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臭氧检测仪y615使用方法

臭氧检测仪y615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01 04:28:44

㈠ 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压了

这样的话,是可以的,但是长期使用的话,对阀门的寿命也是有损坏的,万一气流量不稳定的时候,就会使出口阀气量过大造成危险

㈡ 空气中臭氧怎么检测

K-EP60大气环境监测站即微型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集成多类环境检测传感器,实现实时监测气象参数(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与空气八因子(PM2.5、PM10、CO、NOx、SO2、O3、VOC、可定制气体)指数。本监测站使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并使用锂电池进行能源储备,保证数据采集全天候进行。大气环境监测站采集到现场数据通过无线3G/4G或有线网络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测平台,多台监测站分布于某片区域,组成一个有效的监测网络,并把数据通过监控平台展现给管理方,方便管理方制定环保决策。



型号 K-EP60

检测内容 CO、CO2、SO2、NO2、O3、PM2.5、PM10等,也可定制监测气体

系统构成 气体污染物(SO2,NO2,CO,O3,VOC)监测、颗粒物(PM2.5、PM10)、气象(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大气压)监测单元、无线数据通信单元和LED大屏显示

供电方式 市政220V供电或者太阳能供电

通讯方式 4G、RS485、蓝牙等

电池续航 无外接电源可连续工作24H以上

网络通讯功能 HJ212通信协议、远程升级、远程自动校准、断网数据续传

绝缘强度 ≥20MΩ

外壳防护等级 IP54

尺寸 1020x540x120mm

电源供电 AC220V/50Hz

工作环境 温度-25~55℃

相对湿度<85%

显示材质 全屏数值选用LED户外P10单元板,模组尺寸320*160mm、点距10mm,点直径10mm、模组颜色为红色显示

箱体材质 选用铁质白色静电喷涂,厚度12厘米,正面边3厘米

显示屏分辨率 96×48(可显示4行8列汉字)

翻页频率 每5秒翻页1次屏幕显示

安装方式 1.采用挂墙方式安装

2.出现方式在显示屏下方防雨接头直接从显示屏内部引出

㈢ 家庭有什么简易检测臭氧的方法

BH-4S四合一臭氧检测仪

1.2.4英寸高清大彩屏,菜单功能强大,检测数据、温度、日期、时间、电量同屏显示,一目了然

2.声音、灯光、震动、屏幕闪烁变色等四重报警,全方位预警保护

3.中英文语言切换、气体单位切换,满足不同地区人群使用

4.高强度ABS工程材质,抗压不变形

5.同时检测四种气体,检测数值同屏显示

6.浓度数值曲线显示,变化过程一目了然

7.一键开机即用,操作方便简单

8.本安型防爆认证,可燃气、毒气环境均无障碍使用

9.IP65防护级别,优良的防水、防尘性能

10.可设置密码,防止误操作或恶意更改设置

11.配备上位机软件,可连接电脑查看或导出数据

可测气体类型 臭氧、可燃气、有毒有害气体、氧气

检测精度 1%LEL,1ppm,0.1ppm/vol%

检测原理 催化燃烧式、电化学式

报警方式 声音、灯光、震动

响应时间 T90<60s

工作温度 -10℃~50℃

工作湿度 <95%RH无结露

工作电压 DC3.7V,1800mAh

工作时间 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

防爆等级 Exib IIB T3 Gb

防护等级 IP65

整机重量 230g

㈣ 臭氧发生器的臭氧效果如何验证

我们公司使用的是上‎海康‎久消‎毒的‎臭氧检测仪,效果非常‎好,你可以试试你可以采纳我的建议,不懂的可以继续追问哦

㈤ 手持式臭氧检测仪应用在哪些方面

臭氧对人体的危害

臭氧属于有害气体,浓度为 6.25×10 -6 mol/L(0.3mg/m3 ) 时,对眼、鼻、喉有刺激的感觉;浓度 (6.25-62.5)×10 -5 mol/L(3 ~ 30mg/m3 ) 时,出现头疼及呼吸器官局部麻痹等症 ; 臭氧浓度为 3.125×10 -4 ~ 1.25×10 -3 mol/L(15 ~ 60mg/m 3 ) 时 , 则对人体有危害。其毒性还和接触时间有关,例如长期接触 1.748×10 -7 mol/L(4ppm) 以下的臭氧会引起永久性心脏障碍,但接触 20ppm 以下的臭氧不超过 2h ,对人体无永久性危害。因此,臭氧浓度的允许值定为 4.46×10 -9 mol/L(0.1ppm)8h. 由于臭氧的臭味很浓,浓度为 4.46×10 -9 mol/L(0.1ppm) 时,人们就感觉的到。

