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打通脾经最简单公孙穴的方法

打通脾经最简单公孙穴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13 16:29:20

A.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经10穴常按揉,少生病、精神足、人欢喜

在中医的理论中,脾的功能非常巨大,被称为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运用经络健脾法就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

任何疾病,都是在人体内有淤血的情况下生成的,而脾正具备了生成气血和运送气血两大功效。只要把脾养好了,就可以百病不生,即使有病也会很快痊愈。

通过饮食来健脾,的确是不错的方法,但是好多人不适应或不吸收,怎么办呢?其实,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就是揉按脾经。

1、隐白穴

脾经的循行是从脚到胸,隐白穴是其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趾甲旁约1毫米的位置。隐白穴最主要的功能是止血,对各种出血症状都能有效地缓解。通常是用艾灸的方法,如果没有,可以用一根香烟代替,同样有止血的效果。

隐白穴还有一个功效,就是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鼻出血。治疗鼻炎的时候可以点按。这个穴不太好找,因为它特别小,通常要用指甲掐一掐才能掐到这个穴。用指节尖点它,或者找一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效果都很好。

2、大都穴

从隐白穴往上,大脚趾根的位置就是大都穴。

大都穴对老年人来讲特别重要,这是一个补钙的要穴。吃钙片会有些效果,但是为什么还会缺钙?不是因为补的少,而是因为体内不吸收,这才是缺钙得真正原因。只要揉一揉大都穴,就能帮您吸收钙了。大都穴相当于租地反射区的甲状旁腺,而甲状旁腺正是吸收钙的。

大都穴除了补钙,还能治疗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痛。有颈椎病的人也要经常揉一揉大都穴,再在这个穴的旁边找一找最痛地点去揉,这样珠联璧合地配合起来治疗,效果就会更好。

3、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都强。

脾虚的症状:睡觉流口水、舌两边有齿痕、消化不良,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因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这些症状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脾虚的症状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揉太白穴有个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内侧多硌它,这样健脾的效果才好。

另外,按揉太白穴还可以调节血糖,治糖尿病。

4、公孙穴

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它的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去,是一个输送点,一个枢纽;又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瘀滞造成的各种症状,综合起来,就是通气、活血、解淤。

有妇科方面的问题,请每天揉揉公孙穴。另外,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您出现吐酸水的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

公孙穴还可以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

5、商丘穴

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正好对应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同时它又揭示了一个医理:炎症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但为什么揉这个学还能消除炎症呢?这是因为脾是管运血的,它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上去,脏东西被清走后,炎症自然就消除了。

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都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去,所以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6、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三阴交”就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的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治3条经上的病症,真可谓一穴多用。

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病的通治要穴。无论妇科问题发生在附件、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而且有病时按揉该穴会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三阴交穴,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三阴交穴还可以缓解痛经。

7、漏谷穴

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漏谷”是谷子漏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地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而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疗。

它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很有疗效。

8、地机穴

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意思。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

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

9、阴陵泉穴

顺着胫骨一直往上走,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10、血海穴

血海穴又称百虫窝,意思是有一百个虫子在那儿扎窝。它是专门治痒痒的穴。老年人身上经常瘙痒,用艾条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住。这个方法效果最好,而且很方便。

“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先,所以她们身体里的血一定要充足。血海穴可以调配人体的血液,把多余的血分配到少的地方去,把淤滞的地方给疏散开,其功效相当于足三只不过一个是补气的,一个是调血地,但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治本大穴。

11、推小腿脾经

如果在推小腿脾经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经上的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上去推。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记得那么详细,您就索性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哪个穴敏感,哪个穴痛,您就多揉哪个穴。

实际上,揉脾经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让瘦的人长胖、胖的人减肥。总之,揉完后任何人都会感到欢喜。

B. 打通经络的最快偏方

打通经络的最快偏方

打通经络的最快偏方,我们有很多的疾病都是堵出来的,经络的通畅,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多的好处。经络不通的人,身体往往会有很多的疾病,那么,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打通经络的最快偏方。

打通经络的最快偏方1

如何打通经络,教大家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拉足背

拉抻脚背可以运动肝、胆、脾、胃4条经络,起到疏泄肝胆、调养脾胃的作用。 脚背上不仅纵向由脚外侧到脚内侧顺序排列着胆、胃、肝、脾四条经络均至足趾端,而且有胆经的耳部支脉经腓骨前直下到外踝前进入足四趾外侧端(足窍阴)。 足背部支脉从脚外侧的(足临泣)分出横向穿越脚背至大趾端(大敦)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还有胃经三条经脉至足趾端,其中胃下口支脉下经脚背进入二足趾外侧端(厉兑)。 胫部支脉从(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跗部支脉进入足大趾内铡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做法

