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猪弓形体有什么症状
我国猪弓形虫病分布十分广泛,全国各地均有报道。且各地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发病率可高达60%以上,病死率可高达64%。10~50kg的仔猪发病尤为严重。多呈急性经过。病猪突然废食,体温升高至41℃以上,稽留7~10天。呼吸急促,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流清鼻涕;眼内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常出现便秘,呈粒状粪便,外附黏液,有的患猪在发病后期拉稀,尿呈橘黄色。少数发生呕吐。患猪精神沉郁,显着衰弱。发病后数日出现神经症状,后肢麻痹。随着病情的发展,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内侧、下腹等处出现紫红斑或问有小点出血。有的病猪在耳壳上形成痂皮,耳尖发生干性坏死。最后因呼吸极度困难和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孕猪常发生流产或死胎。有的发生视网膜脉络膜炎,甚至失明。有的病猪耐过急性期而转为慢性,外观症状消失,仅食欲和精神稍差,最后变为僵猪。
Ⅱ 怎么检查猪的身体情况
病猪的检查步骤和方法:
首先,仔细观察猪在自由状态下的姿势,行为,营养状况,排粪情况及呼吸有的节律。
猪以四肢缩于腹下而伏卧,这是恶寒的表现。猪呈犬坐姿势,常见于肺炎,胸膜炎,贫血或心功能不全。
猪的头颈外斜或做圆圈运动(向病侧),通常见于中耳炎,内耳炎,脑脓肿或脑膜炎,肢腿麻痹,共济失调,平衡失控,强直性或阵发性痉挛,表明神经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损伤。
病猪弓背腿松弛及肢体位置异常(或拢于腹下,或向前伸),表明患肢有病不敢负重。
猪的正常呼吸数变动范围很大(一般每分钟10--20次),因而对病猪的呼吸数应与同栏健康猪进行比较加以判断,呼吸加快可有肺炎,心功能不全,胸膜炎,贫血和疼痛等引起,腹式呼吸多见于肺炎和胸膜炎。
猪常发生咳嗽,流鼻液,表明呼吸道或肺部有炎症。同时要观察猪的排粪情况,正常的猪粪为条状,呈棕黄色或深棕色,如果粪便变红,变黑或变黄,含有粘液或血液,或粪便干硬呈球状,或稀薄如水,均表明胃肠道异常。接着,测量猪的直肠体温,猪的正常体温为38-40度。如果病猪普遍持续高温,可能是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最后,对病猪做适当保定,检查眼结膜,鼻粘膜和口腔粘膜的色彩,分泌物,溃疡以及出血斑点观察猪全身皮肤的颜色,有无出血斑点,丘疹坏死灶,结痂,肿胀,尤其要注意口鼻耳腹下股内侧外阴和肛门部皮肤的病变。皮肤变为蓝紫色, 是循环障碍(淤血)的表现,皮肤有出血斑点,表明微血管受到损伤,可能有败血性传染病。检查猪的心脏,可用听诊器在左前肢肘头后上方(心区)进行听诊,正常心率为每分钟60-80次,如果心率显着增多,心音不清,表明心脏衰弱。
Ⅲ 猪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从症状上怎么区别
附红细胞体皮肤有铁锈色渗血点,一般皮肤黄染,血液稀薄,不易凝固。弓形体是出血点,皮肤发红,淤血。和猪瘟症状相似。
Ⅳ 猪弓形体最明显症状
猪弓形虫体病会引起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等情况,需要检查目前的肺片,另外血液弓形虫的抗体检查,了解有没有弓形虫的感染。如果是弓形虫感染导致的,需要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就可以达到治愈,如果不是这种寄生虫感染,有可能是肺部的结核或者是肺炎,需要给予抗感染治疗改善。
Ⅳ 小猪弓背是怎么回事
小猪弓背是怎么回事?