手持式臭氧检测仪

原理

研究表明臭氧仅对波长253.7nm的紫外线具有最大吸收系数,在此波长下紫外线通过臭氧会产生衰减,符合兰波特——比尔定律。该方法已被美国等国家作为臭氧标准分析方法。该臭氧检测仪就是采用紫外线吸收法的原理,用稳定的紫外灯光源产生紫外线,用光波过滤器过滤掉其它波长紫外光,只允许波长253.7nm通过。经过样品光电传感器,再经过臭氧吸收池后,到达采样光电传感器。通过样品光电传感器和采样光电传感器电信号比较,再经过数学模型的计算,就能得出臭氧浓度大小。

校准方法

校准仪器校准 :采用紫外光法臭氧检测仪对已生产的臭氧检测仪进行分布选取10个测试点对比,误差范围控制在+1 %以内为合格。

化学滴定法 :国际公认化学方法即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来检测臭氧浓度。我们也分布选取10个测试点,然后用臭氧检测仪与化学滴定法测试的10个点进行对比,误差范围控制在 +1%以内。碘化钾滴定法原理是用强氧化剂臭氧与碘化钾反应,使碘游离出来到水里,水就会变为茶色。(反应式: O3+2KI+H2O O2+I2+KOH)利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使游离碘变为碘化钠,反应终点为水完全褪色。(反应式:I2+2Na2S2O3 2NaI+Na2S4O6)

臭氧浓度:C= (Ana×B×2400) / V0 单位 (mg/l)

(注释:Ana----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 B---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0-----臭氧氧化其他取样体积ml )

应用

1、 臭氧制备车间(臭氧发生器、臭氧厂房等)

2、化工、石油、造纸、纺织、制药和香精香料工业(化工氧化中氧化剂、催化剂和精制剂)

3、水处理(大型自来水厂、化工污水、中水回用、印染污水、水务工程、二次供水、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制药废水、石油废水、电镀废水深度处理、食品行业、

4、食品、制药行业(大型加工车间空气灭菌)

5、臭氧制备车间(臭氧发生器、臭氧厂房等)

6、臭氧杀菌时O3浓度分析控制

7、化工氧化车间气体检测

8、臭氧制备、臭氧发生器等环境浓度分析

9、食品医药灭菌车间

㈥ 臭氧气体检测仪的功能特点

常温下,臭氧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它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和快速性,在游离时的能量在瞬间产生强力的氧化作用,可以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实现杀菌,所以,人们将它用在饮用水中,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及医院污水中进行消毒杀菌,还被广泛应用在医疗保健、食品加工保鲜、农业领域等行业中实现消毒杀菌。

功能:臭氧气体检测仪通过自然扩散方式来检测气体,通过内置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电流来检测臭氧的浓度,全功能自测试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以及和出色的重复性,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冶金、炼化、燃气输配、生化医药、农业等行业实现臭氧浓度的实时监测。

特点:臭氧气体检测仪采用高清彩屏显示设计,使我们能够清楚直观的看到环境内臭氧的实时浓度。检测仪表面带有按键,通过按键我们能够设置气体浓度的上限报警值,开启关闭声音报警;当出现臭氧浓度超标时,设备通过屏显、声音、灯光、震动四种报警方式提醒人们浓度超限,做好防护。

