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消毒方法
微波炉消毒锅
这是大家使用最多的消毒锅。原理其实和水煮效果是一样的,只不过加热工具是微波炉。这种消毒锅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比较合理。毕竟现在几乎每家都有微波炉了,使用上也没有什么障碍了。
蒸汽式消毒锅
蒸气式消毒锅采用高温杀菌的原理,先将入倒入消毒锅中,加热后使其变成水蒸气,温度约在95℃以上,从而杀死细菌。一般15分钟左右就可完成消毒。消毒锅内部多附有小支架,大家要注意先清洗这些小附件。
蒸汽式消毒锅有自己的缺点。之前加入的水变成水蒸气后,最后还是会回到锅底,如果你没有及时将水倒掉,而且没有定期清洁锅内部,消毒效果会大大折扣。因为奶瓶残留乳蛋白为高营养物质,在潮湿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细菌、微生物。
蒸气+烘干消毒锅
这种消毒锅就是多加了一项消毒过后自动烘干的功能。就避免乳蛋白、乳脂肪随着蒸气留在锅底,保持内部干燥,防止锅内滋生细菌。
使用前,同样需要加水至锅内,开启后约7~8分钟到达高温,水蒸气约为93度以上,通常持续消毒5分钟后,就可以消灭奶瓶残留的有毒菌。然后接着进入烘干模式,烘干时间依不同牌子略有不同。
紫外线消毒锅
紫外线消毒锅和蒸气式消毒锅最大的不同,就是利用紫外线UVC来破坏细菌的结构,使其无法继续复制,不仅达到杀菌效果,还能抑制细菌滋生。紫外线消毒锅不用加水,所以除了可以消毒奶瓶,还可以消毒宝宝的餐具、固齿器、小玩具等等。UVC为杀菌力最强的光线,一般我们常听到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结构菌等,UVC都可以在数十秒~2.5分钟内将经消灭。
紫外线消毒锅一般都有烘干功能,而且内部支架都能调节,方便摆放。消毒过后,奶瓶和餐具都可以直接留在锅内备用。
消毒锅使用小贴士
1, 消毒奶瓶前要认真清洗奶瓶。
2, 一定要按照说明书定期清洗消毒锅内部。
3, 保持锅内干燥。
4, 记得用奶瓶夹来取消毒过后的奶瓶
② 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
(1)喷洒消毒将消毒药用水稀释成合适的浓度来喷洒消毒,主要用于畜禽舍、笼具、饲养场地、运输工具及排泄物,周边环境的消毒。(2)熏蒸消毒一般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后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来达到消毒的目的,多用于密封舍的消毒和种蛋消毒。熏蒸消毒必须有较高的室温和相对湿度,室温不低于15℃,相对湿度为60%~80%,消毒时间为8~10小时。(3)饮水消毒将消毒剂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即将消毒药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让畜禽自由饮用,来消除肠道病菌。(4)浸泡消毒用于浸泡用具、器械的消毒。
③ 常见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以餐具为例:
1、蒸汽消毒:将餐具清洗干净,按照大小摆放到一个干净的大笼屉上,盖上盖子,加火蒸。当水沸腾后,再继续蒸20~30分钟,再将餐具自然冷却。使用餐具时一定不要被脏抹布污染,使得餐具再次成为传染源。
2、煮沸消毒:将餐具洗干净后,放入一个大的锅中,加入自来水,水的深度要没过餐具。加火煮沸,开锅后继续煮30分钟,自然冷却后,即可以使用。
3、洗碗机消毒:洗碗机是一种清洗、消毒一体机,方便实用。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严格按照消毒的时间和温度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4、消毒柜消毒:将餐具放入消毒柜,运行15~20分钟即可。
5、药物消毒:不耐高温的餐具,特别是啤酒具等会遇热爆裂、变形等,可使用漂白粉、氯亚明、高锰酸钾等消毒液浸泡。
浸泡时一定要注意药液必须没过餐具;药液浓度要按规定要求,普通餐具用0.5%的漂白粉澄清液;肝炎病人的餐具要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时间要充足,一般需15~30分钟;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用流动水冲洗。
