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检验喷塑涂层结合力
划格法、冲击、突杯等检测,最简单的就是喷一块板弯曲试验,但对厚度较厚的工件检测不准,请用划格法,用刀片划1毫米方格用胶带粘,看有没有掉格的。
2. 如何测量陶瓷类涂层的结合力
划痕试验法是唯一广泛应用于测量硬质薄膜- 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实用的检验方
法,安东帕大载荷划痕仪RST是专门用于定量测定薄膜材料的机械性质专业设备。
首先应该观察外观,应无明显缺陷(如漏镀,起泡,凹坑,凸点等),检测结合力,厚度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盐雾是否过关。还有检测结合力测试,一般分为热冲击试验和多次扭曲试验,应无明显起皮现象为宜!
4. 镀层结合力检验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镀层脆性是影响镀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各种电镀添加剂应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镀层的脆性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对镀层的脆性进行检测,以保证镀层质量和找到降低脆性的方案和开发低脆性镀层是很重要的工作。 检测脆性的原理是将镀有待测镀层的试片或圆丝,受力变形后出现裂纹时,观察镀层的状态,常用的方法有杯突法、弯曲法、缠绕法等。 杯突试验属于仪器测试方法,为半定量测试,由于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准备标准度片等,在电镀工作现场是很少被用到的。在现场常用的方法是弯曲法、缠绕法等。 弯曲法是将镀有镀层的试片夹在虎钳上,为了防止钳口伤到试片,可以在钳口垫上布料等软片,然后对试片做90。弯曲,直至试片出现裂纹,注意镀层在脆性较大时,不到90。就会出现裂纹,这时要记下弯曲的角度。如果90。一次没有出现裂纹,则增加次数,并记下开始出现裂纹的次数,这些可以作为镀层脆性程度的相对比较参数。有时需要用放大镜观察裂纹状态。这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镀层脆性与镀层结合力混为一谈。在结合力较差时,经过弯曲试验,会出现镀层脱落情况,这不一定是脆性引起的。因此,制作测试脆性的试片时,要保证镀层与基体有良好的结合力。最好对试片进行化学除油后,再进行超声波除油和电解除油,并进行强效的表面酸蚀和活化,再进行电镀。 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是取不同直径的圆棒,在其上用镀了镀层的铁丝或铜丝进行缠绕,通常是缠绕十圈或更多,用放大镜观察其表面镀层开裂的情况,如果某一直径没有出现开裂,就改用直径较小的圆棒来做,通过的直径越小,则镀层的脆性也就越小。 最为简便的方法是将镀了镀层的试片拿在耳朵边进行弯曲,听其发出的变形时的声音,脆性越大,变形脆裂的声音越大。这种方法是很粗略的方法,并且试片要比较薄而又有一定的刚性。
5. 求助 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概念,检测方法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是指:在25℃,PCO2为5.32kpa(40mmHg)情况下,每100ml血浆中HCO3-所含CO2的量。CO2CP为血液的碱储备,是反映机体酸碱平衡失调的重要指标。
二氧化碳结合力参考值:成人 22~31mmol/L、儿童 18~27m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的临床意义;
⒈ 降低:①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如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使酸性代谢产物增多;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酸性代谢产物排泄障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输入或摄入过多酸性物质;以及严重腹泻,碱性肠液丢失过多等导致酸中毒。②呼吸性碱中毒,如脑炎,癔病等由于呼吸加深加快,换气过度,排出CO2过多,使CO2CP降低。
2.升高:见于①呼吸性酸中毒,如阻塞性肺气肿,呼吸道梗阻,呼吸麻痹,肺不张,肺纤维化等,由于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CO2滞留,HCO3-代偿性升高。②代谢性碱中毒,如频繁呕吐或胃减压使胃酸大量丢失或摄入过多碱性药物,使血浆HCO3-增加,CO2CP升高。
检测:血浆CO2结合力气量仪
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科标可以检测
