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乳房体格检查
乳房检查的体位可采用坐位和仰卧位。 1.望诊:患者坐位,将两侧乳房完全显露。观察乳房的形状、大小是否对称;乳房表面有无突起或凹陷;乳头的位置有无内缩或抬高;乳房皮肤有无发红、水肿,或橘皮样、湿疹样改变等;乳房浅表筋脉是否怒张;乳房皮肤如果有凹陷,让患者两臂高举过头,或用手抬高整个乳房,则可使凹陷部分更为明显。 2.触诊:根据需要选择坐位或卧位。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以便对比。正确的方法是四指并拢,用指腹平放在乳房上轻柔触摸,且勿用手指去抓捏,否则会将捏起的腺体组织错误地认为是乳腺肿块。其顺序是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顺序触按乳房的四个象限:内上、外上(包括腋尾部)、外下、内下象限,继而触按乳晕部,挤压乳头看有无液体从乳窍溢出。最后触按腋窝、锁骨下级锁骨上区域。 3.触诊注意事项: ① 发现乳房内有肿块是,应明确肿块的位置、数目、形状、大小、质地、边界、表面情况、活动度、有无压痛等; ② 鉴别肿块是否与皮肤粘连,可用手指轻轻提起肿块附近的皮肤,以确定有无粘连; ③ 检查乳房的时间,最后选择在月经来潮的第7-10天,这是乳房生理变化的相对平稳时期,如有病变容易被发现。 ④ 确定一个肿块的性质,还需要结合年龄、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另,可直接到优酷搜索相关视频,有详尽的演示
❷ 怎样查咳嗽过敏源
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
血清IgE的检测包括血清特异性IgE和血清总IgE,前者是指针对某种过敏原所产生的IgE,用于检测某人对某一过敏原是否过敏;而后者则是测定血清中IgE的总含量。血清特异性IgE的检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酶标免疫分析法、免疫印迹法、胶体金免疫分析法、荧光酶标法和化学发光法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也是临床常用的方法。根据上述方法查出患者的特异性IgE水平,从而确定患者对何种过敏原过敏。该方法安全,结果也较为可靠,但通常费用较为昂贵。
皮肤点刺试验
该方法是利用点刺针点刺表皮将微量过敏原皮试液渗入皮内,该方法不同于皮内试验,前者是被动渗透而后者是主动注入,所以更为安全。点刺后15分钟左右根据点刺处风团或红润的大小来判断结果。该方法结果安全可靠,但有一定痛苦。
皮内试验
该方法通过用1ml注射器在皮内注入0.02-0.04ml过敏原皮试液,使之形成一个直径3-4mm的皮丘。注射后15-20分钟左右根据注射处皮肤风团和红晕反应的大小以及有无伪足来判断结果。该方法结果可靠,也较安全,但在多次皮内注射时有一定痛苦。
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系统
利用随机所带的过敏原样本检测过敏原,还可对自选过敏原进行检测。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属于量子医学范畴,主要通过红外线接收器对患者手指甲皱微血管部位进行检测,当人体内针对过敏原的抗体与已知过敏原的振动波相匹配时可产生共振现象,即可确定患者的过敏原种类。该方法优点是没有任何痛苦,可以同时检测500-1000余种过敏原,费用相对低廉,但结果的精确性仍然有一定争议。
有关过敏疾病的增加,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人体肠道中的有益菌有刺激免疫系统的作用,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食品所含抗生素或是类固醇的含量太高的话,都会导致肠道内的有益菌降低,因而无法有效地刺激免疫细胞中辅助型T细胞1(Th1)的生成,而这些辅助型T细胞1的生成与辅助型T细胞2(Th2)相关过敏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如果能利用抗过敏益生菌刺激免疫系统,激发可以调节过敏免疫反应中的Th1型免疫反应来平衡过敏所发引发的Th2型免疫反应,将可达到改善过敏体质的效果。
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采用了具有增强抗过敏能力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益生菌组合物:唾液乳杆菌、格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通过促进白介素质12(IL-12)和干扰素γ的分泌增加,可有效改善过敏症状,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从而改善Th2型免疫反应过度的过敏现象的方法。复方抗过敏益生菌菌株和肠道壁上的树突装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活化细胞内的转译蛋白移至核内而释放大量细胞激素,属于先天免疫的一个环节,因此,借由其细胞壁多糖尿病类物质如肽聚糖、脂多糖、多糖等,经先天免疫系统,确实能活化T细胞的发育。
❸ 格氏反应的物质影响
底物结构对格氏反映的影响
格氏制备活性基本上是I > Br > Cl >> F,但因碘化物的价格较贵,所以生产上能选用Cl、Br的原料制备就尽量选用Cl、Br原料,尽量不要用碘化物。引发剂可以选择Br取代的物料,这样我们引发剂的用量可以适当的增加,使反应能更顺利的进行,而不会影响引发剂的残留在产品中产生杂质。
用溴苯做格氏反应则非常容易,用THF回流,引发剂都不用加,还需要防止反应过快而冲料。
如果原料活性太强,则可控制反应温度在0~20℃之间。
但是,氯苯用同样的方法就实现不了。用氯代烃做底物时,因其活性较低,所以比较难引发,需回流了半个小时以上才能引发成功。一般做法是直接与镁粉回流数小时,同时还要加入硝酸盐或硝基物催化,不加THF或Et2O。
当使用芳环上含有带氟取代基的多卤代芳烃来制备格氏试剂时,芳基上的氟只要不在溴(或氯)的邻位,格氏试剂的制备是没问题的,直接用镁和原料在溶剂中制备即可,很容易引发。只要格氏试剂的浓度不是很高的话,基本就没有什么副产。而且,氟原子的存在会使格氏试剂的制备更容易,用THF或者乙醚做溶剂都可以,即使在回流温度下,氟原子也不会发生变化,收率也很高,3、4、5-三氟溴苯的格氏试剂都没问题。
有一本外文书专门介绍格氏试剂(?Organomagnesium methods in organic synthesis)的,其中有几章,好像温度偏低一点(-30℃)就能抑制芳香环上溴的格氏化反应。所以要想不发生氟上的反应,温度不能高,只要溴原子的部位发生格氏反应能进行就可以了。溶剂中好像提到要添加N-甲基吗啉,更能选择性格氏化反应。 镁的用量和细度对格氏反应的影响
⑴ 镁的用量对格氏反应的影响
关于镁的量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镁应大大过量,与底物的摩尔比达3.7:1,这样可以防止生成的格氏试剂和原料发生偶联反应。但更多资料上说镁的用量为与底物的摩尔数相等或稍过量一些(与底物的摩尔比为1.1:1),反应完全则镁全部溶解。
⑵ 镁的细度对格氏反应的影响
可以根据原料的反应活性来确定镁的细度。如果底物活性低,那么镁应剪碎点来增大表面积,因为格氏反应是在镁表面上进行的。 水分对格氏反应的影响
