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总集编纂方法有哪些

总集编纂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2-07 10:37:32

⑴ 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什么

昭明文选

⑵ 我国文学总集起源很早各个朝代都有哪些代表作

我国文学总集起源很早,《诗经》就是一部诗歌总集,但它是一体总集;诗文总集即各体综合性总集,始于晋代挚虞的《文章流别集》,但此书已佚。挚虞以后,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了一部《文选》,这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梁代近八百年的各类诗文,收录诗歌434篇,辞赋99篇,散文219篇,按文体分为38类,所选作家129人。《文选》保存了先秦至梁代大部分优秀作品,为后人研究这一段文学发展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此书对后世影响极大,研究、注释着作很多,形成专门的“文选学”。《文选》之后,有《古文苑》21卷问世,编者不详,为北宋孙洙所传,收周代至南齐诗文260余篇,分20类;清代孙星衍作《续古文苑》20卷,补收周至元各类诗文。此外,明人张溥编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118卷,也是唐以前又一部通代诗文总集。北宋李防等人奉敕编纂的《文苑英华》1000卷,上续《文选》,辑梁至唐诗文,但其中唐代诗文占90%以上,故实际上是一部唐代诗文总集。《文苑英华》卷帙浩繁,不便通读,因此宋初姚铉从中选录1/10,编成《唐文粹》100卷,形成断代诗文总集,也颇便学者利用。宋代诗文总集,有南宋吕祖谦编选的《宋文鉴》150卷,原名《皇朝文鉴》,此书仿照《文选》体例,选录北宋诗文,共分61类。清代庄仲方为接续《宋文鉴》,编成《南宋文苑》70卷,外编4卷,作者考2卷,选录南宋诗文,分为55类。元代苏天爵编选的《元文类》七十卷,原名《国朝文类》,是一部元代诗文总集,后人因与《唐文粹》、《宋文鉴》并称,书中选录元初迄中叶的主要诗文,分为43类。反映明代诗文概况的断代总集,主要有《明文衡》、《明文在》两书。《明文衡》原名《皇明文衡》,明代程敏改编,98卷,补缺2卷,选录明人辞、赋、乐府、琴操、散文,没有古体、近体诗,内容较芜杂,且多台阁体作品,反映了明初文风。《明文选》100卷,清代薛熙编选,仿《文选》体例,录明代诗文2000余篇,多选唐宋派古文,所选亦不全面。清代诗文,虽有《清文汇》、《清诗释》、《全清词钞》等分体总集问世,但未编成综合体诗文总集。

⑶ 《工程做法》的总编纂是谁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工程做法》是2007年12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标准),作者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要包括道路、场地、台阶、坡道、散水、楼地面、踢脚、墙裙、内外墙面装修、顶棚、屋面等部位的建筑构造做法。

简介

图集采用与建筑专业《工程做法》05J909编号完全一致的方式,将建筑专业《工程做法》中的外墙饰面(外饰面)做法、楼面面层做法、内墙饰面(含外墙内饰面)做法、顶棚和吊顶做法及屋面做法的厚度和自重通过计算编制成做法自重表。

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图中所标注的工程做法编号,直接从做法自重表中查找到做法厚度和自重,减少设计人员按工程做法计算自重的工作量。本图集主要为工程设计人员计算荷载提供方便。在附录中还提供了墙体自重表(不含饰面自重)和材料自重表,方便设计使用。

