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方法
体育锻炼的方法应根据人体发展的规律,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自然因素培育和发展体质,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一、体育锻炼的一般方法 (一)负重练习法 负重练习法即载负重量进行锻炼,它要求锻炼者按一定的次数、重量、标准和动作频率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使用杠铃、沙袋等锻炼身体和增强力量素质。 (二)重复锻炼法 重复锻炼法是按预定内容反复进行某一锻炼的方法。如重复进行60米加速跑4~6次,每次跑后间歇1~2分钟,且每次跑的距离和速度不变。主要用于发展下肢力量和速度素质。 (三)综合锻炼法 综合锻炼法是在进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为促进身体各部位的全面发展而把对身体各个部位有不同作用的几个或更多的运动项目搭配起来,形成一个可影响身体数个部位乃至全身所有部位进行运动的方法。如跳绳→立卧撑→引体向上→双臂屈伸→多级跳远等综合锻炼法。 (四)身体不同部位锻炼方法 1.头颈运动:头为人之首,常练可使大脑供血充分,有利于消除脑疲劳、增强记忆力。锻炼方法有头前屈、后屈、侧屈、回旋等。 2.上肢运动:锻炼方法有俯卧撑、双杠臂屈伸、单杠引体向上及持器械的各种练习。 3.躯干运动:锻炼方法有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两头起,悬垂举腿、腰侧屈等。 4.下肢的运动:下肢为人体支柱,应使其发达、健壮。锻炼方法有杠铃深蹲、半蹲、提踵、跳跃等。 二、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 (一)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 力量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力量素质是身体素质的基础。发展力量素质应根据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发展绝对力量采用重量大、组数多、次数少的方法,发展速度力量采用中重量、中次数、组数少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群力量和力量耐力采用重量小、组数少、次数多的方法,具体可参见下表中对应的方法进行锻炼: 表5-2 发展力量素质的一般方法 增大肌肉体积 发展肌肉耐力 发展速度力量 发展绝对力量 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 连续举中等重量,次数较多直到举不起来为止,使肌肉工作到最大限度。 连续举一定重,次数较多,使肌肉长时间持续收缩,直到举不起来为止。 连续举中等或小重量,次数较少或中等,以最快速度完成练习。 以较少次数举接近最大负重量或本人的最大负重量。 重量(%) 60~80 40~60 60~80 80~100 组数(组) 2~3 2~4 4~6 6~10 次数(次) 6~8(做到极限) 12次以上做到极限 5~12 1~5 (二)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 耐力素质是有机体长时间工作克服疲劳及疲劳后快速恢复的能力。按运动的外在表现可分为速度耐力、力量耐力、一般耐力,按所影响的器官分为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等,按能量供应特点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等。练习时,应强调意志品质、呼吸深度和呼吸方法。 1.发展有氧耐力的方法:发展有氧耐力主要是提高心肺功能。运动时间要求在15分钟以上(至少为5分钟)。锻炼时负荷强度应达到所能承受最大强度的80%左右(心率大约在150次/分),经常采用持续负荷(包括连续负荷法和交替负荷法两种)方法,如多选用的跑步、跳绳、原地跑、球类、自行车、溜冰、划船等锻炼手段进行锻炼。锻炼时应注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密度。 2.发展无氧耐力的方法:发展无氧耐力主要是对短距离后程跑的能力有明显的效果。锻炼时应采用强度大的练习,心率应控制在160次/分以上。注意应在医务监督下进行锻炼。 (三)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速度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各种速度素质练习,都应在体力充沛、精力饱满的情况下进行。 1.反应速度: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快慢。利用信号让练习者作出相应反应是常用的方法。 2.动作速度:完成某一动作的快慢。减小练习难度法(顺风跑、下坡跑等)、加大难度法(跳高前的负重跳等)和时限法(按一定节拍或跟随别人较快的节奏等,以改变自己的动作节奏或速度)。是常用的发展动作速度的方法。 3.移动速度:单位时间内位移的距离。发展的方法有最大速度跑、加快动作频率和发展下肢爆发力量。 (四)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 灵敏是指在多变的运动环境中迅速改变身体位置的能力。发展的方法有在跑跳中迅速、准确、协调地完成各种动作、各种综合练习、各种变换方向的追逐性游戏及球类活动等。 (五)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 柔韧是指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一般以采用静力性拉长肌肉和结缔组织的方法发展柔韧素质成效较快。静力性练习要求保持8~10秒钟,重复8~10次,如压、搬、劈、蹦、体前屈、转体、绕环等动作,并以感到酸、胀、痛为限。控制在5~30次之间的动力性拉伸练习(踢腿、摆腿、甩腰等),也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之一。 发展柔韧素质应将静力与动力、主动与被动练习相结合,坚持细水长流勿用力过猛。 三、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 (一) 步行锻炼法 步行是体育锻炼中最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步行锻炼主要由步行的距离、速度决定其运动强度,锻炼者应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常言到
‘贰’ 提升身体的柔韧性的练习方法有哪些
方法很多,但是离不开一个动作:压韧带。每个关节都有韧带相连,韧带拉长,柔韧就不是问题!