水分(或是活泼质子)的影响是关键,也就是对原辅料的质量控制和设备的干燥处理要求较高。在投料前没有将这些准备措施做好将直接影响反应的进行,特别是反应的引发。即使本来是已经引发好了的,但是当滴加水分较高的原料后,由于水分(或是活泼质子)的影响也会将反应盖灭了。如果是由于水分的影响使反应不能正常进行的,现象会由溶液正常的灰黑色变成白色(或乳白色)浑浊状。此时需十分注意,应加入较多的引发剂来保证接续的操作不会被阻断。 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格氏反应的影响
如果反应能自行引发,就不用加引发剂。
引发剂可以用碘甲烷、碘和1,2-二溴乙烷,其中碘甲烷的效果要比碘好一点。当某些底物不容易引发时,可以考虑加入少量1,2-二溴乙烷,也可用以前做成功的格氏试剂来引发。
若选用乙醚做溶剂,引发时,室温下先加少量的溴苯后启动搅拌,如果温度升高或有回流,则说明反应已经引发成功了,这时不用碘也可以。
引发剂不要加多,加多了副产物会变多,小试的时候加一两粒碘就可以了。
反应体系引发成功的现象是:取少量样品出来,加碘立即退色就说明已经引发成功了,或滴加反应液时有气泡、有放热也能说明已引发成功。
如果反应引发不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找原因:
⑴溶剂、原料的含水量是否≤0.06%;
⑵ 镁是否已经有氧化现象;
镁屑表面要发亮,说明没有氧化膜,而且比表面积越大越好,也就是表面越毛越好。如果为了保险,也为了偷懒,有机化学网首页有介绍利用红铝用来引发格式反应,它能将镁表面氧化膜去除,还能去除溶剂中没处理好的水分,从而非常好的引发反应,但价格有点贵,可用来引发量小、不太涉及成本的格氏反应。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
⑴ 原料脱水;
⑵ 用新鲜的镁;
⑶ 再补加少量1,2-二溴乙烷后适当升温至微微回流;
⑷ 用上次制好的格氏试剂或者小样做一点格氏试剂也可以作为这次投料的引发剂。补加适量上次成功引发的格氏液,回流半小时后加进去。 溶剂的种类的选择和用量的影响
⑴ 溶剂的种类的选择对格氏反应的影响
一般会选择绝对乙醚、无水THF和无水甲基THF这三种溶剂。
通常选用绝对乙醚作溶剂。这是由于乙醚分子中的氧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它可以和格氏试剂形成可溶于溶剂的配合物。若使用其他溶剂,如烷烃,反应生成物则会因不溶于溶剂而覆盖在金属镁表面上,从而使格氏反应终止。空气中的O2和CO2气体对反应的影响不明显。
除了乙醚外,THF也是进行格氏反应的良好溶剂。尤其是当某些卤代烃如氯乙烯、氯苯等,在乙醚中难以和镁反应,此时如果以四氢呋喃替代乙醚作溶剂,则可以顺利地发生反应。由于四氢呋喃的沸点(66℃)比乙醚(34.6℃)高一些,因而以THF作溶剂进行格氏反应比用乙醚要安全一些。
芳香族卤化物一般选用THF做溶剂。因为它们在乙醚的沸点时候一般不能引发,需要升高反应温度才行。而用烷基卤化物做格氏反应时一般用乙醚做溶剂,因为它们在较低温度下就可以引发。THF处理没有乙醚方便,吸水厉害,价格也高。用溴甲烷做格氏反应时,曾经有人在做2-甲基-2-金刚烷醇的时候做过,比较好做,低温下5~10℃就可以了。
在绝大部分格氏反应中溶剂甲基THF和THF是通用的。由于甲基THF的沸点(80℃)比THF的沸点(66℃)高,这样就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另外格氏试剂在甲基THF中的溶解度也较大,而甲基THF在水中的溶解度比THF低,因此可以更容易地将格利雅反应产物独立地包含在其中。甲基THF的另一个重要优点是有更清晰的分相能力,通常使用THF置换甲苯时出现的乳浊液层或者混合层在换用甲基THF后就可以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回收干燥的甲基THF也比回收THF更容易,甲基THF价格还跟THF差不多,使得它比THF比有很多明显的优点,可能做格式反应效果会更好。
我们应根据卤代物的活性来调整反应温度、溶剂用量,或更换溶剂的种类。如果底物中有苄基就很活泼容易自偶连的话,则需要用大量乙醚稀释来减少副反应。
⑵ 溶剂的用量对格氏反应的影响
一般在引发时底物可被溶剂稀释10~20倍左右。 反应温度对格氏反应的影响
温度对于引发非常重要。如果引发不成功,可稍稍加热,但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发生偶联反应。
反应温度应保持在微微回流温度。如果温度较高,则易发生偶联反应生成副产;温度太低,则反应时间变长且反应不彻底。
❹ ige检验结果1216.00
IgE是确诊过敏的唯一临床指标,人体的免疫细胞目前区分为三类,分别是TH1、TH2和Treg。在健康状态下,TH1和TH2会互相平衡,且共同受到Treg调控。当Treg调控能力不足时或接触到某些蛋白质或细小分子(尘螨花粉或海鲜等食物后,使TH2过度活化,导致 TH2细胞激素分泌量过高,就会帮助B细胞制造较多的过敏抗体IGE,因而出现过敏症状,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主要可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高的TH2型细胞激素分泌量,进而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平衡,可通过增进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的方法。
【过敏性咳嗽血清学IGE检查】
以过敏患者血清作为实验材料的本外试验方法称为血清学试验。其它体液如炎症部位分泌物、渗出物、灌洗液也可采用相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有总IgE和特异性IgE,即过敏原特异性IgE。
【什么是总IgE?】
IgE即免疫球蛋白E,是I型变态反应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异位性皮炎、湿疹、急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分子,因而在过敏反应的免疫学实验诊断中是首选的检测项目。总IgE是过敏性疾病的特异性检查项目,IgE水平增高提示I型变态反应病的可能性大,但不能用于判断过敏原。
【IgE的特点】
IgE是血清浓度最低的免疫球蛋白 ,只有血清中IgG浓度的万分之一。IgE对热不稳定,是半衰期最短一的免疫球蛋白 ,只有2.8天,与细胞表面结合的IgE半衰期稍长,8~14天,IgE由变应原入侵部位(鼻咽、支气管、胃肠道)的黏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合成。在各类免疫球蛋白中,IgE是合成率最低、分解率最高的。属于亲细胞抗体,过敏体质者的胎儿脐带血中IgE浓度可能升高,检测脐血中IgE浓度可用于评估胎儿过敏体质的可能性。
【IgE检测方法】
通常用ELISA方法检测总IgE。由于血清IgE浓度很低,一般酶免疫试验方法的敏感性不足以检出血清IgE,现在常规实验室检测血清IgE的试剂盒采用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 放大的ELISA。试剂盒中所含用于制定标准曲线的IgE标准品和检测结果的IgE浓度单位与其它免疫球蛋白 不同,不是用mg/L表示,而是用u/ml或ku/l表示。
【IgE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血清IgE水平在正常人群中呈偏态分布,即多数人为0或接近于0,IgE水平越高的人数越少。因此计算平均值时应计算几何平均值才能反映其真实情况,即用对数转换后其分布才能近似正态分布。
健康人群血清IgE水平与年龄关系较大,小儿和老年人的IgE水平低于成年人。新生儿血清中IgE水平很低,接近于零。随年龄增长,IgE水平也不断升高,5~7岁后接近正常人水平。按Pharmacia公司提供的参考范围,1个月以内<12KU/L,1岁<11KU/L,2~4岁<33KU/L,5岁以上至成人<85KU/L.
