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纳它霉素检测方法

纳它霉素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02 14:13:58

❶ 脱氢乙酸钠和纳他霉素的防霉效果哪个好

脱氢乙酸钠,CAS 4418-26-2,具有较好的耐光、耐热性,水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是FAO/WHO批准使用的一种安全防腐保鲜剂。脱氢乙酸钠在酸性或碱性调价下都有效,是一种广谱型防霉剂,对食品中的酵母菌、腐败菌、霉菌都有着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霉菌的MIC值(最小抑菌浓度)在100-5000mg/kg之间。被广泛用于肉类、鱼类、蔬菜、水果、饮料、糕点、饲料、医药、轻工等方面的防霉防腐。
纳他霉素,CAS 7681-93-8,对氧化剂和紫外线较为敏感,在干燥状态下极为稳定,pH4-7时活性最高。通过FDA认证,人体摄入可随粪便排出。纳他霉素对大部分酵母和真菌都有高度的抑制能力,但对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则无抑制作用,对霉菌的MIC值在0.5-10mg/kg之间。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饲料、粮储、文物保护、药物等方面。
单纯比较防霉效果,纳他霉素效果明显比脱氢乙酸钠好。但具体还是要看应用的领域和使用条件。

❷ 纳他霉素国内研究状况如何

纳他霉素是一种由链霉菌发酵产生的高效、广谱抗真菌抗生素,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极低,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保鲜以及抗真菌治疗上。1982年6月,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纳他霉素作为食品防腐剂,是FDA批准在食品中使用的仅有两种生物防腐剂之一(另一种为乳酸链球菌素Nisin)。目前全世界有三十多个国家允许纳他霉素用于乳制品、肉制品、果汁饮料、葡萄酒等的生产和保藏。
与其他抗菌成分相比,纳他霉素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极低,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由真菌引起的疾病。除此之外,由于纳他霉素的溶解度低,可用其对食品的表面进行处理以增加食品保质期却不影响食品的风味和口感。美国CFR编码:ZlcFR172.55,其中纳他霉素的DAI值是0.3mg/kg,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规定,食品中的使用量为10-6数量级。因此,纳他霉素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生物防腐剂。
现我院开发的纳他霉素发酵生产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5d发酵水平为6g/L,可以工业化生产,现转让生产工艺。

