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正确使用自救器
佩戴位置: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腰带内卡与腰带外卡之间,固定在背部右侧腰间。
❷ 自救器平时怎么维护保养
自救器的维护保养 tdaf001
携带自救器应避免碰撞、跌落,不允许当坐垫,不允许尖锐器具猛砸自救器外壳,不可接电源或其它裸露带电物体。
2.长期存放处应避免日光直射,自救器应远离热源,不要与易燃易爆和腐蚀物品同放一室,存放室应尽量保持干燥。
3.每天携带时,要检查自救器外部有无损伤,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送自救器发放室检查修理或报废。每天携带后,应将自救器外表面擦干净。
4.每季度进行一次气密检查,使用中对于怀疑漏气的自救器要随时检查气密。
5.过期和已报废的自救器,由专业管理人员打开外壳,用水冲洗净内部的生氧药品,然后才能处理。切不可乱丢药罐和药品,以免引起火灾和其它意外事故。
6.保护带为易损件,如损坏可向厂方购买。
7.携带使用时,不准随意打开自救器外壳,如自救器外壳已意外开启,严禁随意拆动内部生氧药罐的任何零部件。
8.在井下工作时,一旦发现事故征兆,就应立即佩戴自救器,马上撤离现场。佩戴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因此,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
9.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要冷静.沉着.最好匀速行走。
10.在整个逃生过程中,要注意把口具.鼻夹戴好,保持不漏气,绝不可以从嘴中取下口具说话,万一碰掉鼻夹时,要控制不用鼻孔吸气,迅速再戴上鼻夹。
❸ 自救器多长时间检查一次
化学氧自救器管理检验标准
一、凡封条破坏或已开启过的自救器,无论使用时间长短,都应
报废。地面仓库存放超过
5
年或井下携带超过
3
年的应予以报废。
二、
每季度对自救器进行一次气密性检查;
受到外伤的随时进行
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不合格的自救器,停止使用,予以报废。
三、经检查合格的自救器,要逐台进行登记,记清检查日期,仪
器编号、每台仪器的检查数据及检查人员签字等。
四、化学氧自救器气密检查操作程序:
1
、使用的气密仪必须经过调试、检查,要求仪器本身是气密的。
2
、使用气密仪时,环境温度应在
1
0
~
35
°,相对湿度小于
80%
。
3
、气密仪的工作压力范围为
3000
~
13730Pa
。
4
、将被测试自救器放入气密仪的工作室中。
5
、盖上气密仪封盖,扣上封压钩。在检测仪内压力为
13340Pa
时,
15
秒内压力下降值≤
78Pa
时,则认为该自救器气密合格;否则,
该自救器气密不合格,应予以报废处理
❹ 压缩氧自救器如何检测气密性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检查气密性】有两种方法:
1、用单孔橡皮塞的检查方法:将导气管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看到导气管口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用长颈漏斗和双孔橡皮塞和弹簧夹的检查方法: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处慢慢加水至在长颈漏斗中有一段水柱,停止加水,观察水柱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❺ 如何检查隔绝式自救器漏气
1、在无真空负压检查和ZJ-1型自救器气密性检查仪的情况下,采用温水检查法时其水温应保持60--65℃,时间为1min,然后翻转自救器,看自救器外壳内部否往外冒气泡,不冒气泡的自救器气密性为合格,冒气泡的自救器为漏气。
2、使用ZJ-1型自救器气密性检查仪检查气密性。首先向仪器内注水,至溢流管有水流出为止,然后拧紧封口螺帽,接着将检查仪专用的标准块放进工作室内,缓慢而平稳地扣紧封盖,观察其压力计指示,室中压力应调整到500±20mmH2O,观察5min,下降不超过8mmH2O,其仪器系统气密性能良好。3、采用真空负压检查气密性。隔绝式自救器放入气密检验台的透明真空干燥器的水中,其水位必须超过自救器上外壳的缝焊线。盖好真空干燥器的上盖,打开高压气瓶,使真空干燥器内的真空度为-100mmHg。观察1min,自救器外壳内不冒气泡,证胆气密性良好,如果冒气泡自救器为漏气。
