层小水珠。

3、拆封的饼干曝露在空气中后会变软。

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好,我们观察到上述方法中出现的现象,然后运用了推理的方法,得到了大气中含有水份的结论。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检验大气中含有水份的方法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教师提示)要使一块饼干吸潮变软需多少水?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节。

对,如果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多,饼干变得不够软,那么运用方法就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了!那么请同学们想出一个好方法,来检验出很少量的水。

二、检验水的存在

现在老师手上拿着的是一包干燥剂,它曝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已经较长了。把它拆开,请同学们观察它的颜色。

红色(学生回答)

现在让我把它稍微加热一下,观察现象。

颜色变成了蓝色(学生回答)

请想一想,是什么因素使得干燥剂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有温度、湿度、干燥剂的种类等学生回答会很多。

那到底是什么因素呢?

老师再向已经变成蓝色的干燥剂中滴几滴水,干燥剂的颜色又变成了红色!

原来是水使得干燥剂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同学们都知道干燥剂的作用是吸收水分,保持一定环境内的干燥。那它干吗还有颜色的变化呢?

这都因为干燥剂内加入了一种化学物质,叫氯化钴(CoCl2),有了它,干燥剂不仅能吸收食品袋里的水蒸气,还能用自身的颜色告诉人们自己吸潮能力的强弱。显示蓝色,说明它还能吸收水分;显示红色,说明它已经失去了吸潮的功能。

氯化钴本身是一种蓝色物质,当它遇到水时,就和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另一种物质叫水合氯化钴(CoCl2•6H2O),而水合氯化钴是红色物质。整个变化过程可以表示为

