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空间分析目的与流程
1 .空间分析目的
空间分析是基于GIS技术进行矿产资源评价的重要步骤,也是GIS核心技术的充分应用。在矿产资源评价预测工作中,空间分析的目的主要是 李裕伟等,基于GMS、DSS和GlS的潜在矿产资源评价方法。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
(1)知识挖掘(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这里说的“知识”指的是存于地质学家脑海中的关于对指定区域的地质成矿认识。一般的,这些知识是非规则的、发散的,也是非常丰富和宝贵的。地质学家的知识大都以形象的或案例的方式来指导地质解译和找矿工作,无法以一个形式化的计算机可操作的知识表达及推理框架来开展工作。可以说,任何地质问题的最终解决是依靠地质学家的知识,而不是其他。现在已有一个共识,GIS技术已经成为地质学家研究、解决地质问题的有力工具。作为GIS核心技术,空间分析帮助地质学家们来丰富、验证、挖掘他们头脑中固有的知识。
知识挖掘又称知识发现,是指一个寻求隐藏在数据中的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和极其不易理解的模式的过程。我们知道,数据以各种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其中有些已形成规则或知识,但仍有大量数据是以原始的数据形态存在,且难以被人们理解。知识挖掘(发现)就是通过推理、识别、判断、分类、预测等方法将隐藏在数据中的知识提取出来,以一种模型的形式来予以表达。
在矿产资源GIS评价中,知识隐藏在地学空间数据库中,空间分析的目的就是从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自然重砂等数据中挖掘出与成矿相关的信息,罗列出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有用信息。
(2)总结规律(Summed the law)。成矿规律的总结实际上是在知识挖掘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将挖掘出来的与成矿相关的信息上升到理论高度,结合工作区内已知矿产的分布、地质背景和区域成矿规律,归纳出工作区目标矿种的各种矿床类型的成矿规律,为下一步的评价预测模型奠定理论基础。
(3)建立模型(Creating Model)。应用GIS技术进行矿产资源评价预测离不开评价模型,它的建立是空间分析的最终目标。有了“挖掘”的成矿地质知识和总结出的成矿规律,评价模型的建立是水到渠成的事。
2.空间分析流程
空间分析内容主要包括:①针对点、线、面图层的缓冲区分析;②相对矿产地与各地物化遥特征图层的叠置分析、统计分析;③单位面积内的图元密度分析;④线元交汇点分析;⑤其他分析。矿产资源GIS评价中的空间分析一般流程如图5-3-1所示。
3.空间分析的内容
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空间分析是广义的,它一般包括:①缓冲区分析,②空间叠置分析,③统计分析,④其他分析(经济分析、政策法规分析、环境分析等等)。具体见表5-3-1。
‘贰’ GIS空间分析有哪些类型并对每种类型做简单介绍
GIS的空间分析总体上来分可以分为专题图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DTM分析
一、专题图的空间分析包括:叠加分析,包含查询分析,缓冲分析。
1.叠加分析则主要有
1)视觉信息叠加:视觉信息叠加是将不同侧面的信息内容叠加显示在结果图件或屏幕上,以便研究者判断其相互空间关系,获得更为丰富的空间信息。
2)点与面叠加:点与多边形叠加,实际上是计算多边形对点的包含关系。
3)线与面叠加:是比较线上坐标与多边形坐标的关系,判断线是否落在多边形内。
4)面与面叠加:多边形叠加将两个或多个多边形图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多边形图层的操作,其结果将原来多边形要素分割成新要素,新要素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的属性。常用的面叠加主要有相交,相减,判别,求并集等。
2.包含分析查询:包含分析确定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即矢量点、线、面之间是否存在在空间位置上的联系,这是地理信息分析处理中常要提出的问题,也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实现图形——属性对位检索的前提条件与基本的分析方法。
3.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研究根据数据库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空间数据在水平方向得以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
二、网络分析:网络分析是运筹学模型中的一个基本模型,它的根本目的是研究、筹划一项网络工程如何安排,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如一定资源的最佳分配,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运输费用最低等。其基本思想则在于人类活动总是趋于按一定目标选择达到最佳效果的空间位置。
三、DTM分析:DEM (数字高程模型)和 DTM(数字地形模型) 主要用于描述地面起伏状况,可以用于提取各种地形参数,如坡度、坡向、粗糙度等,并进行通视分析、流域结构生成等应用分析。因此,DEM 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使用。DEM 是建立 DTM 的基础数据,其它的地形要素可由 DEM 直接或间接导出,称为 “ 派生数据 ” ,如坡度、坡向。
‘叁’ 试述GIS空间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空间分析分了很多种呢,你需要GIS哪种空间分析
叠加分析、缓冲分析、路径分析?
举个缓冲分析的例子,比如,你选择一个学校,分析学校2000米周围的银行,那么在GIS里面是这样实现缓冲分析的。
以当前学校为中心(Point),根据2000米为半径,做一个Buffer得到一个圆形。这个圆就是你缓冲分析后获得的一个多边形。GIS里面根据这个多边形,对目标图层(银行)进行分析(空间查询,可以理解为叠加分析),将落在这个圆形(多边形)范围内的银行(空间关系=包含(with in))查出来。
这个分析过程包含:
1 选择起始目标与分析目标
2 缓冲分析
3 叠加分析
4 获得结果
如果是你想用程序实现,建议你使用ArcGIS的ArcOjbect来实现,里面提供了缓冲分析的接口:ITopologicalOperator,这个接口有一个Buffer方法。
‘肆’ Arcgis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具体步骤
然后输入要素类 选择你需要分析的图层,输入字段 选择需要分析相关性的字段
不知道要问的是不是这个~
‘伍’ GIS 空间分析
GIS 空间分析
--------1.某省决定坡度大于 25 度的耕地要退耕还林,设计算法思路,计算每个 县可能 退耕还林的面积以及新增林地面积。
2.为什么叠加仍是现代商业 GIS 中最强大的操作?