4、自救器在浸泡之前首先取下橡胶保护罩,浸泡后的自救器,取出后应擦干。对气密性合格的自救器在气密性检查后,应进行增重检查。增得超过10g的自救器,要停止使用。
❻ 自救器配带方法
自救器的佩戴方法 tdaf001
1、仪器携带:
本自救器是携带在矿工皮带上,皮带穿在下壳的皮带环里,平时携带放在矿工腰部右侧或左侧。
2、佩戴步骤
⑴、打开自救器:用拇指和食指拉红色搬手直至封印条断开,整个封口带脱落,把上壳掰开扔掉。
⑵、拉出自救器主体:抓住头带及包装纸把自救器主体从下壳中拉出,拔掉氧烛起动销,氧烛起动生氧,整理气囊使其展开。
⑶、拔掉口具塞:把红口具塞,从口具中拔掉,并注意头带应处于气囊一侧,而不是分配器一侧。
⑷、把口具放入口:要求把橡胶口片放于唇与牙齿之间,嘴唇紧贴口片周围,牙齿咬住牙垫,保证呼吸与外界气体隔绝。
⑸、拉出自救器主体:防止鼻子呼吸外界气体,用手把鼻夹掰开,夹住鼻孔,把鼻孔封闭好,这是佩带者就可使用自救器进行呼吸,安全撤出灾区。
⑹、戴上并拉紧头带:脱下矿工帽,戴上头带,把带子两端的调节长短和环放松,调整头带至合适位置。用手拉带子两端,使头带把自救器牢固戴在头上。要求口具不过分压迫口齿,头带不过分压迫皮肤,然后把帽子戴上,迅速撤出灾区。
❼ 煤矿自救器是什么,其原理是什么
救器是入井人员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时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种随身携带的呼吸保护器具。根据原理分为过滤式自救器和生氧式自救器两种。
一、 生氧式自救器
1、 结构
由生氧罐、气囊、导气管、口具、背腰带等部件组成。
生氧罐内装有超氧化钠500g,并有散热片,以散发反应时产生的热。在药剂上下各有一金属丝网及玻璃棉组成的网格,以过滤药剂粉尘于网格之间。自救器安全使用时间为40分钟,静坐待救状态可维持2.5~3小时。在生氧罐上部,连接气囊与导气管。在导气管的口水降温盒下装有排气阀,用伸缩接头安插在气囊中间,但不与气囊内部相通,而且直接通向外界空气。排气阀上有尼龙绳与气囊硬壁相连接,起动装置由药桶、起动药块、硫酸瓶、密封垫及瓶上的尼龙绳组成,尼龙绳穿过密封垫后,附在外壳的上盖上。
2、工作过程
当气囊充满气体时,拉开排气阀,排出多余的呼出气,以保证气囊在常压力下工作,并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进入生氧罐,从而调节生氧速度,延长使用时间。当佩戴时感到生氧不足,可采用快速起动装置,拉尼龙绳,使硫酸与起动药块起化学反应而立即生氧,以弥补开始佩戴口罩时生氧不足的状态。
二、 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1、 机构
由滤毒罐和口具等部件构成。其性能应符合GB8159-87《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的规定。
2、性能要求
(1)防一氧化碳性能
当按GB8160-87《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试验方法》试验时,吸入空气的一氧化碳透过质量分数不超过5×10-4,一氧化碳透过累积量不超过380mL。
(2)吸气温度
试验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时,吸入空气的最高温度不超过65℃,试验空气中的一氧化碳达到1.5%时,吸入空气的温度不超过95℃。
(3)呼吸阻力
在防一氧化碳性能试验后,呼吸阻力检验应符合有关要求。
(4)滤烟能力
带有滤烟装置的自救器,按GB8160-87方法试验时,其烟雾透过率应不大于40%。
(5) 外壳气密性
在13.34kPa压力不得漏气。
(6) 防水透湿性能
按GB18160-87试验,产品增重不得超过5%。
(7) 过滤器的气密性
在980Pa在力下不得漏气。
(8) 呼气阀气密性
在1.47kPa负压下恢复到常压的时间应不小于15s。
(9) 视野
下方视野应大于40(。
(10) 耐撞性能
按GB8560-87的规定试验后,防一氧化碳性能、吸气温度、呼吸阻力外壳气密性、防水透湿性、过滤器气密性和呼气阀气密性等,应该符合标准要求。
(11)外壳上应有管理排架,腰带环或其他背具及封印装置,开启应深红色标志。
(12)产品开启,佩戴应方便、封印装置开启力应为39~118N。
(13)口具应采用无毒无异味的橡胶材料制造,含口片形状尺寸应与口形相适宜,并具有良好的弹性。