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
联系人:朱先生 0531-81213086
我院其他待转让项目有:
1. 多尼培南原料及粉针剂:化药3.1类,广谱抗生素,抗细菌感染,抗菌谱广、对绝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转让临床批件。
2. 氯法拉滨及注射液、冻干粉针:化药3.1类,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性白血病,是目前唯一可以特异性用于儿童白血病的化疗药,转让临床批件。
3. 伊立替康粉针剂及原料:化药6类,为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的推荐用药,可单独或联合用药;对于其他临床常用药治疗失败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待报生产,转让新药技术。
4. 替加环素冻干粉针及原料:化药3.1类,广谱抗生素,治疗成人腹内感染和复杂皮肤及其软组织感染,具有抗耐药菌、抗菌谱广,副作用小的优点,转让临床批件。
5. 美替洛尔眼用即型凝胶:化药5类,国内独家研制,专利技术,治疗青光眼,已报SFDA,转让临床批件。
6. 萘林那敏鼻用凝胶:国内独家研制,治疗各种鼻炎,已获临床批件,转让临床批件。
7.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化药2类,国内独家研制,治疗中耳炎疗效显着。临床前研究已完成,转让临床批件。
8. 氟曲马唑乳膏及原料:化药3.1类,国内独家研制,治疗浅表真菌感染,已获临床批件,转让临床批件。
9. 硝酸布康唑阴道乳膏、泡腾片及原料:化药3.1类,治疗阴道念珠菌感染,疗效显着,剂型新颖,临床前研究已完成,转让临床批件。
10. 复方色甘酸钠喷鼻剂:化药3.2类,治疗鼻炎,已完成临床试验,转让生产批件。
11. 胍氨托美丁片及原料:化药3.1类,非甾体抗炎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外风湿病和手术后疼痛,已获临床批件,转让临床批件。
12. 眼用即型凝胶(在位凝胶):最新剂型,独家专利,技术平台,研制产品包括酒石酸溴莫尼定眼用即型凝胶、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即型凝胶、美替洛尔眼用即型凝胶等。
13. 复方庆大霉素滴眼液、眼膏:原化药四类,国内独家研制,治疗眼部细菌感染,已完成临床试验,转让生产批件。
14. 扎托布洛芬片、胶囊、原料:化药3.1类,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变形性关节炎、腰痛症、肩关节周围炎、颈肩腕综合征以及手术后、外伤后以及拔牙后的消炎镇痛。其作用强于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氨基比林等同类药。转让临床批件。
15. 心络通片:中药6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专利产品,Ш期临床试验结束,转让生产批件。
16. 小儿咽扁胶囊:中药8类,治疗肺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糜烂等,已获临床批件,转让临床批件。
17. 小儿咽扁口服液:中药8类,治疗肺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糜烂等,已获临床批件,转让临床批件。
18. 脑脉欣颗粒:中药6类,治疗脑缺血,脑栓塞,脑血栓等,专利产品,Ⅲ临床试验结束,转让生产批件。
19. 前列疏清颗粒:中药6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专利产品,已获临床批件,转让临床批件。
20. 欣梦颗粒:中药6类,治疗失眠,专利产品,已获临床批件,转让临床批件。
21. 侧近盏总黄酮口腔贴片:中药5类,治疗口腔溃疡,专利产品,已报SFDA,转让临床批件。
22. 乳香通痹片:中药5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专利产品,已获临床批件,转让临床批件。
23.黄原胶:黄原胶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用途最广的微生物多糖,可应用于食品工业、石油工业、材料工业、纺织行业、油漆行业等多种行业。我院开发的黄原胶生产技术,48h发酵水平为29g/L,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指标,现转让生产工艺。
24.结冷胶:结冷胶是近年来最有发展前景的微生物多糖之一,作为乳化剂、悬浮剂、增稠剂、稳定剂,胶凝剂、组织培养基、成膜剂和润滑剂等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洗涤剂、陶瓷、石油开采、化工涂料等多种行业。其特点:1、用量低;2、热稳定性和耐酸性;3、优越的呈味性;4、极高的凝胶透明度;5、弹性和硬度的可调性;6、良好的配伍性。我院开发的结冷胶生产技术,48-72h发酵水平为粗胶10-12g/L、澄清胶5-6g/L,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指标,现转让生产工艺。
25.纳他霉素:纳他霉素(Natamycin)是一种重要的多烯类抗菌素,能有效地抑制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阻止丝状真菌中黄曲霉毒素的形成,也可以治疗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由于纳他霉素的溶解度低,用其对食品表面进行处理以增加食品的保质期不会影响食品的风味和口感。目前,纳他霉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已被批准应用于某些乳制品、肉类、水果、饮料等许多食品工业中。我院开发的纳他霉素发酵生产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5d发酵水平为6g/L,可以工业化生产,现转让生产工艺。
26.普鲁兰糖:水溶性黏多糖,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石油、建材工业中,我们的产量及底物转化率与日本林原公司相当,48h发酵水平为60g/L,具有先进的纯化工艺,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转让生产工艺。
27.低分子普鲁兰糖:进一步开发研究的普鲁兰糖生产工艺,专门生产分子量在5万以下的普鲁兰糖,适用于特殊用途。现转让生产工艺。
28.壳寡糖:壳寡糖是由β-1,4-糖苷键连接的2-氨基葡萄糖组成的聚合度为2-20的寡糖,其中聚合度为6-8的壳寡糖具有良好的抗菌、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活性等功能。我院开发的生产工艺可制备含聚合度为6-8糖的白色粉末状壳寡糖,水溶性良好,颜色及内在质量达到或超过韩国产品,现转让生产工艺。
29.低聚木糖:低聚木糖是由2-8个木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功能性低聚糖,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双歧因子,具有独特的酸稳定性和难发酵性、很难被人体消化酶系统所分解,对生物体内的双歧杆菌具有高选择增殖效果。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食品、饮料、糖果、糕点、冰淇淋、奶粉、乳制品、调味品和饲料等。现已利用高温酶工业化生产70糖浆、70糖粉、95糖粉、95糖浆等多种不同系列。产品质量可达到国内最高水平,转让生产工艺。
30.表皮生长因子:人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促进表皮生长的多肽,可用于角膜移植、烧伤、创伤等的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一般用基因工程菌生产。本院已获得了一株基因工程的大肠杆菌,可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生产。产物表达量高且分泌到胞外,分离提纯比较容易,经检测,产物具有天然构象,生物活性高,副反应小,比活性单位≥5×105IU/mg,纯度≥95%。现转让生产工艺。

❸ 纳他霉素的安全性

1. ADI (Acceptable Daily Intakes) 0 ~ 0.3mg/kg (FAO/WHO, 1994)
2. Safe to apply on food (FDA, §172.155, 1994)
3. LD50 2.73g/kg (experiment with matured male mouse)
1982年6月,美国FDA正式批准纳他霉素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1996年,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纳他霉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规定了人体可无条件接受每天摄入每公斤体重0.3mg的纳他霉素。JECFA/EC也授权通过批准。人体通常摄入量远远低于安全量以下,即使消费量很大的奶酪和香肠也如此 。
我国国标GB2760规定了那他霉素的适用范围和用量:奶酪、肉制品、肉汤、西式火腿、广式月饼、糕点表面等,用200-300mg/kg悬浮液喷雾或浸泡。残留量应小于10mg/kg 。