6、臭氧消毒:这种杀毒方式在今年上半年“非典”期间曾经独领风骚,它主要是采用一个能迅速产生大量臭氧的汽车专用消毒机进行消毒。臭氧是一种具有广泛性的、高效的快速杀菌剂,它可以杀灭多种病菌、病毒及微生物。
与化学消毒不同,由于利用臭氧消毒杀菌,一般不残存有害物质,不会对汽车造成第二次污染,因为臭氧杀菌消毒后很快就分解成氧气,对人体有益无害。
7、离子杀毒: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车内空气清新方法,主要是通过购买车载氧吧释放离子达到车内空气清新的目的。优点是使用简单,基本不用动手,缺点也比较明显,空气净化过程缓慢,杀毒不彻底。
8、光触媒:光触媒是最近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杀毒方法,它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二氧化钛这种光的催化剂,见光产生正、负电子,其中正电子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产生具有氧化分解能力的氢氧自由基,
而负电子则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成活性氧,二者均具有强大的杀毒杀菌能力,对于汽车车厢内常见的甲醛、氨、苯等有机化合物具有分解作用,同时还可以清除车厢内的浮游细菌。
9、通过气体形态祛除甲醛的全新方法——气触媒,它的主要成分是灭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能够降解甲醛、苯系物、TVOC、氨等有毒气体,同时有效杀灭各种细菌及病毒,降解各类致臭物质,脱臭祛异味。
据了解,这种气触媒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以其独有的气体形态,实现比较理想的环境治理效果。且无残留无二次污染,对人体无害无毒副作用。
10、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地吸附空气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消毒除臭等目的。活性炭在吸附饱和后要更换,约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④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喷洒消毒将消毒药用水稀释成合适的浓度来喷洒消毒,主要用于畜禽舍、笼具、饲养场地、运输工具及排泄物,周边环境的消毒。(2)熏蒸消毒一般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后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来达到消毒的目的,多用于密封舍的消毒和种蛋消毒。熏蒸消毒必须有较高的室温和相对湿度,室温不低于15℃,相对湿度为60%~80%,消毒时间为8~10小时。(3)饮水消毒将消毒剂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即将消毒药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让畜禽自由饮用,来消除肠道病菌。(4)浸泡消毒用于浸泡用具、器械的消毒。
⑤ 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种类
(1)预防消毒
这是结合日常生产管理,定期对养殖环境(水池、养殖笼筐、生产工具及周边环境等)及养殖生物进行例行性消毒。这种消毒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因此,所使用的消毒剂应是广谱的。
(2)临时消毒
亦称紧急消毒。在该地区、养殖场(池)内的养殖生物发生传染病,尤其是发生急性流行性传染病时,对疫源区及周边地区进行针对特定病原体所做的应急处理,目的在于及时将传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清除或杀灭。它所用的消毒剂应是针对该疫源病原体的特效消毒剂,所用的浓度也较预防消毒要大,以期尽快切断疫源区向非疫区(场、池)的传播蔓延途径。
(3)终止消毒
疫情已被控制、病已痊愈、疫区封锁行将解除、生产即将开始恢复正常管理之前,为了彻底消灭该次引发疫病的病原体而进行的一次消毒,这是为防止疾病复发的消毒。这种消毒很重要,但却往往由于被忽略而造成疫病更为广泛的传播。