主要是腰、腿的韧带,很重要但是又比较难拉!
‘叁’ 急求!!!!静力性拉伸练习发展柔韧素质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举三个O(∩_∩)O
有压腿,劈叉,被动的压腿,坐位或站立体前屈
‘肆’ 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1.
发展柔韧素质的基本要素 (1)进行柔韧锻炼时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开始就用力过猛和速度过快。 (2)柔韧锻炼时不得动作幅度过大,不能超过正常的生理范围。练习时以感觉到酸、胀、痛为限。 (3)柔韧素质锻炼必须与速度...
2.
柔韧素质锻炼的方法和手段 (1)主动练习法。主动练习法是指不依靠外力而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来增加关节灵活性的锻炼方法。可以分为主动动力性练习和主动静止性练习。主动动力性练习特点有动作次数的重复,有负重或不负重的.
‘伍’ 柔韧训练有什么方法
1.上肢柔韧。
(1)压肩:面对一支撑物,将双臂水平放置在支撑物上,做身体向下振压的动作。
(2)甩臂:身体成弓步站立,一手叉腰,另一手放松下垂做从下向前向上向后向下的顺时针大幅度抡(甩)臂动作。顺逆时针交替练习,然后再换至另一手臂做此动作。
2.腰部柔韧。
(1)前俯腰:身体以腰部为轴向前俯约90°,双肢并拢,膝部挺直,双手按住膝部,做腰部向膝部振压的动作,做到能用双手抱住双腿身体完全与双腿膝全拢在一起为达标。
(2)甩腰:身体成前半伏状,双手自然平伸,而后以腰为轴,立用腰力做从下向左向上向右向前向下的顺时针大幅度抡(甩)腰动作。顺逆时针交替练习。
(3)胸压:,盘腿坐于地上,成两脚掌相对,然后以腰部为中心做身体向前俯卧振压的动作,能做到身体贴近双腿、双腿贴近地面、脸部贴近脚尖为合格。
3.下肢柔韧。
(1)压腿:压腿分为正压、侧压、后压三种方法。主要目的是通过它来拉长腿部的肌肉和韧带及加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
方法如下:
正压:面对一支撑物,将前腿抬起放置于支撑物上,保持腿直;后腿支撑身体重心,脚尖与前脚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腿亦挺直放松,双手叠并放置于前膝上,上身放松正直;而后身体努力往下振压,一直到下颌能挨到脚尖方为练到位。
侧压:面对一支撑物,将前腿抬起放置于支撑物上,保持腿直;后腿支撑身体重心,脚尖向外展90°,脚跟与前脚平行成一线,腿亦挺直放松,身体向侧振压至前脚尖方向;一直压至身侧与腿合方为练到位。
后压:背对一支撑物,将一条脚向后放至支撑物上,而后上体努力向后振压。
压腿的要求:保持正确的姿势,振压时全身放松,在心中默念放松、放松,并数数;一个姿势练完后,最好能保持振压到位的姿势10秒钟左右;压腿时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不能压的过低不要紧,慢慢来既可,不要急于求成。
(2)劈叉:劈叉为柔韧性训练的高级阶段,分为横劈腿和竖劈腿两种方法。
竖劈腿:腿前后分开成1字形,双手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前后分开至一条线坐于地下为合格。
横劈叉:腿左右分开成一字形,双手在体前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左右分开成一线并坐于地下方为合格。
劈腿的要求:劈时更要循序渐进,万万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易伤身体;练习时一定要放松肢体,只有放松了肢体才可以将韧带拉开。