❹ 纳他霉素的介绍

纳他霉素——近白色或奶油黄色结晶粉末。是一种无臭、无味,低剂量且安全性高的食品防腐剂。纳他霉素(Natamycin),是由纳他链霉菌受控发酵制得一种白色至乳白色的无臭无味的结晶粉末,通常以烯醇式结构存在。它的作用机理是与真菌的麦角甾醇以及其他甾醇基团结合,阻遏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从而使细胞膜畸变,最终导致渗漏,引起细胞死亡。在焙烤食品用纳他霉素对面团进行表面处理,有明显的延长保质期作用。

❺ 水果保鲜可以用纳他霉素吗

纳他霉素是一种天然、广谱、高效安全的酵母菌及霉菌等丝状真菌抑制剂,它不仅能够抑制真菌,还能防止真菌毒素的产生。纳他霉素对人体无害,很难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且微生物很难对其产生抗性,同时因为其溶解度很低等特点,通常用于食品的表面防腐。生物防腐剂。
奶酪
纳他霉素可防止奶酪在成熟时发霉,以限制霉菌毒素的形成。因它很难透入奶酪,只停留在奶酪表面,所以在控制奶酪表面霉菌生长很有优势,而且不影响奶酪的成熟过程。具体的应用方法有三种:1). 0.05%~0.28%纳他霉素喷于奶酪制品的表面2). 把盐渍后的奶酪在0.05%~0.28%浓度悬浮液中浸泡2~4分钟. 3 把 0.05%纳他霉素加到覆盖奶酪的涂层中。
广式月饼
月饼营养丰富,饼皮饼馅以及咸蛋黄都常会发生霉变。纳他霉素对月饼有良好的防霉效果。 使用时一般采用喷洒法: 将纳他霉素产品配制成0.02% ~0.04%的悬浮液,月饼烘烤后冷却至常温时,将 Natamycin的悬浮液喷涂在月饼的表面四周及底部,即可完成外部防霉。生咸蛋黄入炉烤至七八成熟,取出冷却后浸泡于Natamycin悬浮液中约2 分钟,即可防止蛋黄馅的霉变。
面包糕点
将100~500ppm纳他霉素溶液喷在烘焙食品如蛋糕、白面包、酥饼的表面,或将纳他霉素喷洒在未烘烤的生面团的表面,其防霉保鲜效果是非常理想,对产品的口感不产生任何影响。
肉制品
采用浸泡或喷洒肉类食品的方法,使用4mg/cm2 纳他霉素时即可达到安全而又有效的防霉目的。以0.05%~ 0.2% (w/v)浓度的纳他霉素悬浮液浸泡肠衣,或用来浸泡或喷洒已经填好馅料的香肠表面,都可有效地防止香肠表面长霉。烤肉、烤鸭等烤制品、鱼干制品,亦可通过喷洒 0.05%~0.1% (w/v) 浓度纳他霉素悬浮液,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沙拉酱
沙拉酱是一种高脂肪食品,每年入夏以后品常有霉变发生。文献报道沙拉酱中加入10ppm纳他霉素,试验期间未发现变质现象,微生物数量无显着变化。沙拉酱与奶酪相似,脂肪含量较高,试验说明纳他霉素对高脂肪食品抑菌效果确切。

❻ 月饼国家标准

1、月饼和糕点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GB/T 12140-2007《糕点术语》国家标准中列出了月饼的定义,GB2760和质检总局发布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都将月饼列入糕点类。此外月饼标准GB/T 19855-2015中规定月饼的食品安全标准按照GB 7099,现行版本是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从月饼和糕点的定义可以判断月饼属于糕点。

2、月饼有哪些种类?

答:月饼分类可以参考GB/T 19855-2015。月饼分为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哈式月饼等多个品类。

3、月饼产品和原辅料相关标准有哪些?

答:月饼产品标准主要有GB/T 19855-2015《月饼》、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等,原辅料标准有GB/T 317-2006《白砂糖》、GB/T 1532-2008《花生》等,食品伙伴网梳理了GB/T 19855-2015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见表1。其中列举了大部分常见的月饼原辅料标准,特别需要注意标注红色的这些标准,是月饼标准GB/T 19855-2015自2015年12月1日实施以后修订的新版,或被公告废止。企业在进行原辅料验收时应该按照新标准进行验收。如果企业采用的是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同样需要关注相关标准法规的更新情况。

表1 GB/T 19855-2015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对应现行标准法规梳理

生产地方特色月饼需要关注当地发布实施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如:

1)DBS53/ 002-201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滇式月饼

2)DBS53/ 003-201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云腿月饼

3)DBS52/ 004-201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水果味月饼

4、月饼的生产许可按照哪个类别?