㈦ 用臭氧检测记录仪监测的数据怎样整理

在线式臭氧气体检测仪,适用于各种环境中的臭氧气体浓度和气体泄露实时准确检测,采用进口电化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技术. 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防爆接线方式适用于各种危险场所, 并兼容各种控制报警器, PLC, DCS等控制系统, 可以同时实现现场报警和提前预警, 4-20mA标准信号输出,继电器开关量输出; 完美显示各项技术指标和气体浓度值; 同时具有多种极强的电路保护功能, 有效防止各种人为因素, 不可控因素导致的仪器损坏;
臭氧气体检测仪产品特性:
★进口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使用寿命长达3年;
★采用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检测现场具有现场声光报警功能,气体浓度超标即时报警,是危险现场作业的安全保障; ★现场带背光大屏幕LCD显示,直观显示气体浓度/类型/单位/工作状态等; ★独立气室,传感器更换便捷,更换无须现场标定,传感器关键参数自动识别; ★全量程范围温度数字自动跟踪补偿,保证测量准确性; ★半导体纳米工艺超低功耗32位微处量器;
★全软件自动校准,传感器多达6级目标点校准功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线性,并且具有数据恢复功能; ★具备过压保护,防雷保护,短路保护,反接保护,防静电干扰,防磁场干扰等功能; 并且具有自动恢复功能,防止发生外部原因,人为原因,自然灾害等造成仪器损坏; ★全中文/英文操作菜单,简单实用,带温度补偿功能; ★PPM,%VOL,mg/m3三种浓度单位可自由切换; ★防高浓度气体冲击的自动保护功能;

㈧ 请教一下各位,臭氧发生器中臭氧浓度怎么检测

臭氧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
G.1靛蓝二磺酸的分光光度法
G.1.1 相关标准和依据
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5437 《环境质量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的分光光度法》。
G.1.2 原理
空气中的臭氧,在磷酸盐缓冲溶液存在下,与吸收液中蓝色的靛蓝二磺酸钠等摩尔反应,褪色生成靛红二磺酸钠。在610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蓝色减褪的程度定量空气中臭氧的浓度。
G.1.3 测定范围
当采样体积为30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m3。当采样体积为(5~30)L,时,本法测定空气中臭氧的浓度范围为 0.030~1.200 mg/m3。
G.1.4 仪器
G.1.4.1 采样导管:用玻璃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内径约为3mm,尽量短些,最长不超过2m,配有朝下的空气入口。
G.1.4.2 多孔玻板吸收管: 10mL。
G.1.4.3 空气采样器。
G.1.4.4 分光光度计。
G.1.4.5 恒温水浴或保温瓶。
G.1.4.6 水银温度计:精度为±5℃。
G.1.4.7 双球玻璃管:长10cm,两端内径为6mm,双球直径为15mm。
G.1.5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重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G.1.5.1 溴酸钾标准贮备溶液C(1/6KBrO3)=0.1000mol/L:称取1.3918g溴酸钾(优级纯,180℃烘2h )溶解于水,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G.1.5.2 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C(1/6KBrO3)=0.0100mol/L:吸取10.00mL溴酸钾标准贮备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加入1.0g溴化钾(KBr),用水稀释至标线。
G.1.5.3 硫代硫酸钠标准贮备溶液C(Na2S2O3)=0.1000mol/L。
G.1.5.4 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C(Na2S2O3)=0.0050mol/L:临用前,准确量取硫代硫酸钠标准贮备溶液用水稀释20倍。
G.1.5.5 硫酸溶液:(1 6)(V/V)。
G.1.5.6 淀粉指示剂溶液,2.0g/L :称取0.20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倒入100mL沸水中,煮沸至溶液澄清。
G.1.5.7 磷酸盐缓冲溶液C(KH2PO4—Na2HPO4)=0.050mol/L:称取6.8g磷酸二氢钾(KH2PO4)和7.1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解于水,稀释至1000mL。
G.1.5.8 靛蓝二磺酸钠(C6H18O8S2Na2 简称IDS),分析纯。
G.1.5.9 IDS标准贮备溶液:称取0.25g靛蓝二磺酸钠(IDS),溶解于水,移入5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24h后标定。此溶液于20℃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两周。
标定方法:吸取20.00mL IDS标准贮备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00mL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再加入50mL水,盖好瓶塞,放入16℃±1℃水浴或保温瓶中,至溶液温度与水温平衡时,加入5.0mL(1 6)硫酸溶液,立即盖好瓶塞,混匀并开始计时,在16℃±1℃水浴中,于暗处放置35min±1min。加入1.0g碘化钾(KI)立即盖好瓶塞摇匀至完全溶解,在暗处放置5min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滴定至红棕色刚好褪去呈现淡黄色,加入5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褪呈现亮黄色。两次平行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的体积之差不得大于0.10mL。IDS溶液相当于臭氧的质量浓度C(O3,μg/mL)按下式计算:

式中:
C1——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2——滴定用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的浓度,mol/L;
V2——滴定用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的体积,mL;
V——IDS标准贮备溶液的体积,mL;
12.00——臭氧的摩尔质量(1/4O3),g/mol。
G.1.5.10 IDS标准工作溶液:将标定后的IDS标准贮备溶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成每毫升相当于1.0μg臭氧的IDS标准工作溶液。此溶液于20℃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一周。
G.1.5.11 IDS吸收液:将IDS标准贮备溶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成每毫升相当于2.5μg或5.0μg臭氧的IDS吸收液。此溶液于20℃以下暗处存放,可使用一月。
G.1.5.12 活性炭吸附管, 60~80 目:临用前在氮气保护下400℃烘2h,冷却至室温,装入双球玻璃管中,两端用玻璃棉塞好,密封保存。
G.1.6 采样
G.1.6.1 样品的采集:用内装10.00mL IDS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罩上黑布套,以0.5L/min的流量采气 5~30 L。
G.1.6.2 零空气样品的采集:采样的同时,用与采样所用吸收液同一批配制的IDS吸收液,在吸收管入口端串接一支活性炭吸附管,按样品采集方法采集零空气样品。
G.1.6.3 注意事项:当吸收管中的吸收液褪色约50%时,应立即停止采样。当确信空气中臭氧浓度较低,不会穿透时,可用棕色吸收管采样。
每批样品至少采集两个零空气样品。
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及存放过程中应严格避光。样品于室温暗处存放至少可稳定3d。
G.1.7 步骤
G.1.7.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六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表G.1.1制备标准系列。
表G.1.1 臭氧标准系列
管 号 0 1 2 3 4 5
IDS标准工作溶液(mL) 10.00 8.00 6.00 4.00 2.00 0
磷酸盐缓冲溶液(mL) 0 2.00 4.00 6.00 8.00 10.00
臭氧含量(μg/mL) 0 0.20 0.40 0.60 0.80 1.00
各管摇匀,用10mm比色皿,在610nm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以臭氧含量为横坐标,以零管样品的吸光度(A0)与各标准样品管的吸光度(A)之差(A0-A)为纵坐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
y=bx a
式中:
y——A0-A;
x——臭氧含量,μg/mL;
b——回归方程的斜率,吸光度:mL/μg/10mm;
a——回归方程的截距。
G.1.7.2 样品测定
在吸收管的入口端串接一个玻璃尖嘴,用吸耳球将吸收管中的溶液挤入到一个25mL或50mL棕色容量瓶中。第一次尽量挤净,然后每次用少量磷酸盐缓冲溶液,反复多次洗涤吸收管,洗涤液一并挤入容量瓶中,再滴加少量水至标线。按绘制标准曲线步骤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G.1.7.3 零空气样品的测定
用与样品溶液同一批配制的IDS吸收液,按样品的测定步骤测定零空气样品的吸光度。
G.1.8 计算
c
式中:
c——臭氧浓度;
A0——零空气样品的吸光度;
A——样品的吸光度;
a——标准曲线的截距;
V——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
b——标准曲线的斜率,吸光度·mL/μg/10mm;
V0——换算为标准状态的采样体积,L。
所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3位。
G.1.9 说明
G.1.9.1 六个实验室绘制IDS标准曲线的斜率在 0.431~0.467 吸光度·mL/μg/10mm之间,平均吸光度为0.449。
G.1.9.2 六个实验室测定浓度范围在 0.088~0.946 mg/m3之间的臭氧标准气体,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10%,相对误差小于5%。
G.1.9.3 六个实验室测定三个浓度水平的IDS标准溶液(平行测定6次),精密度见表G.1.2。
G.1.2 测定IDS溶液的精密度
浓度(mg/L) 重复性 再现性
Sr r SR R
0.085 0.0011 0.003 0.0038 0.011
0.537 0.016 0.004 0.0064 0.018
0.918 0.0014 0.004 0.0107 0.030
G.1.10 干扰
二氧化氮使臭氧的测定结果偏高,约为二氧化氮质量浓度的6%。
空气中二氧化硫、硫化氢、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和氟化氢的浓度分别高于750、110、1800和2.5μg/m3时,干扰臭氧的测定。
空气中氯气、二氧化氯的存在使臭氧的测定结果偏高。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气体的浓度很低,不会造成显着误差。