具体做法很简单,只要尽力绷紧脚面,像跳芭蕾一样,把脚背绷直,十趾尽力下压,大脚趾尤其要特别用力,因为大脚趾上有脾、胃、肝、胆四经汇集。 拉足抻足运动时如果仔细体会,能够感觉到脚外侧经络痛感从脚趾牵扯到足三里。 如果脾胃有不适或经络郁结,中趾和二趾会出现痉挛样疼痛感。 脚内侧脾经上的公孙穴及延伸向上一段会有胀痛感,只要忍住酸胀痛感,持续用力下抻足背,下压脚趾,比经络按摩还有功效。 拉足背动作我们平时坐着、躺着都能做,简简单单就能打通经络。

打通经络的最快偏方2

为什么经络会不通呢?找到原因是关键

经络不通,是因为体内的气血不够了。如果想要血液循环正常的运作,离不开气与血的推动,就好像河流一样,光有水不行,不然就成了死水了。气血运动的畅通,人体的气血才能更足,少了哪样,都可能会引起淤塞。

经络不通,是因为气血运行速度慢了。光有气血不行,还要防止经络当中有不速之客,好比我们开车一样,汽油加满了,在高速上如果遇到堵车,气血的运行速度也是会变慢的。一旦堵车,再多油也没用,还是走不了。

如何疏通经络?这些方法或能派上大用场

我们都知道,人体内的气血不足才会导致经络不通,因为对于这类人来说,最关键的是保证体内气血的充足,可以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比如说阿胶,补充气血以后,更有利于打通经络,防止堵塞的情况发生。 气血有了,下一步就是防止阻滞经络的现象发生了。随着秋冬季节的来到,要及时的.做好保暖工作,防止虚邪贼风趁虚而入。水湿内停后,更易损害到气的推动,进而使气血不畅,这是我们要多注意的。

想要气血正常的运行,运动自然是少不了的,每天至少坚持4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尽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每天可以进行慢跑或是打太极等运动,都是有利于疏通经络的。

经络不通百病生,经络虽然是中医的说法,但是跟我们健康关系还是很大的。平时要注意及时的补充气血、避免邪气、活跃气血,坚持一段时间后,让体内的气血活回来,延缓衰老更显年轻。

打通经络的最快偏方3

1、升温是疏通经络最有效的方法

身体内寒湿重时,就如面对一块因冷而冻住的土地,你用按摩和针刺的方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化冰,土地解冻,河流才会通畅,土地才会松软、透气。

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只要身体内寒湿重,身体内所有的管道就会因冷而收缩,身体内的肌肉、组织也会遇冷而板结。

这时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对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甚微,而且只能暂时缓解,复发率非常高。遇到这类情况时,就要同时学会为身体升温、排寒湿的技巧,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2、轻揉耳轮通肾气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中医认为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3、梳头促进血循环

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

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C. 按什么穴位打通脾经

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打通脾经的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就是揉脾经。脾经的循行是从胸到脚,从脚趾的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腿部的三阴交,阴陵泉,血海,腹部的不好找,就采用推腹法就行了。离经不离穴,沿着经络按摩 ,找到最痛的点,按到不痛就打通脾经了。

D. 按摩公孙穴有什么作用

按摩方法:用左手栂指按压右足的公孙 穴 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梅指按压左 足公孙穴。 按摩功效:作为脾经上的络穴,公孙穴归 属于脾,联络于胃,又与胸腹部的冲脉相 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多种疾病的 功效。

E. 这样揉脾经,能挡掉许多慢性病:5个方法,简单易学

我们常常说“健脾”,在药店里也会看到很多药写着“健脾补血”的字眼。这里的“脾”到底指什么呢?所谓脾,就是 脾经 ,全名叫 足太阴脾经 ,属于人体十二经脉之一。

一个人,如果眼皮耷拉没精神,舌苔颜色很淡,而且偏黑,就很有可能是脾经有问题了,可能是脾虚,要抓紧时间调理。

脾经是生命的动力源头,充养全身,更是推动生命循环的第一能量马达,可以看做是体内杀菌消毒的第一能手。可以说,脾经一旦有问题,人就相当于废了一半。因此, 学习揉脾经,可以补血气、增能量,经常揉脾经,还能揉掉一些慢性病 ,比如小孩睡觉常流口水、慢性鼻炎、月经不调、糖尿病、消化不良等。