答:根据食药总局依申请公开的《关于月饼类产品生产许可分类问题的复函》,月饼类产品应按照具体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对照分类目录中品种明细归入相应生产许可类别。此处所指的分类目录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的公告》(2016年第23号)。和质检总局的细则分类单元有所不同,新目录没有明确月饼分类单元。

目前食品生产许可大部分审查细则还是按照质检总局的要求执行,月饼的审查细则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印发糕点等7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食监〔2006〕365号),结合食药总局的许可审查办法和审查通则,并按照新的许可分类目录操作。

5、关于月饼产品的标注需要关注哪些法规要求?

答:月饼的标签标识参考《卫生部监督局关于月饼标签问题的复函》(卫监督食便函[2012]298号),复函明确: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一个销售单元的包装中含有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可单独销售的食品,每件独立包装的食品标识应当分别标注。一个销售单元的包装中含有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但不单独销售的食品,可在销售单元包装上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标示,其中的独立包装可以不标注该标准规定的强制性标示内容。

月饼的营养标签按照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和GB 28050-2011标准问答修订版的内容进行标注。

6、月饼产品的监督抽检主要有哪些项目指标?

答:根据食药总局发布的《总局关于印发2017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及要求的通知》,月饼被列为较高风险产品,月饼抽检项目有:铅(以Pb计),酸价(以脂肪计),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糖精钠(以糖精计),甜蜜素,安赛蜜,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丙酸及其钠盐、钙盐(以丙酸计),脱氢乙酸,纳他霉素,三氯蔗糖,纽甜,阿斯巴甜,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以油脂中的含量计),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富马酸二甲酯。

7、月饼产品抽检采用的检测方法什么

答:月饼产品抽检的相关检测标准见《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17年版)的通知》(食药监办食监三〔2017〕19号),在细则第二十四部分。

8、和月饼接触的材料需要符合什么标准?

答:目前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和月饼接触的塑料应符合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和月饼接触的金属材料应符合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和月饼接触的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应符合GB 480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9、月饼的过度包装都有哪些标准法规文件进行规范管理?

答:关于过度包装的标准主要有GB 23350-2009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T 31268-2014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 通则》。相关法规文件包括:

· 关于进一步规范月饼包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通知(发改环资〔2008〕2125号)

·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发布关于规范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及搭售等行为的公告(2005年第33号公告)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5号)

此外还需注意某些地方省市的专门规定,如广州市政府发布的规章《广州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管理暂行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01号)。

10、除了上述标准法规,月饼企业还应关注哪些信息?

答:除了前九问所提到的内容,建议月饼企业多关注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和法院判决案例信息,及时自查是否存在相应的问题来减少和避免损失。

食品抽检方面,食品伙伴网从食品抽检信息查询分析系统获知:监管部门抽检产品的不合格问题主要是集中在标签标识、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微生物指标控制等方面,还有部分涉及理化和质量指标的控制问题。建议各月饼生产企业关注上文所提的总局的2017年食品抽检计划,对其中列出的指标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出厂销售的产品符合我国的标准法规规定。

法院判决方面,食品伙伴网查阅了数十个有关月饼的法院判决。其中要求月饼生产经营企业赔偿的主要是关于添加剂通用名称标识不规范、广告宣称不符合广告法、添加保健食品用原料、标识作废标准号、标签上特别强调某配料没有标识含量等问题。即就是标签的合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重视产品质量安全,也要关注产品的标签标识规定,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的标签审核机构进行合规性把控(食品伙伴网在此方面目前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合规审核经验),以便进一步减少和降低非质量和安全风险造成的一些不必要损失。