G.2 紫外光度法
G.2.1 相关标准和依据
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5438 《环境质量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
G.2.2 术语
G.2.2.1 零空气:不含能使臭氧分析仪产生可检测响应的空气,也不含与臭氧发生反应的一氧化碳、乙烯等物质。
G.2.2.2 传递标准:一个仪器及相关的操作程序或一个方法,能准确测量并重现与一级标准有定量相关性的臭氧浓度标准。
G.2.3 原理
当空气样品以恒定的流速进入仪器的气路系统,样品空气交替地或直接进入吸收池或经过臭氧涤去器再进入吸收池,臭氧对254nm波长的紫外光有特征吸收,零空气样品通过吸收池时被光检测器检测的光强度为Io,臭氧样品通过吸收池时被光检测器检测的光强度为I,I/ Io为透光率。每经过一个循环周期,仪器的微处理系统根据朗伯—比耳定律求出臭氧浓度。
G.2.4 测定范围
臭氧的测定范围为2.14μg/m3(0.001mL/m3)至2 mg/m3(1mL/m3)。
G.2.5 试剂和材料
G.2.5.1 采样管线:采用玻璃、聚四氟乙烯等不与臭氧起化学反应的惰性材料。
G.2.5.2 颗粒物滤膜:滤膜及其它支撑物应由聚四氟乙烯等不与臭氧起化学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应能脱除可改变分析器性能、影响臭氧测定的所有颗粒物。
注:①滤膜孔径为5μm;
②通常:新滤膜需要在工作环境中适应 5~15 min后再使用。
G.2.5.3 零空气:来源不同的零空气可能含有不同的残余物质,因此,在测定Io时,向光度计提供零气的气源与发生臭氧所用的气源相同。
G.2.6 仪器
G.2.6.1 紫外臭氧分析仪
G.2.6.1.1 紫外吸收池:紫外吸收池应用不与臭氧起化学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并具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吸收池的臭氧损失不能大于5%。光路长度为已知值的99.5%。
G.2.5.1.2 紫外灯:所产生的紫外光被检测器接受的254nm的辐射至少占99.5%。
G.2.6.1.3 光检测器:能满足在254nm波长下测量的灵敏度要求。浓度测量标准偏差不超过0.01mg/m3(0℃,101.325kPa)或浓度的3%。
G.2.6.1.4 臭氧涤去器:空气样品经过臭氧涤去器以后进入吸收池由光检测器测出Io,臭氧涤去器的平均寿命由生产厂家给出。然而实际寿命由采样环境而定。当臭氧涤去器对环境中的臭氧反应明显降低、线性检验精度>1%时则应更换臭氧涤去器。
G.2.6.1.5 采样泵:采样泵安装在气路的末端,抽吸空气流过臭氧分析仪,并能在仪器所需的流量和压力条件下运转。
G.2.6.1.6 流量控制器:控制流过臭氧分析仪的空气流量恒定在选定流量值的±2%以内。
G.2.6.1.7 流量计:流量值在要求值的±2%范围以内。
G.2.6.1.8 温度指示器:能测量紫外吸收池的温度,准确度为±0.1℃。
G.2.6.1.9 压力指示器:能测量紫外吸收池的压力,准确度为±0.1kPa。
G.2.6.2 校准用主要设备
G.2.6.2.1 一级紫外臭氧校准仪:一级紫外臭氧校准仪仅用于一级校准用。只能通入清洁、干燥、过滤过的气体,而不可以直接采集空气。只能放在干净的专用的试验室内,必须固定避免震动。可将紫外臭氧校准仪通过传递标准作为现场校准的共同标准。一级紫外臭氧校准仪其吸收池要能通过254nm波长的紫外光,通过吸收池的254nm波长的紫外光至少要有99.5%被检测器所检测。吸收池的长度,不应大于已知长度的±0.5%。臭氧在气路中的损失不能大于5%。
G.2.6.2.2 臭氧发生器:能发生稳定浓度的臭氧,并在整个校准周期内臭氧的流量要保持均匀。
G.2.6.2.3 输出多支管:输出多支管应用不与臭氧起化学反应的惰性材料,如玻璃、聚四氟乙烯塑料等。直径要保证与仪器连接处及其他输出口压力降可忽略不计。系统必须有排出口,以保证多支管内压力为大气压,防止空气倒流。
G.2.7 步骤
G.2.7.1 紫外臭氧分析仪的校准
G.2.7.1.1 一级标准校准
G.2.7.1.1.1 原理
用臭氧发生器制备不同浓度的臭氧,将一级紫外臭氧校准仪和臭氧分析仪连接在输出多支管上同时进行测定。将臭氧分析仪测定的臭氧浓度值对一级紫外臭氧校准仪的测定值做图,即得出臭氧分析仪的校准曲线。
G.2.7.1.1.2 臭氧分析仪的校准步骤
a.通电使整个校准系统预热和稳定48h。
b.零点校准。调节零空气的流量,使零空气流量必须超过接在输出多支管上的校准仪与分析仪的总需要量,以保证无环境空气抽入多支管的排出口。让分析仪和校准仪同时采集零空气直至获得稳定的响应值(零空气需稳定输出15min)。然后调节校准仪的零点电位器至零。同时调节分析仪的零点电位器。分别记录臭氧校准仪和臭氧分析仪对零空气的稳定响应值。
c.调节臭氧发生器,发生臭氧分析仪满量程80%的臭氧浓度。
d.跨度调节。让分析仪和校准仪同时采集臭氧,直至获得稳定的响应值(臭氧需稳定输出15min)。调节分析仪的跨度电位器,使之与校准仪的浓度指示值一致。分别记录臭氧校准仪与臭氧分析仪臭氧标气的稳定响应值。
如果满量程跨度调节作了大幅度的调节,则应重复步骤c~d再检验零点和跨度。
e.多点校准。调节臭氧发生器,在臭氧分析仪满量程标度范围内,至少发生5个臭氧浓度,对每个发生的臭氧浓度分别测定其稳定的输出值,并分别记录臭氧校准仪与臭氧标准仪对每个浓度的稳定响应值。
f.绘制标准曲线。以臭氧分析仪的响应值(mg/m3)为Y轴。以臭氧浓度(臭氧校准仪的响应值)为X轴作校准曲线。所得的校准曲线应符合下式的线性方程。

