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班主任如何处理欺凌
首先,班主任要善于细心观察,一旦发现校园欺凌的苗头就要及时阻止。校园欺凌不是突发事件,更有可能是欺凌常态化后的一种爆发。高老师介绍,现在,在校园欺凌现象中,除了肢体暴力之外,社会排斥等隐性的欺凌同样普遍存在,但更难察觉和监控。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还诞生了网络欺凌等新的欺凌形式。但是,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校园欺凌,它的产生一定是有苗头的。如果教师疏于观察,使受害者长期处于被欺凌的状态,某一天严重起来才发现就已经迟了。
校园欺凌的事前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预防校园欺凌是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全员德育的一块重要内容。所谓“全员”,是指学校里的所有人,既包括校长、德育分管副校长、学生处、年级组长、班主任,也包括所有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等。在全员德育的氛围中,所有德育工作者都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状态,有没有情绪低落、飞扬跋扈、团体恐吓等。
实施全员德育,实质上是打造全面参与德育工作队伍,增加德育的工作人员,力争能够实现在所有教育工作中恰如其分地实施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引领。作为班主任,要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进行专题化的直接德育工作,加强各方面教育,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
在校园里,学生受到外来威胁时,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老师,他们最信任的也是老师。对老师的话,他们有时信奉为法宝。因此,基于这一点,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在受到欺凌的时候一定要勇敢抗争,要学会说“不”,要向欺凌宣战,绝不向欺凌者妥协,但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减少伤害;及时报告老师,或者向学校领导和负责安全保卫的人员报告,不给校园欺凌者留有空间。欺凌者往往是觉得受害人好欺负才实施欺凌,如果妥协或者忍气吞声,会让欺凌者变本加厉,这样为自己直接带来更不良的后果。
事中:及时介入,惩教结合
一旦确定欺凌事实存在,班主任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责令其立即停止欺凌行为并且阻止再次发生。当欺凌事件发生时,班主任要有应急预案,及时介入。教师要思考,怎样处理才能把对受欺凌者的影响降到最低。班主任要履行告知义务,让欺凌者家长和被欺凌者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全面真实情况,不轻描淡写甚至有意包庇,对于那种可能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继续危害学生的欺凌者,可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除了对被欺凌者进行及时的安抚之外,班主任也要做好对旁观者的教育。校园欺凌中,旁观者数量多、范围广,是不能被忽视的群体。一个学校里真的发生了校园欺凌事件,围观学生的心理阴影也是不小的,他也会对生存环境产生恐慌,甚至对社会、未来的社会生活产生恐慌。因此,班主任在事中的教育要做到精细化,也要注重对围观者的教育。
高老师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实施欺凌的学生也是受害者。实施欺凌往往是因为前期没有受到足够的正向教育。因此,除惩罚之外,班主任后期要对其进行正向教育。 正向教育就是用正向的观念、思维和手段教育学生,从正面的方向来实施教育,鼓励学生朝着老师指明的方向去改变。这样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和不良行为,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健康的人格。
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是必要的,但要长效治理校园欺凌行为,需要班主任多管齐下,包括制定必要、有效的惩戒制度。这种惩戒既有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追究,也有毫不含糊的赔偿、矫正措施,尤其是后者,针对性更强。要让所有学生明白,一次欺凌行为就要对应付出足够的代价,绝不再仅仅是接受和颜悦色的批评教育就能轻松过关。但是,作为教育管理者,不能对施暴学生一味批判、恐吓、全盘否认,而是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理解自己施暴行为的前因后果,并学习用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这样才能惩教结合,立德树人。
事后:加强教育,保护隐私
欺凌事件的结束,并不代表班主任工作的完结。高老师认为,欺凌结束了,事件不能结束。班主任要及时进行教育反思。
反思欺凌发生的原因,为什么会发生校园欺凌?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如何预防此类事件再发生?等等。校园欺凌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原因,又有学生个人的因素。因此,在反思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首先创造一个宽容与尊重的大环境,并以此为标准要求学生,通过互动式教学充分与学生接触、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发展情况,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的价值观。针对反思中发现的问题,班主任要针对性地开展相应教育。
事件冷却一段时间后,班主任在班上要进行讨论,对其它学生进行法律、规则教育。对学生进行法律、规则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基础性教育。如果不按法律规定、程序处理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还会助长违法学生的嚣张气焰,把强调平等、尊严的学校变为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然,班主任也要严格保护学生的隐私,防止泄露事件当事人及其家庭的信息,防止媒体过度渲染报道事件细节,避免学生欺凌和暴力通过网络新媒体扩散演变为网络欺凌”受到二次影响和伤害。高老师认为,学生遭受欺凌暴力伤害后会进入心理创伤状态,安全感被破坏,各方面均不稳定,任何叠加的危险都可能造成更加难以挽回的伤害,只有确保所处环境安全稳定才能逐步恢复正常。因此,隐私保护显得格外重要。
② 校园暴力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1、方法一:班主任老师出面协调。一般来说,除班主任以外,其他任课老师都不会负责解决这些事。由班主任找到打人同学,教育一番。
2、方法二:班主任协调无果后上交学校。要求校方给一个承诺,确保自己孩子不再遭遇此类事件发生。
