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通草的性状鉴别
木髓中含灰分5.95%,脂肪1.07%,蛋白质1.11%,粗纤维48.73%,戊聚糖5%及糖醛酸28.04%,其多糖的氢氧化钠提取物经水解得到α-半乳糖(galactose),葡萄糖(glucose)与木糖(xylose),而用草酸铵提取的提取物水解后则得到半乳糖醛酸[1];还含天冬氨酸、苏氨酸、侣氨酸、苯丙氨酸等13种氨基酸以及钙、钡、镁、铁等18种微量元素[2];木部含木质素[3]。
叶含通脱木皂甙L-Ⅱa、L-Ⅱb、L-Ⅱc、L-Ⅱd(papyrioside L-Ⅱa、L-Ⅱb、L-Ⅱc、L-Ⅱd),其中L-Ⅱa是L-Ⅱc的后生产物,而L-Ⅱb也可能是L-Ⅱd的后生产物[4],还含通脱木皂甙元A-J(paryriogenin A-J),及原通脱木皂甙元A1、A2(propapyriogenin A1、A2)和槲皮甙(quercitrin)[5,6]。
㈡ 大通草和小通草的区别
1、来源不同
大通草:别名寇脱、离南、活莌、倚商、花草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
小通草:别名小通花,是旌节花科植物喜马拉雅旌节花的茎髓。
2、治疗的侧重点不同
大通草:归肺、胃经,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湿热淋症,水肿尿少,乳汁不下等症。
小通草:归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水、通乳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闭或尿少、热病口渴、小便赤黄、乳汁不通等症。
3、外形不同
大通草:呈圆柱状,直径约为1.2-3厘米,表面洁白或呈但淡黄色,有横纵沟纹,质地轻,易折断,折断后断面有空心或白色半透明的薄膜。
小通草:呈圆柱形,直径约为0.5-1厘米,表面多呈白色,无纹理,质轻松绵软,水浸之有滑腻感,捏之能变形,易折断,断面无空心。
㈢ 通草是什么样子的
通草 Mella Tetrapanacis (英)Rice Paperiant Pith 别名 大通草、通花、方草。 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的茎髓。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幼枝、叶背及花序被白或褐色星状毛;髓大,白色,纸质。叶大,聚生茎顶,直径50~70cm,5~11掌状分裂,裂片又2~3裂,基部心形,全缘或有粗齿,叶柄粗长;托叶膜质,锥形,基部合生。多数球状伞形花序集成大型复圆锥花序;花小,花萼不显;花瓣4,白色,雄蕊4;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核果状浆果扁球形,紫黑色。花期10~12月。 生于向阳山坡、屋旁、路边及杂木林中。主产台湾、贵州、广西、云南。 采制 秋季砍伐2~3年生的茎,截成一定长度,趁鲜顶出茎髓,晒干,切片。 性状 茎髓呈圆柱状,长30~60cm,直径1.2~3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纵细纹。质轻松,断面白色,有光泽,中央有直径0.6~1.5cm的半透明圆形隔膜;纵剖面可见隔膜排列整齐。 化学成分 含肌醇(inositol);并含多聚戌糖、多聚基戌糖,以及阿拉伯糖、乳糖、半乳糖醛酸等。 性味 性微寒,味甘、淡。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英文名】 MEDULLA TETRAPANACIS 【别名】通花根、大通草、白通草、方通、泡通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 的干燥茎髓。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切厚片。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2。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无臭,无味。 【鉴别】本品横切面:全部为薄壁细胞,椭圆形、类圆形或近多角形,外侧的细胞较小,纹孔明显,有的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5~64μm 。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3~5g。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 (1)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但气味俱薄,作用缓弱,可配木通、滑石等同用;用治湿温病症,可配薏苡仁、蔻仁;竹叶等同用。用于乳汁稀少,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甘草等煎汤服。 【摘录】《中国药典》
㈣ 常见中药掺假鉴别方法
常见中药掺假鉴别方法
中药材的真假、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临床应用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中药材的鉴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药材的鉴别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分为对植物自然形态的鉴别,对炮制药材外表性状的鉴别,用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的鉴别,以及化学分析、生物测定等鉴别方法。其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也就是对药材的外观性状的鉴别。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常见中药掺假鉴别方法,欢迎阅读。
一、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等
1、看药材的表面。不同种类的药材由于用药部位的不同,其外形特征会有所差异。如根类药材多为圆柱形或纺锤形,而根茎类药材都有较多的茎痕,皮类药材则多为卷筒状,等等。另外,一些药材有着它们自己特定的表面特征,或光华、或粗糙、或长有鳞叶、皮孔、茸毛和突起等。比如海马的外形就被总结成为“马头蛇尾瓦楞身”,羚羊角长有“通天眼”,防风长有“蚯蚓头”等。这些特征都是鉴别道地药材真伪优劣的重要依据。
