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预应力管桩垂直度如何检查
1、测量桩身
用一个直角尺(最短的一端要大于或等于管桩直径),反直角尺的长的那一端紧贴桩身,另一端紧贴端头板,然后测量直角尺与端头板最大的间隙就是管桩的垂直度了。
2、测量桩基
用细绳挂重物吊下去查后桩基的垂直度。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外径600毫米、壁厚110毫米、长度12米的A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标记为:PHC 600 A 110-12 GB13476。管桩的接头,过去个别厂的产品采用法兰盘螺栓联结,现在几乎全部采用端头板电焊联结法。
端头板是管桩顶端的一块圆环形铁板,厚度一般为18-22毫米,端板外缘沿圆周留有坡口,管桩对接后坡口变成U型,烧焊时将管桩周边的U型坡口填满即可。 预应力管桩沉入土中的第一节桩称为底桩。底桩下端部都要设置桩尖(靴)。
⑵ 如何对预应力锚进行抽样检测
预应力锚具是锚具的一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应用于混凝土预应力张拉。一般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经常用到的ovm锚具便是其中的一种。 1.外观 一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检查外观质量测试外形的尺寸。所抽样品不少于10套,并且占整批锚具的份额不少于l0%。样品的表面要光亮平整,有裂纹的均不合格, 产品的尺寸设计标准相比其偏差不的超过相关的规定标准。在该次抽查中若有一套不合格,则重新抽样调查,次次抽样的数量要是前一次的双倍,若还有不合格,则一次类推重新抽样检查。直至完全合格。 2.硬度 这项检查主要针对有硬度要求的零件,比如多孔加片式锚具的夹片。要求硬度要在产品设计要求范围内。该项检查的抽样数量不少于5套,切不少于总量的5%。若有不合格的产品,则重新抽查,方法与外观检查相同。 3.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这项检测与上述两项有所不同,需要锚具生产厂提供试验报告。预应力筋在张拉设备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预应力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
⑶ 预应力钢绞线检测项目有哪些
预应力钢筋需要进行的力学性能试验项目:
1)拉伸试验(最大力、规定非比例延伸率、最大力总伸长率)、弹性模量。
2)松驰率。
3)疲劳及偏斜拉伸试验。
4)静载试验。
简介
预应力钢绞线是由2、3、7或19根高强度钢丝构成的绞合钢缆,并经消除应力处理(稳定化处理),适合预应力混凝土或类似用途。
按照一根钢绞线中的钢丝数量可以分为2丝钢绞线、3丝钢绞线、7丝钢绞线及19丝钢绞线。按照表面形态可以分为光面钢绞线、刻痕钢绞线、模拔钢绞线(compact)、镀锌钢绞线、涂环氧树脂钢绞线等。还可以按照直径、或强度级别、或标准分类。
⑷ 预应力钢筋需做哪些检测项目
预应力钢筋需要进行的力学性能试验项目:
1)拉伸试验(最大力、规定非比例延伸率、最大力总伸长率)、弹性模量
2)松驰率
3)疲劳及偏斜拉伸试验
4)静载试验
相关标准代号:
1)GB/T14370-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2)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较线》
3)GB/T14370-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4)GB/T10120-1996《金属应力松弛试验》
5)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4)预应力的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受拉会有裂缝,虽然不影响安全,但是感观不好。采用先给钢筋施加拉力,然后浇筑混凝土,待强度达到要求松开钢筋,使钢筋回缩,与正常使用荷载的拉力抵消(先张法)后张法则是浇筑混凝土预留孔洞,成型后加受拉力的钢筋,然后用器械锚固在构件两头。
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中,由于混凝土极限拉应变低,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中钢筋的应变大大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高强度钢筋是不合理的。
为了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弥补混凝土与钢筋拉应变之间的差距,人们把预应力运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去。亦即在外荷载作用到构件上之前,预先用某种方法,在构件上(主要在受拉区)施加压,构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的拉力时,首先抵消混凝土中已有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能使混凝土受拉而后出现裂缝,因而延迟了构件裂缝的出现和开展。
