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你好,每年的秋季冬季,婴幼儿极搜索易发生一种以腹泻、呕吐、发热与腹痛为特征的急性胃肠道疾病。这种疾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由于病毒形状呈车轮状,故又称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此类病毒的抵抗力较强,主要通过粪便、经口的途径传播,病毒可在人体的小肠绒毛细胞内繁殖,造成肠粘膜损害,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婴...幼儿胃肠功能薄弱,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小孩,通过食物和餐具等感染了轮状病毒,1~2天即可发病。开始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发烧、咳嗽、咽红、流鼻涕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接着便出现腹泻,每日腹泻5~6次,多则10~20次。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水样,带酸臭味,因含胆汁较少,大便颜色较淡,故又称为白色腹泻。患儿常伴呕吐、腹痛等症状。由于腹泻带来水分和盐分的大量丢失,而引起病儿脱水和酸中毒。 意见建议:此病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补足液体和用中药治疗。还应控制饮食,重者禁食6~12小时,以后逐渐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预防秋冬季腹泻,应注意婴儿喂养卫生,用过的奶瓶奶头用开水烫泡,大人喂小孩之前应洗手,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洁和变质食物。
② 宝宝两个月得了肠炎怎么办
1 .肠炎的表现 首先,肠炎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过敏性。很多家长认为宝宝发烧、腹泻、感冒流鼻涕等马上就认为宝宝感染了,误认为是“细菌感染”。其实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的,绝大多数的常见感染是病毒性的,而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是不起作用的。 其患病时的症状:大便明显次数比以前多,大便有点带血+脓细胞(这个需要医院化验)。大便化验脓细胞反复出现,大便有时墨绿色。这边再提醒下妈妈,有些医院化验是白细胞而非脓细胞,大量的白细胞聚齐在一起才是脓细胞。如果白细胞化验很少,3~5个,不能认为是肠炎。 2.要不要吃药 首先,如果大便化验没有脓细胞时,以下几种药是不含抗生素的药可供参考,妈咪爱是属于益生菌制剂类药,也是医生经常开的,可以用。合生元是保健食品,在宝宝大便基本转好的时候,可以用它进行巩固,让肠道功能彻底好。思密达属于吸附剂,也可以用。这个时候妈妈们切忌不要用抗生素,抗生素用多会导致宝宝肠道菌群失调,这是很麻烦的事情。需添加益生菌调理,调理起来至少需要2个月的时间 其次,妈妈也不要被抗生素类的药吓住不敢用了。如果大便化验出来有脓细胞,且隐血呈阳性,则一定要用抗生素,否则急性肠炎会演变成慢性肠炎,治疗起来需要较长时间,进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在用抗生素之前,先对宝宝大便进行一次大便培养,查出具体是何种病毒再用药,可以用窄普抗生素的不要用广普,可以用普通的不要用进口贵的抗生素。 3.注意事项 停用鱼肝油和钙粉,暂时不接受预防接种,如果正在添加新副食则暂时停止。母乳喂养的妈妈尽量少吃鸡蛋和牛奶。
③ 急求小孩肠炎解决办法
您好,宝宝大便常规检查说明有肠道感染导致的腹泻,主要应抗感染治疗,如果大便次数较多要防止宝宝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1、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较好,没有尿少,囟门凹陷,少泪或无泪等脱水情况的话可以给宝宝吃点抗感染药物,比如头孢克肟颗粒或黄连素片等治疗肠道感染。 2、同时可以加服微生态制剂,比如妈咪爱,金双歧等,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袭,控制腹泻。 3、如果宝宝精神萎靡,明显脱水的话应给宝宝选择输液治疗,补充体液和防止电解质紊乱。
④ 您好,一个月婴儿患了肠炎怎么治疗吃什么药
病情分析:是婴幼儿肠炎,是由于饮食不当或肠道内外感染所引起的,主要表现大便次数增多,每天5-8次,稀水便、气味酸臭,并伴随轻度发热或呕吐。 意见建议:可服用妈咪爱,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3-5天后不见好转,再去医院进一步治疗,希望我的回复能够帮助你。
⑤ 儿童肠炎怎么办
