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选择施工降水方法
就降水施工方案来说地质报告只是一部分,并不是有了它就行的,还要看你的作业水位,就是说你要把水平面降到什么位置才能干活,这个实际地下水位和你的工作水位差距有多大!就是你要降多高的水,配合地址数据计算出确定下降水方法,可以参考一下楼上的。选择好方法以后,计算出相应的井深、水泵的大小等等,这样就得出了降水半径,根据降水半径确定出需要打几眼井。里面都是数学问题我有计算公式,可以问我要。
其实所有的地下水资源都是规水务局管的,你抽水必须经过他们同意才行,所以你的降水方案完全可以花钱到他们的指定的机构,让他们出报告。
② 水利工程基坑降水方法有哪些
一般小型工程只要降到不影响施工即可,大型工程的基坑需参考相关行业(建筑、市政、公路等)的规范,确定不同方法和参数,主要是考察地基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③ 建筑工程施工中降水的方法有哪些
施工中常用的降水方法有集水井降水,深井降水,电渗井点降水,管井降水,喷射井点降水。
④ 常见的降水工程施工方法有哪些
每一种降水工程方法的施工方案都不一样,要根据实际的自然环境中岩土渗透系数来选择合适的降水方法。我们常见的有:井点降水、真空泵降水、明沟排水等。
⑤ 工程降水几种常见施工方法
常用的两种工程降水方法:集水明排、降水井。
一、集水明排降水法:排水沟、集水井、泄水管、输水管等组成的排水系统将地表水、渗漏水排泄至基坑外。
1、适用土质类别:填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2、作用: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2、注意事项:降水过程应采取防止土颗粒流失的措施;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
二、降水井降水法:是为降低地下水位打的井,打完后放入水泵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1)、真空井点降水法:沿基坑四周或一侧将直径较细的井管沉入深于基底的含水层内,井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底以下的一种降水方法。
1、适用土质类别:粉土、粉质粘土、砂土;
2、作用:降低地下水位,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3、注意事项: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
4、降水深度:单级≤6m,多级≤12m。
(2)、喷射井点降水法: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排走。
1、适用土质类别:粉土、砂土;
2、作用:降低地下水位;
2、注意事项: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
4、降水深度:≤20m。
(3)、管井降水法: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
1、适用土质类别:粉土、砂土、碎石土、岩土;
2、作用:降低地下水位;
2、注意事项: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停用期间,应定期抽水,以避免过滤器堵塞。
4、降水深度:不限。
(4)、渗井降水法:水平方向的地下排水设备。
1、适用土质类别:粉质黏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2、作用:降低地下水位;
2、注意事项: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
4、降水深度:由下伏含水层的隐藏条件和水头条件确定。
(5)、辐射井降水法:一种带有辐射横管的大井。井径2~6米,在井底或井壁按辐射方向打进滤水管以增大井的出水量。
1、适用土质类别: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2、作用:降低地下水位;
2、注意事项: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
4、降水深度:4~20m.
(6)、电渗井降水法:利用电泳作用,带正电荷的孔隙水则向阴极方向集中产生电渗现象。在电渗与真空的双重作用下,强制粘土中的水在井点管附近积集,由井点管快速排出,使井点管连续抽水,地下水位逐渐降低。
1、适用土质类别:黏性土、淤泥、淤泥质黏土;
2、作用:降低地下水位;
2、注意事项: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
4、降水深度:≤6。
(7)、潜埋井降水法:基坑底部有一定高度地下水,把抽水井埋到设计降水深度以下进行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满足设计降水深度要求的井。
1、适用土质类别:粉土、砂土、碎石土;
2、作用:降低地下水位;
2、注意事项: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
4、降水深度:≤2。
⑥ 浅谈工程中常用的几种基坑降水方式
基坑降水是保证基础质量的重要步骤,常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有多种,如何选用适当的降水方法呢?
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是一种人工排降法。它主要排除地下潜水、施工用水和天降雨水。在地下水较丰富地区,若仅单独采用这种方法降水,由于基坑边坡渗水较多,锚喷网支护施工难度加大。因此,这种降水方法一般不单独应用于高水位地区基坑边坡支护中。
⑦ 基坑降水的方法都有那些种
基坑降水的方法:
(一)明沟加集水井降水
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是一种人工排降法。它具有施工方便,用具简单,费用低廉的特点,在施工现场应用的最为普遍。在高水位地区基坑边坡支护工程中,这种方法往往作为阻挡法或其他降水方法的辅助排降水措施,它主要排除地下潜水、施工用水和天降雨水。
在地下水较丰富地区,若仅单独采用这种方法降水,由于基坑边坡渗水较多,锚喷网支护时使混凝土喷射难度加大(喷不上),有时加排水管也很难凑效,并且作业面泥泞不堪阻碍施工操作。因此,这种降水方法一般不单独应用于高水位地区基坑边坡支护中,但在低水位地区或土层渗透系数很小及允许放坡的工程中可单独应用。
(二)轻型井点降水
轻型井点降水(一级轻型井点)是国内应用很广的降水方法,它比其他井点系统施工简单、安全、经济,特别适用于基坑面积不大,降低水位不深的场合。
该方法降低水位深度一般在3-6m之间,若要求降水深度大于6m,理论上可以采用多级井点系统,但要求基坑四周外需要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放坡或挖槽,这对于场地受限的基坑支护工程一般是不允许的,故常用的是一级轻型井点系统。轻型井点适用的土层渗透系数位0.1-50m/d,当土层渗透系数偏小时,需要采用在井点管顶部用粘土封填和保证井点系统各连接部位的气密性等措施,以提高整个井点系统的真空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喷射井点降水
喷射井点系统能在井点底部产生250mm水银柱的真空度,其降低水位深度大,一般在8-20m范围。它适用的土层渗透系数与轻型井点一样,一般为0.1-50m/d。但其抽水系统和喷射井管很复杂,运行故障率较高,且能量损耗很大,所需费用比其他井点法要高。
(四)电渗井点降水
电渗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很小的细颗粒土,如粘土、亚粘土、淤泥和淤泥质粘土等。这些土的渗透系数小于0.1m/d,用一般井点很难达到降水目的。 利用电渗现象能有效地把细粒土中的水抽吸排出。它需要与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结合应用,其降低水位深度决定于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在电渗井点降水过程中,应对电压、电流密度和耗电量等进行量测和必要的调整,并做好记录,因此比较繁琐。
(五)管井井点降水
管井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大的砂砾层,地下水丰富的地层,以及轻型井点不易解决的场合。每口管井出水流量可达到50-100m3/h,土的渗透系数在20-200m/d范围内,降低地下水位深度约3-5m。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潜水层降水。
(六)深井井点降水
深井井点是基坑支护中应用较多的降水方法,它的优点是排水量大、降水深度大、降水范围大等。
对于砂砾层等渗透系数很大且透水层厚度大的场合,一般用轻型井点和喷射井点等方法不能凑效,采用此法最为适宜。深井井点适用的土层渗透系数为10-250m/d、降低水位深度可大于15m,常用于降低承压水。它可以布置在基坑四周外围,必要时也可布置在基坑内。有时这方法与其他井点系统组合应用降低水位效果更好。
对于基坑底部有可能发生突涌、流砂、隆起的危险场合,深井点降低承压水位,有助于减除压力、保证基坑的安全性。深井点的缺点是:由于降水深度大、出水量大和水位降落曲线陡等原因,势必造成降水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大,因此基坑周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要足够重视、慎重对待、定时观察,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