⑸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前怎样对桩身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用什么方法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5-17
⑹ 预应力锚具的试验检测方法及锚具的选择
1.硬度检测。2.静载实验。常规检测硬度范围检测(普遍采用)
硬度检测: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5套,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对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抽取5片。每个零件测试3点,其硬度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⑺ 预应力管道压浆的检测方法
散射追踪法
检测方式:
是在波纹管(TD-BWG)侧面粘贴检波器,联合所有检波器的信号进行缺陷成像,一般可以粘贴16或32只检波器,分段追踪。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的预应力桥梁包括现浇梁和预制梁,检测的波纹管的长度没有限制。
特点:
是一种精细的检测方法,可以去掉由结构产生的散射异常,仅保留真正的注浆缺陷。
两端法
检测方式:
是在波纹管两端粘贴检波器,一般是两只检波器,只能接受到达波纹管两端的缺陷信号。
适用范围:
适用于10米左右的预应力预制梁。
密实管道压浆
桥梁承载的,既有它自己的生命,更有从它身上迈向前程的人的生命。 研究发现,众多“短命”桥梁出现垮塌事故都出现了预应力施工质量问题:一是施加在钢绞线上的预应力偏离设计要求;二是孔道压浆不密实,无法有效保护预应力机构。
“短命”桥梁的屡屡出现,并不是预应力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预应力施工中,在张拉和压浆这两道关键工序上出现了问题,没有建立有效预应力体系。
显然,桥梁“短命”问题所质疑的不是预应力,而是预应力施工的质量。
预应力孔道压浆的作用:
1、保护预应力筋免遭锈蚀,保证结构物的耐久性。预应力筋在高预应力状态下更易锈蚀(约是普通状态下的6倍)
2、预应力筋通过灰浆与周围混凝土结成整体,增加锚固的可靠性,提高结构的抗裂性和承载能力。灌入孔道的水泥浆,既包裹预应力筋,又接触孔道壁,把预应力筋和孔道壁粘结起来,共同作用。
怎样才能做到密实管道压浆:循环智能压浆系统
工作原理:环智能压浆系统由制浆系统、压浆系统、测控系统、循环回路系统组成。浆液在由预应力管道、制浆机、压浆泵组成的回路内持续循环以排净管道内空气,及时发现管道堵塞等情况, 并通过加大压力进行冲孔,排出杂质,消除致压浆不密实的因素。在管道进、出浆口分别设置精密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并实时反馈给系统主机进行分析判断,测控系统根据主机指令进行压力的调整,保证预应力管道在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浆液质量、压力大小、稳压时间等重要指标约束下完成压浆过程,确保压浆饱满和密实。 主机判断管道充盈的依据为进出浆口压力差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否保持恒定。
特点:
主要功能与特点
1、浆液满管路持续循环排除管道内空气管道内浆液从出浆口导流至储浆桶,再从进浆口泵入管道,形成大循环回路,浆液在管道内持续循环,通过调整压力和流量,将管道内空气通过出浆口和钢绞线丝间空隙完全排出,还可带出孔道内残留杂质。
2、准确控制压力,调节流量(1)精确调节和保持灌浆压力 自动实测管道压力损失,以出浆口满足规范最低压力值来设置灌浆压力值,保证沿途压力损失后管道内仍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压力值。关闭出浆口后长时间内保持不低于0.5MPa的压力。(2011版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9.8条规定“对水平或曲线管道,压浆压力宜为0.5 ~0.7MPa…关闭出浆口后宜保持一个不小于0.5MPa的稳压期3~5min ) (2)当进、出浆口压力差保持稳定后,可判定管道充盈。 (3)通过进出口调节阀对流量和压力大小进行调节。 (4)稳压期间持续补充浆液进入孔道,保证密实。
3、准确控制水胶比按施工配合比数量自动加水,准确控制加水量,从而保证水胶比符合要求。(2011版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9.3条规定“浆液水胶比宜为0.26~0.28 )
4、一次压注双孔,提高工效对于跨径50m内的预制梁,单孔长度小于55m的预应力管道均可双孔同时压浆,从位置较低的一孔压入,从位置较高的一孔压出回流至储浆桶,节约劳动力,提高工效100%。
5、实现高速制浆,规范搅拌时间系统集成了高速制浆机,该设备将水泥、压浆剂和水进行高速搅拌,其转速为1420r/min,叶片线速度>10m/s,能完全满足规范要求。(2011版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9.4条规定“搅拌机的转速应不低于1000 r/min,其叶片的线速度不宜小于10m/s。)
6、监测压浆过程,实现远程监控 灌浆过程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压浆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降低,准确监测到浆液温度、环境温度、灌浆压力、稳压时间等各个指标,切实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自动记录压浆数据,并打印报表。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实时反馈至相关部门,实现预应力管道压浆的远程监控。