❼ 我国现有食品中的危险品有哪些

表一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序号 名称 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 检测方法
1 吊白块 腐竹、粉丝、面粉、竹笋 GB/T 21126-2007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卫生部《关于印发面粉、油脂中过氧化苯甲酰测定等检验方法的通知》(卫监发〔2001〕159号)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方法
2 苏丹红 辣椒粉、含辣椒类的食品(辣椒酱、辣味调味品) GB/T 19681-2005 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块黄 腐皮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制品 GB/T 22388-2008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 硼酸与硼砂 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 无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无
7 玫瑰红B 调味品 无
8 美术绿 茶叶 无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10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豆腐 SC/T 3025-2006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1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生鲜乳 无
12 一氧化碳 金枪鱼、三文鱼 无
13 硫化钠 味精 无
14 工业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 无
15 工业染料 小米、玉米粉、熟肉制品等 无
16 罂粟壳 火锅底料及小吃类 参照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自建方法
17 革皮水解物 乳与乳制品
含乳饮料 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该方法仅适应于生鲜乳、纯牛奶、奶粉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18 溴酸钾 小麦粉 GB/T 20188-2006 小麦粉中溴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9 β-内酰胺酶
(金玉兰酶制剂) 乳与乳制品 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提供。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20 富马酸二甲酯 糕点 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提供
21 废弃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 无
22 工业用矿物油 陈化大米 无
23 工业明胶 冰淇淋、肉皮冻等 无
24 工业酒精 勾兑假酒 无
25 敌敌畏 火腿、鱼干、咸鱼等制品 GB 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26 毛发水 酱油等 无
27 工业用乙酸 勾兑食醋 GB/T5009.41-2003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28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 猪肉、牛羊肉及肝脏等
GB-T22286-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9 硝基呋喃类药物 猪肉、禽肉、动物性水产品 GB/T 21311-2007 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0 玉米赤霉醇 牛羊肉及肝脏、牛奶 GB/T 21982-2008 动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赤霉烯酮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31 抗生素残渣 猪肉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万古霉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2 镇静剂 猪肉 参考GB/T 20763-2006 猪肾和肌肉组织中乙酰丙嗪、氯丙嗪、氟哌啶醇、丙酰二甲氨基丙吩噻嗪、甲苯噻嗪、阿扎哌垄阿扎哌醇、咔唑心安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无,需要研制动物性食品中测定安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3 荧光增白物质 双孢蘑菇、金针菇、白灵菇、面粉 蘑菇样品可通过照射进行定性检测
面粉样品无检测方法

34 工业氯化镁 木耳 无
35 磷化铝 木耳 无
36 馅料原料漂白剂 焙烤食品 无,需要研制馅料原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测定方法
37 酸性橙Ⅱ 黄鱼、鲍汁、腌卤肉制品、红壳瓜子、辣椒面和豆瓣酱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酸性橙II的测定方法。参照江苏省疾控创建的鲍汁中酸性橙II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说明:水洗方法可作为补充,如果脱色,可怀疑是违法添加了色素)
38 氯霉素 生食水产品、肉制品、猪肠衣、蜂蜜 GB/T 22338-2008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

39 喹诺酮类 麻辣烫类食品 无,需要研制麻辣烫类食品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
40 水玻璃 面制品 无
41 孔雀石绿 鱼类 GB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建议研制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2 乌洛托品 腐竹、米线等 无,需要研制食品中六亚甲基四胺的测定方法
43 五氯酚钠 河蟹 SC/T 3030-2006水产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44 喹乙醇 水产养殖饲料 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5-2008);水产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SC/T 3019-2004)
45 碱性黄 大黄鱼 无
46 磺胺二甲嘧啶 叉烧肉类 GB20759-2006畜禽肉中十六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47 敌百虫 腌制食品 GB/T5009.20-2003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表二 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序号 食品品种 可能易滥用的添加剂品种 检测方法
1 渍菜(泡菜等)、葡萄酒 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诱惑红、日落黄)等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2 水果冻、蛋白冻类 着色剂、防腐剂、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
3 腌菜 着色剂 、防腐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4 面点、月饼 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
6 糕点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
7 馒头 漂白剂(硫磺)
8 油条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9 肉制品和卤制熟食、腌肉料和嫩肉粉类产品 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 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10 小麦粉 二氧化钛、硫酸铝钾
11 小麦粉 滑石粉 GB 21913-2008 食品中滑石粉的测定
12 臭豆腐 硫酸亚铁
13 乳制品(除干酪外) 山梨酸 GB/T21703-2008
《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方法》
14 乳制品(除干酪外) 纳他霉素 参照GB/T 21915-2008《食品中纳他霉素的测定方法》
15 蔬菜干制品 硫酸铜 无
16 “酒类”(配制酒除外) 甜蜜素
17 “酒类” 安塞蜜
18 面制品和膨化食品 硫酸铝钾、硫酸铝铵
19 鲜瘦肉 胭脂红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0 大黄鱼、小黄鱼 柠檬黄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21 陈粮、米粉等 焦亚硫酸钠 GB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22 烤鱼片、冷冻虾、烤虾、鱼干、鱿鱼丝、蟹肉、鱼糜等 亚硫酸钠 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注: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❽ 如何检验食品中的防腐剂

食品中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 丙酸钙、双乙酸钠、乳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乳酸链球菌素、过氧化氢等