⑷ 《武备志》在内容和编纂方法方面有什么特点

《武备志》在内容和编纂方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1)广收博采,内容丰富。茅元仪的祖父茅坤是着名藏书家,又“究极兵家之学,其书多秘诸枕中”(顾起元《武备志序》),为茅元仪采辑兵学资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他不满足于此,又四方搜讨传借,私访秘图写本。”其所采之书二千余种,而秘图写本不与焉;破先人之藏书垂万卷,而四方之搜讨传借不与焉”。(宋献《武备志序》)全书囊括了当时兵学的各个方面。(2)选材精当。强调资料要可靠,不凭道听途说;讲实用的问题,不采稗官野史,如他在《占度载·度·序》中说:“其声声之不通于中华者,不敢据稗而信也;贡献不通于大国者,不敢信耳而传也。”紧紧围绕武备选材,如在《战略考》和《占度载·度》序言中规定:“非略弗录”;“于武备稍远者,听之舆图方史可矣”;名胜古迹主要供游览、吊古之用,与行军作战关系不大,“故不敢详”等。注意选录最新资料,全书对明代军事记载最详,不仅选录了先于编者的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治军、练兵、作战等方面的言行,也选录了与他同时代人的军事资料,如王鸣鹤的“号令说”等。(3)编排合理,有一定的逻辑秩序。全书五大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井然有序,又不可分割,郎文唤在序言中以医药作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兵诀者,如医,之探腑脏,论脉理也。次战略者,如医之举旧案,宗往法也。次阵练者,如医之辨药性,讲泡制也。次军资者,如医之分寒温,定丸散也。终占候者,如医之考壮弱,断死生也。”每部分的子目顺序也是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排列的,如茅元仪在交待《军资乘》子目的排列顺序时说:“三军既聚,必先安其身,身安而后气可养,身安而后患可防,故首以营。营具而可以战矣,故次之战。地有异形,时有异势,不可徒恃其野战,故次之以攻。可以攻人,人亦可攻我,故次之以守。五兵之用有时穷,则必济之水火,水火之资生者大,故其为杀也亦暴,智伯曰,吾知水之可以亡人国也,故次之水。水待于地,火时于天,地有定而天常移,是以火之效居多,故次之火。明乎六者而思过半矣,然民以食为天,故次之饷。士以马为命,故次之马。于兹八者,核其详,辨其制,是为军资乘。”(4)评论精炼概括,既讲历史沿革,又讲当代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自己的看法,具有批判精神。如在评论兵器时说:“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少林之说莫详于近世新都程宗猷之阐宗。”(《阵练制·练·教艺·棍·序》)又指出,弩之法不传,程宗猷革新古弩机,创造出腰开弩,力可达三十六钧(合当时1080斤),而力举三百斤者便可使用。他在“挑壕而营”的上方批评说:“今御虏者,全用挑壕法,所谓自置其身于死地也。”(卷七十眉批)(5)辑录了许多他书罕载的珍贵资料。如一些杂家阵法阵图,连研究阵法的专着《续武经总要》都未记载。尤其珍贵的是收录了“郑和航海图”、“航海天文图”,及明代一些少见的舰船兵器及火器等。(6)图文并茂。全书附图738幅,除《兵诀评》和《战略考》外,都有大量附图,生动形象,便于理解说明文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窥见明代兵器、车船等的形制,山川河流的概貌。(7)采用了目录学中的参照法,对交叉重复的内容进行了说明,便于互相参照。如《军资乘·战·器·弩·序》指出:“其详则见于练制中。”《占度载·度·序》指出:“若漕河,见于饷,不复再。”这样读者便可到《阵练制》中去查找弩的资料;到《军资乘·饷》中去查找漕河方面的资料。

⑸ 正史艺文志的编撰方法有哪些

我没研究过历代正史艺文志,给你点个人浅薄的建议,希望能启发到你。以下是我自己的观点和总结,不太准确的,你权当参考,欢迎大方之家指正!

一、编纂的分类方法:
1、不断发展的合理的分类方法:“七略法”(六分法)、“四部法”(四分法)
中国传统图书分类法主要在七略法和四部法之间演变。有三个关键点:
《七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
这种分类方法使得类例适应着作;分类各从其义。遵循了“离其疏远 ,合其近密”的着录原则。

2、史志目录
因历史资料篇幅过大的原因,进行压缩、去掉叙录,仅留必要的小注。采用了正史中设置书目部分,通过史志目录保存官修目录成就。

3、注序的框架结构
从班固起分小注、总序、小序三类分别论之,到隋志延续这一方法,后唐、宋、明、清,或有少三类中的一些,但也遵循了这一框架结构。

二、编纂的遵循原则
1、断代为书,兼收前代书目,不着录档案。
《汉书》 、 《隋书》 、 《旧唐书》 、 《新唐书》 、 《宋史》 、《明史》 、 《清史稿》这七部的艺文志中。 其中《汉志》 至《宋志 》 兼收前代书目 , 《明、清史艺文志》则断代为书 , 只记一朝之典籍。

2、参阅前代成就,今考现存,叙学术源流,考书籍存亡
像是,班固以《七略》为底本,隋志以《隋大业正御书目录》为底本等等,可以说是认真选核,并进行增补删改。有时引前代着作为注文 ,作为参考。 相对来说保存了许多旧代着录 。并把本朝已散佚之本子、已残缺的本子或别本列出。
有综合系统的书目、有总结的性质,遵循“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宗旨 。

3、遵循“儒学传统”的编纂思想(这点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汉志是遵循当时“独尊儒术”的思想的,对到有抑制,后面的艺文志不知道是尊儒还是扬道,不太确定啊,请方家指正)

4、重视学术意义。
以学者,论学资料的摘录为主,辅以其生平传略及评价,重视学术。

5、学案体的编纂方法(不确定)
这是我在一则文章中看到的,我本人对学案体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种特殊编纂形式,你可以查阅下,看看正史艺文志的编纂有没有这种共性。