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血清IgE水平可达2000~8000KU/L,当IgE水平高于2000KU/L时应考虑寄生虫感染.
有时血清总IgE水平检测结果为0或参考范围内低值,并不能排除过敏性疾病的可能,须结合临床表现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什么是特异性IgE检测(sIgE)?】
通常所称的过敏原检测,并非真正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过敏原分子,而是间接地检测其中针对某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E分子,特异性IgE检测实际上是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即检测样本中针对某种变应原的特异性IgE,从而间接地判断患者是否对某种过敏原过敏。
环境中常见的过敏原包括以下类别:
寄生虫和微生物:各种螨类(屋尘螨和粉尘螨等)、各种真菌(点青霉、烟曲霉、分枝孢霉、交连孢霉等)、蟑螂。
植物花粉:各种草花粉(豚草、葎草、蒿草)、各种树花粉(桑树、柏树、悬铃木、桦树、榆树、柳树、杨树等)。
动物皮毛:猫、狗、马、鸽子等动物的毛和皮屑。
1、IgE的性质
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合成,为过敏反应的介导因素。1966年,瑞典学者Johansson和日本学者石坂夫妇首先自豚草过敏患者血清中分离到IgE,并证明了IgE为过敏反应的介质。IgE为亲细胞型抗体,正常人血清含量极低,为10~10000U/ml。过敏患者及寄生虫患者血清IgE含量显着高于正常人。
2、IgE的合成
IgE的合成量关系到个体对过敏性疾病的罹患性,IgE的合成及调节机制并不完全明确。多种过敏反应性疾病常可见于同一患者,称这些过敏易患者过敏体质,与正常人想比,血清IgE明显升高,肥大细胞数较多而且胞膜上IgE受体也较多。研究证实过敏体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同一家系中不同成员所患的过敏病可以不同;抗原的性质及进入机体的途径也会影响IgE的合成,以相同途径进入人体的抗原,有的引起强速发型过敏反应,有的则不能,虽然确切原因尚不明了,但与抗原本身的特性,特别是被T细胞识别的表位的特性有关,有些药物如青霉素降解物,蠕虫抗原、蒿草花粉、豚草花粉等,能引起强烈IgE型过敏反应。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和接触频率对机体产生抗体有影响,经黏膜进入易激发产生IgE应答,而注射则引起IgG的产生,接触过敏原次数越多致敏的可能性越大。
3、细胞因子调节IgE的生成
通过细胞水平研究证实辅助型T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对IgE的合成起重要调节作用。根据分泌细胞因子种类的不同,将辅助性细胞分为TH1型和TH2型两个亚群,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和介导迟发性过敏反应,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在抗体形成及过敏反应过程中起作用。TH1和TH2之间通过细胞因子而互相调节,IL-4促进IgE的合成,而IFN-γ抑制IL-4所诱导的IgE合成,说明TH1和TH2细胞均调控IgE的合成。过敏体质者可能有较多产生IL-4的过敏原特异性T细胞并能分泌较多IL-4。TH1和TH2的平衡或IL-4和IFN-γ量的比例是IgE合成的重要决定因素。
IgE介导的儿童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免疫学机制:
过敏疾病发生时,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会使Th1细胞数量下降,连续产生多种细胞激素促使免疫反应朝向Th2途径,形成体液免疫反应,例如IgE的产生及嗜酸红细胞过多等。
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降低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
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降IgE人体临床实验功效证实:
1.有助于减少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之生成,迅速缓解过敏反应;
2.有助于促进脾脏细胞IFN-γ的分泌量,诱导正确的免疫应答;
3.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相关细胞激素IL-5的分泌量减少过敏复发;
4.有助于提升脾脏细胞增生能力,诱导TH1型免疫,调整过敏体质。
IgE变化量 补充康敏元加强型抗敏益生菌使过敏患者血清中的IgE浓度显着下降,且刺激免疫细胞IFN-γ分泌量上升,减少人体受过敏原的刺激,证实能够调整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的作用。
降低发炎介质 趋化激素也叫免疫细胞激素分泌,这一发炎介质在人体发炎后或过敏发生后会大量分泌,因此也被视为重要的发炎与过敏反应指标,补充康敏元加强型抗敏益生菌其血液中的发炎介质分泌显着降低,最大程度的反应在呼吸道可缓解气喘及皮肤黏膜过敏反应,具有调整过敏体质的能力。
降低肺呼吸阻力 康敏元加强型益生菌对于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确实有改善效果,尤其在夜间更能增加呼吸道畅通,且随着服用时间增加而效果更好,大大提升过敏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再影响到隔日的工作与学习。
改善TH1与TH2细胞比值 补充康敏元加强型抗敏益生菌后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相关细胞激素IL- 4、IL-5以及减少IFN-α与IL-13的分泌量,可直接降低Th2细胞的活性;其次,可刺激脾脏细胞增加细胞激素IL-10、IL-12与IFN-γ干扰素的分泌,使T细胞免疫反应趋向Th1路径,发挥着免疫调节,调整过敏体质,改善过敏症状的重要作用。
❺ 医生都怎么检查肠炎呢
肠炎是肠粘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肠炎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它常广泛地涉及胃和结肠。因此,所谓的肠炎,实际上是胃炎、小肠炎和结肠炎的统称。 肠炎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如下: 1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病病毒等引起的肠炎。 2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耶尔森氏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 3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 4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 5采食异物、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毒物或药物等)、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嗜酸性细胞性肠炎、浆细胞淋巴细胞性肠炎)等都能引起肠炎。 