2、看颜色。药材颜色的.不同或变化,不仅与它的品种和本身的质量有关,不适当的加工和储藏方法也会直接影响药材的色泽,因此颜色是鉴别药材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对药材外表颜色的观察,分辨出药材的品种、产地和质量的好坏。比如,黄连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玄参色偏黑等。
3、看断面。无论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由一层层的组织器官构造而成的,当药材被切开,这一层层的构造就会清晰地展现出来,就像古树的年轮一样。很多药材的断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就是药材内部构造的直接体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各种分层、纹路和不同形状的小点。比如在防己断面上能看见明显的车轮纹理,而黄芪的折断面纹理呈“菊花心”样,杜仲在折断时更有胶状的细丝相连,等等。这些独有的断面特征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
二、手摸
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荆三棱坚实体重,而泡三棱则体轻;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三、口尝和鼻闻
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尤其对于鉴别一些有浓郁气味的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鱼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等。口尝法鉴别药材的意义不仅在于味道还包括“味感”,味分为辛、甘、酸、苦、咸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则分为麻、涩、淡、滑、凉、腻等。药材的味感和所含的化学物质也有密切关系,在中药材口尝鉴别的实践中,可按药材的品种和质量分类进行判断。
四、水试和火试
有些药材放在水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如熊胆的粉末放在水中,会先在水面上旋转,然后成黄线下沉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这些特殊的现象都与药材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是常用的鉴别方法。
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是非常实用的好方法,但要能正确的鉴别药材的真伪优劣,还需要多年经验的不断积累,需要对中药知识的不断充实,才能认药准确。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
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此乃笔者十几年药检工作的经验总结,现介绍如下:
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杨酸反应)。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淡而粘舌。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10.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17.芦荟:芦荟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饱和溴水,即有四溴芦荟混合甙的黄色沉淀生成。
18.牛黄:取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俗称“挂甲”;入口则芳香清凉,味先苦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人工牛黄亦能“挂甲”,但入口后无清凉感,气微清香而略腥。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钟,加水1.5ml搅拌,放置5分钟,呈粘稠固体。因石膏加热失去一部分结晶水而成熟石膏,与水相遇,复变为生石膏而具有粘性。别的矿石则无此特性。
20.银柴胡:正品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21.板蓝根:板蓝根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二者的鉴别点在于,菘蓝根的水煎液可显蓝色荧光;马蓝根的水煎液则无蓝色荧光反应。
22.远志:取粉末0.5g,加热水10ml,用强力振摇1分钟,即生成持续性泡沫,并在10分钟内不消失,以此检查皂甙。
23.白芷:取粉末0.5g,加水3ml,振摇后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光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24.柴胡:取粉末0.25g放入试管内,加蒸馏水5ml,冷浸20分钟后,滤过,取滤液强力振摇5分钟,有持久性泡沫产生,以此检查皂甙。
25.重楼:因含甾体皂甙,其水浸液振摇后产生很多泡沫并且经久不散;而拳参含没食子酸而无皂甙之泡沫反应。
26.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马尿味)者为真品,且野生者较家种品味浓。另取天麻粉末1g,加水10ml,浸渍4小时随时振摇,滤过,滤液加碘试液2~4滴,呈紫红色或酒红色反应。
27.阿胶、龟胶、鹿角胶:取少许胶类药材用热开水溶化后,其溶液透明,有甜香味,无沉淀,无异味,无浮油星.。否则即有假。
28.山药、茯苓、三七、贝母、虫草、鹿茸:此类药材用粮食粉末伪造者较多,用热水浸泡后,粮食铸制者会溶化,正品不溶化。
名贵中药材鉴别方法
珍珠:真珍珠用火烧之后,呈皮状破裂,晶莹闪光为真品;若用火烧之后,成为碎粒状或焦糊状,则为伪品。
银耳:将优质珍珠银耳用温水泡后,其体积可迅速膨大5~6倍,达不到这一比例者不是佳品;如发现用温水泡后有散开现象,则说明是用碎小银耳粘合而成。
燕窝:优质燕窝呈丝条状排列,用水浸润后呈银白色,并且晶亮透明,柔软,有弹性,稍将其拉扯有伸缩反应。
牛黄:天然牛黄,只取少许粉末用水浸后,涂于指甲上,其色经久不褪。
三七:将其粉末放入少量猪血内,如发现猪血化成水状,此为真品,因为三七所含皂甙成分有溶血作用,所以对跌打损伤淤血有特效。如不能溶血的不是真品。
虎骨:用牛骨与虎骨比较,虎骨比牛骨重一倍,同时虎骨断后不成空洞,具丝瓜络样物质,油性较大,内质细腻、色黄。