3、方法三:选择通过法律途径协调解决。这是一种对校方解决不满意。或者打人孩子家长不配合,不讲理,采取避而不见等方式,让受伤害孩子家长最后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或者被打孩子家长不信任学校处理问题的办法而选择的方式。
4、方法四:带媒体去学校。这种方法一般都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因为曝光后,学校的名誉会受到负面影响,学校自然会积极配合。
5、方法五:和家长、学校老师说明情况,对施暴者的处分,被施暴了之后,一定要和家长、学校老师说明情况,由学校来针对施暴者进行处分,不能想着以暴制暴。
③ 作为班主任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我国的教育不把青少年之间的欺凌现象当回事,还不习惯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总是企图用调解的方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青少年犯罪的处罚措施太少,处罚太轻,在道德教育和行政处罚方式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才导致法律对青少年的警示作用大打折扣。人既有勇敢、正义的一面,也有狭隘、自私的一面,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教育者和管理者,眼睛不能只盯着学生的成绩,更不能有一好百好、坏者永坏的固定思维,应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动态,分析哪些学生有霸凌倾向,哪些学生有可能成为被欺凌者。对有霸凌倾向的学生时常提醒、教育;对弱势学生经常关心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生活充满阳光。
2 、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不论我们的应对措施是有多么的到位、多么的成功,都不如将校园霸凌事件预防在萌芽状态。教师在日常教学应给孩子们讲述校园霸凌的危害,让可能成为施暴者的学生得到警示,使可能成为受害者的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笔者的做法是在日常教学中常给学生讲如三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因欺凌同学被判六至十三年监禁之类的故事,让学生判断和讨论错对是非,有时还组织学生看一些法制故事,以颂扬正义,鞭挞丑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知道了善恶美丑,对有霸凌倾向的学生有较好的震慑作用。作为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至关重要,为此,我选一些思想表现好、有正义感的学生,成立监督小组,让他们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跟老师汇报,将可能发生的校园霸凌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的做法对预防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主持公道,关爱弱者
校园是社会的缩影,附强欺弱时常发生,教师要成为弱 势学生的主心骨、保护神。上个学期,我校发生了一件较有代表性的欺凌事件。我班一个女生,个头矮小,不善交际,胆子也小,显得与周围同学格格不入,班上的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老是找她的茬,被笔者警告后仍不死心,在一天早读课之前,这群“爷们”趁老师未到学校,唆使低年级的一群男生往这位女生扔石子,有个别小学生不愿扔而跑开,这几个学生就把他们抓回,恐吓利诱,迫使他们加入欺凌的团伙。事后笔者经过调查取证,掌握确凿证据后找到这几个学生,开始,他们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都说自己没有参与、不关自己的事,后来笔者把一些法律知识和厉害关系向他们说明后,他们终于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保证以后不再欺负该女生。
4 、情罚结合,促进和谐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傅维利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惩戒与体罚、心罚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它不是出自恨或虐待狂之心,而是出自博大而深沉的爱。教育若要有效,就必须树立教育的权威,否则学生就不会心存敬畏。因此,除了要求学校必须承担应有的教化功能之外,赋予其必要的惩戒功能依然十分重要。《孙武练兵》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试想,如果孙武不杀了吴王的两个爱妃,那一百多个宫女能听孙武的调教而成为能征善战“可以赴汤蹈火”的勇士吗?学校教育也一样,如果教师对发动校园暴力的学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绝对带不出好的班级,受到影响的将是一大批学生,当然,教育霸凌学生不能一罚了事,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④ 该怎么处理校园暴力行为
第一,在处理校园暴力事件时,一定要保证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一旦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我们最错误的做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校园暴力当中,没有小事。每一件校园暴力事件都必须严肃处理,面对校园暴力时,我们首先一定要带学生去检查,先要检查下受害者的身体有没有问题。一般在发生校园暴力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重视和开导。
第二,很多的校园暴力事件都没有公开,受害者往往独自承担,不敢告诉自己的老师、家长和同学。对于这类同学,我希望你们自己敢于站出来,向身边的人控诉暴力。除了让受害者自己说,我们的老师在校园内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如果学生的表现异常,老师一定要仔细观察学生,向学生询问。而家长更应该对自己的孩子给予足够的重视,家长需要和自己的孩子多沟通,多聊一些校园内的事情,鼓励自己的孩子要勇敢,不要担心被欺负。
第三,校园暴力事件一旦发生,受害者一定不要心软,我们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不要对施暴者心慈手软。校园暴力发生时,我建议同学们,还有家长一定要立即报警,这样既可以保护我们学生的合法权益,还可以对其他的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校园暴力事件的再次发生。学校也要积极地向学生进行宣传,告诉学生校园暴力是违法的,并对学生进行知识普及。
面对校园暴力事件,不管是我们的学生、老师和家长都不要轻视,校园时期是每一个青少年身心成长的最重要阶段和场所,没有一个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我们是培养不出来优秀的人才而又的人才的,请大家和我一起拒绝校园暴力!