6滥用抗生素,改变了肠道存在的微生物区系,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 诊断要点 l急性肠炎最主要症状是腹泻,胃和十二指肠炎或严重的小肠炎,都引起呕吐。结肠炎,尤其是后段炎症时,常呈现里急后重。肠炎时排的粪便有水样便、稀软便、胶冻状便、黑色便或带血便等,有的粪便有难闻的臭味。腹泻和呕吐常常引起动物机体脱水、电解质丢失、碱中毒(以呕吐为主)或酸中毒(以腹泻为主)。 慢性肠炎由于动物长期反复腹泻、脱水,常显得营养不良、消瘦。 2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肠炎,见其相应的疾病。一般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迅速消瘦;急性肠炎有弓背不安等腹痛表现,触诊腹部紧张敏感,有的动物喜欢卧在冷地面上。 3犬出血性胃肠炎可能是梭菌内毒素变态反应引起的。2一4岁的观赏小型犬多发,通常是超急性地发生呕吐,严重血样腹泻,迅速脱水而出现休克。 其它常见排血样粪便的疾病还有犬细,犬细小病毒病、犬瘟热、冠状病毒病、毛样产芽胞杆菌病、空肠弯曲杆菌病、钩虫病、鞭虫病、球虫病、嗜酸性细胞性肠炎等。 4嗜酸性细胞性肠炎可能是饮食抗原性食物或寄生虫移行引起的。表现为间歇性呕吐,有时为血物。腹泻粪便发黑或血便。腹部触摸肠襻增厚和肠淋巴结增大。血液检验嗜酸性白细胞增多(2000-3000/μl);肠壁活组织或死后肠组织切片检查,可显示出含有多量嗜酸性白细胞。X线检查肠增厚。 5浆细胞/淋巴细胞性肠炎可能是食入抗原性食物或局部抗原引起。一般年轻到中年的德国牧羊犬和勃森几犬最常患此病。表现为厌食、呕吐和慢性水泻。呈现进行性消瘦。腹部触诊肠襻增厚和肠淋巴结增大。血液检验正常,肠活组织或死后肠组织检查,可见粘膜内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防治方法 1除去致病原因。 2补充丢失的水分、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平衡失调。(1)脱水量的估计,临床上估计脱水量主要从精神状态、皮肤弹性、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旺常1.3S)、粘膜干燥和眼窝下陷程度等来判断。实验室用红细胞压积(PCV)、血浆蛋白等项目来判断。(详见表)当然最好用实验室检验和临床上脱水程度的判断,共同来确定动物的脱水量。确定的脱水量要在4~6h内,通过静脉输液、饮喝、灌服或灌肠补上。补齐后的继续丢失,要采取丢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为了防止内毒素血症,静脉输液时,液体里加入地塞米松,0.5~1.0mg/kg,给1或2次;(2)丢失电解质的补充:腹泻或呕吐丢失的电解质主要是钠、氯和钾。 表 脱水程度的临床上和实验室判断标准 程度 体重减少(%) 精神状态 皮肤弹性实验持续时间(S) 口腔粘膜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S) 眼窝下陷 PCV(%) 血浆蛋白(g/ml) 需补液量(ml/kg) 轻度 5-8 稍差 2-4 轻度干涩 稍增长 不明显 50 8-9 30-50 中度 8-10 差,喜卧少动 6-10 干涩 增长 轻微 55 9-10 50-80 重度 10-12 极差,不能站立 20-45 极干涩 超过3S 明显 60 12 80-120 丢失的钠、氯和钾量计算公式如下: 丢失钠量(mmol/L)=(正常钠mmol/L一检验钠mmol/L)×(体重kg×0.2) lmmol/L钠=0.0589g氯化钠。 缺氯量的计算和钠相同。 丢失钾量(mmol/L)=(正常钾mmol/L一检验钾mmoI/L)×(体重kg×0.6) lmmol/L钾=0.0759氯化钾。 在无法检验时,补充钠和氯量最好用等渗液体,如任格氏液和生理盐水。补充钾可在每升液体里加入0.7~1.59氯化钾(10一20mmo1/L)。肾功能正常能排尿动物,才能补钾。也可用口服补液盐溶液(配方: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和葡萄糖20.0g,加水1500m1)来补充钠、氯和钾,方法为口服或灌肠;(3)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严重呕吐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并有低血钾、血氯和血钠,用加入氯化钾的生理盐水治疗较好。严重腹泻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须补充碳酸氢钠或乳酸钠。补充量计算公式如下: 补充碳酸氢钠量(mmoI/L)=(正常碳酸氢钠mmol/L一检验碳酸氢钠mmoI/L)×(体重kg×0.6) 或补充碳酸氢钠量(mmol/L)=(正常CO2一CPml/dl一检验CO2一CPml/dI)÷2.24×(体重kg×O.6)临床上常用的5%碳酸氢钠溶液,每毫升含0·6mmol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每毫升含Immo1碳酸氢钠。在酸中毒无法检验时,建议给碳酸氢钠0.5~1.5mmoI/kg,先静注输入1/3量,另2/3量缓慢输入。 3动物患有严重肠炎,需用抗生素治疗,呕吐难以口服用药时,可肠外用药。如卡青霉素10~20mg/kg,肌注或静脉注入,每天3~4次;可同时肌注或静脉输注庆大霉素1~2万IU/kg。每天2次,口服剂量加大1倍。 真菌性肠炎用两性霉素B治疗,0.2-0.4mg/kg,加入葡萄糖溶液内静脉注射。如无不良反应,剂量增至1mg/kg,隔天1次,但最大累加剂量不能超过8mg/kg 。两性霉素B对肾脏有损伤作用,用药时须注意。 4治疗变态反应性肠炎,每日可口服强的松1~2mg/kg,共用5-7天,如无效果,可加大剂量。当症状好转后,改为每天0.5mg/kg ,再用5~7天。再后,0.25~0.50mg/kg,隔天一次,用10一14天。用药期间,应同时应用抗生素。应用强的松无效或有较大副作用时,免疫抑制药硫唑嘌呤口服,每天2mg/kg。维持剂量0.5一lmg/kg,隔天一次。 5急性肠炎需减少饮食,甚至绝食12一48h。呕吐和腹泻停止后,可给少量多次刺激性小或低变态反应性食物(如稻米、马铃薯、碎羊肉、酸奶等),再过3~4天后,给予正常饮食。
❻ 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的药品信息
【通用名称】: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
【商品名称】:科赛斯®(Cancidas®)
【英文名称】:Caspofungin Acetate for lnjection
【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醋酸卡泊芬净
【规格】(1)50mg;(2)70mg (以卡泊芬净计)
【包装】玻璃瓶,每盒1瓶。
【贮藏】
未开封瓶的贮藏:密闭的瓶装冻干粉末应储存于2至8°C。
药瓶中溶解液的贮藏:在制备病人的输注液之前,溶解液可储存在25°C或25°C 以下维持24小时。
稀释后用于病人的输注液:在静注袋或瓶中的最终用于病人的输注液可储存在25°C或25°C以下维持24小时。而在2至8°C的冰箱中可维持48小时。
【有效期】24个月。
【执行标准】JX20120238
【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50mg:H20130153
70mg:H20130154
【生产企业】
公司名称:Merck Sharp & Dohme (I.A.) CORP
地址:150 Beach Road #31-00 Gateway West Singapore 189720,Singapore
生产厂名称:Laboratoires Merck Sharp & Dohme Chibret