防腐剂是用于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延长保质期。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种:一是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二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三是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抑制其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产物的排除,导致其失活。

谈到防腐剂,人们往往认为有害,其实在安全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副作用的。我国防腐剂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应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我国到目前为止已批准了32种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苯甲酸钠的毒性比山梨酸钾强,而且在相同的酸度值下抑菌效力仅为山梨酸的1/3,因此许多国家逐渐用山梨酸钾。但因苯甲酸钠价格低廉,在我国仍普遍使用,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小,可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转化为CO2和水。从防腐剂的发展趋势上看,以生物发酵而成的生物防腐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以下简单介绍我国常用防腐剂的产品性能、防腐机理和使用范围等。

1, 苯甲酸及其盐类,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无臭或略带安息香的气味。防腐机理:苯甲酸钠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其防腐最佳PH为2.5—4.0,在PH5.0以上的产品中,杀菌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其安全性只相当于山梨酸钾的1/40,日本已全面取缔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2,山梨酸及其盐类,白色结晶粉末或微黄色结晶粉末或鳞片状。山梨酸钾为酸性防腐剂,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体内的脱氢酶系统,从而达到抑制微生物和起到防腐的作用。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防腐效果明显高于苯甲酸类,是苯甲酸盐的5-10倍。产品毒性低,相当于食盐的一半。其防腐效果随PH的升高而减弱,PH=3时防腐效果最佳。PH值达到6时仍有抑菌能力,但最低浓度不能低于0.2%。毒性比尼泊金酯还要小。在我国可用于酱油、醋、面酱类,饮料、果酱类等中。

3,脱氢乙酸及钠盐类,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均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状粉末,对光和热稳定,在水溶液中降解为醋酸,对人体无毒。是一种广谱型防腐剂,对食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有着较强抑制作用。广泛用于肉类、鱼类、蔬菜、水果、饮料类、糕点类等的防腐保鲜。

4,尼泊金酯类(即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产品有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丁酯等。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丁酯防腐效果最好。我国主要使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丙酯。日本使用最多的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尼泊金酯类防腐机理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并能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尼泊金酯的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是分子态起作用,由于其分子中内的羟基已被酯化,不再电离,PH值为8时仍有60%的分子存在。因此尼泊金酯在PH4—8时的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效果。不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性能稳定且毒性低于苯甲酸。是一种广谱型防腐剂。

由于尼泊金酯类难溶于水,所以使用时先溶于乙醇中。为更好地发挥防腐剂作用,最好将两种以上的该酯类混合使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一般用于水果饮料中,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一般用于水果饮料中。

5,双乙酸钠是一种常用于酱菜类的防腐剂,安全、无毒,有很好的防腐效果,在人体内最终分解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对黑根菌、黄曲霉、李斯特菌等抑制效果明显。在酱菜类中用0.2%的双乙酸钠和0.1%的山梨酸钾复配使用在酱菜产品中,有很好的保鲜效果.

6,丙酸钙,白色结晶性颗粒或粉末,无臭或略带轻微丙酸气味,对光和热稳定,易溶于水.丙酸是人体内氨基酸和脂肪酸氧化的产物,所以丙酸钙是一种安全性很好的防腐剂.ADI(每日人体每公斤允许摄入量)不作限制规定.对霉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抑制作用小,对酵母无作用,常用于面制品发酵及奶酪制品防霉等.

7, 乳酸钠,产品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无异味,略有咸苦味,混溶于水、乙醇、甘油。一般浓度为60%-80%,60%的浓度最大使用限量为30g/KG.乳酸钠是一种新型的防腐保鲜剂,主要应用到肉、禽类制品中,对肉食品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如大肠杆菌、肉毒梭菌、李斯特菌等。通过对食品致病菌的抑制,从而增强食品的安全。增强和改善肉的风味,延长货架期。乳酸钠在原料肉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对水分有良好的吸附性,从而有效地防止原料肉脱水,达到保鲜、保润作用。主要适用于烤肉、火腿、香肠、鸡鸭禽类制品和酱卤制品等。在肉制品中保鲜的参考配方:乳酸钠:2%,脱氢醋酸钠0.2%。

二,生物食品防腐剂

我国生产生物防腐剂是由乳酸链球菌素开始的,已有十年的历史。十年来,在生物防腐剂的研究、生产、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GB2760规定可以使用的有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从2006年开始发展聚赖氨酸(现已有四家企业提供),有关申请聚赖氨酸进入GB2760的工作正在进行,相信不久会投入市场。此外还有声称是生物防腐剂,其实是复合制剂的产品在市场销售。