O3(mg/m3)=b×[臭氧分析仪的响应值] a
g.用最小二乘法公式计算校准曲线的b、a和γ值。a值应小于满量程浓度值的1%,b值应在0.99~1.01之间,γ值应大于0.9999。
G.2.7.1.2 传递标准校准
在不具备一级校准仪和不方便使用一级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用传递标准校准。传递校准可采用紫外臭氧校准仪和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用于传递校准的紫外臭氧校准仪只能用于校准。
G.2.7.2 臭氧分析仪的操作
接通电源,打开仪器主电源开关,仪器至少预热一小时。待仪器稳定后连接气体采样管线进行现场测定。记录臭氧的浓度。
G.2.8 结果的表示
G.2.8.1 臭氧浓度的计算
报告结果时使用mg/m3。仪器参数以mL/m3计时换算成mg/m3。臭氧mL/m3与mg/m3的换算关系为:1mL/m3=2.141 mg/m3。
G.2.8.2 精密度
五个实验室重复测定浓度在 0.014~1.198 mg/m3的臭氧,浓度在 0.014~0.020 mg/m3之间时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9.0%;浓度在 0.020~1.198 mg/m3之间其变异系数小于5.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G.2.9 干扰
本方法不受常见气体的干扰,但少数有机物如苯及苯胺等(见表G.2.1),在254nm处吸收紫外光,对臭氧的测定产生正干扰。除此之外,当被测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浓度超过100μg/m3时,也对臭氧的测定产生影响。
表 G.2.1 对紫外臭氧测定仪产生干扰的某些化学物质
干扰物质(1mL/m3计) 响应(以%浓度计)
苯乙烯 20
反式—甲基苯乙烯 >100
苯甲醛 5
o-甲氧甲酚 12
硝基甲酚 100

