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的人们确定时间的方法有哪些
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的方法或工具。
圭(读作guī)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日晷(读作guǐ)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 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壶”。即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 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计时方法之外,我国古代人们还用“沙漏”、“火计时”、“烛光计时”等方法来计时。
查看全部2个回答
大专怎么升本-已累计报名10万+学生
大专怎么升本?学历低?基础差?不怕,正规名校文凭轻松拿,千余热门专业等您选。成功拿证学生达10万+,详情请点击咨询
新疆海童教育咨询有..广告
专接本报考条件-正规学历,自考报名时间已公布
专接本报考条件,96个热门专业,自考·成考·远程·函授·报名/考试/证书/。教务老师全程管理,上班轻松考文凭。
昆明青年外语专修学院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古代人是用什么来确定时间的?
浏览22672020-03-17
三、1、古代,人们都有哪些计时的方法?
1.太阳、月亮和星星 古代,人们仰望天空来判断时间。太阳显示日期,月亮显示月份。古巴比伦人把一天分成24个部分,也就是24小时。 2.日晷 人们注意到,随着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树木和岩石投下的影子从一边移到另一边,以此可确定一天时间的变化。 3.水计时 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使用水钟计量时间。水从一个碗滴到另一个碗。 4.火计时 古代中国人通过燃烧一根以固定间隔打结的湿绳子来计时。后来,人们记下了燃烧一根蜡烛或一盏油灯里的油所需的时间。 5.沙漏 沙子以均匀的速率从一个玻璃球流到另一个玻璃球。许多年来,水手们携带这些计时工具出海航行。
4 浏览299
在古代人们到底是如何区分时辰的,用的都有什么方法?
古代人区分时辰主要是用太阳的升落来进行划分的,划分的仪器叫座日晷,划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一共是,直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时辰。这是中古代人们用的比较常见的,而且比较准的一种计时方法。 12个时辰中,又分四个刻时,一个刻时大概就是15分钟。这是白天计算时间的一种方法。到了晚上没有太阳,水滴也是有计算时间的方法。比如说水滴计时法,计算时间用的仪器是水漏,通过水滴落的时间来计算,过了多长时间。嗯,我们在一些,小说和古代文献中也有,一柱香,一盏茶,这也是用来计算时间的一种方法。 在古代也设有钟楼,通过敲钟来告诉人们,是几时几刻。古代计算时间的方法没有那么精确,但是也是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比如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孔子游历各国教学的时候,就是太阳升起教学黄昏鸡鸣,教学结束。 在孔雀东南飞里也有两句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人们早上出事和晚上休息都是有关佛这方面来确定时间和规定。告诉人们的方法就是通过钟楼打中的方式,上的时候也会有打更人。我们在好多小说里也听说过。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不同的发明和制造了为了适应当代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所需要的计时仪器。他们都是我国古代伟大智慧的结晶。
浏览642019-07-16
古代的人是用哪三种方法看时间?
我国古代,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的方法或工具。 圭(读作guī)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日晷(读作guǐ)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 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壶”。即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 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计时方法之外,我国古代人们还用“沙漏”、“火计时”、“烛光计时”等方法来计时。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3.2分 0
12 浏览1135
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算时间的?
根据水滴的规律而制造的计时装置,也就被命名为“滴漏”.这也是最早的计时器. 在公元前1400年,出现的漏壶(沙漏或者滴漏)是第一个摆脱天文现象的计时仪器.它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滴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古代人设计的“五轮沙漏”通过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以此来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的依次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来显示时刻,这种古老的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结构完全相同。 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接着,日影在逐渐变短的同时,向北(下)方移动.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5 浏览43642016-03-31
评论两句15
下一条回答
被赞4次
精彩推荐
2020专升本_报考流程_专升本报考详情
2020专升本,名校直招专升本报名点,稳定通过率,1.5年拿...
ynchengkao.cn广告
专升本_报名网 成考2020报名入口
云南专升本-年承认学历改革通知,名校成考新增减科目在线...