不过,怎么揉脾经才是正确的方法呢?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脾经具体在人体的哪个位置。

脾经循行于小腿的 内侧的中间,至内踝上8寸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前缘 ,大概就是位于腿内侧的前缘的线上。脾经左右两侧共有42个穴位,一侧有21个穴位,其中11个穴位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前份,10个穴位分布于侧胸腹部,包括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三阴交穴等穴位。

所以说,脾经牵连全身。脾经能够将养分输送至五脏,让胃消化和吸收。如果脾经不正常,那么人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胃胀、胃痛、腹泻、便秘、浮肿、失眠等。

那么,如何通过揉脾经来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病呢?

第一,先来说敲打脾经的正确方法

首先要端正坐姿,将一只脚的脚踝压在另一条大腿上,一手握空拳,沿着大腿内侧由上至下用掌指关节端拍打,力度适当,两腿轮换。也可以盘着腿,沿着脾经的循行路线拍打。在拍打脾经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脾经的循行路线有淤堵的地方,可以用手指进行点按,使气血通畅。

第二,了解脾经上的重要穴位及其功能、揉法

1. 脾经之隐白穴

作用:止血、通鼻窍、治腹胀。

位置:大脚趾趾甲旁1毫米处。

按摩手法:艾灸或点掐,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足大趾末节两侧,力度稍重,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按摩2次。

2. 脾经之公孙穴

作用:抑制胃酸的分泌、治胃痛、补脾、安神。

位置: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按摩手法:用对侧大拇指指尖掐按公孙穴1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揉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3. 脾经之商丘穴

作用:健脾化湿,治肠胃炎、消化不良、脚裸痛。

位置: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手法:用适当的李渡,每天按摩3—5次,每次持续2—4分钟。

4.脾经之三阴交穴

作用:调理月经、补血养颜、紧致肌肉。

位置: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

按摩手法:

(1)中午11点,脾经当令,按揉两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下午5-7点,肾经当令,按揉两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

(2)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压对侧三阴交穴,一压一放为1次。

(3)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揉三阴交穴,持续10分钟。

5. 脾经之地机穴

作用:治痛经、小便不利、水肿、胃痉挛

位置: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按摩手法:用食指指腹点按地机穴,找到最敏感的地方,然后用拇指的指腹慢慢地按压,力度由小到大,每次持续1分钟左右。

上述5个脾经主要穴位的作用、位置和按摩手法,你都学会了吗?

我国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通过按摩穴位来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更是千百年来人们智慧的体现。了解脾经各个穴位的位置和功能,学习正确的按摩手法,就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之一。

参考文献:

[1] 调理足太阴脾经治疗肥胖[J].张石,裴景春.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01)

[2]东垣论脾胃[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元)李东垣,2008

[3]针灸治疗失眠的古代处方取穴规律探析[J].王金玲,陈莉,魏明芬.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1)

[4]《常推脾经长得壮》. 健康 时报. 2018-04-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F. 疏通脾经易堵穴位

脾经的易堵塞穴位是小腿胫骨内侧与腓肠肌结合部上段的“地机穴”和内踝尖上三寸的“三阴交穴”,还有大脚趾与脚掌结合部后方的“太白穴”“公孙穴”。

地机穴:胫骨内侧缘,膝关节内侧下3寸(4指宽)

三阴交穴:胫骨内侧缘,内踝尖上3寸(4指宽)

太白穴:足大趾后,内侧核骨下,赤白肉际陷中

公孙穴:太白穴后一寸

阅读全文

与打通脾经最简单公孙穴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粉状面膜怎么调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浏览:567
机床主轴跳动激光干涉测量方法 浏览:300
发动机舱隔热棉安装方法 浏览:636
拼多多如何购物新方法 浏览:639
治疗右脚麻木的方法 浏览:703
口罩如何使用的方法 浏览:317
垃圾服务器连接方法 浏览:980
清洁粉的正确方法图解 浏览:125
淘宝卖家聊天皮肤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30
活体盆景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29
哑铃健身球训练方法 浏览:434
胃小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853
模具注塑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978
杀菌剂用什么方法测量 浏览:300
midea热水器的使用方法 浏览:459
开内衣店如何月入过万有啥方法 浏览:9
冬季皮肤痒怎么办用什么方法 浏览:693
宝马523液位仪表盘使用方法 浏览:269
如何用艾灸的方法治疗咳嗽 浏览:372
低频减载安装方法 浏览: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