(14)头带的松紧适宜,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头形,在逃生或剧烈活动时,口具不应从口中脱出。
(15)鼻夹弹力应适宜,保证夹紧鼻孔不能通气,在布置鼻夹时应能使佩戴者在含入口具时注意到夹上鼻夹。(16) 过滤器取出力
取出力应不大于98N。当过滤器夹紧在外壳内不取出时仍可供呼吸使用,其流量为30L/分钟时,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92Pa。
(17)过滤器应设有热交换的隔热垫。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1.5%出现高温时,不应烫伤佩戴者。
(18)过滤器设有口水挡板,以防唾液回流。
(19)过滤器应设有滤尘层,空气的药剂中的粉尘不应进入口具内。
(20)过滤器的吸气阀(带有吸气阀的自救器)应灵敏可靠。
(21)材料要求,呼吸系统所用材料应能耐一氧化碳1.5%浓度时的高温,不得分解出有害气体;产品外壳如系轻合金制成时,应符合“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的规定,使用非金属外壳时,表面的绝缘电阻不得超过1000M(。
(22)外壳和紧固体必须有良好的耐老化、耐热和耐寒等性能。
❽ 自救器的分类
自救器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隔离式自救器又分为化学氧和压缩氧自救器两种。 结构
由生氧罐、气囊、导气管、口具、背腰带等部件组成。
生氧罐内装有超氧化钠或超氧化钾,并有散热片,以散发反应时产生的热。在药剂上下各有一金属丝网及玻璃棉组成的网格,以过滤药剂粉尘于网格之间。45分钟型自救器中等劳动强度(步行)安全使用时间为40分钟,静坐待救状态可维持2.5~3小时。在生氧罐上部,连接气囊与导气管。在导气管的口水降温盒下装有排气阀,用伸缩接头安插在气囊中间,但不与气囊内部相通,而且直接通向外界空气。排气阀上有尼龙绳与气囊硬壁相连接,起动装置由药桶、起动药块、硫酸瓶、密封垫及瓶上的尼龙绳组成,尼龙绳穿过密封垫后,附在外壳的上盖上。
工作过程
当气囊充满气体时,拉开排气阀,排出多余的呼出气,以保证气囊在常压力下工作,并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进入生氧罐,从而调节生氧速度,延长使用时间。当佩戴时感到生氧不足,可采用快速起动装置,拉尼龙绳,使硫酸与起动药块起化学反应而立即生氧,以弥补开始佩戴口罩时生氧不足的状态。
注意事项
1、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要注意口具和鼻夹一定要咬紧夹好,绝不能中途取下口具和鼻夹。
2、生氧剂产生的氧气要比环境空气温度干热,但对人体无害。
3、佩戴时不要压迫气囊,以防损坏漏气。
4、佩带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使用者必须经过预先训练,并经考试合格方可配备。
使用维护
1、自救器必须随身携带,应尽量避免碰撞。严禁将自救器当坐垫使用。
2、自救器不使用时严禁随意打开。
3、在携带自救器前,应检查外观有无损坏和碰撞凹痕,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送交有关部门检查。
4、自救器只能佩戴使用一次,使用过的自救器已经报废,不得再次使用。
5、自救器应定期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气密不良的自救器严禁使用。根据《煤矿自救器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将被测自救器放入气密检查仪(见图2)腔体内(注意腔体内剩余空间若过大,应适当填加实体充填物),扣合封压盖,使压力达到(5~6)kPa,15秒时间内压力下降值不超过300Pa为合格。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一般1~2个月检查1次,受到剧烈撞击有漏气可能的自救器应随时进行检查。壳体发热属于正常现象.在使用过程中禁止摘下口具说话.防碰撞,不能当坐垫使用.个人悬挂和距离不能超过个人3米远. 压缩氧自救器又叫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是以高压压缩氧气作为氧气源的可重复使用的自救逃生器材,主要在煤矿或普通大气压的作业环境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突出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使用。人体呼吸系统内部与外界隔绝,供遇险人员快速自救逃生时使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呼吸舒适和携带方便等特点。根据防护时间有15、30、45、60、120min几种规格。