熊胆:取少许熊胆放入盛满清水的杯内,可发现杯中胆仁盘旋下沉,并溶成一条黄线,此为真品。其他动物之胆均无盘旋之状。
㈤ 如何鉴别通草和关木通
关木通是木质的,很像木头,而通草就不一样了,白色的,像胶管一样,不透明,如果两种药您都有,那自然容易区分
㈥ 通草是什么样的,给我图片
通草(Tetrapanax papyriferus),别名寇脱、离南、活莌、倚商、花草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干燥茎髓呈圆柱形,一般长0.3~0.6米,直径1.2~3厘米。洁白色,有横纵沟纹。体轻,质柔软,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中部有直径0.5~1.5厘米的空心或白色半透明的薄膜。外圈银白色,纵剖之见有层层隔膜,无臭无味。以色洁白、心空、有弹性者为佳。
分布于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为五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属利水渗湿药,能利尿通淋。
目前中国市场多用川木通、白木通(白通草)、通脱木代替。日本则使用五叶木通、三叶木通。台湾市场多使用川木通、长序木通(台湾木通)。大陆一度使用关木通替代,但因有毒而禁止。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拾遗》:通脱木,生山侧。叶似萆麻,心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尔雅》云离南、活脱也。一本云药草,生江南,主虫病,今俗亦名通草。通草是利水化湿中药,主治: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可以前往药店购买。
(6)鉴别通草的简单方法扩展阅读:
通草做法指导:
1. 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水肿者,可与茯苓皮、泽泻白术等配伍,以增渗湿利水之效。
2. 产后气血不足、乳少、乳汁不通者,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当归等配伍,以增补虚下乳之功。
3. 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但气味俱薄,作用缓弱,可配木通、滑石等同用。
4. 用治湿温病症,可配薏苡仁、蔻仁;竹叶等同用。
5. 用于乳汁稀少,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甘草等煎汤服。
㈦ 通草和小通草的区别是什么
1、来源差别
大通草和小通草虽然都叫通草,但是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中药。大通草:别名寇脱、离南、活莌、倚商、花草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小通草:别名小通花,是旌节花科植物喜马拉雅旌节花的茎髓。
2、外形差别
大通草:呈圆柱状,直径约为1.2-3厘米,表面洁白或呈但淡黄色,有横纵沟纹,质地轻,易折断,折断后断面有空心或白色半透明的薄膜。小通草:呈圆柱形,直径约为0.5-1厘米,表面多呈白色,无纹理,质轻松绵软,水浸之有滑腻感,捏之能变形,易折断,断面无空心。
3、功效差别
大通草与小通草的功效相似,但治疗的侧重点稍有不同。大通草:归肺、胃经,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多用于治疗湿热淋症,水肿尿少,乳汁不下等症。小通草:归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水、通乳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闭或尿少、热病口渴、小便赤黄、乳汁不通等症。
4、价格差别
大通草:大通草相对小通草价格较高,市场价格通草在200-300元一公斤不等。小通草:小通草价格相对较低,也因与大通草功效相似,通常有些人会用小通草来代替大通草使用,其价格多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5、大通草和小通草哪个更好
不能说哪个更好,两者各有各独特的药用价值。大通草和小通草的功效相似,但是大通草的药效多侧重于通经下乳,用于治疗产后乳少,乳汁不下等症。小通草通常会代替大通草使用,但其下乳功效弱于大通草,其药效更侧重于利尿通淋,治疗尿闭,尿路感染等。
通草怎么吃
1、通草和猪蹄一起煮汤
将猪蹄洗干净以后,放入水中煮去血水。然后将猪蹄在冷水中洗干净,放在一边备用,将所有的药材洗干净放在一边备用,将药材和猪蹄一起放在水中,用大火煮开以后,用电饭煲煲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有利于人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
2、通草和鲤鱼一起煮汤喝
将鲤鱼洗干净以后,去掉内脏等其他器官,将豆芽洗干净。在锅中放入适量的水,煮开以后放入鱼等食材,然后炖煮15分钟,加入豆芽,通草等食材。煮大约20分钟以后,鱼汤就做好了。做出来的鱼汤美味可口,营养价值十分丰富。
通草泡水可以每天喝吗
通草泡水是不可以天天喝的,因为如果天天用通草泡水喝的话,就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不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天天用通草泡水喝。用通茶泡水喝,能够起到催乳汁的功效,特别适合新妈妈乳汁过少的情况下食用。如果在河鲫鱼,猪蹄一起食用的话,效果会更好。而且用通草泡水喝,有着利尿的作用,能够排出体内多余的毒素,还能够有效的治疗鼻塞。
㈧ 请问通草与通天草的区别是什么
通草是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幼枝、叶背及花序被白或褐色星状毛;髓大,白色,纸质。叶大,聚生茎顶,直径50~70cm,5~11掌状分裂,裂片又2~3裂,基部心形,全缘或有粗齿,叶柄粗长;托叶膜质,锥形,基部合生。多数球状伞形花序集成大型复圆锥花序;花小,花萼不显;花瓣4,白色,雄蕊4;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核果状浆果扁球形,紫黑色。花期10~12月。 通天草是干燥的茎,呈压扁状,长60~90厘米,直径4~7毫米,顶端有穗状花序;上部淡黄色,不易拉断,下部淡绿色,则易拉断。全体皱缩,表面有纵纹,具光泽;节处稍隆起,质轻松软,中间空,折断面内有白色膜状间隔,用扩大镜观察之,呈蜂窝状。气微弱。以干燥、完整、带黄绿色、无泥土杂质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