7、系统集成度高,简单适用 系统将高速制浆机、储浆桶、进浆测控仪、返浆测控仪、压浆泵集成于一体,现场使用只须将进浆管、返浆管与预应力管道对接,无需增加管道长度,即可进行压浆施工。操作十分简单,适用于各种结构的管道压浆。
适用范围:
适用于空心板梁、简支箱梁、负弯矩束、连续梁、连续钢构、竖向短束、盖梁、边坡锚索等压浆施工。
经济技术比较:
传统压浆与循环智能压浆的对比:
1、排净管道空气
传统压浆:普通压浆靠浆液自流排气,真空辅助压浆内封锚问题难以达到真正负压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循环回路让浆液在管道内持续循环以排净管道内空气
2、压力大小及稳压时间控制
传统压浆:较随意,往往导致出浆口没压力,致压浆不密实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自动调整压力大小,以保证全管路按规范要求的大小和时间持压。稳压。
3、水胶比控制
传统压浆:现场材料比控制不严,往往通过加水改善流动性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自动加水装置准确计量用水量以控制水胶比
4、测试管道实际压力
传统压浆:无此功能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实时测试得到管道压力损失,便于调整灌浆压力
5、压浆工艺
传统压浆:低进高出,压浆过程不能中断,排气孔要依次打开,操作难度大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封闭循环回路解决这些难题,工艺简单,易操作
6、工效
传统压浆:一次压一孔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两孔同时压注,工效提高一倍
7、压浆记录
传统压浆:人工记录,可行度低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自动记录,可真实再现整个压浆过程
8、质量管理
传统压浆:真实质量状况难以掌握,压浆密实与否难以检查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可进行质量追溯,还原压浆全过程,提高管理水平
9、经济效益
传统压浆:采用高性能压浆剂,一个梁场500片梁计算,需增加材料费用70万元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采用我公司配套压浆剂,节约材料费用40万元,提高工效100%,节约人工50%
智能与传统的对比:
传统压浆完全依靠人工操作,具有以下缺陷:
1、压浆用浆液的水胶比不可控,施工现场往往为改善流动性而肆意增加用水量,必导致泌水量过大,形成空洞。
2、难以判断管道注浆是否充盈和密实。压浆施工现场灌浆压力施加随意,未能在全管路形成有效压力和保持一定时间稳压,仅靠浆液自流不能保证充盈和密实。
3、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对压浆过程严格负责的工艺要求
4、采用真空辅助压浆,由于封锚、孔道空洞等原因,难以形成规定要求的负压。当管道的两端高差较大时,真空压浆的效果甚至要差于普通压浆工艺的效果,即孔道的最高点的顶部可能会出现空洞,且在孔道有倾角时,在倾角处浆液会产生先流现象。
5、压浆记录混乱、可信度低,真实的压浆质量难以掌握。
和传统压浆施工相比,循环智能压浆系统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整个压浆过程,具有浆液循环排空空气、自动调节压力与流量、自动搅拌、自动控制水胶比以及精确控制稳压时间、自动记录压浆数据等功能。和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成套使用,既能保证张拉精确到位,又能保证压浆饱满密实,能够为桥梁结构创造更好的耐久性。
智能压浆技术指标: 水流量测试精度 压力测试精度 系统最大压力负荷 安全保护压力 1.0% 2.0% 2.5Mpa 2.0Mpa 总功率 电源电压 无线通讯距离 净重 13kw AC380V 200m直线可视 1500kg 长X宽X高 2300mm*1500mm*1850
⑻ 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法
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法:
(1)桩身完整性检测
预应力管桩桩身完整性检验的方法中低应变反射波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其关键一是准确采集有代表性的波形,二是对采集的波形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判定。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2)管桩承栽力检测
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对上述规定条件外的工程桩,当采用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承载力检测时,抽检数量宜按上述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