1,乳酸链球菌素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化合物,可作为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利用。能有效抑杀革兰氏阳性细菌,尤其对细菌的芽孢有很好抑制效果。能有效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等引起的食品腐败。一般对霉菌、酵母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是无效的。对细菌的抗菌机理有:可以抑制细胞壁中肽聚糖的生物合成。最适活性PH值为3,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很小,稳定性也差,因此对碱性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不显着。

2,纳他霉素(又称霉克)

纳他霉素是一种天然、广谱、高效安全的酵母菌及霉菌等丝状真菌抑制剂,她不仅能够抑制真菌,还能防止真菌毒素的产生。纳他霉素对人体无害,很难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且微生物很难对其产生抗性,同时因为其溶解度很低等特点,通常用于食品的表面防腐。纳他霉素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抗真菌微生物防腐剂。97年我国卫生部正式批准纳他霉素作为食品防腐剂。目前该产品已经在5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使用。主要应用于乳制品、肉制品、发酵酒、饮料等食品的生产和保藏。

3,聚赖氨酸,它是由链霉素产生的一种具有抑菌功效的多肽,进入人体后可以完全被消化吸收,不但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而且可以作为一种赖氨酸的来源。它具有抑菌谱广、水溶性好、安全性、抑菌范围广等特点。赖氨酸发酵液对多种菌有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明显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红酵母。同时聚赖氨酸也具有一定的抗噬菌体的能力。它能吸附到细胞膜上,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引起细胞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中断,并导致胞内溶酶体膜破裂而诱导微生物产生自溶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聚赖氨酸的应用处于研发阶段,在食品方面目前尚未列入使用卫生标准。

三,食品防腐剂种类与使用范围

食品防腐剂种类
使用范围

苯甲酸及盐
碳酸饮料、低盐酱菜、蜜饯、葡萄酒、果酒、软糖、酱油、食醋、果酱、果汁饮料、食品工业用桶装浓果蔬汁.

山梨酸钾
除同上外,还有鱼、肉、蛋、禽类制品、果蔬保鲜、胶原蛋白肠衣、果冻、乳酸菌饮料、糕点、馅、面包、月饼等.

脱氢乙酸钠
腐竹、酱菜、原汁桔浆.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果蔬保鲜、果汁饮料、果酱,糕点陷、蛋黄陷、碳酸饮料、食醋、酱油

丙酸钙
生湿面制品(切面、馄饨皮)、面包、食醋、酱油、糕点、豆制食品.

双乙酸钠
各种酱菜、面粉和面团中。

乳酸钠
烤肉、火腿、香肠、鸡鸭类产品和酱卤制品等。

乳酸链球菌素
罐头食品、植物蛋白饮料、乳制品、肉制品等.

纳他霉素
奶酪、肉制品、葡萄酒、果汁饮料、茶饮料等。

过氧化氢
生牛乳保鲜,袋装豆腐干.

四,如何正确使用食品防腐剂

添加食品防腐剂。首先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规定的使用剂量和使用范围来使用,对人体无毒害为前提。同时,为使食品防腐剂达到最佳使用效果必须注意影响防腐剂使用的各种因素,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1, PH值与水的活度。在水中,某些防腐剂是处于电离平衡状态。如酸型防腐剂,其发挥防腐作用的微粒,主要靠未电离的酸的作用,这类防腐剂在PH值低时使用效果好。

水的活度高,有利于细菌和霉菌的生长。一般细菌生存的水的活度在0.9以上,一般霉菌在0.7以下。降低水的活度有利于防腐剂防腐效果的发挥。在水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其它可溶性物质,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以降低水的活度,对防腐剂起到增效作用。

2, 防腐剂的配合使用。各种防腐剂都有一定的作用范围,没有一种防腐剂能够抑制一切腐败性微生物,而且许多微生物还可能产生抗药性。所以应将不同作用范围的防腐剂配合使用。防腐剂配合使用,可能有三个效应,一个是增效或协同效应;一个是增加或相加效应;还有一个是对抗效应。一般是同类型防腐剂配合使用。如酸性防腐剂与其盐,同种酸的几种酯配合使用。将具有长效作用的防腐剂与作用迅速但耐久性的防腐剂配合使用,也能增强防腐剂的效果。金属盐中有些对防腐剂有抗拒作用。如氧化钙能轻微地削弱山梨酸、苯甲酸的抗菌效果。

3,防腐剂的使用时间

同种防腐剂因加入场合和时间不同,效果可能不同。一定要首先保证食品本身处于良好的卫生条件下,并将防腐剂的加入时间放在细菌的诱导期。如果细菌的增殖进入对数期,则防腐剂的效果就不好。防腐剂一般要早加入,加入得早,效果好,用量也少。食品染菌情况越严重,则防腐剂效果越差,如果食品已经变质,任何防腐剂也不可逆转。