yskao.net广告
㈡ 总结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哪些方法可以确定自己所处的方位
1.使用地图和指南针定方位
如果有精确的地图和指南针,加上铅笔、直尺(或其它有笔直边缘的东西),以两、三座建筑物或地理特征(如已命名的山峰、河流、湖泊,或寺庙、大树等)为参照物,就能准确、快速找出自己的方位及走过的距离。方法如下:
·置指南针于地图上,转动地图,使地图上指向磁北的箭头与指南针的磁针排成一线。看看四周有没有明显的建筑物或地理特征,如有,再在地图上找出相对应的标志。
·置直尺于地图上,直尺边缘须贴着标志,慢慢移动直尺(勿转动地图),使之对准目标实物,沿着直尺自图上标志向自己这方画一条直线。再选别的建筑物或地理特征,以同一方法画出另一直线。两线交点大概就是自己所处的位置。
·如能多画一直线来确定位置就更佳。三条直线如相交于一点,所定方位无疑更准确。如三条直线相交有3个交点,则自己所处方位在三交点所组成的三角形内。
·确定自己的位置后,再在地图上寻找应走的路线。置直尺于拟走的路线上,沿着直尺的方向观察前面的地形,观察时不要转动地图。
·在前进路线上选一个容易辨认的建筑物或地理特征为目标。抵达后再用地图和指南针,按新选目标,确定自己所处方位及前进路线。注意要避开悬崖、沼泽等危险地方。
·使用指南针时附近不可有钢铁物体,也须避开电流产生的磁场,例如架高压电缆的铁塔。在磁铁矿区和发生雷电、暴风雨、地震、极光现象时也暂不能用它来定向。
2.利用手表和太阳定方位
在白天可利用手表和太阳来分辨方向。方法如下:
·将手表平放,时针指出太阳(光线射来的方向),并想象有一条线把时针与12点的夹角平分。比方说,如果是上午8点,分角线会通过10点。如在南半球时,这条分角线所指的方向即为正北方;在北半球时,这条分角线所指的方向即正南方。如果所在地区在实施“夏时制”,则先将手表拔慢一小时才进行。
·在北半球地区,一般当地时间6时左右太阳在东方,12小时左右太阳在天顶靠南方,18时左右太阳在西方。在南北球地区,6时左右太阳在东方,12时左右太阳在天顶靠北方,18时左右太阳在西方。这也可以大约地判明方位。
·如果手表已损坏或走时不准,可先用指北针确定时间。先测得太阳方位角,用太阳转1小时的角度数15除后再加上1,所得的数值就是当地时间。例如,测得太阳方位角为180°,则当地时间即为180÷15+1=13时。
利用木棍阴影定方位
如须在原地逗留一些时间,白天还可在地上竖起一根木棍或竹竿,以木棍在平地上的影子随太阳转动而移动的原理来测量方位。方法是:
·每隔1小时左右,在木棍顶端阴影处做一个记号(如插根小棍子),把记号连成一直线。
·正午时影子距离最短,在北纬23.4°以北地区,此时影子正指北方;在南纬23.4°以南地区,此时影子正指南方。
·也可作木棍顶端阴影连线的垂直线,此垂直线也正指南北方向。
利用自然物体特征定方位
白天如云层厚密,看不到太阳,这时还可利用自然物体的特征来辨别方位。
·在旷野中,独立的大树朝南一边的树叶茂密,朝北的一边则比较稀疏。
·从锯断后大树的树墩上可以看出,树的年轮是朝南一边稀疏,朝北一边则稠密。
·树干或岩石上的苔藓通常长在背光处,在北半球,朝北或东北那面苔藓较多;在南半球,则朝南或东南那面苔藓较多。这一方法不是很准确的。
·北方地区,北坡雪多、树木多,而南坡少雪,树木也少。
·秋天雁南飞,而春天雁北飞也可用来辨识方位。
3.利用夜晚的星星定方位
·在北方的夜空(北半球),很容易找到人们所熟知的北斗七星(大熊星座),其形状像把勺子。小北斗七星(小熊星座)的形状也像把勺子,勺柄上的北极星位于正北方。这颗明亮的北极星,在大熊星座“勺底”两颗星之间长度延长约5倍处。如果我们在繁星密布的星空中找到北极星,那么面对着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边是西,右边是东,立刻就可以定出方向来。
·在南北球,包括我国南方,那里地理纬度较低,北斗七星有时会没入地平线以下,或者由于它离地平线近而被树木、村庄、山峰等所遮挡。由于看不到北极星,可以利用南十字星座来定方位。南十字星座由4颗亮星组成,如将对角的两星相连,即成“十”字形。其中最亮的两颗星连线的延长线即指向南方。如需更精确一些,可利用南十字星座旁边的半人马星座,将其中两颗亮星作一假想连线,在连线中间作一垂直线与南十字星座的指南线相交,交点离真正的南极只偏差1度。
·在黑夜的天幕上,无论在南半球或北半球,都可利用猎户星座来定方位。猎户座由4颗明亮的星座组成,腰带是3颗并排的小星,通过小星作一假想的横线即为天球赤道,再经小星作一条垂直于天球赤道的线即为南北方向线,猎户座头部那端指向正北,脚部那端则指向正南。
㈢ 生活中人们为了防止铁生锈采用了哪些方法
生锈需要水与氧气,隔绝其中的任何条件都可防锈.如刷油漆、涂油等
保护层法,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使金属制品与周围腐蚀介质隔离,从而防止腐蚀。在钢铁制件表面涂上机油、派扰凡士林、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等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用电镀、热镀、喷镀等方法,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不易被腐蚀的金属,如锌、锡、铬、镍等。这些金属常因氧化而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水和空气等对败唤钢铁的腐蚀;用化学方法使钢铁表面生成一层细密稳定的氧化膜。如在机器零件、枪炮等钢尘枯旦铁制件表面形成一层细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铁薄膜等。