原理
定量供氧:逆时针转动开关手轮,高压氧气从氧气瓶流到减压器内,减压后自动输出1.2L/min的氧气进入气囊。手动补气供氧:用手指按补气压板,氧气以60L/min进入气囊,手指离开补气压板,供氧停止。自动补气供氧:当呼吸系统为负压时,补气压板向内收缩,压迫补气杆打开供氧机构,氧气以60L/min进入气囊,当气囊迅速鼓起,补气压板离开补气杆,补气停止。吸气时氧气从气囊、呼吸阀、口具进入人体。呼气时气体经过呼吸阀、呼气软管进入清净罐,人体呼出的CO2被清净罐内装的吸收剂吸收,余下的氧气进入气囊与减压器输出的氧气混合。如此反复完成人的呼吸循环。 机构
由滤毒罐和口具等部件构成。其性能应符合GB8159-87《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的规定。
性能要求
(1)防一氧化碳性能
当按GB8160-87《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试验方法》试验时,吸入空气的一氧化碳透过质量分数不超过5×10-4,一氧化碳透过累积量不超过380mL。
(2)吸气温度
试验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时,吸入空气的最高温度不超过65℃,试验空气中的一氧化碳达到1.5%时,吸入空气的温度不超过95℃。
(3)呼吸阻力
在防一氧化碳性能试验后,呼吸阻力检验应符合有关要求。
(4)滤烟能力
带有滤烟装置的自救器,按GB8160-87方法试验时,其烟雾透过率应不大于40%。
(5) 外壳气密性
在13.34kPa压力不得漏气。
(6) 防水透湿性能
按GB18160-87试验,产品增重不得超过5%。
(7) 过滤器的气密性
在980Pa在力下不得漏气。
(8) 呼气阀气密性
在1.47kPa负压下恢复到常压的时间应不小于15s。
(9) 视野
下方视野应大于40(。
(10) 耐撞性能
按GB8560-87的规定试验后,防一氧化碳性能、吸气温度、呼吸阻力外壳气密性、防水透湿性、过滤器气密性和呼气阀气密性等,应该符合标准要求。
(11)外壳上应有管理排架,腰带环或其他背具及封印装置,开启应深红色标志。
(12)产品开启,佩戴应方便、封印装置开启力应为39~118N。
(13)口具应采用无毒无异味的橡胶材料制造,含口片形状尺寸应与口形相适宜,并具有良好的弹性。
(14)头带的松紧适宜,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头形,在逃生或剧烈活动时,口具不应从口中脱出。
(15)鼻夹弹力应适宜,保证夹紧鼻孔不能通气,在布置鼻夹时应能使佩戴者在含入口具时注意到夹上鼻夹。(16) 过滤器取出力
取出力应不大于98N。当过滤器夹紧在外壳内不取出时仍可供呼吸使用,其流量为30L/分钟时,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92Pa。
(17)过滤器应设有热交换的隔热垫。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1.5%出现高温时,不应烫伤佩戴者。
(18)过滤器设有口水挡板,以防唾液回流。
(19)过滤器应设有滤尘层,空气的药剂中的粉尘不应进入口具内。
(20)过滤器的吸气阀(带有吸气阀的自救器)应灵敏可靠。
(21)材料要求,呼吸系统所用材料应能耐一氧化碳1.5%浓度时的高温,不得分解出有害气体;产品外壳如系轻合金制成时,应符合“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的规定,使用非金属外壳时,表面的绝缘电阻不得超过1000M(。
(22)外壳和紧固体必须有良好的耐老化、耐热和耐寒等性能。
停用规定
《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中规定过滤式自救器全部停用,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❾ 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用途使用环境条件,使用注意事项