小儿急性肠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病(又称婴儿腹泻),其主要症状是腹泻,可因饮食不当和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引起。肠道内感染以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为多见。人工喂养比母乳喂养者较多发病,其原因除畜乳容易污染外,还与母乳含有一种能促进双岐杆菌生长的粘多糖有关,双歧杆菌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肠道感染除细菌性痢疾、霍乱、鼠伤寒等外,其它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真菌和原因不明的感染性腹泻均可称为肠炎。 2岁以下小儿,在秋冬季出现流行性腹泻,粪便蛋花样或白色水样便,无脓血大便的,患轮状病毒肠炎的可能性大;如发生于夏季,大肠杆菌致病的可能性大;粪便含粘液、脓血的应考虑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或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 (1)轻型腹泻的,要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和高脂肪饮食,暂饮米汤、豆浆、酸乳或脱脂乳,母乳喂养者要缩短喂乳时间。重型腹泻的患儿要速送医院救治。在家中治疗的轻型腹泻,可口服补液盐(药铺中有售),每包冲水500毫升,少量多次喂服,一般轻度脱水的,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升;中度脱水的,每日每千克体重80—100毫升。吐泻好转后3—4天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小儿得肠炎,有条件时最好要做大便化验或培养以明确诊断。大肠杆菌肠炎时,可用多粘菌素B,每日每千克体重5—10万单位,3—4次分服;或用卡那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克,分3—4次口服。疗程不要超过7天,以防菌群失调。 (3)空肠弯曲菌肠炎可用琥乙红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分3~4次ngR。 (4)霉菌性肠炎可用克霉唑,每日每千克体重20—60毫克,分3次口服。 (5)病毒性肠炎,抗生素治疗无效,可用中成药卓丹止泻灵,1—3岁每次5毫升,每日3次;3—7岁,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效佳
⑥ 小儿肠炎怎麽办
婴儿的肠管很敏感,抵抗力弱,尤其在1~2岁,最容易发生肠炎(下痢)。下痢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小儿科病中,死亡率最高的是肺炎及下痢。过去每年在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有20~30个患肠炎死亡,且大部分为1~2岁之小儿。近些年,因公共卫生之进步,医药之发达,死亡率已减低。作父母的,对小儿的下痢处理不当,掉以轻心,迟延治疗时间,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病因 一、传染性下痢:吃了不清洁的东酉,以细菌性下痢为最多,如赤痢菌、病原性大肠菌、革兰氏阴性细菌、葡萄状球菌。沙门氏菌等,此病多发生在每年5~6月间。滤过性病毒也是小儿肠炎之主因,如小儿麻痹病毒。流行性肝炎病毒以及其他原因不明之病毒,都可引起流行性下痢。每年9~10月间流行之下痢,多为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原虫以及阿米巴山可引起下痢,在邻国菲律宾就发现新生儿的阿米巴病例,在我国因环境卫生进步,此种病例较少。 二、全身性感染:小儿因抵抗力弱在发生中耳炎、肺炎或肾盂炎时亦可罹患下痢。 三、饮食:消化不良、过食或者饮食浓度太浓的奶、脂肪或淀粉过高,亦可引起消化不良,发生下痢。 四、口服抗生素:有些抗生素会刺激肠管发生下痢,有些抗生素抑制正常肠管苗簇之发育性而使病原性细菌过度滋长而发生下痢。 五、胃肠过敏症:有些小儿对牛乳有过敏性而发生下痢。 六。酵素缺乏:原发性或由于下痢续发性皆可引起酵素缺乏。 七、内分泌不正常。 八、食物中毒等:除发生下痢外尚有历害呕吐现象。 症状 一、轻度:一天大便次数5~8次,有轻微发热,无脱水现象。 二、中等度:一天大便次数超过10次,大便为水样、泥状、细菌性带有粘液、脓或血液,俗称“痢疾”。有脱水现象,发高热;因细菌有毒素,常引起痉挛、昏睡、休克现象,严重者甚至死亡。 三、重度:一天大便在15次以上,水样大便喷射而出,有重度脱水现象,即皮肤干燥、眼球凹陷、眼圈发黑、小便减少,口渴、不安,此外尚有血酸症、呼吸不适、虚脱、半昏迷等状态。由于钾缺乏及水肿的关系,腰部膨胀,有肠麻痹现象。若不及时之治疗,死亡率可达 30%以上。 治疗 一、抗生素:细菌性肠炎可用抗生素治疗。因细菌之抗药性逐渐改变,用药时需由医师指导,依医师处方服用。