CoCl2+H2O→CoCl2•6H

⑤ 质量检验的形式有哪些

质量检验的方式可以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一、按检验数量划分
1、全数检验
全数检验使指对一批待检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方式,一般来说比较可靠。同时能够提供较全面的质量信息。如果希望检查得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品,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进行全检,甚至一次以上的全检。但是还要考虑漏检和错检的可能。全数检验有它固有的缺点:
第一,检验的工作量大;
第二,检验周期长;
第三,检验成本高;
第四,要求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较多;
第五,较大的漏检率和错检率;
由于检验人员长期重复检验的疲劳,工作枯燥,检验人员技术检验水平的限制,检验工具的迅速磨损,可能导致较大的漏检率和错检率。具国外统计,这种漏检率和错检率有时可能会达到10%到15%。
第六,全检不适合破坏性的检验项目。
通常全检适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第一,精度要求高的产品和零部件;
第二,对下道或后续工序影响较大的尺寸部位;
第三,手工操作比重大,质量不稳定的工序;
第四,一些批量不大,质量方面无可靠保证的产品(包括零部件)和工序
第五,采用挑选型抽样方案时,对于不合格的交验批,要进行100%的重检和筛选。
2、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是指根据数理统计原理所预先制定的抽样方案。从交验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部分样品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按照规定的判断准则,判定整批产品是否合格,并决定是接收还是拒收该批产品,或采取其它吃力方式。
抽样检验的主要优点是,明显节约了检验工作量和检验费用,缩短了检验周期,减少了检验人员和设备。特别是属于破坏性检验时,只能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抽样检验的主要缺点,是有一定的错判风险。例如将合格判为不合格,或把不合格错判为合格。虽然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险,提高了可靠性,但只要使用抽检方式,这种风险就不可能绝对避免的。
抽样检验适用于一下几种场合:
第一,生产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产品或工序;
第二,带有破坏性检验的产品和工序;
第三,外协件、外购件成批的验收检验;
第四,某些生产效率高,检验时间长的产品和工序;
第五,检验成本太高的产品和工序;
第六,产品漏检少量不合格不会引起重大损失的产品。
二、按质量特性值划分
1、计数检验
计数检验包括检查和计点检查,只记录不合格数(或点),不记录检测后的具体测量数值,特别是有些质量特性本身很难用数值表示,如产品的外形是否美观,食物的味道是否可口等等,它们只能通过感官判断是否合格,还有一类质量特点,如产品的尺寸等虽然可以用数值表示,也可以进行测量,但在大批量生产中,为了提高效率、节约人力和费用,常常只用“过端”和“不过端”的卡规检查是否在上下公差范围以内,也就是只区分合格与不合格品,而不测量实际的尺寸大小。
2、计量检验
计量检验就是测量和记录质量特性的数值,并根据数值与表准对比,判断是否合格。这种检验在工业生产中是大量而广泛存在的。
三、按检验性质划分
1、理化检验
理化检验是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用某种测量工具或仪器设备,如千分尺、游标卡尺、显微镜等等所进行检验,理化检验的特点通常都是能够得到具体的数值,人为误差小因而有条件时,要尽可能的采用理化检验。
2、官能检验
管能检验时靠人的感觉器官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和判断的。如对产品的形状、颜色、味道、气味、伤痕、老化程度等,通常时依靠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觉器官进行检查的,并判断质量的好坏或是否合格。官能检验又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嗜好形官能检验,如美不美、香不香,这类由人的感觉本身作为判断对象的检验,这种检验往往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嗜好可能不同,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观,对同一事物,其判断的结果可能由所不同。也就是说,这类检验往往由较强的主观意愿。
第二类、分析型官能检验,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进而分析判断被检测对象的特性。如要检测某一设备运转后主轴的发热的程度,如过没有适用的温度计,就要通过检验人员用手抚摸的触觉来判断大致的温。这就不是凭人的嗜好,而是凭人的经验来做出的判断。
四、按检验后检验对象的完整性划分
1、破坏性检验
有些产品的检验带有破坏性,就是产品检验后本身不复存在或是被破坏的不能再使用了。如炮弹等军工用品、热处理后零件的性能、电子管或其它元件的寿命试验、布匹的材料的强度试验等等,都是属于破坏性检验。破坏性检验只能采用抽检的形式,其主要矛盾是如何实现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统一,也就是寻求一定可靠又使检验数量最少的抽检方案。
2、非破坏性检验
顾名思义,非破坏性检验就是检查对象被检查后仍然完整无缺,丝毫不影响其使用性能,如机械零件的尺寸等大多数检验,都属于非破坏性检验。现在由于无损检查的发展,非破坏性检验的范围在扩大。
五、按检验的地点划分
1、固定检验
所谓的固定检验,在生产车间内设立固定的检验站。这种检验站可以是车间公共的检验站,个工段、小组或工作地上的产品加工后,都依次送到检验站进行检验,也可以设立流动或自动线的工序之间或“线”或线的终端。这种检验站属则属于专门的,并构成生产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只固定某种专门的检验。
在车间内设立固定的检验站又有点也有缺点。固定的检验,适用于某些不便搬动或精密的仪器,有利于建立较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检验工具或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但固定的检验站,从心里学的观点看,容易造成检验人员与生产工人之间的对立情绪,生产工人把产品送去检验看成“过关”。同时检验站内,容易造成待检和待检、待检和完检、完检和完检零件的存放混乱,占用较大的空间。所以采用固定检验,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处理。
2、流动检验
流动检验也是临床检查,就是由检验人员到工作地区检查。流动检查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搞好检验人员与生产工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检验人员到工作地区检查,如果态度好,并指出工作操作中的问题,减少不合格的产生,生产工人体会到检验人员不只是检查自己的工作,而是为自己服务,体现了同志式的合作关系,并减少了出现废品而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
(2):有预防作用,检验人员按加工时间顺序到工作地上区检查,容易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变化,预防成批废品的出现;
(3):可以节省被检零件的搬运和取送,防止磕碰、划伤等损坏现象的发生;
(4):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操作者在检验站的排队待检的时间;
(5):检验人员当着生产工人的面进行检查,操作者容易了解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容易相信和接受检验人员的检查结果,减少相互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感。
六、时间的目的划分
1、验收性质的检验
验收性质的检验是为了判断产品是否合格,从而决定是否接收该批或该件产品。验收检查是广泛存在的形式,如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的的进厂检验,半成品入库前的检验,产成品出厂前检验,都是属于验收检验。
2、监督性质的检验
监督性质的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判定产品是否合格,从而是接受还是拒收该批产品。而是为了控制生产过程的状态,也就是检定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的状态。所以,这种检查也称为过程检查,以预防大批不合格的产生。如生产过程中的巡回检验,使用控制图时的定时检验,都属于这类检验。其抽查的结果只是作为一个监控和反映生产过程状态的信号,以便决定是继续生产还是要对生产过程采取纠正调整的措施。

⑥ 成品检验有哪些方法

成品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不管是哪种方法,都需要人员操作,都需要借助管理系统提高成品检验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公司一直使用日事清,利用日事清的看板功能,将工作任务分配至每个部门和团队成员的个人日程,每天自动生成工作日志进行汇总,做到任务有跟踪、事件有反馈、结果有分析,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提高检验质量,提高团队协同作业能力,让成品检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是目视检测。一些产品的质量指标是靠检测人员的肉眼进行观察、判定的。用目视检测的质量指标主要是产品的表面质量、外观色泽、形状和管棒材的断口等。产品表面上的缺陷是属于允许范围内、还是超出范围成为废品,这要靠检测人员的实践经验来判断。例如GB/T4423—92《铜及铜合金挤制棒》和GB/T13808—92《铜及铜合金拉制棒》,二者对产品表面质量要求都规定“不允许有裂缝、气泡、夹杂物”等缺陷和“允许有氧化色和不使棒材直径超出允许偏差的其他缺陷”。要求内容基本相同,但二者的状态不同,一个是冷加工的拉制品,一个是热加工的挤制品,其表面状况诚然是不会一样的。因此,要求检查人员要知道产品的用途,按用户的使用要求的原则来判断产品的优势。
二是工具测量。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的规格指标需要用工具来测量。尺寸偏差、弯曲度、长度、厚度、直径(外径、内径)、壁厚、椭圆度等尺寸方面的精度都需要用工具来测量,工具有卷尺、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千分尺)、内径测微计等。重量需要用各种衡具:地中衡,电子秤,台秤等。
三是实验室检测。在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一些指标不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在现场直接检测,这样需要在制品上随机取样在实验室检测。在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产品的力学性能(如抗压强度,伸长率,硬度等),物理性能(晶粒度,内应力等),工艺性能(压扁,扩口,卷边等)以及化学成分(无氧铜的含氧量等)。
四是无损检测。产品中有些表面缺陷很难用目视检测,例如微裂纹、皮下夹层等缺陷很容易漏检;有些缺陷如内部的气孔、分层、挤压、缩尾、疏松等不能用目视来检测。只有用破坏性试验来检查。近年来采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可以迅速准确地检出上述内部缺陷。在管棒材的成品检测中通常采用超声波探伤和涡流探伤,在板带材中和铸件及压铸件中采用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渗透探伤等。

