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为有特殊刺激气味,带甜味。
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缓、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
长期低浓度吸入,有头痛、头晕、疲倦、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长期皮肤接触,可发生皮肤干燥、皲裂。
乙醚的判断方法最直观的就是气味,乙醚的极易挥发,打开瓶子很容易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
乙醚溶于低碳醇、苯、氯仿、石油醚和油类,微溶于水。相对密度0.7134。熔点-116.3℃。沸点34.6℃。折光率1.35555。闪点(闭杯)-45℃。易燃、低毒。
(1)鉴别乙醚的化学方法扩展阅读:
乙醚的的注意事项
1、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2、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Ⅱ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乙醚、丁醇、己烷
乙醚两人同时鉴别,一人在实验室外观察,另一人在实验室内用鼻子闻,发现倒下,即为乙醚。
事实上,冰水冷却吧!三样中只有乙醚会变成液体。
丁醇用盐酸-氯化锌鉴别,会出现浑浊。或者用na就好,有气体生成。
乙烷就不用了吧?!剩下那个就是了。
Ⅲ 用什么简单的化学方法可以鉴别乙醚和正丁醚
两者分别加入过量卤化氢(如HI),分别得到碘乙烷和碘丁烷,然后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分别得到的是乙醇和正丁醇.
接下来可以加大量水,可以与水混溶的是乙醇,加水之后分层的是正丁醇.
还有一种化学方法,通过碘仿反应鉴别.乙醇加入次碘酸钠(NaOI),反应最终产物是难溶于水且有特殊臭味的黄色结晶碘仿(CHI3),而正丁醇无此反应.
Ⅳ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乙醇,乙醛,乙酸,乙醚和丙酮
1、加碳酸氢钠,放出气泡的是乙酸,其余无现象.
2、其余的加金属钠,放出气泡的是乙醇,另外几种无现象.
3、无现象的试剂中加入托伦试剂,有银镜的是乙醛.无现象的是乙醚和丙酮.
4、无现象的两种物质中加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有沉淀的是丙酮,无现象的是乙醚.
Ⅳ 怎么鉴别已醇和乙醚
鉴别已醚和乙醇的方法共两种。 取两种溶液于烧杯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出现分层的溶液是乙醚,没有出现分层的是乙醇;已醚具有刺激性气味,乙醇无味,可打开溶液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有刺激性气味的是已醚,无味的是已醇。
Ⅵ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乙醚、正丁醇、溴乙烷
在中学范围内,用金属钠来区分正丁醇与其它物质,钠与正丁醇反应生成氢气,乙醚和溴乙烷与金属钠不能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钠的水解来区分乙醚和溴乙烷,乙醚不水解,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水解,其产物经过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Ⅶ 怎样用化学方法鉴别 乙烷和乙醚
乙醛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乙烷是烷烃,能发生取代反应
乙醚能与三氟化硼作用形成乙醚化的三氟化硼
Ⅷ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乙醚 乙醇 乙醛 丙酮
1......银镜反应-丙醛
排除丙醛后,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沉淀-丙酮
与卢卡斯试剂反应异丙醇混浊速度大于丙醇
2用新制Cu(OH)2
悬浊液鉴别
与甲醛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和气体
与乙醛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与乙醇混溶,蓝色悬浊液
3。。。分别加入托论试剂并微热,有银镜产生的是苯甲醛(鉴别芳香醛不能用菲林试剂);
向其余两个中加入金属钠,有气泡产生的是苯甲醇!另一个是苯乙酮!
Ⅸ 用化学方法鉴别:乙醚、乙烷、乙醛
乙醛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乙烷是烷烃,能发生取代反应
乙醚能与三氟化硼作用形成乙醚化的三氟化硼
Ⅹ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醚和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