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测堆积密度的方法,谢了,急
粗集料自然堆积密度是取试样一份,置于平整干净的水泥地(或铁板)上用平头铁锹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如容量筒内。此时,从铁锹的齐口至容量筒上的距离应保持为50mm左右,装满容量筒并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空隙,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2)。堆积密度=(M2-M1)/V,M1是容量筒质量(Mg),M2是容量筒和试样的总质量(Mg),V是容量筒的体积(L)
‘贰’ 大一课程岩石真密度的测量方法
最常用的: 1.取样品 2.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可用天平..杆秤等之类的仪器 3.再测出体积 可先在一足够大的量筒内装一部分水(不要装太多) 再放入刚才称量过质量的样品 观察升高水的体积 从而得出样品的体积 4.再根据密度=m(质量)/v体积得出结论 再。
‘叁’ 碎石堆积密度
问题一:碎石的堆积密度标准是多少
问题二:1-3cm的碎石的堆积密度是多少 5分
1-3cm的碎石的堆积密度是1400~1500kg/m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碎石密度1400~1500kg/m3。
散粒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既含颗粒内部的孔隙,又含颗粒之间空隙在内的总体 积。测定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时,材料的质量是指在一定容积的容器内的材料质量,其堆 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若以捣实体积计算时,则称紧密堆积密度。
问题三:碎石的堆积密度一般是多少了
大概值如下: 普通硅酸盐水泥堆积密度 1350 kg/m3 黄砂堆积密度(中砂) 1450 kg/m3 碎石堆积密度(5~40mm) 1550 kg/m3
问题四:5-10mm碎石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大概是多少?
表观密度大概在2700Kg/m3左右,堆积密度1500Kg/m3左右。
问题五:9.5——31.5mm碎石的堆积密度是多少
大概值如下:
普通硅酸盐水泥堆积密度 1350 kg/m3
黄砂堆积密度(中砂) 1450 kg/m3
碎石堆积密度(5~40mm) 1550 kg/m3
问题六:15mm的碎石,堆积密度是多少啊,每方是多少千克
可以使用振实电子密度计、或者碎石堆积密度测试仪、MZ-102粉末堆积密度测试仪。
问题七:砂子和碎石的比重分别是多少?
砂、石堆积密度和砼密度取定:粗砂1550kg/m3,中砂1550kg/m3,细砂1400kg/m3,砂石1550kg/m3,碎石:1500kg/m3,
比重的概念:
比重也称相对密度,固体和液体的比重是该物质(完全密实状态)的密度与在标准大气压,3.98℃时纯H2O下的密度(999.972 kg/m3)的比值。气体的比重是指该气体的密度与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的比值。液体或固体的比重说明了它们在另一种流体中是下沉还是漂浮。比重是无量纲量,即比重是无单位的值,一般情形下随温度、压力而变。比重简写为s.g.
‘肆’ 公路工程的岩石堆积密度片石
摘要 散装块石堆积密度1.4~1.5吨/立方,狗头石堆积密度:1.6吨/立方 ,具体需要石料的粒径以及规则情况自己检测。
‘伍’ 石屑的表观密度用什么方法测量
石屑的表观密度用坍落筒法测量。
TG E42-2005 标准中T 0330-2005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用坍落筒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的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表干密度(饱和面干密度)。
测定绝对密度时需先将材料磨细,然后采用排出液体或水的方法来测定体积。
测定容积密度:①外形规则时,直接测量材料的外形尺寸,按体积公式计算出材料的体积②外形不规则时,微孔材料如砂石以饱和面干材料(孔内水分和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作为材料的宏观外形体积;大孔材料在表面涂腊后用排水法来测定体积,计算时必须扣除腊的体积,涂腊时应避免将腊嵌入孔中。
测定堆积密度:将材料按规定的方法装满容量筒,以该容量筒的体积作为材料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
‘陆’ 碎石的堆积密度标准是多少
碎石(5~25mm)堆积密度标准: 1550 kg/m³。
其他堆积密度:石灰:600kg/m³ 粉煤灰:700kg/m³ 碎石:1550kg/m³。
堆积密度是把粉尘或者粉料自由填充于某一容器中,在刚填充完成后所测得的单位体积质量。
正常来说碎石堆积密度就是这个值,有的情况可能测出的碎石堆积密度会上下波动,这个是正常现象。
(6)大块石堆积密度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堆积密度,又称体积密度,松密度,毛体密度,简称堆密度。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ρ′0=m/V′0,式中:ρ′0为堆积密度,kg/m³;m为材料在一定容器内的质量,kg;V′0为材料的堆积体积,即装入容器的容积,m,是包含颗粒间的空隙和颗粒内部孔隙在内的总体积。
堆积密度受容器大小、填充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测定时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通常是从一定的高度让试料通过一漏斗定量自由落下(见图)。松散充填后的密度称为疏充填堆积密度。密实充填后的密度称为密充填堆积密度。此外还有压缩率、充填率及空隙率等参数。
粉料的堆积密度、充填率与颗粒大小及其分布、形状有关,尤以粒径分布的影响大。
‘柒’ 石头堆积密度空隙率怎么算!!