在鲍养殖业中,上述三种消毒中又分带活鲍消毒与无活鲍消毒。前者因在被消毒系统中有鲍的存在,因此,所选用的药剂、施用浓度、处理方法与处理时间等,都必须以不伤害养殖鲍为前提。对被消毒设备(池子、工具等),每次只能选用一种消毒剂。
⑥ 消毒方法有哪些
⑦ 您知道消毒方式有哪些呢
一、开窗通风
最简单的消毒方式就是经常打开窗户通风换气,这种方式是最经济,最环保,而且每天都要坚持。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就要把窗户打开通风,时间可以维持一个小时左右,之后就可以把窗户关闭。
如果遇到室外比较潮湿,或者下雨天,可以把通风的时间缩短一些。通风的时候不要只打开一面窗户,南北窗户都要打开,空气才能够形成对流,能够有效使得室内浑浊的空气排出去,起到消毒的目的。
二、消毒液消毒
对室内的物品进行消毒,可以用一些消毒液,比如酒精或者84消毒液,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方式,用喷洒的方法或者用抹布沾湿,擦拭桌面、台面等等,消毒效果也非常显着。

三、用热水进行消毒
要把水煮沸了,这是很多人采用的一种消毒方式。比如对于孩子的玩具、奶瓶,包括家里使用的碗筷等等,都可以通过煮沸消毒,当温度达到100度以上的时候,能够真正杀死细菌。
四、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也非常有效。阳光就有紫外线,我们可以把床上用品或者儿童玩具放到太阳下进行暴晒,能够起到消毒杀菌的效果,而且还能够防潮。
如果没有太阳,可以购买紫外线灯,放在室内进行消毒,时间可以达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而人不要进入房间,半个小时之后关闭消毒灯,再打开窗户通风换气,能够达到消毒的作用。
⑧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通常所说的消毒是指经过高压或常压灭菌后,菌种瓶冷却至室温,为了将纯菌种接入菌种瓶内,就必须创造局部相对无菌的接种空间,为此就得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局部空间进行消毒,使飘浮的大部分微生物致死。换句话说,就是净化接种的空间。此外,栽培前为了改善菌种培养及菌棒栽培环境,尤其是老菇棚、菌种场的空间及卫生条件等,统称为消毒。消毒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巴氏消毒
在60~66℃的温度下,可以把大部分营养菌杀死,如双孢菇培养料的后发酵过程,能杀死有害于蘑菇的杂菌和害虫。
(2)沸水消毒
主要用于金属器具、针筒等的消毒。在沸水中烧煮20~30分钟,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细胞芽孢则需1~2小时才能杀死。若在水中加入2%~5%的碳酸溶液少许,可大大缩短消毒时间;加入1%碳酸氢钠可提高水的沸点,加速芽孢死亡,并能防止金属器械因烧煮而生锈。
(3)干燥消毒
利用物质干燥使微生物失水,以达到杀菌或抑菌的目的。微生物细胞含有70%~90%的水分,微生物失水后就会趋向死亡。人们常利用这一特性来对食品(如干香菇、木耳)、药品等作较长期的保存。
(4)渗透压消毒
利用高渗透压或低渗透压杀菌或抑菌的方法称渗透压消毒。通常用的盐溶液浓度为20%左右,糖溶液浓度为50%~70%。
(5)化学药剂消毒
这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杀菌或抑菌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类主要消毒药剂:
石灰:有生石灰与熟石灰之分。其机理是能水解蛋白质和核酸,使酶系统受破坏,并能分解菌体中的糖类。1%~3%的石灰水可起到很强的杀菌作用。在菇房及其周围环境,须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因为熟石灰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没有杀菌作用的碳酸钙。
石硫合剂:与石灰配制的波尔多液,常用作菇房及床架的消毒。波尔多液是以硫酸铜石灰等量式100~200倍的配合式,即硫酸铜1千克,石灰1千克,水100~200升。配制时先将硫酸铜、石灰分别在水中溶化,同时倒入另一只木桶或大缸内,边倒边搅拌,即成天蓝色的波尔多液。配制要用木桶或陶瓷的盛器,随配随用,不宜久贮。使用时用喷雾器喷洒。