小猪弓背是在保育阶段比较常见的疾病,仔猪断奶时多正常,但是转入保育舍一个星期之后开始出现弓背、消瘦、咳喘等症状,一般弓背是由于腹腔内积液增多或者有纤维素性渗出时的表现。
而导致小猪弓背的主要疾病就是圆环继发的副猪嗜血杆菌或者蓝耳继发的副猪嗜血杆菌。因为副猪嗜血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当仔猪断奶时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再加上自身免疫力比较低下,以及母猪体内携带的蓝耳病毒、圆环病毒这些因素就会导致仔猪发病。
而蓝耳和圆环都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后会导致原本就较差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再加上断奶时的各种应激就导致仔猪感染了条件致病菌副猪嗜血杆菌。而副猪嗜血杆菌主要侵袭的就是猪的浆膜,临床就会表现为胸腹腔积液增多,胸腹腔中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绒毛心等病理变化,临床的表现就是消瘦、背毛粗乱、咳喘、弓背、关节肿大等症状。
其实仔猪表现出弓背状态时已经是发病比较严重的时候了,治疗的意义并不是很大,一定要治疗的话可以尝试一边肌注银黄注射液+头孢噻呋,另一边肌注黄芪多糖注射液,一天一次,连打三天。后续可以在饲料中加入板蓝根颗粒+黄芪多糖粉+恩诺沙星+氨基多维进行巩固治疗。
Ⅵ 求猪弓形体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猪弓形体病的症状:耳朵破了出血,面积大。猪弓形体病治疗方法:用磺胺软膏抹两只耳朵。
Ⅶ 猪弓形体的发育特点是什么
在中间宿主体内进行无性繁殖的,虫体寄生在各种组织器官的有核细,如肺门淋巴结,脑组织、脾脏等。在终末宿主猫体内行有性繁殖的配子生殖和无性繁殖的裂体生殖。均发生在猫的肠上皮细胞。其卵囊排出外界。在自然界行无性繁殖的孢子生殖,属典型的世代交替发育方式特点。
Ⅷ 猪弓形体抛检什么症状怎样治疗
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虫病。本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弓形体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在家畜和野生动物中广泛存在。 [编辑本段]一、病原体。弓形体病的病原是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的刚第弓形虫。简称弓形虫。弓形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分5种类型,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滋养体和包囊是在中间宿主(人、猪、犬、猫等)体内形成的,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是在终末宿主(猫)体内形成的。 [编辑本段]二、生活史。发育过程需要2个宿主。猫属动物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弓形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不严,许多动物可以作为中间宿主,已知动物就有200多种,包括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包括人),猫也可作为中间宿主。在猫的肠上皮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重复几次裂殖生殖后,形成大量的裂殖子,末代裂殖子重新进入上皮细胞,经过配子生殖,最后形成卵囊。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经过孢子化发育为感染性卵囊。动物吃了猫粪中的感染性卵囊或吞食了含有弓形虫速殖子或包囊的中间宿主的肉、内脏、渗出物和乳汁而被感染。速殖子还可通过皮肤和鼻、眼、呼吸道黏膜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各种昆虫也可传播本病。在中间宿主各脏器的有核细胞中进行无性繁殖,形成滋养体和包囊。在宿主细胞内有大量的裂殖子,见于慢性病例的脑、眼和肌肉。 [编辑本段]三、流行病学。弓形虫是一种多宿主原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不严。可感染多种动物并引起发病,猪发病多见于3-4月龄,死亡率较高。
病畜和带虫动物的脏器和分泌物、粪、尿、乳汁、血液及渗出液,尤其是随猫粪排出的卵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都成为主要的传染源。猪主要是吃了被卵囊或带虫动物的肉、内脏、分泌物等污染的饮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猫是最主要的传染源。1980年福建莆田某猪场就是因为养猫防鼠而暴发猪弓形体病。速殖子也可能通过口、鼻、咽、呼吸道黏膜及受损的皮肤而进入猪体内。母猪还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这种现象很普遍。