有的病人症状刚刚变好就停药,结果因用药不够,而发生慢性大肠炎,日久不愈,影响小儿之营养及健康。 二、静脉点滴:下痢最危险为脱水,小儿比成人更容易脱水,厉害者可以脱水体重l/10以上,脱水死亡率可达30%。补充水分则可将死亡率减低到5%以下,所以下痢的最好治疗方法为点滴。在病重时肠管肿胀,不吸收水份,喝一次水泻一次,在这种情形病童一定要点滴治疗,补充食盐水及葡萄糖;酸血症厉害时补充硷液,缺乏钾时补充钾分。点滴除补充营养水分电解质水外,尚有止泻作用。当一切止泻药剂无效时,点滴更是最好的止泻疗法。 三、饮食:下痢严重时暂禁喂食,让胃肠休息。病情减轻后可先用米汤或冲淡脱脂奶喂食,而后逐渐增加浓度。禁食不要太久,以免变为不良营养症,此外尚要注意维他命之补充。某些病童以及患过敏性下痢者需要特别饮食治疗时,须请医师指导。小儿下痢看来很平常,但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病,所以严重者不可自己乱吃药,一定要请医师诊治处方。 预防 下痢多因不洁东西所引起,故预防最要紧的是食物之清洁及保存安全。小孩尽量不要吃街上贩卖的生冷东西,在家中吃东西要煮沸以及用其他方法洗净消毒灭菌。食器亦要消毒干净,婴儿所有奶瓶、奶头都要严格消毒,冲好的奶或吃过一半的奶,不可放置在温室太久。家里有下痢人时,应将病人隔离,其大便呕吐等排泄物的用具要消毒,排泄物要小心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孩。总而言之应注意: 一、注意家户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以及环境清洁。 二、避免带小儿到公共场所。 三、避免吃生冷不洁东西。 四、小儿之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洁。 五、隔离病人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 六、个人卫生及卫生教育,尤其带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给小儿换尿布以后即要洗手;在接触小儿泌物后亦要洗手,以免细菌传染给小儿。
⑦ 10个月婴儿肠炎怎么治疗
可以给他吃点常乐康,再加点婴儿健脾散和肠道收敛药鞣酸蛋白,再结合食疗你少给他吃点奶,给他熬点小米粥,喝上边的汤,不要吃里边的小米,它既有营养又补肚子,这样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期间不要吃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的食物
⑧ 婴儿肠炎怎么办
婴儿因为肠道黏膜比较脆弱,肠道菌群还没完全建立,病毒或细菌感染之后很容易引起肠道黏膜脱落,导致腹泻,且腹泻持续时间会长,强力抗菌素如康迈欣头孢用久之后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建立.建议停用康迈欣,改用建立肠道微生态制态恢复肠道菌群,常用药物如妈咪爱或金双歧.
意见建议:
婴儿腹泻后恢复较长,久用康迈欣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建立,建议停用康迈欣,改用药物如妈咪爱或金双歧.
同时母乳,牛奶等奶制品可冲淡之后再喂养.
生活护理:
母乳,牛奶等奶制品可冲淡之后再喂养,注意休息,祝小儿早日康复!
⑨ 婴儿得了肠炎怎么处理
你好,以下是我在网上找的解决这种病的相关内容,应该有帮助,因人而异吧 1、化验大便看是不是肠炎、轮状病毒什么的,喝点米汤养一养,暂停别的辅食、蛋黄什么的,有母乳最好吃母乳,奶粉也少吃点~~ 2、建议口服小儿利宝小儿复方胰酶散和必奇治疗 3、建议在当地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建议选择痢特灵抗炎治疗,但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他药不见效一般这个药会见效的哦。 4、细菌性肠炎,最好打针,很难好,只要是炎症就要消炎!消炎快,不要拖了!我家宝宝也验出是肠炎医生给先开了两天的西药吃有思密达蒙脱石散保剂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头孢克洛颗粒还有中药煮好给他泡藻效果挺好去检查红细胞好了还有点白细胞所以又开了4天的我们现在在吃你也可以试试 目前治疗的主要药物: 1、蒙脱石散(建议品牌:思密达或必奇): 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发明出来的药实在是厉害,它没有什么副作用,对病毒、细菌及其毒素等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使其失去致病能力,并能覆盖消化道与黏液蛋白结合而增强黏液屏障,具有恢复上皮组织和止血、保护受损的肠黏膜作用,同时它不干扰肠道的正常吸收功能,不影响口服补液盐(ORS)治疗和正常喂养。 2、有益菌(建议品牌:A方案:妈咪爱加上乳酸菌素片;B方案:妈咪爱加上金双岐): 妈咪爱富含肠道有益菌群,能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同时其富含维生素A、B、B12、叶酸及微量元素钙、锌、铁、铜等营养成分,有助于肠黏膜的修复与更新,增强免疫功能,故二者合用疗效显着。