煤酚皂液(C6H4CH3OH):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消毒剂,又称来苏尔,为含50%煤酚的肥皂溶液。它的杀菌机制与石炭酸相同,杀菌效力比苯酚大4倍,且对皮肤的刺激比碳酸小,常用浓度2%~4%,用于皮肤、接种室(箱)、培养室台面、地面、工具等的消毒,常安排在熏蒸后、接种前使用。煤酚皂液除本身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外,还具有沉降尘埃、菌体和中和甲醛气体作用,使空间更洁净、舒适。
乙醇(C2H5OH):又称酒精。是良好的脱水剂、蛋白质变性剂及脂溶剂,70%~75%乙醇杀菌效果最好。无水酒精及95%酒精杀菌力很低,其原因是高浓度的酒精具有很强的脱水作用,与杂菌菌体接触后,会立即引起菌体表层蛋白质的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使酒精分子无法进一步渗入菌体细胞内。
甲醛(CH2O):有辛辣臭味,易溶于水,对人眼、鼻有强烈刺激作用。甲醛溶液又称福尔马林,含甲醛37%~40%,有较强的腐蚀性与刺激性,是一种强还原剂。它的杀菌机理是:与微生物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达到杀菌的目的。0.1%~0.25%的甲醛溶液,在6~12小时内能杀灭细菌、芽孢及病毒。对使用时间较长、污染较重的接种室(箱)或培养室,可采用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熏蒸的方法进行彻底灭菌。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每立方米空间用6~10毫升甲醛溶液与半量至等量的高锰酸钾混合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使甲醛沸腾挥发。接种室一般熏蒸12小时,接种箱熏蒸0.5小时。另一种方法是将甲醛溶液直接置小电炉或火盆上加热蒸发。此法需人看管,但效果好。因为甲醛挥发过程中水分也因加热而蒸发,提高了空间湿度,增强了消毒灭菌效果。消毒后的接种室应在12小时后,加热蒸发等量氨水或喷入3%煤酚皂液进行中和,再待6~10小时才能进入操作。
5%甲醛溶液还常用于防腐及作物种子表面消毒;用于器械消毒,浸泡1~2小时。
高锰酸钾:紫色针状结晶,是一种常用的强氧化剂。稀释1000倍到125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都具有杀菌作用,0.5%~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在5分钟内可杀死大多数细菌;5%的水溶液1小时内可杀死细菌芽孢,但对霉菌的杀伤力较弱;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常用于皮肤、玻璃器皿的消毒,但要随用随配。因高锰酸钾可以和培养料内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被还原成无杀菌作用的二氧化锰,故不能直接用于拌料灭菌。
新洁尔灭: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强力杀菌剂,具有芳香气味,极苦,易溶于水。对无芽孢病原菌、霉菌等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效果为碳酸的10倍。消毒特点:快速、彻底、高效。原液浓度5%,常用浓度为0.1%,用作皮肤、金属器械的消毒。注意应现配现用。对人体无刺激性,对器械也无腐蚀性,是一种高效无毒的杀菌消毒抑制剂。
硫磺:常用于培养室及菇房等空间的熏蒸消毒,还可用于杀虫、杀螨。使用剂量是15~20克/米3。由于熏蒸产生的SO2的密度比空气大,容易下沉,熏蒸时,应注意将装有硫磺的容器放在空间较高的位置。为了提高杀菌效果,熏蒸前向墙壁和空间喷少量水,促使产生更多的亚硫酸,提高灭菌效果。
多菌灵:多菌灵为广谱高效内吸氨甲基酸酯类杀真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有效期长等特点,对人、畜低毒,残效期10天左右,是食用菌生产中的一种常用的理想杀菌剂。但在使用中,由于菇农缺乏农药常识,操作不当,导致效果下降。现就多菌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简述如下:
①市售的多菌灵多为50%可湿性粉剂和40%胶悬剂,前者使用更为普遍。无论选用哪一种剂型,都应购买质量可靠、信誉好的正规产品,且出厂后一年内使用为佳。超过一年且仍在有效期内的,可酌情加大剂量。
②拌料时,要严格控制药液浓度,50%可湿性粉剂的一般用量是占干料重量的0.1%,如果用量过大,不仅增加成本,还会影响菌丝生长。