地址:Route de Marsat, Riom, Clermont-Ferrand, Cedex 9, 63963, France
包装厂名称: Merck Sharp & Dohme Australia Pty Ltd
地址:54-68 Ferndell Street, South Granville, NSW 2142, Australia
【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醋酸卡泊芬净化学名称:1-[(4R,5S)-5-[(2-氨乙酸)氨基]-N-(10,12-二甲基-1-羰基十四烷基)-4-羟基-L-鸟氨酸]-5-[(3R)-3-羟基-L-鸟氨酸]肺白菌素B0 二乙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52H88N10O15 ∙2C2H4O2
分子量:1213.42
辅料:蔗糖,甘露醇,冰醋酸和氢氧化钠(少量用于调节pH值)。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块状物。 成人患者一般建议
用于治疗成人患者(18岁及18岁以上的),输注液须大约1小时的时间经静脉缓慢地输注。
经验性治疗
第一天单次70mg负荷剂量,随后每天单次50mg。疗程取决于病人的临床反应。经验治疗需要持续至病人的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确诊真菌感染的病人需要至少14天的疗程;在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和临床症状消除后治疗还需持续至少7天。如果50mg剂量耐受性好,但缺乏有效的临床反应,可以将每天剂量升高至70mg。虽然尚无证据证明每天使用70mg剂量能够提高疗效,但现有的有限的安全性资料显示每天剂量增加至70mg耐受性好。
侵袭性曲霉菌病
第一天给予单次70mg负荷剂量的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随后每天给予50mg的剂量。疗程取决于病人疾病的严重程度、被抑制的免疫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治疗的临床反应。虽然尚无证据证明使用更大的剂量能提高疗效,但是现有的安全性资料提示,对于治疗无临床反应而对本品耐受性良好的病人可以考虑将每日剂量加大到70mg。
对老年病人(65岁或以上)无需调整剂量。(见老年患者用药)
无需根据性别、种族或肾脏受损情况调整剂量。
成人患者:当本品与具有代谢诱导作用的药物依非韦伦、奈韦拉平、利福平、地塞米松、苯妥英或卡马西平同时使用时,应考虑给予每日剂量70mg。
肝脏功能不全的病人
对轻度肝脏功能不全(Child-Pugh 评分5至6)的成人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是对中等程度肝脏功能不全(Child-Pugh 评分7至9)的成人患者,推荐在给予首次 70mg负荷剂量之后,根据药代动力学数据将本品的每日剂量调整为35mg。对严重肝脏功能不全(Child-Pugh 评分大于9)的成人患者和任何程度的肝脏功能不全儿童患者,目前尚无用药的临床经验。
儿童患者
在儿童患者(3个月至17岁)中,本品需要大约1小时的时间经静脉缓慢地输注给药。儿童患者(3个月至17岁)的给药剂量应当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参见儿童用药说明,Mosteller公式)。对于所有适应症,第1天都应当给予70mg/m的单次负荷剂量(日实际剂量不超过70mg),之后给予50mg/m的日剂量(日实际剂量不超过70mg)。疗程可以根据适应症进行调整,各类适应症的疗程在成人中都有表述(参见成人患者用药的一般建议)。
如果50mg/m的日剂量无法获得足够的临床反应,但是患者又能很好地耐受,可以将日剂量增加到70 mg/m(日实际剂量不超过70mg)。尽管70mg/m的日剂量能否提高药效尚缺乏证据,但是有限的安全性数据显示,日剂量提升至70mg/m仍能被很好地耐受。
在儿童患者中,当本品和代谢诱导剂(如利福平、依非韦伦、奈韦拉平、苯妥英、地塞米松或卡马西平)联合使用时,本品的日剂量可调整到70mg/m(日实际剂量不超过70mg)。
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的溶解
不得使用任何含有右旋糖(α-D-葡聚糖)的稀释液,因为本品在含有右旋糖 的稀释液中不稳定。不得将本品与任何其它药物混合或同时输注,因为尚无有关本品与其它静脉输注物、添加物或药物的可配伍性资料。应当用肉眼观察输注液中是否有颗粒物或变色。
成人患者用药说明:
第一步 溶解药瓶中的药物
溶解粉末状药物时,将储存于冰箱中的本品药瓶置于室温下,在无菌条件下 加入10.5mL的无菌注射用水、或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无菌注射用水、或含有0.9%苯甲醇的无菌注射用水。溶解后瓶中药液的浓度将分别为7mg/mL (每瓶70mg装) 或5mg/mL ( 每瓶 50mg 装)。
白色至类白色的药物粉末会完全溶解。轻轻地混合,直到获得透明的溶液。应对溶解后的溶液进行肉眼观察是否有颗粒物或变色。保存于25℃或以下温度的此溶液,在24小时之内可以使用。
第二步 配制供病人输注的溶液
配制成供病人输注用溶液的稀释剂为:无菌注射用生理盐水或乳酸化的林格氏溶液。供病人输注用的标准溶液应在无菌条件下将适量已溶解的药物(见下表)加入250mL的静脉输注袋或瓶中制备。如医疗上需要每日剂量为50mg或35mg,可将输注液的容积减少到100mL。溶液浑浊或出现了沉淀,则不得使用。如输注液储存于 25℃或以下温度的环境中,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如储存于2至8℃的冰箱中,则必须在48小时内使用。输注液须用大约1小时经静脉缓慢地输注。 成人患者静脉输注液的制备剂量* 将卡泊芬净溶 解液转移至静脉输注袋或瓶中的容积 标准制备液
(将已经溶解的卡泊芬净加入250 m L中)最终浓度 减少输注液容积
(将已经溶解的卡泊芬净加入100 mL中)最终浓度 70 mg 10 m L 0.27 m g / m L 不推荐 70mg(取自两瓶 50mg 装药瓶)** 14 m L 0.27 m g / m L 不推荐 50 m g 10 m L 0.19 m g / m L 0.45 m g / m L 35mg,用于中度肝脏功能不全(取自1瓶70mg装药瓶) 5 m L 0.14 m g / m L 0.33 m g / m L 35mg,用于中度肝脏功能不全(取自1瓶50mg装药瓶),减少容积 7 m L 0.14 m g / m L 0.33 m g / m L * 每瓶药物应使用10.5 mL溶液溶解
** 假如没有70mg瓶装的规格,可用两瓶50mg装的药物来配制70mg的剂量
儿童用药说明
儿童给药剂量的体表面积(BSA)计算公式
在配制输注液之前,用以下公式计算患者的体表面积(BSA):(Mosteller公式)
3个月以上儿童患者的70mg/m输注液的制备(取自一个70mg装药瓶)
1. 以患者的BSA(按上述公式计算)和以下方程式确定儿童患者的实际负荷剂量:
BSA (m) × 70 mg / m = 负荷剂量
不管患者的计算剂量为多少,第1天的最大负荷剂量不应超过70mg。
2. 将冷藏的瓶装本品置于室温下复温。
3. 在无菌条件下加入10.5mL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无菌注射用水、或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抑菌注射用水。a溶解后的溶液在≤25°C (≤77°F)条件下放置时间不超过1小时。b按此配制的卡泊芬净的瓶装终浓度为7.2 mg/mL。