⑦ 水产品如何检疫

水产品的现场检验检疫
编辑时间:2008-04-08 来源:

1.产地检验检疫

检验检疫人员应到注册(登记)的厂、库进行现场检验检疫:

1.1包装应卫生、完整、牢固;包装上的名称、规格、标记等应符合输入国(地区)、合同、信用证要求,标记应清晰、规范;进口国对包装有特殊要求的按进口国要求进行。

1.2品种、数重量应与报检内容相符;

1.3预包装产品的食品标签应符合《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等规定;

1.4货物品质(色泽、气味、质地、新鲜度等)是否良好,是否腐败变质现象;块冻水产品应进行解冻检验,每一开启箱抽取不少于一个单元的样品进行解冻;单体冻结的水产品需解冻检验的,每个开启箱抽取不少于1000克的样品解冻;解冻按SN 0387-95《出口冷冻水产品解冻方法》标准进行,解冻后根据不同的品种按SN标准(参见本章第三节)逐项检验。冰鲜品、干制品等其它水产品按有关方法检验。

1.5产品温度应符合要求;

1.6安全卫生项目按检验检疫依据要求抽样送实验室检测;

1.7审查相关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1.8对运输工具实施检验检疫;

1.9其他检验检疫项目。

2.1口岸检验检疫

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出境货物口岸查验规定》对出口海水水产品实施查验,经查验合格的予以放行。

2.1.1在口岸并批或中转出口的,货物必须存放于卫生注册(登记)的冷库,否则,口岸局不予受理查验。

2.1.2查验项目:查验外包装标记、唛头、品名、规格、批次是否货证相符,内包装是否完整卫生,产品的色泽、形状、气味是否正常,产品有无风干、脂肪酸败和外来杂质等项目,认为产品异常的,须抽样检验。

2.1.3在审核单证及查验中,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必须重新检验或补验。

* (1)换证凭单中的项目与合同、信用证要求不一致或检验项目不全的。
* (2)运输温度及包装受损可能影响其品质。
* (3)换证凭单超过有效期,应对品质、重量、规格、包装等项目进行检验。

2.1.4对实施验证查验的货物,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凭产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换证凭单”验证放行。

2.1.5对产地集装箱直运的货物,除了按规定比例(通常1%-3%)进行必要的查验货物外,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一般凭产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出境货物换证凭单》查证放行。

2.1.6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在查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产地检验检疫机构联系处理。

⑧ 水产品味觉鉴别温度

摘要 水产品感官检验的基本要求;

⑨ 判断水产品鲜度的方法有哪些

看色泽 看生命力 闻味道

⑩ 国标GB4789.2-2010 细菌总数检测中,水产品包括哪些东西啊,例如罗非鱼是多少温度培养多长时间

两种方法都可以,前者节省时间,后者检出率更高。

阅读全文

与检验水产品清晰度的方法还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hc眼膜使用方法 浏览:327
最简单的补肾治早泄方法 浏览:516
静电手环的使用方法 浏览:995
开账的步骤与方法 浏览:280
养金鱼简单方法 浏览:827
手机遥控长虹电视方法 浏览:36
蒸芋头粉中间夹生有什么补救方法 浏览:503
非瘟治疗土方法 浏览:662
打印位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85
乘法带零的简便方法 浏览:385
咖啡机的使用方法图解 浏览:976
微生物遗传型的鉴定方法有哪些 浏览:428
怕丢人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908
怎么判断浮漂的准确方法 浏览:602
阶段性鼻炎治疗方法 浏览:133
具体研究方法及研究计划 浏览:260
什么方法可以最快消肿 浏览:776
心房颤动有什么非药物治疗方法 浏览:802
拆千纸鹤方法视频 浏览:209
样品预处理有哪些预处理方法优缺点 浏览: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