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风筝怎么穿线示意图
(1)2根松不或云杉木棒(0.6厘米厚,1厘米宽,90厘米长)
(2)风筝面材料(塑料等) (3)绳子 (4)剪刀 (5)木尺 (6)黏条 (7)小锯子
(8)粉笔 (9)木胶
方法:
用小锯在每根木棒的端口处锯一个缺口。
测量出其中一根木棒的中心,做个记号,并把这个记号放在另一根木棒的一点上,这个点距这个木棒的一端距离是20厘米见图。
用木胶把交叉的两个木棒粘在一起,用绳子缠绕几下后捆起来。
拉直绳子,沿着4个被锯开的小口,缠出一个风筝的外框。把绳子拉紧,然后把绳子的两头系成一个结。在木框的四端被绳子缠过的缺口处,每处都再用绳子用力绕几圈后拴紧。至此,风筝的框架已经完成。
把风筝的框架放在一个塑料薄膜上,用粉笔画出样本。要画在沿着风筝框架线周围外2.5厘米处,以便允许多出的边折过来盖住绳子。沿着画好的线,小心地剪出样本。然后把多出来的塑料折上包住绳子,用胶条把它们黏紧。再用一根绳子系在横向木棒的一端的缺口处,把这根木棒弄弯曲约10厘米的弯度,然后把绳子的另一端系在横向木棒的另一端,在两根木棒的交接处的地方弄一个小孔,用一条大约150厘米长的绳子,把这根绳的一端通过小孔拴到木棒交叉处,把马勒套的另一端拴在风筝底部的木棒缺口处。把用于放风筝的绳子系在马勒套上,位置在于使之距离风筝底部缺口处约90厘米和距离你所连接的马勒套到小孔处约60厘米处。不断地上下调节这个套结,以便使风筝平稳。这个风筝不需要尾巴,并且,在风力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飞起来。
㈡ 风筝线怎么装
风筝的线需要绑在骨架上,才能飞得更高。制作方法如下:
准备材料:纸袋,木板,红色彩带
1、塑料袋剪成正方形,硬纸板剪两个等宽长条,交叉放在塑料上。
㈢ 风筝线断了连接方法
如果找的到风筝的话,可以将风筝线打个死结,不过建议再买个好点的风筝线,以后放飞的时间也会长一点,不能因小失大。
如果找不到只能在买一个或者制作一个风筝了,让风筝被其他人捡到有另外一个安生立命的地点也是不错的。
㈣ 风筝上的线是怎么绑的
1、一般是在风筝的底部绑一条线,一头绑在风筝头部向后,大约一个手指长的位置。
㈤ 风筝线怎么接结实
风筝线采用如下打结方式会比较结实:
1、系船结:
被称为绳结之王,为世界上最广为欢迎,于各种户外运动,甚至各行各业或日常生活中频繁的使用到。
用途:当绳索系在其它物体或是在绳索的末端结成一个圈圈时使用
特征:宜结宜解、配合保固安全性高、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2、上吊结:
古代被执行上吊死刑时的绳结打法。
3、外科结:
外科结一如其名,它是医生在进行手术缝合伤口时所打的结。外科结也可以应用在连结两条绳索的时候,而且它的结目牢固结实,所以不用担心是否会散开,适合使用细滑的绳索,同时外科结非常适合用来收束系绑像鸭绒被、羽毛衣等柔较体积大的物品;不过缺点是不易解开。
4、渔人结:
非常牢固、不易打开的一种接线方法。基本不损失线的拉力。打结的时候需注意不要乱。
5、接绳结:
接绳结是连接两条绳索时所用,打法简单,拆解容易,可适用于质材粗细不同的绳索,安全可靠程度较高。当两条绳索粗细不一时,打的时候必先固定粗绳,然后再与细绳相连。
6、线端环结:
相对于系船结,形成环结以后不易打开。
7、八字结绳耳:
其本质是一个8字结,用这种方法能方便地形成一个线圈,同时比较牢固可靠。
8、帕洛玛结:
用这种方法能方便地连接放风筝的钩子。
9、渔人结:
英式结、英人结、拖曳结、水人结、钓鱼人结,这些全都是渔人结的别名,用于连接细绳或线的结,虽然只是在两条绳子各自打上一个单结,然后将其连接起来这般简单的结构,但基强度很高,也可以使用在不同粗细的绳子上。
然而这个结不太适用于太粗的绳子,或是用在容易滑动的纤线等绳子,有时很容易就解开了。双渔人结是多一次缠绕后打成的结,如此更可以增加其强度,这个结是用在连结两条绳索等情况上,结形大是其缺点。
10、双鱼人结:
双渔人结是多一次缠绕后打成的结,如此更可以进一步增加其接线强度,结形大是其缺点。
11、“加强版”渔人结:
这是渔人结的加强版,非常牢靠,其特点在于右边的结型用一种内缠绕的方式完成,此结完成以后,难以解开,基本不损失线的强度。
12、风筝线活扣:
使用此活扣,可以用风筝线直接连风筝,不用钩子。
13、双布林结:
强度高于单布林结,打法是第一步的时候多绕一个圈
14、杰克版双布林结:
是绳环结的顶级牢固版本,打法是在双布林结的基础上,用半个双渔夫结作为副保。
㈥ 风筝的线怎么绑。
首先在风筝的底部绑一条线。绑法:
然后将底部的一条钱分为两部分,一头绑在风筝头部向后大约一个手指长的位置,而另一头就绑在尾部也大约也是一手指长的位置。
最后,开始绑主线,而且这条线就是放风筝的那根线了,那就是绑在刚才绑的那根线上面,而是在哪一段呢,你大约算一下刚才绑风筝的那线平均分成五部分,放的那根线就绑在大约五分之三的位置。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
㈦ 放风筝的线能否粗细相接
这样看你有没有一样粗细的线,如果有就不用粗细相接,没有就可以粗细相接。
㈧ 风筝线怎么绑图解
1、栓线只要在中线栓上两跟就可以了,上面那条一与风筝的面成90度,下面那条与风筝成60度,如果风筝飞行不稳定就可以加长尾坠!三角形风筝是很稳定的!结构是人字、十字的架。“十”中的那一横可以软一点。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的玩具。中国的风筝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
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中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风筝,一直融入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㈨ 电线接线方法:两根相同粗的电线的接法,两根不一样粗的电线的接法。
电线接线不一样粗的电线方法如下:
1、首先根据铜管的长度剪好热缩管,但是长度比铜管总长长5到10厘米。目的是可以有效的完整的把接头包裹全。
注意事项:使用热风枪对着热缩管吹热,使热缩管收缩后紧紧包在接头上。先放热缩管,可以使用普通电吹风机代替热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