(3)踢腿:拳谚云:“只压不溜不中用,只溜不压笨如牛”。压就是前面讲的压腿,而溜就是这一节中所讲的踢腿,因为踢腿不仅可以使肌肉和韧带拉长,还可以使腿有力、轻快,以促进柔韧性训练的效果。踢腿分为正踢、侧踢、里合、外摆等。
正踢:练习时要求身体成立正姿势站好,双手向左右平举,十指向上,掌心向左右;而后左脚自然向前上一步支撑身体,右脚尖勾起并利用腰胯之力将右腿猛踢向正前上方,腿踢至极限后,借回弹之力下落在体前,略上一步,左脚按相同方法做前踢腿。亦可在原地练习。
侧踢:按前面的姿势站好:右脚向前上一步,身体左侧向前,左脚尖勾起向头上方踢,右掌上架于头上,左掌立于右腋下,左脚落地后,上右步,体右转180°左脚尖勾起向头上踢。
柔韧素质的训练强度主要反应在动作频率、用力大小和负重量三人方面。研究认为:动作频率不宜太快,应采用中等或较慢的频率。因中等或较慢的频率能延长力对关节的作用时间,避免肌肉和韧带拉伤。借助外力进行被动练习时,用力程度应逐渐加大,并以舞者主观感觉为根据,当舞者感觉肌肉胀痛时可坚持一下,当感到肌肉麻时,则应停止练习。用负重练习发展柔韧性时,负重量不能超过被拉长肌肉力量能力所能达到的50%。静力性拉伸负重可相对大些,动力性摆动动作时,负重应小一些。总之,训练宜采用中等强度进行。柔韧性素质发展相对较快,消退也快,因此训练要做到系统化、经常化。
‘陆’ 提高身体柔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运动员在进行足球运动的时候,要利用肢体完成难度较高的技术动作,这就要求身体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适应技术动作的要求。柔韧性跟每个人天生的身体素质有关,当然后天的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针对柔韧性的练习,帮助柔韧性的提高。下面的文章中就介绍一些简单的柔韧性的练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操作方法
01
压肩练习
根据自己的身高找到一个适当的手扶物,手臂伸直踏在手扶物上,低头屈体向下垂直压肩,头部需要低于手臂,维持这样的姿势20秒左右,放松,重复此项练习。进行此项练习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练习的进行,两个手臂的宽度和低头的幅度不断的加大,使肩部有趁拉的感觉,但防止拉伤。
02
正推肘肩练习
双手十指交叉相握,手臂伸直,手心向外用力前推,维持10秒钟后,左手臂向前,右手臂向下扭动趁拉,维持10秒,恢复原位后,手臂伸直抬过头顶维持10秒。
03
后推肘肩练习
与上项练习动作相同,区别之处是手臂至于身后,向身体后侧推拉,手臂在身体后侧上举时需屈体。
04
身体压踝法
双脚脚背紧贴地面,脚跟靠拢,两脚尖略微分开,臀部跪坐在膝关节上,漫漫的逐步用臀部下压踝关节,动作幅度由小变大,维持20秒左右,柔韧性比较好的朋友们在柔韧性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可以将身体后仰,背部接触地面。
05
劈腿练习
原地站立,两脚左右分开站立大概一大步的距离,双脚逐渐向外侧移动,直到两个大腿部位尽量与地面接触,当大腿与地面接触后,维持20-30秒钟,然后手臂伸直,身体前倾,尽量接触地面。如果柔韧性较差,两腿不能接触到地面也不要强求,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只要能达到自身身体的最大化,使身体产生抻拉的感觉就达到了练习的目的了。
‘柒’ 简易柔韧素质练习方法有哪些