⑤ 发现校园霸凌事件,作为老师该如何处理
发生校园霸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不良模仿
1.家长的不良榜样和教育。有的家长在处理邻里和人际纠纷时,由于自身素质差,不讲道理,胡搅蛮缠,甚至满嘴脏话,有时还大打出手。家长这样的行为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了坏的榜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不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不讲忍让、和善。而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什么事都不要吃亏,吃亏了就动手打他(她),使自己的孩子养成了“小霸王”的性格;2.受学校和社会上恃强凌弱现象以及网络、影视、动漫等传媒不正确的宣传影响。在各种暴力事件中,他们看到的是施暴者的“霸气”。受此影响,一旦有的孩子心情不好时和其他孩子产生矛盾,他们就会觉得采用暴力这种方式最出气,于是又一个校园暴力产生了。
二、孩子自信心的丧失。
有的家庭由于父母务工或做生意等原因,每天早出晚归甚至见不到人影,没时间和孩子交流,缺少对孩子关爱和鼓励,对孩子的各种情况不管不问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孩子自信心的丧失。马洛斯的需求理论中,安全需求、感情上的需要(一是友爱的需要,二是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是青少年渴望得到的。这些缺少自信的孩子,他们通常会选择错误的行为方式: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这些错误的行为方式是产生校园暴力的温床。
三、没有严厉处理并纠正施暴者的不良行为。
没有严厉处理,不能使施暴者受到处罚和深刻教育,是他们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由于大多是初中生,不是成年人,不到《刑法》处罚的年龄,不能受到刑事制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让他们做义工。并训诫他们的父母,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失责。在在经济上采用重罚,拿不出钱的可以刑事处罚。
⑥ 面对校园霸凌事件,老师应该怎样做得当且有效
多关心学生,作为老师应该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应该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多关心他们的内心想法,多谈心。
⑦ 遇到学生被霸凌,作为老师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你会怎样引导被霸凌的学生
遇到学生被霸凌,作为老师,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如何引导被霸凌的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老师有责任,营造安全健康的教学环境,保护每个学生免受霸凌。这意味着,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和解决霸凌问题,同时,还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霸凌会对教育环境产生持久影响,包括肢体冲突、谣言和八卦。因此,阻止校园霸凌,对老师来说,极为重要。下面介绍了一些处理方法。
⑧ 作为老师,如果你班级里的学生受到别的班级学生欺凌霸凌,你会如何处理
校园霸凌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老师的我们也知道,校园霸凌会对孩子的身体跟心理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小编发现,有一些老师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
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是第一发现学生受到校园暴力的人,所以说在这个时候,们首先要安慰学生的心情,让学生的情绪稳定一下,千万不要让他们做出傻事。而接下来再去找对方的班主任,还有学生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情况较为恶劣的话,就必须要把家长喊到办公室。
⑨ 学校欺凌怎么处理
经常看到校园欺凌的报道,说实话,作为一名学生家长,对于这样的事情,十分气愤!校园欺凌事件,是十分恶性的。那么,当同学们在校园里遇到了欺凌事件时,应该如何对待呢?老师说了一个方法,家长都叫好!
什么方法呢?这位老师的方法是这样的:一旦有人欺凌了他的学生,先打一顿,之后把家长叫来,如果家长不予以配合,跟孩子一样不讲道理,那么,就报警处理。现在学校里到处都安装了监控,有的是证据!所以,以暴制暴,就好了!
校园欺凌,有多种情况,例如高年级学生,经常会让低年级学生买烟,还不给钱,或者出现多人欺负一个人这类情况,如果班级内的学生遇到这种事,老师知道了都会主动介入,只有在校园欺凌方面引起重视,学生们才能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另外,学校应该开设法制课,小学阶段学法,让小学生能懂得保护自己。中学阶段学法,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高中学生毕业后即将步入社会,让他们学法,既能保护自己又能约束自己。
有网友愤怒表示:校园欺凌真的是没得底线的,我都25了,回想起十年前读书的时候被学校里的二流子欺凌的场景我都会握紧拳头,咬牙切齿,每个礼拜60块的生活费他们要收40块,不给就挨打,老师都不敢管!越柔弱他们越欺负你。等我将来有了孩子,我会让他从小锻炼,在被人欺负的时候有还手之力,但是如果我的孩子去欺凌别人我会棍棒教育,不改的话我是不会给他长大成人去祸害社会的机会!
朋友们,面对校园欺凌事件,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留言谈一谈哦!
⑩ 当老师遇到学生被霸凌,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教授学生知识是一方面,但是在其他方面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所以在老师遇到学生被霸凌的时候,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孩子伸张正义,这才是一个为人师表,应该做的事情。
其实校园暴力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事情。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十几年前还是现在各个地方,各个学校都存在着一定情况的校园霸凌现象。
这种一般是强者对于弱者的欺负,他们根本不会去想这件事情,会对他们的人生以及这个被霸凌的孩子的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老师遇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觉得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果是自己处理不了的,或者是别的班级的孩子,应该主动地向上级领导汇报这件事情,而不能坐视不管。
这件事情也需要家长这方面的努力,是需要学校和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才能够营造一个没有校园凌霸现象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