下列物质在浓度低于1mL/m3时不产生反应:甲苯、过氧硝酸乙酰酯、丁二酮- 2,3、过氧硝酸苯酰酯、硝酸甲酯、硝酸正丙酯、硝酸正丁酯。
G.3 化学发光法
G.3.1 相关标准和依据
本方法主要依据ISO 10313 《Ambient air - Determination of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ozone –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G.3.2 原理
臭氧分析器是根据臭氧和乙烯气相发光反应的原理制成的。样气被连续抽进仪器的反应室与乙烯反应产生激发态的甲醛(HCHO*)。当HCHO*回到基态时,放出光子(hγ)。反应式如下:

2O3 2C2H4→4 HCHO* O2
HCHO*→HCHO hγ
发射300~600 nm的连续光谱,峰值波长为435nm。所发光的强度与臭氧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测得臭氧浓度。
G.3.3 最低检出浓度
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m3。
G.3.4 仪器和设备
G.3.4.1 臭氧分析器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测量范围: 0~2.0 mg/m3;
响应时间(达到最大值90%):<1min;
线性误差:<±2%满刻度;
重现性:<±2%满刻度;
零点漂移:<±2%满刻度(24h内);
跨度漂移:<±2%满刻度(24h内);
噪音:<±1%满刻度。
G.3.4.2 臭氧标准气体发生装置: 臭氧浓度用紫外光度法标定。
G.3.5 试剂和材料
G.3.5.1 活性炭:粒状;
G.3.5.2 5A分子筛:粒状;
G.3.5.3 乙烯钢瓶气:纯度99.5%以上。
G.3.6 采样
空气样品通过聚四氟乙烯导管,以仪器要求的流量抽入仪器。
G.3.7 分析步骤
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启动(一般要预热2h)、调零和校准等操作,然后进行现场测定。
G.3.8 计算
G.3.8.1 读取臭氧浓度(mg/m3)。
G.3.8.2 根据测定时的气温和大气压力,将浓度测量值换算成标准状态下浓度。
G.3.9 干扰
臭氧与乙烯气相发光反应,发射 300~600 nm的连续光谱,峰值波长为435nm。由于此光谱范围与通常的光电倍增管的光谱特性相吻合,因此共存组分的干扰极少。

阅读全文

与臭氧检测仪y615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黄金真假 浏览:975
两肩下榻训练方法 浏览:47
如何选电机的计算方法 浏览:613
带眼镜的正确方法 浏览:675
英皇芭蕾课程教学方法 浏览:604
部队组织训练的方法 浏览:91
高尿酸的治疗方法果蔬 浏览:936
橡木砧板初次使用方法 浏览:370
工业内水计算方法 浏览:575
杜高犬训练方法 浏览:634
胃肠感冒高烧最快治疗方法 浏览:650
大型台式电脑连接网线方法 浏览:698
加湿罐安装方法 浏览:779
磁力支架使用方法 浏览:750
什么方法积分落户最快 浏览:198
大班的篮球课程教学方法有哪些 浏览:609
冷藏柜门封条的安装方法 浏览:471
三相辐射加热管的电流计算方法 浏览:97
如何防止风险的方法 浏览:277
幼儿园简单的折花方法 浏览: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