6. 如何测量涂层的结合力
有好几种方法。常见的如下:
画格法:分"X"和"#"两种。
拉拔测试仪。
其中第一种是定性测试,实验结果以等级区分但无具体附着力数值。如"X"法,在重防腐行业的环氧涂层,至少大于3级方可接受;
第二种是定量测试。实验结果可得到具体读数,并可显示涂层与底材,涂层与涂层间的结合力状况。
7. 总铁结合力的测定
建立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铬天青B血清总铁结合力的直接测定法。方法 在pH4.5的条件下,结合铁从转铁蛋白释放,铬天青B与血清中的铁和过量的铁标准液发生显色反应,再加入碱性缓冲液,在pH7.8的条件下,转铁蛋白从铁和铬天青B复合物中吸引铁与其结合,溶液的吸光度值下降与血清总铁结合力浓度呈正比。对反应条件和方法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显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30nm,线性可达130.0μmol/L,回收率为98.3%~99.2%,批内变异系数为2.7%,批间变异系数为3.8%,与碳酸镁作吸附剂的手工比色法比较有良好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0.994X+0.40,r=0.993。70例健康成人血清总铁结合力含量为51.3~76.3μmol/L。结论 该法试剂稳定,具有操作快速、灵敏、简便和结果准确等优点,适宜于血清总铁结合力的手工测定和自动化分析。
8. 胶粘剂粘结力测试方法
常用的是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等。
剥离,是胶粘制品接头常见的破坏形式之一。何谓剥离,形象地说,就像宰杀牛羊时剥皮的那样,把两个被粘物互相剥开来。
剥离和扯离不同之处在于:剥离是从界面的边缘开始的,而扯离是整个黏合面同时受力。
其特点是:胶接接头在受外力作用时,力不是作用在整个胶接面上,而只是集中在接头端部的一个非常狭窄的区域,这个区域似乎是一条线,胶黏剂所受到的这种应力,就是我们所讲的线应力。
当作用在这一条线上的外力大于胶黏剂的胶接强度时,接头受剥离力作用便沿着胶接面而发生破坏。
剥离力的单位是牛顿每米,根据试样的结构和剥离结构的不同,它又分为:90度剥离强度试验;180度剥离强度试验;T形剥离强度试验;Bell剥离强度试验(浮滚剥离)。
接(粘合、粘接、胶结、胶粘)是指同质或异质物体表面用胶粘剂连接在一起的技术,具有应力分布连续,重量轻,或密封,多数工艺温度低等特点。
胶接特别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超薄规格和复杂构件的连接。胶接近代发展最快,应用行业极广,并对高新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民日常生活改善有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开发和生产各类胶粘剂十分重要。
9. 薄膜与基体界面结合力的测试方法有哪些
薄膜技术在表面工程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薄膜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在薄膜制备和应用过程中常常起着关键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利用基体拉伸法对薄膜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进行评价,研究该方法在薄膜/基体界面结合力评价方面的适用性。分别用溶胶凝胶法和不同温度热处理法在钛金属表面制备了不同厚度及弹性模量的具有代表性的二氧化钛薄膜;对测试结果利用改进后的理论模型,计算界面结合强度;最后用ANSYS软件模拟了不同厚度和弹性模量的涂层在基体拉伸情况下的受力情况。 结果表明: 500℃和800℃加热1小时所形成的氧化层拉伸后的裂纹形貌与界面结合强度有关。500℃所形成氧化层较薄,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大于970 MPa,裂纹方向与载荷轴向呈±45°;而800℃形成的氧化层较厚,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差,小于495MPa,裂纹基本与载荷轴向垂直。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涂层,随着提拉次数的增加,涂层厚度增加,试样拉伸后出现的裂纹不规则情况也随之严重;提拉不同次数制备的涂层的界面结合力基本在一个数量级上,但结果明显较实际情况偏大。 利用ANSYS建立受力模型,讨论了涂层厚度和弹性模量对界面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拉伸法适用于评价脆性薄膜,尤其是薄膜弹性模量远远大于基体的弹性模量的薄膜/基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