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ZYX45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或环境空气发生有毒气体污染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现场人员迅速佩戴,保护佩戴人员正常呼吸讯速逃离灾区实现自救。
本自救器主要适用于下述场合:
1)可供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在发生瓦斯突出、爆炸、井下环境空气被有害气体污染等灾害性事故时,以及救护人员在呼吸器发生故障时迅速撤离灾区使用。
2)可供化工部门在对设备进行简单维护以及有毒有害气体逸出时使用。
3)可供石油开采作业时,天然气及其它有毒气体大量突出时使用。
4)可装备在现代化高层建筑中,当发生灾害性火灾、二氧化碳严重污染环境时,供遇难人员佩戴逃生和待救时使用。
5)也可供其它部门在有毒有害气体或缺氧环境中使用。
产品适用环境:
——大气压力:70~125KPa;
——相对湿度:(0~98)%(25℃)
——使用温度:(-10℃~+40)℃。
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要养成经常观察压力表的习惯,以掌握耗氧情况及撤离灾区的时间。选择到达新鲜风流最近路线。
2、严禁无故开启,磕碰及坐压自救器。
3、使用时保持沉着,在呼气和吸气时都要慢而深(即深呼吸)。口与自救器的距离不能过近,以免气囊内的呼气软管打折,呼气阻力增加。使自救器处在最佳状态。在使用后期,清洁罐的温度略有上升是正常的,不必紧张。
4、使用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利器刺伤、划伤气囊。
5、在未到达安全地点时,严禁拿出口具说话,以免吸入有害气体,造成安全事故。
6、在未到达安全地点时不要摘下自救器。
7、在低温和高温下使用自救器应遵守有关规定。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用途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是人体呼吸系统保护装置,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开采作业中,当矿井内遇有灾害事故,造成环境中缺氧或出现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危及生命安全时矿工可及时佩戴本自救器,实现呼吸系统的保护,并从灾区撤离脱险。
使用环境:
(1)不受使用环境中窒息性气体和氧的浓度的限制;
(2)使用环境温度0~40℃;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的注意事项:
1、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要注意口具和鼻夹一定要咬紧夹好,绝不能中途取下口具和鼻夹。
2、生氧剂产生的氧气要比环境空气温度干热,但对人体无害。
3、佩戴时不要压迫气囊,以防损坏漏气。
4、佩带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使用者必须经过预先训练,并经考试合格方可配备。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维护:
1、自救器必须随身携带,应尽量避免碰撞。严禁将自救器当坐垫使用。
2、自救器不使用时严禁随意打开。
3、在携带自救器前,应检查外观有无损坏和碰撞凹痕,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送交有关部门检查。
4、自救器只能佩戴使用一次,使用过的自救器已经报废,不得再次使用。
5、自救器应定期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气密不良的自救器严禁使用。根据《煤矿自救器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将被测自救器放入气密检查仪腔体内(注意腔体内剩余空间若过大,应适当填加实体充填物),扣合封压盖,使压力达到(5~6)kPa,15秒时间内压力下降值不超过300Pa为合格。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一般1~2个月检查1次,受到剧烈撞击有漏气可能的自救器应随时进行检查。zmj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