电化学保护法,利用原电池原理进行金属的保护,设法消除引起电化腐蚀的原电池反应。电化学保护法分为阳极保护和阴极保护两大类。应用较多的是阴极保护法。 对腐蚀介质进行处理。消除腐蚀介质,如经常揩净金属器材、在精密仪器中放置干燥剂和在腐蚀介质中加入少量能减慢腐蚀速度的缓蚀剂等。
这个有很多吧。
链条一般都有机油,这是一种方法。
还有车身一般都刷漆。
还有车吧和脚踏车论坛的车圈都镀铬。
本身制造的时候都加入的不锈钢成分。
这些都可以防止生锈的。
从理论上来说,主要是从三个方面,首先控制声音的产生,比如禁止鸣笛,其次控制声音的传播,有的玻璃就是隔音的,最后是阻止声音进入耳内,这就很简单啦,耳塞就是啦
在生活中为了防止铁生锈,通常采用的防锈措施是涂油或刷油漆.
故答案为:刷油漆.
生活中人们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还有:
1、隔绝铁与空气的接触,采用喷漆、喷塑,包膜等措施;
2、附着更活泼的金属,在铁表面镀锌、镀镍、镀铬等等;
3、直接改变铁中成分,加铬、镍等金属组成不锈钢。
方法一:在铁的表面镀上不易锈蚀的金属,如:铬,或者涂上油漆(隔绝氧气,防止生锈)
方法二:组成合金,以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例如把铬、镍等金属加入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就大大地增加了钢铁制品的抗生锈能力(改变铁的内部结构)
方法三: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燥(防水从而防生锈)
在日本;
窗要厚玻璃,双层窗。
墙,分三层,两旁是水泥,中间是防音材。
地板,就是在铺一成泥,然后在上面用地板。地板也是双层的,下层是棉布一样,灰色的。
门;在门框与门周围,也就是门和框接触的地方,在贴一层棉花布,也是灰色的。关上了,就听不到走廊的声音了。
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氧气产生反应,导致铁氧化。
为了防止铁生锈,常用的做法一般是表面喷漆或者涂油脂,这样会隔绝空气,减少氧气与铁反应,这样铁就很不容易生锈。
大体有这几类,一种是隔离法,如涂油漆,上涂层,镀铜,上油
2通过更易腐蚀的材料来保护,不如镀锌,
3提升基体电位,这个主要是从材料本身角度,比较复杂,我说不清楚
㈣ 古时候人们常用的记数方法有那三种方法
1、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发生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在一些部落里,为了把本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便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结又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由专人(一般是酋长和巫师)循一定规则记录,并代代相传。
2、书契记数
当时主要用于剩余粮食数量的记数。书契记数记事记录方法一般是在原始社会的后期,汉代徐岳在《数术记遗》一书中,记明书契始于黄帝,有“十等”记法。
3、算筹计数
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用竹子、木头、兽骨等材料制成一些长短、粗细差不多的小棍子用来计算数目,不用时则把它们放在小袋子里面保存或携带。算筹是我国古代广泛应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它的出现年代现在难以考证,但据史料推测,至迟在春秋晚期战国初年时已经出现。
(4)人们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罗马人计数
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
为了表示一、二、三、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二、三、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
当时,罗马人为了记录这些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㈤ 人研究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人研究自然的方法有实地考察、野外实验、文献研究、观察和记录。
4、观察和记录。
观察和记录是探究自然的基础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和变化,人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和规律,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同时,人们还可以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记录下来,以备后续的研究和分析。观察和记录的过程需要人们保持细心和耐心,同时还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避免对自然界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