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立和睦家庭有哪些方法
(1)自我克制:任何家庭和睦的最关键的因素与其说是一种时间、精力和感情的投入,不如说是一种自我克制精神。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努力使自己家庭成员富裕和幸福,并且悉心将家庭维持下去。为了保持家庭的和睦,自我克制和对配偶忠诚是如此紧密相关。
(2)共度时光:当1500名儿童被问及“你们认为怎样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庭”时,他们没有列举金钱、汽车或好房子,他们的回答是:“在一起做些事”。和睦家庭的成员都同意这个观点,喜欢花很多时间在一起工作和娱乐。“你做什么并不重要”。他们认为,“关键是要在一起共度美好的时光”。
(3)互相欣赏:渴望被人欣赏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有的夫妇正是用互相欣赏的做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我们在婚姻上过早地陷入了一种困境”,这位妻子认为,部分的原因是由于目睹了不少夫妇常互相刻薄地挖苦对方,特别是还当着别人的面。我们也不知不觉地染上了这种恶习。不知不觉地伤害了夫妻感情。现在我们使自己多看自己已有的东西,而少看我们缺少的东西。
(4)相互沟通:相互沟通是维系家庭幸福的一个关键要素。有什么话不要憋在肚子里,多同家里人交流,也让家里人多了解自己,这样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误会和矛盾。
(5)注重修养:注重自身的修养也是维持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它能使我们得到别人的爱和同情心。和睦家庭的重点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塑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6)战胜危机:和睦的家庭并非没有遇到难题,但只要我们有能力去迎接生活中必然会出现的挑战,就能实现和睦家庭的梦想。
(7)胸怀开阔: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道理我们都懂,但是真正摊上事儿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心眼,都想发泄自己的不满,于是结局不可开交。但是我们在话脱口而出的那一霎那,刹刹车,好好想一想;在伤害发生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好好考虑一下,我相信矛盾会逐渐化解。
(8)相互信任: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很多幸福的家庭就毁于怀疑和猜忌。所以,对家人要保持信任,不要让猜疑毁了家庭的幸福。
(9)遇事慎重:在家里,遇到事情要冷静对待,尤其是遇到问题和矛盾时,要保持理智,不可冲动,冲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整个家庭。
(10)换位思考:有时候,已之所欲,也勿施于人。凡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家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多进行一下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想,这样,你会更好地理解家人。
(11)追求快乐:只有用快乐的心情才能构建起幸福的家庭,进家门之前,请把在外面的烦恼通通抛掉,带一张笑脸回家。
Ⅱ 让家庭和睦相处的30个好方法
1、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2、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3、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4、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
5、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阴为母,阳为父。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或者儿女缺乏。
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7、小孩子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8、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的功德,对下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9、孩子不明理等于是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10、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关,第二要考虑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11、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12、“管”是父母任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因为用脾气管儿女,不但管不好,反把儿女的脾气激起来,碰起性来,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缘故。
13、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14、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为禀性,涵养天性。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15、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16、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让位给后辈来当家,不摆老资格。
17、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
18、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19、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20、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不让老人就是缺德。
21、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22、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
23、老人托起一家的福报,创造一家的福德。福德是一代比一代强,福报是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子孙比你强,说明你有德,否则就是无德。
24、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25、老人爱人爱物,家庭子孙就兴旺。如果老人贪了,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吃完了。
26、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27、老人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缘起一定互相看好处,还得要兜满家。
28、福德具足、温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29、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命。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30、不要管闲事,不要过多牵挂子孙,“儿孙自有儿孙福”。
Ⅲ 让家庭和睦相处的好方法是什么
给另一半足够的空间与理解:家庭所出现的很多问题上,吵闹与叨唠,往往是最大的诱因之一,给另一半足够的理解,不要动不动的争吵,试着冷静去处理,会使家庭幸福与和谐。给另一半足够的空间,倾诉之间给予足够的安慰和支持,更能让家庭美满。
不要刻意的去改变另一半:无论是在相处还是在家庭上,如果一直想要去改变别人来适应,无疑是很困难的,只会加重双方语音上或者行为上的摩擦,只有双方互相去适应彼此。
注意事项
很多夫妻中的一方因为缺乏独立性,又没有把握好夫妻关系这一定海神针,导致有孩子后,在诸多的压力和矛盾中,两个人就走散了。
结婚有孩子后,在老人帮带孩子的情况下,家庭关系经营的好坏关键在于夫妻两人是否有独立的经济能力、独立的心智,是否已足够成熟,是否能够转变角色,积极承担父职母职,是否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能做到与父母分离,与伴侣联合,两人连为一体。
如果做到这些,有孩子后的夫妻关系不仅不会变坏,还会变得更好,孩子在这样内心强大的父母的照顾下,也更能够快乐茁壮地成长。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独立自主,才会有和睦的家庭关系
Ⅳ 让家庭和睦,有什么好方法
有什么事情要和父母说,他们是最了解你的人。不要害羞。有什么想法就大胆的说。及时与父母沟通。
往往父亲在女儿心目中的形象是严肃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他就不关心和爱护你。如果有什么意见你可以心平气和的与父亲说明白。同时也要关心父亲,要学会换位思考。
关心父母,及时与他们沟通,经常聊聊天啊,出去玩啊,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其实很好的。他们是你最亲密的人啊。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也没有什么鸿沟不可以跨越的。努力啊。
Ⅳ 建立和睦家庭的方法有哪些
(1)自我克制
任何家庭和睦的最关键的因素与其说是一种时间、精力和感情的投入
Ⅵ 任何培养家庭的和睦之情
想改掉家人的陋习,就先从发现家人的优点做起吧!
不要直接要求别人去改.
如果某人做了件小小的善举,请你先赞扬(不管是老人也好,小孩子也罢,都很有用),然后再适当的提起某人的那个小毛病,(一定在缩小到让他接受你的提醒),要让他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意识到这是多么的不好才行.
不过,我个人认为一个和睦的家庭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懂得互相谦让和容忍,必竟,人无完人!
Ⅶ 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家庭和睦
宽容,彼此忍让,付出不求回报.
Ⅷ 有什么方法能让家庭和睦啊
我觉得家庭的和睦主要看男人。婆媳不和,是男人在中间没有扮滨好角色。夫妻不和,是男人太不会哄老婆。女人是要哄的。当然我说主要看男人,其他人也有关系,但是男人在家庭中的比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