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粘性土强夯地基几种检测方法的分析研究
强夯回填土为坡积土的工程在广东地区比较常见。这类土多为呈棕红、褐黄色的粘性土,不具原岩结构,不含或含少量砂粒、砾粒,稍湿,可塑、硬塑或坚硬状态。经过强夯后的填土的结构已经和天然状态下土的结构有很大的差异,而现有规范是基于原状土制定的,对于大面积回填地基经过强夯处理后的检测评价不能简单照搬上述标准。检测手段不同也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同,因此应该采用现场载荷试验辅以各种原位测试得出适合不同土类的测试方法以及本地区的经验关系式。
⑵ 强夯后有哪些试验
根据工程需要通过现场试验以确定夯实次数和有效夯实深度。强夯所需
参数试验:
根据经验公式h=a
m·h/10
,取a为0.7,(a根据土质情况选定),选定锤重m为100kn,落距h为10m,单击夯击能为1000kn·m。为判定强夯效果并确定夯击参数,在现场进行了强夯试验,将施工场地划分为2个试夯区,每试区6个试夯点,详细记录每击的地基下沉量及地面变异,每连击2次后进行静力触探,记录各层地基承载力提高情况,各试点夯击完成后进行钻探及静力触探,取得夯击后的有关数据。
⑶ 强夯试验检测有哪些
主要看设计要求,一般就是检测承载力,压缩模量和影响深度
⑷ 地基处理中的强夯法的现场测试有哪些
孔隙水压力一般可在试验现场沿夯击点等距离的不同深度以及等深度的不同距离埋设双管封闭式孔隙水压力仪或钢弦式孔隙水压力仪,在夯击作用下,进行对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和水平距离的增长和消散的分布规律研究。从而确定两个夯击点间的夯距、夯击的影响范围、间歇时间以及饱和夯击能等参数。
侧向挤压力
将带有钢弦式土压力盒的钢板桩埋入土中后,在强夯加固前,各土压力盒沿深度分布的土压力的规律,应与静止土压力相近似。在夯击作用下,可测试每夯击一次的压力增量沿深度的分布规律。
振动加速度通过测试地面振动加速度可以了解强夯振动的影响范围。通常将地表的最大振动加速度为0.98m/s2处(即认为是相当于七度地震设计烈度)作为设计时振动影响安全距离。但由于强夯振动的周期比地震短得多,强夯产生振动作用的范围也远小于地震的作用范围,所以强夯施工时,对附近已有建筑物和施工的建筑物的影响肯定要比地震的影响为小。为了减少强夯振动的影响,常在夯区周围设置隔振沟。
⑸ 强夯施工质量检验标准有哪些
强夯地基的检测方法:现场静载荷实验、室内土工实验、原位动力触探实验等各种检测办法。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1、查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查验数据和施工记载,不符合规划要求时应补夯或采纳其他有用办法。
2、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查验,应在施工完毕后距离必定时刻进行。
3、强夯地基均匀性查验,可采用动力触探实验或规范贯入实验、静力触探实验等原位查验。查验点数量应场所杂乱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认。关于简略场所上的一般建筑物,按每400m2不少于1个检测点,且不少于3点;关于场所杂乱的场所或建筑地基,每300m2不少于1个检测点,且不少于3个。
4、强夯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数量,应根据场所杂乱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认,关于场所简略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地基载荷实验查验点不该少于3个点;关于杂乱场所或重要建筑物地基应添加查验点数。
⑹ 强夯地基施工怎么检验
1、浅层平板静载实验。该方法是比较常见的强夯检测方法,主要可以检测出强夯后地基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的要求。通常的做法为挖一个0.3-0.5m的坑,找平后铺上细沙,放置一块面积约1㎡的正方形或长方形钢板,将油压千斤顶放置于承压板中部。试验时在承压板上的两个对称位置安放行程为0-50mm的百分表,固定和支承百分表的磁性表座吸附于长4m的基准梁上,基准梁的两端要安装稳定,确保不受外界影响而发生位移,然后通过调节磁性表座使百分表指针调至50mm位置,若试件因为受压而沉降百分表指针将移动指示沉降值。一般实验时不仅只检测是否能够达到合格标准,还会进行极限值测试。
2、动力触探。该方法分为轻型动力触探和重型动力触探。目前比较常见的为重型动力触探,该方法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质量,将一定尺寸、一定形状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度,即贯入锤击数,判定土层名称及其工程性质。如将锥形探头换成管式标准贯入器,落锤质量采用63.5kg,则可称为标准贯入试验(SPT).该实验方法可有效的检测出强夯施工后强夯的影响深度。
3、室内土工实验。室内土工试验是指通过对夯后取样,到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测试,并获得岩土的物理性指标、力学性指标、渗透性指标以及动力性指标等的实验工作。最常见的指标有密实度、含水量、孔隙比、比重、塑液限等。
⑺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有哪些
主控项目:1)地基强度;2)地基承载力;
一般项目:1)夯锤落距;2)锤重;3)夯击遍数及顺序;4)夯点间距;5)夯击范围;6)前后两遍间歇时间。
⑻ 强夯地基施工怎么检验
地基加固效果的检验是强夯地基施工一种非常重要的项目,地基检测是指施工完成后的地基进行质量检测和夯后地基的质量检验。常规检测方法有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现场剪切试验、波速试验、土工试验等等。
载荷试验是指地基工程完成后对地基结构进行质量检测,主要目的是检测地基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标准贯入试验是指低饱和的粉土和粘性土等地基进行处理,将低饱和的粉土和粘性土等地基进行密实加固,检测地基的稳定性、密实度和变形参数,还可以与荷载试验相结合进行检验和判断地基的承载力并确定地基有效加固深度。
静力触探试验一般适用于碎石土、沙土、湿陷性黄土等地基。主要检查地基结构的比贯入度、锥尖阻力和孔隙水的压力。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化风硬质岩石、软质岩石、碎石土、沙土等土层地基,其主要检查沙土的孔隙比、密实度、强度与变形参数,采用场地的均匀性进行检测强夯地基的质量和地基的加固效果。
现场剪切试验是用于绘制应力的强度、位移、应变曲线。确定岩石的抗剪强度和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等。
波速试验适用于确定与波速有关的岩土参数,如压缩波和剪切波的波速、剪切模量、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用来检验岩土加固和改良的效果。
土工试验是测定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如土的密度、含水量、空隙比、比重、粒度、液性指数、透水性、压缩性、塑性指数、抗剪和抗压强度以及结固强度等等。
⑼ 强夯地基处理需要做什么检测
一般做三种检测:承载力特征值,采用平板荷载试验及标贯;另外还要做原土探坑进行土工实验,检测相关参数,确定湿陷性、压缩模量等指标。
根据规范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 m2至少应有1点,3000 m2以上工程,每300 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相关说明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
从现场施工的角度来讲地基,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地基就是基础下面承压的岩土持力层。天然地基是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其节约工程造价,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
天然地基为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就可以直接放置基础的天然土层。分为四大类: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处理或改良的地基。当土层的地质状况较好,承载力较强时可以采用天然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则要采用人工加固地基,即人工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