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壤检测都有哪些
1. 土壤样品预处理:采集的土壤样品应迅速风干以防止霉变引起性质变化。风干方法是将土壤样品摊平铺在干净纸上,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经常翻动以加速干燥,避免阳光直射。风干后的土壤样品需要进一步磨细过筛处理。
2. 分析测定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法以及化学分析法等。
3. 土壤环境监测:这是了解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的关键措施,旨在防治土壤污染危害。监测包括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土壤污染事故调查以及污染土壤的动态观测。
4. 监测步骤:土壤环境监测通常包括准备、布点、采样、制样、分析测试和评价等环节,并且整个过程应实施质量控制/质量保证。
5. 土壤检测意义:通过测定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代表值,评估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从而判定土壤质量。土壤环境检测通常涉及样品制备、布点采样、分析方法、研究结果、数据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6. 土壤检测目的:随着工业发展,土壤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土地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土壤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土壤质量标准,通过仪器判断土壤是否污染及污染程度,以便科学种植和平衡施肥。
‘贰’ 土壤是否被污染应检测哪些指标
一、土壤污染检测关键指标
1. 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包括汞(Hg)、镉(Cd)、铬(Cr)、铅(Pb)、砷(As)、锰(Mn)、铜(Cu)、镍(Ni)、锌(Zn)等。
2. 有机污染物检测:涉及有机氯和有机磷类农药、酚类化合物、石油产品、多环芳烃如3,4-苯并芘、三氯乙醛、多氯联苯等。
3. 其它污染物检测:包括氟化物、氰化物、总氮量、硝态氮量、总磷量等。
4. 土壤酸碱度检测:即土壤的pH值。
5. 有害微生物检测:包括肠寄生虫卵、肠道细菌、破伤风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6. 放射性元素检测:放射性元素α、β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检测一些参考指标,这些指标对土壤污染物的积累、迁移和转化有较大影响,如有机质、石灰反应、氧化还原电位、代换量、易溶性盐等。
二、土壤修复检测的基本参数
1. 土壤起始污染值(土壤初始污染值):当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实测值超过土壤背景值时,该值即被视为土壤起始污染值,通常用Xa表示。
2. 植物起始污染值(植物初始污染值):植物吸收并积累土壤中的污染物,导致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超过当地同类植物平均含量时,该含量即被视为植物起始污染值。
3. 植物纯燃散临界含量:植物体内累积的污染物导致植物减产10%,或超过食品卫生标准时的含量。
4. 土壤轻度污染值(土壤轻度污染阈值):当土壤种植的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达到植物起始污染值时,土壤中该污染物的含量即被视为土壤轻度污染值,通常用Xc表示。
5. 土壤临界含量(土壤重度污染值):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达到导致土壤质量严重退化的水平时,该含量即被视为土壤临界含量。
‘叁’ 土壤重金属检测的常用方法
土壤,地球的生命之源,正遭受着日益严峻的重金属污染威胁。这一问题的根源,主要来源于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农药滥用、化学试剂污染等。重金属,如汞、镉、铅、铜、铬、砷、镍、铁、锰、锌等,因其不易分解性及转化成毒性更大的化合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下面,我们将探讨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以及检测方法的重要性。
土壤重金属污染无处不在。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不仅污染大气,也显着影响公路两侧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随着汽油的改性与新能源车辆的普及,汽车尾气污染得到缓解。然而,生活垃圾中的废旧电池、电子产品等固体废弃物,因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长期堆放后通过雨水淋洗,将有害元素释放到土壤中。垃圾分类与集中处理是减少此类污染的有效途径。
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同样会转移到土壤中。家庭燃煤、采矿和冶炼等企业的废气排放,通过重力和风的作用直接降落地面,或通过降水过程“洗”入土壤,扩大污染范围。此外,工矿业等的污水灌溉也是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重金属通过土壤截留固定,加剧了污染。
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地膜等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化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质,尤其是磷肥,以及农药中的汞、砷、铜、锌等重金属,都对土壤构成了威胁。地膜的推广使用,不仅造成白色污染,其生产过程中加入的镉、铅等热稳定剂,也加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土壤后,会对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抑制微生物活动,导致有害物质积累,进而引发土壤质量下降、植物生长障碍等问题。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土壤→水→人体”的途径,间接威胁人体健康。
我国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6。作物生长在受污染土壤中,根系活力降低,重金属在作物体内富集。人类摄入富集重金属的作物后,重金属在体内积累,可能导致机体损伤,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检测技术的研究,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土壤中的重金属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等。其中,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等光谱法、质谱法、射线荧光光谱法等光谱分析技术,以及汞分析仪等快速测定方法,因其高灵敏度、选择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检测。
化学方法通过采用不同的酸体系,破坏土壤矿物晶格,使待测元素以离子态进入试液。常用酸体系包括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法、硫酸-硝酸-氢氟酸-盐酸法等。加热分解土壤样品的设备包括电热板、高压密闭消解法、微波消解仪器、石墨消解仪等。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法、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测汞仪法等。这些方法通过分析待测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特征谱线,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生物方法,如酶抑制法和生物传感器法,通过检测土壤中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重金属的反应,从生物学角度评估土壤污染。这些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适合现场、原位和远程应用。
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作任务要求确定,或满足客户需要。同时,考虑方法的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当前,光学和电化学类方法在土壤重金属检测中占据主导地位,新型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显着,旨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传统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