三、编纂的思想理念
1、历史观
我们一般说他们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但现在也有学者认为并非可以简单定性的,历史观比较复杂,多个层面.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历史观局限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制约,并趋于不断的进步。
我摘抄一段关于《汉志》的资料吧,你看看:强调历史变化的立场,注重历史之"势"的制约与影响,强调民心向背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重视经济发展状况对历史进程的影响,等等,更多地表现出努力挣脱天命神学的倾向.史观深受儒家尊君思想的束缚,其批判性比较逊色。由于首开断代为史的编纂法,又体裁规整,编订缜密,特别是具有浓厚的封建正统史观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因此对中国此后近两千年的封建史学产生了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被旧史家长期奉为“命代奇作”、“史家冠冕”而“奔走班固之不暇”。

2、 文学观
在文学观念上,由于有了文体分类意识,可以说这方面是进步的文学观。
在编纂时并非仅仅从文学自身来着录,而是从其教化作用与艺术特征的关系上来看待。

这是我刚刚思考出的几点,可能还不全。我想,你大概可以从这几类角度来思考,这样说不定会打开思路,出现一片开豁之境。祝你成功!

⑹ 我国小说史上最大的一部文言小说总集是

《太平广记》

⑺ 总集编是什么

不是的 那些基本是一些没有用的东东了 有些还有可能是病毒什么的 最好不要打开了

如何编纂一部地方文学总集

这个难度蛮大的,你得先找地方志的文学部分,不知道你要编的是地方名人由古到今的总集还是说现当代文选总集,如果是全部的,就要参考很多文献,因为有的地方志上不见得记那么全

⑼ 永乐大典是用哪些方法编纂的

《永乐大典》采取接韵与分类相结合的“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编篡方法。依《洪武正韵》的韵目,按每韵下分列单字,在每一单字下详注该字音韵,训释和它的篆、隶、楷、草各种书体,然后分类汇集和这一单字有关的天文、地理、人事、文物、诗文、词曲等。所收典籍极为广泛,突破了过去类书偏重收集儒家经典、史传文集的传统,广收了上自先秦,下至明永乐的经史子集百余部以及天文地理、僧道技艺等8000余种典籍。

⑽ 唐大诏令集的编纂及整理

书名,唐代皇帝诏令的汇集,北宋宋敏求编。《玉海》和《宋史·艺文志》均题宋绶编。据《唐大诏令集》敏求自序,该书是由宋绶纂辑,但“未次甲乙,未为标识”,后由其子敏求“绪正旧稿,厘十三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误作30类),于神宗熙宁三年(1070)九月整理成书。
13类包括:帝王、妃嫔、追谥、册谥文、哀册文、皇太子、诸王、公主、郡县主、大臣、典礼、政事、蕃夷,总计130卷。
但在清干隆(1736~1795)年间编《四库全书》时,已阙卷第14~24,87~98,凡23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参校诸书皆同,其脱佚盖已久矣。”唐代诏令,《新唐书》大抵未收,《旧唐书》、《通典》、《唐会要》、《册府元龟》等书所收亦多缺漏或讹误。唐《实录》除顺宗一朝外,其余早已散佚。故唐代“诏诰命令之得以考见者,实籍有是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诏令奏议类》)。《唐大诏令集》包含有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其中第83卷至127卷政事类中的礼乐、刑法、恩宥、官制、举的礼乐、刑法、恩宥、官制、举荐、按察、制举、贡举、田农、赋敛、财利各门,关涉到唐代的政治、经济、法律、选举、行政管理等,为研究唐代法制史的重要资料。
该书自宋至清末都是抄本,清末光绪年间才据明抄本刻版,收入适园丛书。

阅读全文

与总集编纂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柔性防水胶带安装方法 浏览:418
硅胶怎么用香蕉水去除最简单方法 浏览:187
鸡蛋茶的食用方法 浏览:973
ppr带水接管方法视频 浏览:1000
钢丝绳安装三通的方法 浏览:962
40除32简便方法 浏览:330
测出自己怀孕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474
汽车平面轴承安装方法 浏览:570
学唱相声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904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杂化方法 浏览:846
桃木剑打磨方法视频 浏览:645
脑神经用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936
眼睛黄素瘤治疗方法 浏览:830
回血鸽子配对方法视频 浏览:183
蜂蜜怎么熬制作方法 浏览:214
平板闪退的解决方法 浏览:453
单色釉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434
适用于对比研究的方法 浏览:311
荒岛上快速获得淡水的方法 浏览:157
增多肌肉的训练方法 浏览: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