③溶解粉剂时,应注意水量充足、搅拌均匀、溶解完全;拌料时料、药搅拌均匀。
④多菌灵在碱性环境中易分解失效,因此拌料时避免同时使用石灰,更不能把多菌灵、石灰制成混合液使用。
⑤多菌灵耐高温,在发酵、高压灭菌过程中,不受影响。
⑥多菌灵易使杂菌产生抗药性,故应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增强杀菌效果。
⑦多菌灵对毛霉、根霉的防治效果较差,在使用时应适当提高培养料pH,抑制毛霉、根霉的生长。
⑧银耳、木耳、猴头菇对多菌灵特别敏感,栽培中应避免使用。
近年来,随着各地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消毒剂的研制与生产方面也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出现,大有替代这些传统的消毒药剂之势,如克霉王、必洁士、净霉灵等,在此不再一一介绍。
⑨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如下:
1、煮沸灭菌:是湿热灭菌法范围,就是将洗净的物品(如毛巾、衣服、床单、用具等)放入水中直接煮沸30min或60min,可将细菌全部杀死,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孢。
2、紫外线灭菌: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000~3000Å,灭菌力最强的是波长为2540Å的紫外线。主要用于消毒器具表面的灭菌以及净化室内空气。器具表面灭菌一般要经肥皂水洗净后再经清水洗净后擦干后在紫外线下灭菌,包好备用。
3、75%乙醇灭菌:本法是化学灭菌法之一,可用75%酒精溶液用于剪刀、手术刀、针具以及皮肤表面和物品表面等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前需要了解酒精是否恢复消毒物品产生损坏。
4、氯维液体喷剂灭菌:氯维液体喷剂灭菌属于化学灭菌法。可用于器具、皮肤伤口表面、物品表面、空间等等情况的消毒。

消毒效果的检查方法
1、物品表面检查
在消毒物品相邻部位划出2个10cm2范围,消毒前后别以无菌棉签采样,接种后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
2、排泄物检查
消毒前后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释液接种肉汤管,37℃培养24小时后再取样转种相应的培养基,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
3、空气消毒效果检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后在消毒的空间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个平面,暴露5~30分钟后盖好,培育24~48小时观察结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消毒
⑩ 常见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预防消毒
这是结合日常生产管理,定期对养殖环境(水池、养殖笼筐、生产工具及周边环境等)及养殖生物进行例行性消毒。这种消毒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因此,所使用的消毒剂应是广谱的。
(2)临时消毒
亦称紧急消毒。在该地区、养殖场(池)内的养殖生物发生传染病,尤其是发生急性流行性传染病时,对疫源区及周边地区进行针对特定病原体所做的应急处理,目的在于及时将传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清除或杀灭。它所用的消毒剂应是针对该疫源病原体的特效消毒剂,所用的浓度也较预防消毒要大,以期尽快切断疫源区向非疫区(场、池)的传播蔓延途径。
(3)终止消毒
疫情已被控制、病已痊愈、疫区封锁行将解除、生产即将开始恢复正常管理之前,为了彻底消灭该次引发疫病的病原体而进行的一次消毒,这是为防止疾病复发的消毒。这种消毒很重要,但却往往由于被忽略而造成疫病更为广泛的传播。
在鲍养殖业中,上述三种消毒中又分带活鲍消毒与无活鲍消毒。前者因在被消毒系统中有鲍的存在,因此,所选用的药剂、施用浓度、处理方法与处理时间等,都必须以不伤害养殖鲍为前提。对被消毒设备(池子、工具等),每次只能选用一种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