3.在用 GIS 进行洪水灾害评估中,主要应用了 GIS 的哪些空间分析功能?并说明这些功能在评估中所起的作用。
4.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在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5.利用空间分析原理分析退耕还林中的不合理现象,和植被类型
6.简述城市规划空间分析的内容。
---------动态监测效率高!
‘陆’ gis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有哪些
第1章 GIS简介
第2章 GIS空间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第3章 GIS基础
第4章 GIS空间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5章 空间形态的度量及空间统计分析
第6章 GIS与空间推理、选址及优化
第7章 空间数据的知识挖掘
第8章 元胞自动机——地理过程模拟和分析的工具
第9章 空间分析常用工具与练习
‘柒’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简述GIS空间分析功能的主要内容
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分布、形态、形成和演变等信息的分析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特有的对地理信息的提取、表现和传输的功能,是GIS区别于一般MIS的主要功能特征。空间分析是综合分析空间数据的技术的通称。
在空间分析的研究和实践中,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涉及空间位置的分析手段和方法被总结、提炼出来,形成了在GIS软件中均包含的一些固有的空间分析功能模块。这些功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质,故而称之为GIS基本空间分析:
叠置分析
缓冲区分析
窗口分析
网络分析
‘捌’ 空间分析的基本介绍
自从有了地图,人们就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类型的空间分析。比如,在地图上测量地理要素之间的距离、面积,以及利用地图进行战术研究和战略决策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学和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开始孕育、发展。以数字形式存在于计算机中的地图,向人们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应用领域。利用计算机分析地图、获取信息,支持空间决策,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空间分析” 这个词汇也就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一个专门术语。
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和灵魂,是GIS区别于一般的信息系统、CAD或者电子地图系统的主要标志之一。 空间分析,配合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能提供强大、丰富的空间数据查询功能。 因此,空间分析在GIS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空间分析是为了解决地理空间问题而进行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是从GIS目标之间的空间关系中获取派生的信息和新的知识,是从一个或多个空间数据图层中获取信息的过程。空间分析通过地理计算和空间表达挖掘潜在的空间信息,其本质包括探测空间数据中的模式;研究数据间的关系并建立空间数据模型;使得空间数据更为直观表达出其潜在含义;改进地理空间事件的预测和控制能力。
空间分析主要通过空间数据和空间模型的联合分析来挖掘空间目标的潜在信息,而这些空间目标的基本信息,无非是其空间位置、分布、形态、距离、方位、拓扑关系等,其中距离、方位、拓扑关系组成了空间目标的空间关系,它是地理实体之间的空间特性,可以作为数据组织、查询、分析和推理的基础。通过将地理空间目标划分为点、线、面不同的类型,可以获得这些不同类型目标的形态结构。将空间目标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起来,可以进行许多特定任务的空间计算与分析。
不少空间分析方法已经在GIS软件中实现,ArcGISToolsBox中就集成了大量的空间分析工具,例如空间信息分类、叠加、网络分析、领域分析、地统计分析等等,另外,还有一系列适应地理空间数据的高性能计算模型和方法,例如人工神经网络、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等等。但总的来说,在GIS软件中实现的专业空间分析模块还比较少,由于空间分析理论自身的不完善,也使得还没有比较全面、权威的软件包集成于GIS软件中。GIS软件与空间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高度耦合,一种是松散耦合。
高度耦合结构即把空间分析模块嵌入到GIS软件包中,供用户直接从图形界面中选择各种功能,GIS中相关的数据直接可以参与到空间分析计算中,这种方式方便了用户,但代价是开发费用较高,实现周期长。也只有少数的大型GIS公司才会深入的涉足到高耦合结构GIS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中,例如美国ESRI公司。 松耦合结构则是在相对独立的GIS软件和空间分析软件之间使用一个数据交换接口,GIS软件中的数据通过接口为空间分析软件提供基本的分析数据源,经空间分析软件计算出的结果通过接口以图形的方式显示在GIS软件中,实现这种架构方式相对容易,费用也相对较低,一般可以使用开源的GIS软件即可实现这种结构。
‘玖’ 为了完成某商业公园选址,论述需要那些空间数据,并描述在GIS支持下的分析流程
摘要 一、GIS空间分析的功能
‘拾’ GIS空间分析方法是什么
指在GIS(地理信息系统)里实现分析空间数据,即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分布、形态、形成和演变等信息并进行分析。
根据作用的数据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1、基于空间图形数据的分析运算;
2、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数据运算;
3、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联合运算。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其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人们所涉及到地理空间的实际问题,提取和传输地理空间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以辅助决策。
(10)gis空间分析方法流程扩展阅读
空间分析源于60年代地理学的计量革命,在开始阶段,主要是应用定量(主要是统计)分析手段用于分析点、线、面的空间分布模式。后来更多的是强调地理空间本身的特征、空间决策过程和复杂空间系统的时空演化过程分析。
实际上自有地图以来,人们就始终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类型的空间分析。如在地图上量测地理要素之间的距离、方位、面积,乃至利用地图进行战术研究和战略决策等,都是人们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的实例,而后者实质上已属较高层次上的空间分析。