为避免蒙脱石散吸附妈咪爱所含的有益菌群,二者应间隔一定时间。 3、口服补液盐(ORS) 口服补液盐能用于治疗因腹泻、呕吐、经皮肤和呼吸道的液体丢失,而引起的轻、中度失水。一般每包ORS冲温水500毫升,让宝宝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若脱水明显,或是呕吐,腹胀明显的患儿,应及时去医院 静脉补液,控制病情。注意:不要把ORS补液盐加在奶、米汤、果汁或其他饮料中,并且按说明配制完毕之后,不能再往里加糖,否则影响补液效果。 4、持续发烧(好医生抗感颗粒儿童装,臣功在欣或泰洛林退烧) 如果持续发低烧,38.5度以下,可以考虑使用好医生抗感颗粒儿童装或其他儿童治发热感冒 的药物。但建议以物理降温为主。如用湿毛巾放在额头上或使用退热贴什么的。如果发烧到39度以上可以用臣功在欣或泰洛林退烧,但建议只在每天晚上宝宝睡前用一下,让宝宝睡个好觉。 5、中药 其实中医治疗也是一个方法,只是中药太苦这两天多多吃中药那个叫得惊天动地…… 6、丁桂儿脐贴 虽然多多也用了丁桂儿脐贴,但我不知道这个东西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在我估计中,它的心理安慰作用更大些。 7、最好不要用抗生素: 除抗生素本身的毒副反应外,不适当的应用抗生素会杀死体内有益的共生菌群,破坏微生态平稳,毁坏微生态对机体的屏障与保护作用;削弱了患儿的抗病能力,促使腹泻迁延不愈,或继发二重感染。由于秋季腹泻多由于病毒引起,不需要应用抗生素,只要做好脱水的预防和液体的补充,患儿可在几天内自愈。只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如痢疾等,才可考虑加用抗生素。 宝宝腹泻的食疗 方法: 1、苹果汤 苹果一只,洗净,连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盐少许,煎汤代茶饮。若宝宝超过一岁,就可以吃苹果泥。 2、糯米苍白术粥 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先将糯米略炒一下,白术及苍术放水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3、胡萝卜汤 新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后,喝汤、吃胡萝卜。 4、扁豆薏米仁山药粥 扁豆50克,山药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将扁豆炒熟,与薏米仁、山药、粳米、少许盐同煮成粥食用。 5、蛋黄油 将若干个鸡蛋煮熟,去白取黄。把蛋黄置于小锅内,加热翻炒,蛋黄逐渐变焦、变黑,最后渗出蛋黄油,除渣后让宝宝服用。两岁以内的宝宝每日服用5毫升,不拘时间,其余年龄可根椐情况酌情增减 6、焦米汤: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婴儿腹泻的首选食品。 还有一些中药的方法: 细菌性肠炎 【别名】:细菌性肠炎,肠炎 【类别】:消化内科 【症状】:细菌性肠炎:发热、腹泻、粪便有粘液或脓血、大便有腥臭味,有的有里急后重感,即使后仍有余便未尽的感觉,这时应当服用抗生素。 【病理】: 病因。 【治疗方法】: 可用抗生素,在用药前要到医院做大便常规化验,细菌培养,以便根据生长细菌的种类选用恰当的抗生素。 100KG鱼内服大蒜素,地锦草,穿心莲500g,食盐200g,连用3天可以防治。 小儿细菌性肠炎 西洋参、川黄连、春砂仁、乌梅各 3克 白芍、煨葛根各 6克 甘草 2克 车前子 8克 每日 1剂 水煎服 渣复煎 5天为 1疗程。呕吐、泻蛋花水样便者加法半夏、炒扁豆各 5克 ;口舌糜烂、大便溏滞不爽、肛门红灼者加白头翁 6克 金银花 5克 ;胃纳不振者加鸡内金 5克 炒谷芽 6克 ;口干喜饮 饮水不多者加麦冬 6克 石斛 3克。 5天为 1疗程 一般用 2~ 3个疗程可获满意疗效。 药物制作 丁香、肉桂各9g,五倍子12g ,白胡椒5g,石榴皮20g研成极细末,过筛,置瓷瓶或玻璃瓶中,盖紧,勿令漏气受潮。 使用方法 取药粉适量,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纳入脐孔,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再用绷带围绕脐部缚紧,以防脱落。12~24小时后揭去。一般12小时吐泻停止,24小时痊愈,愈后再贴1天,巩固疗效。 中医认为,脐部--即神阙穴,内连五脏六腑,为冲任经气汇集之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其表皮层最薄,局部无皮下脂肪,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敷脐易于穿透,药力可直达病所。脐疗可调整肠胃功能,促进吸收,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涩肠止泻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