步骤一:选择材料蒐集水泥、骨材与掺料之物化性资料,以供配比计算参考之需。基本上长期材料资料必须由可以供应商提供,而非由购买者执行,购买者只进行验收检验而已。2001年新版交通部规范即有此所谓之“零级管制”之料源管制工作。步骤二:量测最大单位重求出最小空隙率(最大单位重),依最小空隙的原理,其基本方法是探讨颗粒材料最大堆积密度,即最佳级配条件下的空隙,其推演方法如下:利用四分法取样将砂和飞灰混合,以飞灰取代砂之方式,求出混合料之最大单位重,此即是飞灰取代砂之最佳比例,如图9所示,显示飞灰取代砂15%之单位重最大。图9在α<15%之曲线飞灰量0%开始,由于飞灰“填塞入”(Interstitute)砂之空隙,而产生置入的效应,单位重逐渐依飞灰之填入而增加。直到α=15%时,飞灰之填入已无砂之空隙可填,势必推挤砂原有的空间,而产生“取代”(Substitute)的效应,所以飞灰的填入必须挤掉砂,如同“阿基米德浮力原理”,又飞灰比重较砂轻,所以单位重下降,其下降比率即如同浮力,为飞灰比重(2.2)减掉取代砂之比重(2.65),则其斜率几乎为2.2-2.65=-0.45。故填塞及取代绝对会有一转摺点出现,见图9。同理,以固定砂和飞灰之最佳比例(本例如图9为15%),重覆上述之步骤,找出砂与飞灰及混合粗骨材之最大单位重比例为β=50%,此点即是HPC骨材组成之最佳化,如图10所示。当在进行上述之步骤时,若感觉只要给予少许之振动能量,即能使混合料达密实状况,即已接近HPC之最佳化点(致密点)之比例。根据求出之骨材最大单位重求出最小空隙Vv。
‘捌’ 如何测定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1
密度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m/V
Ρ------密度,g/cm^3
m----材料的质量,g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的材料比较少,通常将材料磨成细粉除去内部孔隙,经干燥后用密度瓶测定其体积
2表观密度(旧称容重)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_0=m/V_O
ρ_0
------表观密度,kg/m^3
m-------材料质量,kg
V_O-----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包含材料内部孔隙在内的体积,m^3,也称表观体积。
当材料孔隙内含有水分时,其质量和体积有所变化,故测定表观密度时,须注明其含水量,未注明通常指干燥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3,堆积密度(旧称松散容重)
粒状材料或粉状材料(如砂,石等)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_0^1=m/(V_0^1
)
ρ_0^1------堆积密度,
kg/m^3
m-------材料质量,kg
V_0^1-----材料堆积体积,m^3,用一定容积的容积来度量,其包含颗粒之间的空隙。
‘玖’ 用试验的方法测出石块的密度(石块太大,放不进量筒里)
先用天平称出石块重量,然后天平上放上量筒,加上和石块重量相同的水m,看量筒内加水的体积v,就是石块的体积,石块的密度p=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