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有些地方以6-9月份的夏秋炎热季节多发。
从终末宿主排出的卵囊在外界可存活100天至1年半,一般消毒药无作用。速殖子的抵抗力弱,在生理盐水中几小时就丧失感染力,各种消毒药均能将其迅速杀死。 [编辑本段]四、临床症状。一般猪急性感染后,经3-7天的潜伏期,呈现和猪瘟极相似的症状,体温升高至40.5-42℃,稽留7-10天,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至废绝,喜饮水,伴有便秘或下痢。呼吸困难,常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呼吸。后肢无力,行走摇晃,喜卧。鼻镜干燥,被毛粗乱,结膜潮红。随着病程发展,耳、鼻、后肢股内侧和下腹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或间有出血点。病后期严重呼吸困难,后躯摇晃或卧地不起,病程10-15天。
耐过急性的病猪一般于2周后恢复,但往往遗留有咳嗽、呼吸困难及后躯麻痹、斜颈、癫痫样痉挛等神经症状。
怀孕母猪若发生急性弓形虫病,表现为高热、不吃、精神委顿和昏睡,此种症状持续数天后可产出死胎或流产,即使产出活仔也会发生急性死亡或发育不全,不会吃奶或畸形怪胎。母猪常在分娩后迅速自愈。 [编辑本段]五、病理变化。在病的后期,病猪体表,尤其是耳、下腹部、后肢和尾部等因淤血及皮下渗出性出血而呈紫红斑。内脏最特征的病变是肺、淋巴结和肝,其次是脾、肾、肠。肺呈大叶性肺炎,暗红色,间质增宽,含多量浆液而膨胀成为无气肺,切面流出多量带泡沫的浆液。全身淋巴结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点,尤以鼠蹊部和肠系膜淋巴结最为显着。肝肿胀并有散在针尖至黄豆大的灰白或灰黄色的坏死灶。脾脏在病的早期显着肿胀,有少量出血点,后期萎缩。肾脏的表面和切面有针尖大出血点。肠黏膜肥厚、糜烂,从空肠至结肠有出血斑点。心包、胸腔和腹腔有积水。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肝脏局灶性坏死、淤血,全身淋巴结充血、出血,非化脓性脑炎,肺水肿和间质性肺炎等,在肝脏的坏死灶周围的肝细胞浆内、肺泡上皮细胞内和单核细胞内、淋巴窦内皮细胞内,常见有单个和成双的或3、5个数量不等的弓形虫,形状为圆形、卵圆形、弓形或新月形等不同形状。 [编辑本段]六、诊断。根据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特点,做出初步诊断的依据,确诊必须在实验室中查出病原体或特异性抗体。
⑴直接观察:将可疑病畜或死亡动物的组织或体液,做涂片、压片或切片,甲醇固定后,姬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如果为该病,可以发现有弓形虫的存在。⑵淋巴结穿刺涂片:姬姆萨染色,显微镜检查可以检出病原体。⑶集虫法检查:取肺、淋巴结磨碎后加10倍生理盐水过滤,以500转/分钟离心3分钟,沉渣涂片,干燥,甲醇固定,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检查虫体。⑷动物接种:取肝、脾、淋巴结制成1:10匀浆,小白鼠腹腔注射0.5-1毫升,或脑内注射0.03毫升,1个月内小鼠死亡,查腹水可见多量虫体。⑸血清学诊断: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其中国内应用比较多的是间接血凝抑制试验。猪血清凝集价达1:64以上可判为阳性,1:256表示新近感染,1:1024表示活动性感染。 [编辑本段]七、防治1、治疗:治疗本病有效的药物是磺胺类药,抗生素类药物无效。
对急性病例,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70毫克,或甲氧苄胺嘧啶每千克体重14毫克,每天2次口服,连用3-4天,由于磺胺嘧啶溶解度较低,较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内服时应配合等量碳酸氢钠,并增加饮水。磺胺-6-甲氧嘧啶每千克体重20-25毫克,每天1-2次,肌肉注射或口服,病初使用效果更佳。磺胺嘧啶(60毫克)和乙胺嘧啶(1毫克)合剂,分4-6次口服。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70毫克)+二甲氧苄氨嘧啶(每千克体重14毫克),每天2次,连用2-3天。长效磺胺,每千克体重60毫克,配成10%溶液肌肉注射,连用7天。
2、预防:猪舍要定期消毒,一般消毒药加1%来苏水、3%烧碱、5%草木灰都有效。家庭养猫要定期进行检查驱虫、猫食添加肉时,应预先煮熟,严禁喂生肉、生鱼、生虾。防止猪捕食啮齿类动物,防止猫粪污染猪食和饮水。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卫生。消灭鼠类,控制猪猫同养,防止猪与野生动物接触。家庭养猫要注意个人防护,猫要经常洗澡,同时,尽量减少和猫的直接接触,尤其是妇女妊娠期间,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