4. 根据计算的负荷剂量(第一步),从药瓶中抽取相应容积的溶液。在无菌条件下将此体积(mL)的本品溶液转移至装有250mL 0.9%、0.45%或0.225%的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林格氏液的静脉输注袋(或瓶)。此外,可以在无菌条件下将此体积(mL)的本品溶液加入至减容后的0.9%、0.45%或0.225%的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林格氏液,终浓度不超过0.5 mg/mL。将输注液保存于≤25°C(≤77°F)温度时,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或2至8°C (36至46°F)冷藏时在48小时内使用。
5. 如果计算负荷剂量小于50mg,可采用50mg装药瓶来制备药剂[参照3个月以上儿童患者的50 mg/m输注液的制备(取自一个50mg装药瓶)中的第2-4步]。50mg装药瓶内卡泊芬净溶解后的终浓度为5.2 mg/mL。
3个月以上儿童患者的50 mg/m输注液的制备(取自一个50mg装药瓶)
1. 以患者的BSA(按上述公式计算)和以下方程式确定儿童患者的实际日维持剂量:
BSA (m) × 50 mg / m = 日维持剂量
不管患者的计算剂量为多少,日维持剂量不应超过70mg。
2. 将冷藏的瓶装本品置于室温下复温。
3. 在无菌条件下加入10.5mL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无菌注射用水、或含有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抑菌注射用水。a溶解后的溶液在≤25°C (≤77°F)条件下放置时间不超过1小时。b按此配制的卡泊芬净的瓶装终浓度为5.2 mg/mL。
4. 根据计算的日维持剂量(第一步),从药瓶中抽取相应容积的溶液。在无菌条件下将此体积(mL)的本品溶液转移至装有250mL 0.9%、0.45%或0.225%的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林格氏液的静脉输注袋(或瓶)。此外,可以在无菌条件下将此体积(mL)的本品溶液加入至减容后的0.9%、0.45%或0.225%的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林格氏液,终浓度不超过0.5 mg/mL。将输注液保存于≤25°C(≤77°F)温度时,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或2至8°C (36至46°F)冷藏时在48小时内使用。
5. 如果实际日维持剂量大于50mg,可采用70mg装药瓶来制备药剂[参照3个月以上儿童患者的70mg/m输注液的制备(取自一个70mg装药瓶)中的第2-4步]。70mg装药瓶内卡泊芬净溶解后的终浓度为7.2 mg/mL。 制备注意:
a 白色至类白色的致密粉剂会完全溶解。轻轻混合,直到获得透明溶液。
b 在溶解过程中和注射之前,应以肉眼观察溶解后的溶液是否有颗粒物或变色。溶液出现浑浊或沉淀时不得使用。
c 本品制剂可以确保从装药瓶中抽取的10mL溶液获得全部标注剂量(70mg或50mg)。 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有出现过敏反应的报道(参见注意事项)。
成人患者
在临床研究中已有1865成人使用过单剂或多剂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564名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人(经验治疗研究),382名侵袭性念珠菌病病人,297名患有食道念珠菌病和/或口咽念珠菌病的病人,228名侵袭性曲霉菌病的病人和394名I期临床的参加者。在经验治疗研究中病人均接受过恶性肿瘤的化疗或进行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有明确诊断的念珠菌感染的病人进行的研究中,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非常严重(例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或其他肿瘤,近期大的手术,艾滋病),需要同时进行多种治疗手段。在无对照的曲霉菌病研究中,病人的病情均严重,而且原有的疾病又复杂(例如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血液恶性肿瘤,实体瘤或器官移植),需要同时进行多种治疗手段。
在所有接受本品治疗的成人(总数989人)中,已报告与药物有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异常一般都是轻微的,而且极少导致停药。 常见 一般情况 发热、头痛、腹痛、疼痛、 寒战 (>1/100) 胃肠 恶心、腹泻、呕吐 肝脏 肝酶水平升高(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 肾 血清肌酐升高 血液 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 心脏 心动过速 周围血管 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静脉输注并发症、发红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 皮肤 皮疹、瘙痒症、发汗
儿童患者
临床试验中,171名儿童患者接受单次或多次本品治疗。儿童患者中本品的总体临床安全性特点和成人患者相似。
在所有接受本品治疗的儿童患者中,已报告的药物相关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总数171)通常为轻度并且很少导致停药。 常见 一般情况 发热、头痛、寒战 (> 1/100) 肝脏 肝酶水平升高(AST、ALT) 心脏 心动过速 外周血管 置管位置疼痛、潮红、低血压 皮肤 皮疹、瘙痒 上市后经验:
已报道有下列上市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肝胆:罕见的肝脏功能失调
心血管:肿胀和外周浮肿
实验室异常:高钙血症
实验室检查发现:
已报告与药物有关的其它实验室检查异常有:低白蛋白、低钾、低镁血症、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中性白细胞减少、尿中红细胞增多、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延长、血清总蛋白降低、尿蛋白增多、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低钠、尿中白细胞增多以及低钙。
儿童患者
在儿童患者中,其他报告的药物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为低钾、低镁血症、血糖增高、磷降低、磷增加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本品使用过程中有出现过敏反应的报道。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停止使用本品治疗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已报告的可能由组胺介导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面部肿胀、血管性水肿、瘙痒、温暖感或支气管痉挛,可能需要停止使用本品治疗和/或进行适当的处理。