下面介绍九种针对全身各主要关节、肌肉和韧带的静力拉伸练习,这些难度适宜且简便易行的伸展肢体动作,也可作为其他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一般要静止10~20秒,慢慢拉长肌肉和韧带,以感到酸、胀、痛为限,重复8~10次即可。
1.直立压颈并腿直立,两手垂于体侧,头分别向前、后和两侧压颈,要尽量向下压。
2.屈肘摸背一手从同侧肩上方屈肘向后下摸背,另一手从头后上绕过握住其肘,缓慢用力向后下压摸背,手尽量往下摸。
3.背后上下屈肘拉手一手从同侧肩上方,另一手从同侧腋下伸向后背,两手手指于背后相互勾住,上下分别用力缓慢拉。
4.分腿立向前屈体两腿分立与肩宽,向前屈体,两手紧握两脚踝部,上体缓慢用力向下压。
5.分腿立侧向振臂屈体两腿分立与肩宽,分别向两侧屈体,屈体时一手屈肘扶于腰部,另一手从头上绕过向异侧振臂。
6.跪地转体摸脚跟双膝跪地,直体,向后转腰,用转腰侧的手去摸另一侧脚的脚跟。转体时上体要挺直。
7.侧弓步侧体压腿两腿分立,两手屈肘抱头,一腿向侧跨出一大步,同时腿部外展改变脚的方向,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向同侧弯腰压腿。
8.分腿蹲地肘触地两腿分立,两手屈肘互握住上臂,下蹲,上体缓慢前倾,尽量使两肘触地。
9.并腿跪立上体后倒并腿跪坐,上体缓慢后倒,两手撑于身后地面,后倒时,头部和身体要保持正直。
‘捌’ 发展柔韧素质的基本练习方法是什么
柔韧性练习需要的技术要求较高,首先身体必须在健康基础上增加足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及适量矿物质,只有充足的营养供应才能保证运动后身体快速排出毒素,新陈代谢使形成足够胶原蛋白供韧带修复和生长,这是前提,也是想达到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先做一小时内的有氧运动,休息半小时左右补充营养食物,热身就算结束。接下来就可以适当用瑜伽动作或借助小力量器械进行韧带拉升,逐天增加力度和速度,以身体微出汗,韧带有胀热感为限,时间因人而宜,贵在坚持,不可急于求成,强度过大会事与愿违造成拉伤甚至萎缩的不在少数!韧带嘛,有两种拉法。要看你本人的年龄了。基本上讲,人的韧带在14到17岁之前和之后是有区别的。16岁之后,骨骼发育基本定型,所以,韧带也就定型了。所以,年纪小的人,建议他们用振颤法。在做好拉伸的姿势有,通过振颤运动把韧带拉象极限。这样拉的效果很明显。但是,对于骨骼相对成熟的人来说。这种方法只能带了短期的韧带拉伸。而且十分危险容易受伤。所以,16岁以上的,建议使用静压法。保持一个极限姿势30秒,休息几秒种,再保持这个姿势。一般建议拉伸的极限姿势不超过30秒。否则可能会造成反方向的肌肉受伤。这种静压的方法会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韧带的稳定固定方。
‘玖’ 柔韧素质有哪些训练方法
基本有两种,即静力拉伸法和动力拉伸法,在这两种方法中都有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两种不同方法,静力拉伸法是指通过缓慢的动作,将肌肉等组织拉长,当拉伸到一定程度时,要暂时静止不动。动力拉伸法是指一种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拉伸练习,在训练实践中,又常常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拉伸有静有动,动静结合,如发展腿部膝关节的柔韧性时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