4,食品的原料和成分的影响。防腐剂的作用受食品的原料和成分的影响。如食品中的香味剂、调味剂、乳化剂等具有抗菌作用。食盐、糖类、乙醇可以降低水的活度。食品中的某些成分与防腐剂起反应,可能使防腐剂部分或全部失效。也会被食品中微生物分解,山梨酸能被乳酸菌还原为山梨糖醇,可成为其碳源。

我国防腐剂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现在已成为苯甲酸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其中山梨酸钾的产量占世界消费量的4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伴随着食品工程技术的向前发展,食品行业在市场的推动下积极地向着“绿色”、“天然”的方向发展。天然、安全、高效的功能型食品防腐剂的开发和应用将成为未来开发的热点。

这些东西有的是有害的,有的是无害的,要检查得专业的人员才能检查出来,一般是很难检查的。

❾ 纳他霉素的食品用途

摘要 纳他霉素是一种天然、广谱、高效安全的酵母菌及霉菌等丝状真菌抑制剂,它不仅能够抑制真菌,还能防止真菌毒素的产生。纳他霉素对人体无害,很难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且微生物很难对其产生抗性,同时因为其溶解度很低等特点,通常用于食品的表面防腐。主要应用于乳制品、肉制品、发酵酒、饮料果汁,方便食品,烘烤食品,香基等的生产和保藏。

❿ 纳他霉素怎样在油炸糕点中使用(成品含水分)

(Natamycin),也称游霉素(Pimaricin),是一种抗真菌素,具有广谱、双效的抗真菌作用。它既可以抑制各种霉菌、酵母菌的生长,又能抑制真菌毒素的产生。商品纳他霉素含有效成份50%。它很少的量就能抑制致使食品腐败的所有霉菌和酵母菌。纳他霉素对细菌没有抑制作用,因此它不影响酸奶、奶酪、生火腿、干香肠的自然成熟过程。
分 子 式
C33H47NO13
分 子 量
665.75
物理特性
纳他霉素近白色到奶黄色粉末,无臭无味。晶体形式的纳他霉素十分稳定。纳他霉素在水中和多数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很低。在室温下,1升纯水可溶大约50mg,低溶解度的纳他霉素很适合对食物的表面处理。纳他霉素会留在食物表面,因此,它作用在多数霉菌和酵母菌生成的特殊地方,而不影响在一些食品中的发酵基本过程。
化学性质
从结构式可知,纳他霉素是一种多烯物质,四烯基在抗霉菌和酵母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四烯结构也使纳他霉素对氧化物和紫外线比较敏感。

微生物学特性
纳他霉素对于几乎所有的真菌类(霉菌和酵母菌)都有很强的抑制性,但对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无作用。

活性和稳定性
纳他霉素能否发挥其作用,是由使用浓度和在通常条件下其抗菌稳定性决定的。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是:酸度(pH值)、温度、光、氧化物、重金属。

用途
用含纳他霉素(Natamycin)的悬浮液直接添加(喷洒或浸泡)于干酪、制品、糕点、果汁、淹泡制品,有良好的抗霉效果。

储存条件
密封、避光、低于15℃条件下,保质期为二年。

使用卫生标准

1. 美国FDA,§172.155, 2000:用含200~300mg/kg的水溶液浸渍或喷雾于干酪切面。

2. GB2760-2007:干酪、糕点、酱卤肉制品类、熏烧烤肉类、油炸肉类、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肉灌肠类、发酵肉制品类蛋黄酱、沙拉酱、果蔬汁(浆)

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规定了人体可无条件接受每天摄入每公斤体重0.3mg的纳他霉素。JECFA/EC也授权通过批准。人体通常摄入量远远低于安全量以下,即使消费量很大的奶酪和香肠也如此。我国卫生部批准使用。参见GB2760-2007及2007、2008增补品种。

阅读全文

与纳它霉素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49加上4949的最简计算方法 浏览:202
红外鉴别需要做方法确认吗 浏览:713
鲨鱼记账使用方法 浏览:763
灵芝孢子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345
肠胃炎是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878
思泰克spi检测方法 浏览:528
集合表示方法怎么读 浏览:416
国际投资研究的方法 浏览:557
紧肤水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646
车痕蜡使用方法 浏览:522
ae注册机使用方法 浏览:798
行进间中距离投篮训练方法 浏览:723
考试偷分的正确方法 浏览:551
用什么方法去投诉他 浏览:160
图示坐骨神经痛的自我锻炼方法 浏览:617
足球锁安装方法视频 浏览:368
如何提高孩子磨蹭速度方法 浏览:453
乘法的简便方法的题型 浏览:317
洋葱去皮的正确方法 浏览:218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 浏览: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