已在健康的成人受试者和成人患者中评价过本品与环孢霉素合用的情况。一些健康受试者在接受两次剂量为3 mg/kg 的环孢霉素且同时使用本品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出现不到或等于3倍正常上限(ULN)水平的一过性升高。但停药后又恢复正常。当本品与环孢霉素同时使用时,本品的曲线下面积(AUC)会增加大约35%;而血中环孢霉素的水平未改变。在一项40名患者使用本品和环孢霉素1至290天不等(平均17.5天)的回顾性研究中,没有发现严重的肝脏不良事件。在进行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中,象事先预期的一样,肝酶异常经常发生;然而,没有患者ALT的升高被认为与用药有关。5名患者AST的升高被认为可能与使用本品或环孢霉素有关,但所有的升高低于正常上限的3.6倍。4名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实验室肝酶异常停药,其中2名患者被认为可能与使用本品或环孢霉素有关,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在前瞻性的侵袭性曲霉病和同情使用的研究中,6名患者同时使用本品和环孢霉素2至56天不等,没有发现患者肝酶升高的情况。所有这些结果显示当可能的益处超过可能的风险时可以将本品给予接受环孢霉素治疗的患者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
目前尚无有关妊娠妇女使用卡泊芬净的临床资料。在大鼠中,当给母鼠每天5mg /kg的中毒剂量时,卡泊芬净导致了胎鼠体重下降,并使头颅和躯干不完全骨化的发生率上升。另外,在此剂量下,大鼠中颈肋的发生率升高。动物试验发现,卡泊芬净 能穿过胎盘屏障。
除非一定必要,本品不得在妊娠期间使用。
哺乳妇女
尚不清楚本药物是否能由人类乳汁排出。因此接受本品治疗的妇女不应哺乳。
【儿童用药】
充分并且良好对照的成人研究结果、儿童患者的药代学数据以及在3个月至17岁儿童患者中开展的关于以下适应症(参见适应症)的前瞻性研究数据,支持了本品在3个月至17岁的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并怀疑为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经验治疗。 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侵袭性念珠菌病,包括念珠菌血症。 治疗食道念珠菌病。 治疗难治性或对其它疗法不能耐受的侵袭性曲霉菌病患者。 有关本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在新生儿和3个月以下婴儿中尚缺乏充分研究。
本品尚未在儿童中对由念珠菌引起的心内膜炎、骨髓炎和脑膜炎进行研究。本品作为儿童患者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初始治疗,也未进行研究。
【老年患者用药】
与健康年轻男性相比,健康老年男性和女性(65岁或65岁以上)的血浆卡泊芬净浓度略有升高(AUC大约升高28%)。在经验治疗或侵袭性念珠菌病治疗的病人中,也发现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因年龄差异产生的同样的影响。老年病人(65岁或以上)无需调整药物剂量。 体外试验显示,醋酸卡泊芬净对于细胞色素P450(CYP)系统中的任何一种酶都不抑制。在临床研究中,卡泊芬净不会诱导改变其它药物经CYP3A4代谢。卡泊芬净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对细胞色素P450而言,卡泊芬净是一种不良的底物。
在两项临床研究中发现,环孢霉素(4mg/kg一次给药或3mg/kg两次给药)能使卡泊芬净的AUC增加大约35%。AUC增加可能是由于肝脏减少了对卡泊芬净的摄取所致。本品不会使环孢霉素的血浆浓度升高。当本品与环孢霉素同时使用时,会出现肝酶ALT和AST水平的一过性升高。在一项40名患者使用本品和环孢霉素1至290天不等(平均17.5天)的回顾性研究中,没有发现严重的肝脏不良事件(见注意事项)。
在成人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本品的药代动力学不受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麦考酚酸盐、奈非那韦或他克莫司的影响。本品对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利福平或有活性的麦考酚酸盐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也无影响。
本品能使他克莫司(FK-506)的12小时血浓度(C12hr)改为下标(C12hr)下降26%。对于同时接受这两种药物治疗的病人,建议对他克莫司的血浓度进行标准的检测,同时适当地调整他克莫司的剂量。
两项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研究显示利福平既诱导又抑制卡泊芬净的消除,稳态显示净诱导作用。在其中一项研究中,同一天开始给予利福平和卡泊芬净合用14天。在第二项研究中,单独给予利福平14天使其诱导作用达到稳态,然后再给予利福平和卡泊芬净合用14天。当利福平的诱导作用达到稳态时,卡泊芬净AUC或输注末浓度变化很小,但卡泊芬净谷浓度减少了约30%。利福平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当同一天开始使用利福平和卡泊芬净时,卡泊芬净血浆浓度在第一天有短暂的升高(AUC升高约60%)。当卡泊芬净加至已进行的利福平治疗中,没有发现这种抑制作用,卡泊芬净的浓度没有升高。另外,成人群体药代动力学检查的结果提示,当本品与其他药物清除诱导剂(依非韦伦、奈韦拉平、苯妥英、地塞米松或卡马西平)同时使用时,可能使卡泊芬净的浓度产生有临床意义的下降。目前取得的数据显示在卡泊芬净消除中的可诱导药物清除机理更象一种摄取转运过程,而不是代谢。因此,当本品与药物清除诱导剂如依非韦伦、 奈韦拉平、利福平、地塞米松、苯妥英或卡马西平同时使用时,应考虑给予本品每日70mg的剂量 (见用法用量)。
在儿童患者中,药代学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合使用地塞米松和本品可引起卡泊芬净谷浓度有临床意义的下降。这个结果提示儿童患者在诱导剂作用下的下降和成人类似。在儿童患者中,当本品和药物清除诱导剂,如利福平、依非韦伦、奈韦拉平、苯妥英、地塞米松或卡马西平联合使用时,本品的日剂量可调整到70mg/m(日实际剂量不超过70mg)。
【药物过量】
临床研究中,已使用过的最大剂量为210mg,这一剂量曾在6名成人健康受试者中单次给予过,耐受良好。另外,每日100mg连续给予21天曾在15名成人健康受试者使用过,结果耐受良好。卡泊芬净不能由透析清除。 醋酸卡泊芬净是一种由Glarea Lozoyensis发酵产物合成而来的半合成脂肽(echinocandin)化合物。醋酸卡泊芬净能仰制许多丝状真菌和酵母菌细胞壁的一种基本成份---β(1,3)-D-葡聚糖的合成。哺乳类动物的细胞中不存在P(1,3) -D-葡聚糖。
体外药理学研究显示,卡泊芬净对许多种致病性曲霉菌属和念珠菌属真菌具有抗菌活性。目前尚未建立针对β(1,3)-D-葡聚糖合成抑制剂检测的标准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而且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也不一定与临床结果有必然联系。
在小鼠和大鼠中,由静脉注射卡泊芬净,其LD50大约介于25mg/kg至50mg/kg之间。尚未在动物中进行长期研究以评估卡泊芬净致癌的可能性。
在小鼠和大鼠中,由静脉注射卡泊芬净,其LD50大约介于25mg/kg至50mg/kg之间。
尚未在动物中进行长期研究以评估卡泊芬净致癌的可能性。
在一系列的体外研究中,未发现卡泊芬净有致突变或具有遗传毒性。另外,在小鼠体内进行的骨髓染色体试验中,当经静脉注射的卡泊芬净剂量高达12.5mg/kg时,也没有发现有遗传毒性。
体外活性
卡泊芬净对曲霉菌属(包括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构巢曲霉菌、土曲霉菌和白曲霉菌)和念珠菌属(包括白色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吉利蒙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克鲁斯念珠菌、溶脂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皱褶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具有体外活性。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前称为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方法M38-A2(适用于曲霉菌属)和方法M27-A3(适用于念珠菌属)的改良版进行了药敏试验。
卡泊芬净对于念珠菌属的解释标准(或折点)仅适用于使用CLSI微量肉汤稀释法M27-A3进行的试验,在24小时观察念珠菌生长被部分抑制,来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必须根据表1中提供的标准对使用CLSI 微量肉汤稀释法M27-A3获得的卡泊芬净MIC值进行解释。
尚没有建立使用欧洲抗菌药敏试验委员会(EUCAST)检测方法时,卡泊芬净对念珠菌属的折点。
对于曲霉菌属和其它丝状真菌,CLSI或EUCAST方法中尚未确定标准化药敏试验技术或解释折点。 单剂量卡泊芬净经1小时静脉输注后,其血浆浓度下降呈多相性。输注后立即出现-个短时间的α相。接着出现一个半衰期为9至11小时的β相。另外还会出现一个半衰期为40-50小时的γ。影响卡泊芬净血浆清除的主要机制是药物分布而不是排出或生物转化。大约75%放射性标记剂量的药物得到回收:其中有41%在尿中,34%在粪便中。卡泊芬净在给药后的最初30个小时内,很少有排出或生物转化。卡泊芬净与白蛋白的结合率很高(大约97%)。通过水解和N-乙酰化作用卡泊芬净被缓慢地代谢。有少量卡泊芬净以原型药形式从尿中排出(大约为给药剂量的1.4%)。原型药的肾脏清除率低。
❼ 男性生殖器官体检都有什么内容呢
生殖器官的检查在男科病的体格检查中占有重要位置。检查内容包括对阴茎、尿道、睾丸、附睾、精索、前列腺器官的检查。 男性生殖器官的检查是以望诊和触诊为主。 为了全面了解病情,分析病因,医生会向患者详细地询问病史,才能为诊断提供可靠的线索。 询问病史的内容有: (1)一般情况,即职业、嗜好、工作环境等; (2)既往史:即过去患过何种疾病;(3)婚姻与性生活史; (4)家族史:有无遗传性疾病。 男科病的主要症状多表现为疼痛、肿物、性机能改变等方面。在被询问时就要说清疼痛性质、程度、时间的长短、局部痛还是放射性痛;有肿物时要指出肿物的具体部位;在性机能改变方面,有器质性原因,也有精神因素,因此要把病情介绍清楚。 询问完病史后,即可进行体格检查。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会根据询问病史所掌握的线索来进行体格检查。男科病的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对生殖器官的检查。全身检查如心、肺、肝、脾、肾有无异常等,尤其不能忽略身高、体重、发育营养状况、毛发阴毛分布等情况,有无内分泌和遗传方面的先天异常。检查方法与一般疾病的体格检查相同。 生殖器官的检查在男科病的体格检查中占有重要位置。检查内容包括对阴茎、尿道、睾丸、附睾、精索、前列腺器官的检查。男性生殖器官的检查是以望诊和触诊为主。望诊是医生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可借助其它手段查看阴茎是否为严重包茎,阴茎的大小,有无硬结、炎症、肿瘤、发育异常等;阴囊有无水肿;尿道有无排尿困难、瘘孔、下裂、硬结及狭窄、尿道口有无分泌物。 除了以上的可通过望诊检查外,有些则需要用触诊的方法来检查。触诊是医生通过手的感觉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如对前列腺的检查,可通过肛门指诊,检查它的大小、有无肥大、硬结、肿物等,还可通过按摩前列腺采集前列腺液送实验室检查。睾丸检查包括睾丸的大小、硬度、有无硬结、压痛、鞘膜积液、肿物,是否为隐睾。精索的检查包括输精管的硬度,有无硬结、压痛以及有无精索静脉曲张等。
❽ 哈特曼氏溶液
哈特曼氏液即复方乳酸钠溶液、乳酸钠林格氏液、林格氏-乳酸溶液等。其主要成分:每1000ml中含 乳酸钠 3.10g 氯化钠 6.00g氯化钾 0.30g氯化钙(CaCl2•2H2O)0.2g 。
❾ 林格氏溶液是什么
林格氏液(Riger's Solution)也称复方氯化钠,是因为林格除了含有氯化钠成分,还含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及乳酸根离子。
林格氏液比生理盐水成分完全,可代替生理盐水用。
❿ 骨髓炎怎样捡查
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多是因为骨感染引起的。患者患上骨髓炎,一般都是比较难治愈的,需要治疗很久。骨髓炎急性发作的时候,跟很多疾病的症状相似,通常都需要通过辅助工具检查来进行诊断。那么做什么检查可以确诊是骨髓炎?
1、骨髓炎的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骨髓炎的基本检查,医生要经过查体,才可以看到患者的皮肤和软组织是否完整。在体格检查的时候,还会确定压痛点的定位,检查骨的稳定性。也要通过查体,去了解肢体神经血管情况,然后决定患者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来诊断是不是骨髓炎。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最简单的就是抽血查血常规,这是一般患者怀疑有感染,都会检查的项目。骨髓炎的患者在血常规结果中,可能会看到白细胞计数正常,但是会有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的现象。另外也可能会有三成的患者出现白细胞升高。另外,针对骨髓炎,想要确诊,还可能会做穿刺活检和手术活检。一般通过穿刺取液,去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如果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那么做细菌培养的话,还可以看到化脓细菌。
3、影像学检查
骨髓炎的确诊影像学检查,有X线片、同位素骨扫描和CT检查。一般在从X平线片上可获得确诊慢性骨髓炎的有用信息。在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有皮质骨破坏和骨膜反应,那么就提示有骨髓炎。不过一些患者单从X线片上面,是很难确诊骨髓炎的,还需要做其他的检查。同位素骨扫描,一般是用来确诊急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在平片上一般很难看出异常,但在同位素骨扫描的时候,就会出现异常。骨内血流增加的区域或成骨活性增加的区域在锝99 骨扫描上表现为吸收增加,但没有特异性。通常用镓扫描在白细胞或细菌聚集区表现为吸收增加,那么就是骨髓炎,如果扫描正常的话,那么就肯定没有骨髓炎。CT检查,则是对检查死骨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做MRI检查软组织。
以上就是骨髓炎的三类诊断检查。想要确诊骨髓炎,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检查。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需要检查的项目也不尽相同。一些检查可以检查出急性骨髓炎,但是却对慢性骨髓炎不敏感;而另一些检查则相反。活检虽然确诊率高,但患者多不喜欢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